胎产心法


  黄芩汤

  治热痢。

  黄芩炙草芍药(各等分)大枣(五七枚)水煎服。

  参苏饮

  (见本卷喘急门。)

  安胎饮四物汤

  (俱见本卷安胎门。)

  人参白术散

  (见本卷泄泻门。)

  四君子汤

  (见本卷胎逆上逼门。)

  十全大补汤

  (见本卷胎不长养门。)

  五苓散

  (见本卷泄泻门,附四苓散下。)

  [卷之上] 妊娠麻疹论

  妊娠出疹,当以四物加减,而加条芩、艾叶,以安胎清热为主,则胎不动而麻疹自出矣。然热毒蒸胎,胎多受伤,但胎虽伤而母实无恙也。盖疹与痘不同,痘宜内实,以痘当从外解,故胎落毒瓦斯乘虚而内攻,其母亡。疹宜内虚,以疹当从内解,故胎落热毒随胎而下,其母存。虽然,与其胎去而母存,孰若子母两全之为愈也。且古人徒知清热以安胎,不思疹未出而即以清热为事,则疹难出而内热愈深,是欲保胎,反足以伤胎也,宜轻扬表托,则疹出而热自清,继以滋阴清解,则于疹于胎两不相碍,不安胎而胎自安矣。如疹出不快,宜白虎汤合用升麻葛根汤,倍加元参、牛蒡治之。胎气上冲,急用苎根、艾叶煎汤,磨槟榔服之,再以四物汤进之。热甚胎不安,服固胎饮数剂。如又不愈,腹疼腰酸,即知胎有必堕之机。如胎堕,即以产法论治矣。

  升麻葛根汤

  葛根升麻白芍甘草(各等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此解表发散之方也。表热壮盛,邪实于表。经曰:轻可去实。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所以然者,升麻能解疫毒,升阳于至阴之下,以助发生之气。葛根能解热毒,兼疏营卫,以导起发之机。二味之外,又加甘草佐之,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以和在里之营。去其实邪,和其营卫,风寒自解,麻疹自出。

  固胎饮

  止痛安胎。

  地黄川芎(各五分)归身人参白芍陈皮(各一钱)白术(土炒)黄芩(各一钱五分)甘草(三分)黄连黄柏(各一分)桑上羊儿藤(七叶,圆者)上细切,每服二三钱,入糯米二十粒,水一钟,煎至七分,温服。痛加砂仁,血虚加阿胶。

  白虎汤

  (见本卷疟门,附桂枝白虎汤下。)

  四物汤

  (见本卷安胎门。)

  [卷之中] 脉诀歌

  欲产之妇脉离经,(一息六至,一息三至,皆曰离经。又云:脉如歇止,亦谓之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肾脉沉滑与离经同。)夜半觉痛应分娩,来朝日午定当生。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见脉黑且青,卷舌流涎腹觉冷,腹中子女已归阴。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死是定断。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双双入鬼案。面青舌赤沫又频,母死子活定知真。新产妇脉缓滑吉,实大弦急死相侵。若得沉而小者昌,忽若坚牢命不长。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吉凶生死全凭脉,胗者须教指下明。

  《启蒙》曰:欲产之妇脉离经,离经之脉认分明。其来大小不调匀,或如雀啄屋漏应。腰疼腹痛眼生花,产在须臾却非病。《脉经》云:脉匀细易产,大浮缓,气散难产。

  [卷之中] 保产论

  凡妊娠之于分娩,母子性命悬于顷刻,调理失宜,安反成危。将养有方,逆可使顺。故凡胎前诸证,当随证加减,保护调理,甫及临月。若妇女初产,原未惯经,不免惊畏失错。虽惯产之妇,然气血亦伤,又安得恃为无虞也。是以保产之方,断不可废。故达生散宜用于八九月之时,而养胎、神寝等药,当用于临月之际。倘遇过月不产,则补血行气之方不可稍缓。至于居处失宜,顿扑动胎,及身居安逸,食物不节,忧乐不常,致胎气难转,或胞浆先破,恶水来多,胎干不下,则保生、千金不换、万全、保气、滑胎等剂犹宜,按证选方制服。予家传胎产金丹,不特治胎前产后为第一奇药,即临产服之,保生易产,且胜催生诸药,更无产后诸患。若制此药备用,较胜诸药万万矣。至于神煞、符咒,亦难谓尽妄。

  如受胎之后,胎杀所在,不惟损胎,甚至损母,俱宜谨慎。而临月安产,产下藏衣,犹为紧要,不可不知。至所谓雷公、招摇、运鬼力士、天狗等神方向,及生气方之宜向,祸害月、绝命方、八床方之宜避,昔人填入产图,使人知所趋避,似属太琐。若拘拘于图,又不免避此触彼之疑,不若体玄子之借地法,既可以避神煞,又可以消俗疑,因并录之于后。

