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汇解


  中封(灵枢)一名悬泉(千金)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摇足而得之。为经。(灵枢)

  斜行小脉上。(千金)贴足腕上大筋陷中。(类经)为原。(千金)

  按一寸半。甲乙。千金。并翼方。外台。以下诸书。作一寸。与商丘混。今从古说。千金杂病论。次注。作一寸半。是也。摇足。甲乙以下。皆作仰足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千金筋极篇。作内踝前。筋里。宛宛中。瘿瘤篇。作两足趺上曲尺宛宛中。千金曰。为原说既见。

  蠡沟(灵枢)一名交仪(资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灵枢)陷者中。(明堂)

  按诸书。作内踝上。仪。大全。作仪。千金曰。交仪。在内踝上五寸。不言蠡沟一名。

  故从资生。

  中都(甲乙)一名中 。(千金)一名太阴。(外台)厥阴 。内踝上七寸。 中。与少阴相直。(甲乙)胫骨中。(外台)为经。(千金)

  按与少阴相直。五字未详。少。恐太之误。以上二穴。取 骨中。外台。一作阴陵泉。

  三阴交中间。

  膝关(甲乙)犊鼻下二寸。陷者中。(甲乙)

  按千金。千金翼。作三寸。非。类经。聚英。宝鉴。大成。吴文炳。作犊鼻下二寸旁。

  千金曰。厥阴 。盖误。

  曲泉(灵枢)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灵枢)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甲乙)膝内屈纹头。(千金)

  按辅骨。内辅骨也。

  阴包(甲乙)一名阴胞(大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足厥阴别走。(甲乙)陷者中。

  (明堂) 足取之。看膝内侧。必有槽者中。(类经)

  按包。资生曰。明堂。作胞。今从徐凤为一名。别走。甲乙注曰。此处有缺。外台。类经。同。

  五里(甲乙)阴廉下。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甲乙)

  按千金。千金翼。作阴廉下二寸。外台。作阴廉下二寸。去气冲三寸。未知孰是。阴廉去气冲二寸。则此穴在阴廉下一寸。恐字误。冈本。以为阴股横纹中亦可疑。刺禁论曰。刺阴股下三寸。张注曰。五里穴也。

  阴廉(甲乙)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甲乙)阴股横纹中。(冈本)

  按类经。金鉴。作羊矢下。斜里三分。直上。未详。类经。曰。羊矢在阴旁股内。约纹缝中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入门。载羊矢穴。详于奇穴部。

  足少阴肾及股。凡二十穴涌泉(灵枢)一名地冲(甲乙)足心也。为井(灵枢)足下中央之脉。(素问)取足心者。使之跪。(素问)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甲乙)

  按冲。聚英。作衢。足心脚掌中心也。肘后曰。灸蹶心。当拇指大聚筋上。六七壮。名涌泉。此说恐有讹。千金。作脚心大趾下大筋。又作足心下。当拇指大筋上。外台。所引甄权。

  明堂。并作白肉际非。

  然谷(灵枢)一名龙渊。(甲乙)一名然骨。(类经)然骨之下者也。为荥(灵枢)足内踝前。

  起大骨下。陷者中。(甲乙)内踝前。直下二寸。(千金)

  按渊。千金。作泉。说已见。素问曰。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又曰。

  无积者。刺然骨之前。次注曰。然谷穴也。千金翼。聚英。作一寸。

  太溪(灵枢)一名吕细。(类经)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 。(灵枢)动脉。(甲乙)内踝后五分。(类经)即原也。(类经)

  按聚英曰。男子妇人病。有此脉则生。无则死。说已见。类经曰。原者。未知何据。

  大钟(灵枢)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灵枢)动脉。(次注)大骨上。两筋间。(聚英)

  按甲乙。千金。外台。资生等。作足跟后冲中。次注。作内踝后街中。又作足跟后。聚英。吴文炳。大成。作踵中。按冲。街踵皆传写之误。当作陷。入门。作太溪下五分。拘矣。

  照海(甲乙)一名阴跷。(大全)足内踝下一寸。(甲乙)容爪甲。(千金)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神应)

