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会约医镜

  热服。若痛而不吐不泄者,名干霍乱,杀人。须参阅霍乱门救法。(在十五卷。)
  
  四十三、妊妇泄泻
  此证虽不无风寒暑湿之外感,饮食生命之内伤,然属于脾亏者,乃其本也。盖血统于脾,血拥胎元,则脾阴虚,而食不运化,故作泄也,总以补脾安胎为主。
  
  加味四君子汤
  
  人参(少者,用山药四钱炒黄代之) 白朮(二钱) 茯苓(钱半) 炙草(一钱) 白芍(一钱)
  
  如脉实而热者,必烦躁、舌黄,加黄芩一钱。如脉虚尿清,或腹痛喜按,谷食不甚化者,加干姜(炒)五七分,乌梅一个,或加肉豆蔻一钱。如小便短少,口渴,属湿热者,加荜四钱,广香(煨)三分。至于扁豆、藿香、诃子之类,俱可加用。
  
  四十四、妊妇痢疾
  此证或伤生冷,或伤湿热,致令腹痛。伤血则赤,伤气则白,血气俱伤,则赤白相杂。
  
  至若胎坠而不能升举者,中气下陷,大用补中汤而自安,切勿用顺气行气之药以耗气也。
  
  况有似痢非痢者,由脾气虚不能渗湿,肾气虚不能闭藏,勿以有形之假滞而伤无形之元气,则得矣。
  
  归芍汤
  
  (新) 治妊妇腹痛下痢,里急后重,脉洪有力,证属热者。
  
  当归(二钱) 白芍(钱半) 黄芩 黄连 陈皮(各一钱) 广香(三分)
  
  如痛甚则下,加大黄钱半,空心服。
  
  黄连阿胶汤
  
  治妊妇久痢,以清热和胎为主。
  
  黄连(炒) 阿胶(炒) 白朮 茯苓(各一钱) 木香 干姜(炒。各五分)
  
  炙草(七分) 乌梅(二枚)
  
  姜枣引。如脉实有热者,减干姜,或加当归、白芍各钱半。
  
  单方
  
  治妊妇绞痛下痢,用鸡子一枚,乌鸡子更妙,开孔去白留黄,入黄丹一钱,纸封煨干为末,米汤下。……
  
  四十五、妊妇咳嗽
  此证有因外冒风寒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宜用发散。
  
  加减参苏饮
  
  人参 紫苏 陈皮 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前胡 黄芩(各一钱) 生姜(六分)
  
  薄荷叶(三分)
  
  水煎,热服,得微汗而解。
  
  人参阿胶散
  
  治久咳不已,谓之子咳。引动其气、恐防坠胎。
  
  人参 白朮 茯苓 炙草 苏叶 阿胶(蛤粉炒) 桔梗(各一钱)
  
  水煎服。
  
  百合散
  
  治妊妇咳嗽,心胸不利,烦满不食,胎动不安。
  
  百合 紫苑 麦冬 桔梗(各钱半) 桑白皮(一钱) 甘草(八分) 竹茹(一钱)
  
  水煎去滓,入蜜二匙,再煎一、二沸,食后温服。
  
  四十六、妊妇疟疾
  此因气血虚损,风寒得以乘之。风为阳邪,化气而为热;寒为阴邪,化气而为寒;阴阳并挟,寒热互见。治宜轻解表邪,以大补气血为主。
  
  清理汤
  
  (新) 治疟疾寒热。
  
  柴胡(钱半) 桂枝 知母 黄芩 归身 甘草 白豆蔻肉(微炒,研。各一钱)
  
  白朮(二钱) 生姜(钱半)
  
  水煎,疟前二时服。若寒重,桂枝、生姜各加一钱。若热重,黄芩、知母各加一钱。头到轻煎,服后煎二到,加常山(酒重炒)钱半,草果仁(饭包煨,研)八分,乌梅二个,半水半酒重煎,疟前一时服。若早服,药性已过;若迟服,疟疾已发,俱不得效。此际须当酌量为妙,凡病疟者,于此留神。
  
  四十七、妊妇中暑
  凡盛暑时,中其暑热之毒,六脉迟弱,发热自汗,口渴气短,精神昏愦,四肢倦怠,宜作虚治,勿用凉药。
  
  清暑安胎汤
  
  (新)
  
  人参 白朮(钱半) 炙草(一钱) 黄 (蜜炒,二钱) 当归 山药(炒。各钱半)
  
  麦冬(一钱) 五味子(十三粒)
  
  姜枣引。或用清暑益气汤亦妙。(方载暑证门。)
  
  四十八、妊妇腰痛
  此证多属劳力所致。盖胞系于肾,伤则腰痛,或至小产,故宜以安胎为主,胎安而痛自愈,痛愈而胎能安。
  
  加减六味丸
  
  (新) 治肾虚腰痛,或入房不节,致伤胞系而痛者,必脉大而空,两尺更甚。
  
  熟地(三五钱) 山药(二钱) 茯苓(一钱) 枣皮(钱半) 杜仲(盐水炒,二钱)
  