  达生散

  孕妇八九个月时,宜服数剂。

  人参陈皮紫苏(各五分)白芍(酒炒)白术(土炒)当归(酒炒。各一钱)炙草(三分)大腹皮(一钱五分,用黑豆汁洗,晒)黄杨脑(三个,即黄杨树叶梢儿也)葱白(三根)水煎服。春加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夏加酒炒黄芩五分,酒炒黄连五分,五味子十粒。秋加泽泻五分。

  冬加砂仁五分。或通加炒枳壳、砂仁。胎动不安,加金银箔些须,野苎根一钱,生地黄一钱。气上逼心,加柴胡、紫苏。多怒人,加炒黄芩佐之。食少者,加砂仁、炒神曲。口渴,加去心麦冬、酒炒黄芩。能食,倍加黄杨脑。(此味瘦胎,若胎瘦不用。)有痰,加姜制半夏,炒黄芩。予按达生散,即紫苏饮方去川芎,加黄杨脑、白术。又一方,无当归、白芍、白术。

  秘传达生散

  孕至八九个月服之易产。奇效。

  大腹皮(三钱,黑豆水洗净)人参紫苏(连茎叶)陈皮炙草砂仁(各五分)白术(土炒)白芍(酒炒)当归(酒炒。各二钱)枳壳(七分,麸炒)青葱五根,水煎,食前服。至十余剂,甚得力。予谓前达生散不及此方稳妥有效,但大腹皮体轻,此方用三钱似乎太过,不若根据前方一钱五分,或加至二钱,则此方更觉全美矣。

  养胎散

  宜与神寝丸兼用。

  当归(酒洗)川芎黄芩陈皮白术(土炒)制香附(各一钱)白芷甘草(各三分)人参(七分,人虚者倍之)水煎,去渣,调益元散服。临产小便多者,不宜加益元散。

  神寝丸

  临月服之易产。气盛者可服,素虚者忌用。

  乳香(一两,透明者,另研)枳壳(二两,麸炒)为末,炼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早温酒送下三十丸。

  保生无忧散

  临产服之,补其血顺其气,自然易产。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枳壳(麸炒)乳香木香血余上等分,每服二三钱,水煎,日二服,神效。为末,服三钱亦可。或胞肥浓,根蒂坚牢者,服之使其易产。又治小产瘀血腹痛。如临产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气困惫,非此药可治,急用八珍汤斤许,水数碗,煎熟,时饮救之,亦有得生。

  千金不换方

  (一名保产无忧散。)当归(酒浸)川芎菟丝子(各一钱五分)黄(八分,蜜炙)白芍(一钱二分,冬季用一钱)川贝母(一钱,去心)枳壳(六分,麸炒)浓朴(七分,姜汁炒)蕲艾羌活(各五分)荆芥穗(八分)生草(五分)加生姜二片,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临产不拘时服,制度分两不可加减。如临产一二日前,觉动履不安,服一剂可保无忧。此方屡经试效。

  保气丸

  治孕妇居处失宜,顿扑动胎,服此宽气进食,瘦胎易产。

  制香附木香(各四分)山药(二两)益智仁(五分)砂仁粉草(各一两)紫苏叶(五分)为末,炼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钱,滚水送下。

  滑胎煎

  胎气临月,宜常服数剂,以便易生。

  当归(三五钱)熟地(三钱)杜仲(盐水炒断丝)山药(炒。各二钱)川芎枳壳(麸炒。各七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温服。如气体虚弱者,加人参、土炒白术,随宜用之。如便实多滞者,加牛膝一二钱。

  滑胎散

  临月服之易产。

  人参(八分,如壮实不用)陈皮(七分)川芎制香附黄芩紫苏大腹皮(各八分。黑豆水洗净)白芍(炒)白术(土炒)当归(酒洗。各一钱)砂仁(五分)炙草(三分)加姜三片,葱头一个,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如冬月,加麸炒枳壳一钱。《尊生》书云:孕妇月足临产,八珍汤预服十数剂,最易生育,再无难产之患。

  家传胎产金丹

  治妇人经水不调,诸虚百损,种子安胎,及胎前产后诸证,应效如神。

  当归(酒洗)丹皮(水洗,晒干,勿见火)蕲艾(醋煮)延胡索(酒拌,炒干)川芎益母草(取上头半截,童便浸,晒干)青蒿(人多内热者更宜,不用亦可)白薇(洗净,人乳拌)人参赤石脂(火,水飞亦可)白茯苓川本(洗净)白术(土炒。各二两)生地(酒洗,煮不犯铁器)鳖甲(醋炙。各四两)香附(共四两、醋、酒、盐、童便各浸一两)桂心没药(去油)粉草(酒炒。各一两二钱)北五味(一两,去梗,焙)沉香(六钱)以上共为细末,再用新鲜头次男胎紫河车一具,长流水浸半日,洗净。黑铅打成大铅罐一个,将河车放在铅罐内,再将黄柏四两,放在河车下,加白酒酿二斤,清水二碗,灌满铅罐,仍以铅化封口。再以铁锅盛水,将铅罐悬在锅内,煮两日夜为度,取出捣烂,和入药内,拌匀晒干。再研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三钱五分,水飞朱砂为衣,再以黄蜡为皮,如蜡丸式收贮。治证开后。