  枸杞(二钱) 五味(三分)
  
  空心服。如脉缓,遇天阴而痛者,湿热也。腰重如带物而冷者,寒湿也。脉涩而日轻夜重者,气血凝滞也。脉浮者,风邪所乘也。脉实者,闪挫也。临月腰痛如脱者,将产也。详言所因,宜照脉照证治之。
  
  四十九、妊妇失血
  血以壅养胎元,或七情六淫,一有所感,则气逆而火上乘,血随而溢也。然有虚实之分:实火当清热以养血;虚火当滋阴以补水,则血可安而胎可固。若泛用行血、消血之剂,祸不旋踵。
  
  清热养荣汤
  
  (新) 治血热妄行,或吐或衄或下,皆可频用急服。
  
  生地(二钱) 熟地(五钱) 白芍(酒炒,钱半) 麦冬 阿胶(蛤粉炒) 青蒿 当归(血虚有热者宜少用。各一钱)
  
  水煎。调发灰、棕灰、百草霜、蒲黄(炒黑)等分研匀,共二钱,或再加童便半杯更佳。
  
  归地滋阴汤
  
  (新) 血虚妄行,胎动不安,可以多服,以平为度。
  
  熟地(五、七钱) 当归(去尾,三、五钱) 白芍(酒炒,钱半) 蜜 (二、三钱)
  
  杜仲 白朮(各钱半) 山药(二钱) 枸杞 阿胶(炒。各一钱)
  
  煎就,照上方发灰等四味调服。
  
  五十、妊妇气喘
  此证有外感风寒,而客邪胜者,宜发散自愈。若脾虚四肢无力,肾虚腰痛膝软,猝然气喘,此脾肺素亏,母虚子亦虚,肾气不归元,而上乘于肺也,宜以补肺为主。而一切辛辣破气者,决不可用。
  
  参苏饮
  
  治妊妇一切风寒外感,至稳神效。
  
  人参 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枳壳 半夏(姜汁炒) 茯苓(各一钱) 桔梗甘草(各八分) 木香(五分)
  
  姜枣引,热服。
  
  补中汤
  
  治脾肺虚,而肾气不归元,以致气喘者。
  
  人参(少者,重用沙参四钱) 当归 蜜 白朮(各钱半) 炙草(八分) 陈皮(八分)
  
  五味(十五粒)
  
  姜枣引。如气滞作胀,加砂仁、香附之属,或沉香亦妙。
  
  五十一、妊妇悲伤
  妊妇脏燥,无故悲伤,像如神鬼所凭,此属肺病。脏燥者,肺之脏燥也。胎前气血,壅养胎元,则津液不能充周,而肺为之燥,当补母,以脾为肺之母也。若作实证治,一刻危亡。
  
  枣麦甘草汤
  
  治脏燥悲泣。
  
  大枣(十枚) 小麦(一碗) 甘草(三钱)
  
  水煎,温服。或用八珍东加竹茹、麦冬、小麦,姜枣引,亦妙。前方,仲景用大枣、甘草以补脾;后方,立斋用八珍以补气血;加竹茹、麦冬以清热,更发前人之所未尽也。
  
  五十二、鬼胎
  鬼属虚无,岂能袭人胞宫,而得成形者乎!此由本妇邪思蓄注,血随气结而不散;或冲任滞逆,脉道壅瘀而不行,是即血 气瘕之类耳,宜以 瘕之法治之。(详见本条)
  
  凡妇人经候不调,即为调补,必无是病。若其既病,亦宜以调补元气为主,而继以去积之药乃可也。……
  
  决津煎
  
  (方载经期腹痛) 此补中兼行,可泻假胎而不伤元气也。
  
  通瘀煎
  
  治血凝滞,致成胀满,欲去而不峻猛,可无虑也。
  
  归尾(三钱) 山楂 香附 红花(新者,炒黄。各钱半) 乌药(一、二钱)
  
  青皮 泽泻(各一钱) 木香(五分)
  
  酒引。如寒滞者,加肉桂。如火盛者,加炒栀子。微热者,加白芍。血滞者,加牛膝。血瘀滞者,加桃仁,或加苏木、元胡之类。如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或加芒硝、蓬术亦可。
  
  夺命丹
  
  治血 既已调补,而欲直除其病者,用此立下。
  
  附子(炮,五钱) 干漆(碎之,炒令烟尽) 牡丹皮(各一两)
  
  共为细末,另用大黄末一两,以醋一碗熬成膏,和前药为丸,温酒吞五七丸。
  
  一方:治妇人血虚者,加当归一两。此方亦能下死胎胞衣。
  
  五十三、治邪祟法
  除邪方
  
  治妇人……言笑畏人,心神昏迷,用雄黄研末二两,松脂四钱,溶化为丸,于火笼烧烟,令病者坐于上,去衣,以被蒙之,露头在外,不过三剂自断。仍以雄黄、防风、五味等分为末,或加人参更妙,每旦用井水调服。
  