  一、妇人临产,米汤化服一丸,助精神气力,分娩顺利。

  一、产下,童便好酒服一丸,神清体健,再无崩晕之患。

  一、产后,每日服一丸,服过五日,气血完固,自无他病。

  一、行经后,川芎当归汤服一丸,服之三日,必然有孕。

  一、苦于小产者,胎动欲产,白滚汤服一丸,睡半日其胎自安。每月常服二三丸,保全足月,分娩无忧。

  一、产后血崩,童便好酒服一丸,即止。

  一、产后血晕者,当归川芎汤服一丸,即醒。

  一、产后惊风,防风汤服一丸,即解。

  一、儿枕痛者,山楂黑砂糖汤服一丸,即止。

  一、胞衣不下,干姜炒黑煎汤服一丸,即下。

  一、产后虚怯者,川芎当归汤每日服一丸,十丸全愈。

  一、凡产后诸证,俱加好酒、童便服,皆保命护身,回生起死,其功不能尽述。家有孕妇者,宜早备之。

  催生万全汤

  (见本卷催生门。)

  益元散

  (见下卷淋证门。)

  八珍汤

  (见上卷诸痛门。)

  [卷之中] 胎杀方位(孕妇宜避)

  正月在房床。二月在窗户。三月在门堂。四月在灶。五月在身床。六月在床仓。

  七月在磨碓。八月在侧户。九月在门房。十月在床房。十一月在炉灶。十二月在房床。子丑日在中堂。

  寅卯辰酉日在灶。巳午日在门。戌亥日在房。未申日在篱下。

  [卷之中] 房中游神方位(忌安床、换帐)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日,在房内东。庚子、辛丑、壬寅日,在房内南。六戊、六己日,在房内北。

  [卷之中] 生子宜向方

  子午卯酉日,宜西南。寅申巳亥日,宜西北。辰戌丑未日,宜东南。

  [卷之中] 安产藏衣宜向方

  正、三、五、七、九、十一月,壬日安产,丙位藏衣。其余皆双月。甲位安产,庚位藏衣。又云:藏衣忌太岁方、三杀方。宜用稍大、平稳瓷瓶,将衣胞内安入五种果子,如枣儿、莲子之类,每样数枚,宜单,取再生儿之意。并将胞埋深土,以防畜类刨挖。安放平稳,令儿不惊,瓶器稍大,儿不吐乳。至于游年白虎杀神,安产藏衣俱忌,太岁退一位即是也。如子年在亥,丑年在子,余以类推。

  [卷之中] 体玄子借地法

  凡孕妇临月,择天月二德吉日,令善书者,先期斋戒三日。至日,汲新水研朱,于黄纸上焚香书曰:东借十步,西借十步,南借十步,北借十步,上借十步,下借十步,壁方之中四十余步,安产借地。

  或有污秽,或有东海神王,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北海神王,或有日游将军,白虎夫人,远去十丈,轩辕、招摇举高十丈,天符、地轴入地十丈,令地空闲。产妇某氏安居,无所妨碍,无所畏忌,诸神拥护,百邪速去,急急如律令。书毕,帖孕归墙壁上,则不须避忌矣。

  [卷之中] 临产须知十四则

  一、孕妇似产未产须知:凡胎孕临月,胎忽乱动而腹痛不甚,或作或止,或一二日,或三五日之后方生,名曰弄胎。不可孟浪坐草,须静以待时。或胎水已来,腰不酸痛而不生者,亦曰弄胎。所以有沥浆生,其浆流一二日不产,俟流浆渐少方生。倘浆来过多,恐胞干难产,亦非所宜,须八珍时服,助其血气可望无虑。又有一月前,忽然腹痛,状如即产,却不产者,名曰试月。又有腹虽痛而腰不酸痛,脉未离经而不产者。又有腹虽痛而未下垂,胎虽转而儿身未正,亦非当产时也。要知腹中痛阵,乃儿破衣转身也。气壮者转身自易,气弱者转身较难,衣薄则破速,衣浓则破迟,所以有腹痛一二日方生。凡孕妇须当宽心,以待其自然之势,切不可乱用气力强产,以致枉命。至于自然当产之时,必有紧阵,如脐腹痛急,腰酸重痛,眼中如火,肛门迸急等类齐至,待儿身已正,头到产门,用力一送即下。然亦有腹觉微痛或腹竟不痛,止觉腰酸下坠而产者,盖肾候于腰,胞系于肾故也。古人云:时至自然分娩,譬如登厕,未急不能催,时急不能止。此理虽俗,知此免患。

  一、临产自有先兆须知:凡孕妇临产或半月数日前,胎腹必下垂,小便多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