  又方:用绳扎缚两手一把,以艾揉熟,于两大指甲与肉连处,在指甲内角上共烧,一炷至三五炷。……此名鬼俞穴,最灵最妙。
  
  又方:……用鹿角磨汁,酒调服……
  卷十五 妇科(下)
  胎产门
  五十四、胎产神法
  (文略)
  
  五十五、弄胎试胎
  胎至八九个月间忽然胎动腹痛,三两日前,或痛或止,即胎水已下,而腰不甚痛,脉未离经,(离经之脉一呼一吸或五六至。)此非产也,名曰弄胎。或一月前,或半月前,忽然腹痛,如欲产而不产者,名曰试胎,亦非产也。但当宽心候时,不得误认。
  
  五十六、产听自然
  生产本造化自然之理,原非难事,原非险事。试观草木鸟兽,初未有艰难者,何独至于人而异之!况人为万物之灵,其玲珑寻路而出,当必有十倍于百物者矣。然而世亦有生产而危者,其故何也?盖由自己致之,而稳婆亦不能无其责也。何以言之?如妇腹痛,儿方破胞而出,自无主见,而稳婆又催云:快着力,快逼气,则儿直下而逆生矣。儿方转身,又着力,又逼气,则儿横下而手出矣。儿之搏身未正,又着力,又逼气,则儿不偏左即偏右,抵住头而不得下矣。若听其自然,或迟至一日、二日,即三五日无妨。安心定气,要坐则坐,耍行则行,耍睡则睡,勉强忍痛,进其饮食,以保养精神为第一。莫听稳婆逼迫,莫听傍人言诸,或速或慢,自有时候。而自己亦要思生产人之常事,勿求速于离身,总不着力,不逼气,自无有逆生、横生之祸也。再看百物生产时,不知着力,不知逼气,便物物好,子母安,何反人之不如物乎!妇人或不能知,前辈一一讲明为妙。
  
  五十七、难产源流
  (共九条。)
  
  凡将产,最戒曲身侧卧。腹痛时,宜强为站立。若稍缓,便散步行动,或凭几立,庶儿得以舒展寻路。倘曲腰则身难转,侧卧则门遮闭,再转再闭,则子必无力,自至难产。……当产时痛如未痛,行立坐卧,令人莫知,痛极转热,百节松活,一刻即产,胞衣随下,何尝有难产者乎!凡生产以气为主,以血为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富贵之家,惟恐劳动,怠惰自安,所以气滞而血亦滞,胎不转移,以致难产。即如贫家之人,勤动劳苦,生育甚易,非明征乎!凡产育之时,气以行之,血以濡之,然后子宫滑溜,犹之鱼必得水而后行也。胞浆未下,但只候时。若胞浆破后,一二时辰不生,必其胎元无力,或体素虚弱,或时当中年,或生育烦多,或遇病后气血不足。愈迟则浆必愈干,力必愈之。此际惟有大补气血,正是催生妙药,多多益善。更须以母鸡煮汤,加粳米作稀粥与食,不得多食肉食。由是气血充畅,精力健旺,不期下而自下矣。倘不知此,而妄用行气重坠之物,多致血亏气陷,反为大害。
  
  生产有迟缓而不下者,举家忧疑,……使产妇惊恐忧虑。盖惊则神散,忧则气结,产亦艰难。人当明其时候未至,惟宽心以候之,不必仓皇以自误也。
  
  古者妇人有孕,即居侧室,不共夫寝,以淫欲最所当忌。盖情欲一动,气血随耗,火扰于中,血气沸腾。三月前犯之,则胎动小产,三月后犯之,不惟胞衣浓而难破,而且子夭,而多痘毒疾厄。试观物类,一受胎后,牝牡绝不与交,所以胎产俱易,而人则不能禁绝,以致多有艰难之事。
  
  胎之肥瘦,气通于母,母之所嗜,即胎之所养也。如恣食浓味,不知节减,故致胎肥而难产。常见糟糠之妇,易产可知。冬月天冷,产妇经血,得冷则凝,致儿不能下,此害最深。
  
  务令下部衣裙宜浓,满房有火,令产妇向火,脐下腿膝间,暖则血行,儿易生也。
  
  盛夏天热,不可冲风取凉,以犯外邪。又不宜热甚,致令烦渴血最。房中宜洒凉水,产妇或可少与凉水,暂以解热,自必易产。
  
  临产时,凡丧服秽浊人,……莫令入房。惟老成解事,曾经生长者,一二人足矣。俗忌多一人入房,则多一时迟延。
  
  五十八、稳婆
  凡产时之用稳婆,原欲扶持产妇,及儿产接生,原非可以催生者。而亦有无良之人,一进屋时,有多少科派。一近产妇,有多少做作。揉之夺之,使之努力。不知时候未至,用力罔然,且有逆生横产之祸。又有故为哼讶之声,或轻事重报,以显己能,以图酬谢。因致产妇惊疑,害尤非小。所以凡用稳婆,必先择老成忠浓者,预为嘱之。及至临盆,务令从容镇静,不得用法催逼。更有稳婆害人者,私以手指掐破水衣,极要关防。思欲急完此家,恐有他家邀者,极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