  按神应经曰。内踝下四分。类经一云。内踝下四分。微前高骨陷中。非也。千金。千金翼。外台。无一寸二字。素问云。阴阳跷四穴。王冰注之。以为阴跷照海。阳跷申脉。

  水泉(甲乙)少阴 。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甲乙)微后。(增注)为原。(千金)

  按下。疑后误。然千金。千金翼。外台。从之。以下诸书皆同。故不谩改之。太溪在踝后则其下一寸。当内踝后。故以增注。示其意已。千金。水泉。一名大敦。说见太敦。

  复留(灵枢)一名伏白。一名昌阳。(甲乙)一名外命。(外台)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灵枢)陷者中。(甲乙)前旁骨。是交信后旁筋。是复留。二穴只隔一筋。(类经)

  按留。甲乙。作溜。古字通用。千金。作伏留。无异义。动而不休。言动脉也。类经作前旁骨。金鉴。筋。作骨。神应经。作踝后五分。与太溪相直。且有除踝语。然踝上。皆除踝而言骨度分寸。固然。

  交信(甲乙)足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 。(甲乙)复溜前。(入门)三阴交后。下一寸。(增注)

  按入门。作三阴交后。非也。此穴。在后下一寸也。少阴前。言本经复溜穴。太阴后。

  言三阴交也。千金。千金翼。外台。聚英。医统。共作太阴后廉。资生曰。太阴后廉前。筋骨间。金鉴。作从复溜斜外上行复溜穴之后。二寸许后旁筋。非也。又资生曰。按素问。气府论。阴跷穴注云谓交信也。在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 窃意阴跷即交信也。至气穴论。阴阳跷穴注。乃云阴跷穴。在内踝下。足谓照海。阴跷所生。则是阴跷乃照海。非交信。云云。王冰。注素问。此类极多。学人。须知之。

  筑宾(甲乙)阴维之 。在足内踝上 分中。(甲乙)

  按宾。入门。作滨。 分中 腹分肉之中也。金鉴曰。俗名腿肚。聚英。医统。作内踝上五寸。入门曰。骨后大筋上。小筋下。屈膝取之。是阴谷之注误。不可从。

  阴谷(灵枢)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灵枢)与曲泉。并向 处。(增注)

  按此穴。在曲泉后。大筋小筋之间也。按之应手。谓动脉也。甲乙。作膝下内辅骨后。

  次注。类经。聚英。医统。金鉴。从之。千金。千金翼。外台。资生。入门。发挥。宝鉴。无下字。

  是也。辅骨。吴文炳。作侧骨。

  足阳明胃及股。凡三十穴厉兑(灵枢)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灵枢)爪甲上。与肉交者。(素问)去爪甲角。

  如韭叶。(甲乙)外侧。(卫生宝鉴)

  按缪刺篇曰。足中指次指爪甲上。王太仆。既辨之。大指下。内字。衍宜削。

  内庭(灵枢)次指外间也。(灵枢)陷者中。(甲乙)

  按次指。大指次指也。入门。作次指三指岐骨陷中。金鉴。作次指本节前。岐骨外间。非也。

  陷谷(灵枢)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 。(灵枢)足大指次指外间。本节后。

  陷者中。去内庭二寸。(甲乙)

  按明堂。谷作骨。甲乙。旧作大指次指间。外台从之。共间上。脱外字。今据千金。千金翼。资生。补之。入门。作骨陷中。

  冲阳(灵枢)一名会原。(甲乙)一名会涌。(圣济)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得之。(灵枢)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甲乙)内庭上五寸。(入门)

  按跗。甲乙。作趺同。三寸。千金方一说。神应。类经。作二寸。金鉴。陷谷条。作从冲阳下行二寸。共非也。素问云。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张介宾曰。即仲景所谓跗阳。说已见。千金翼。脱肛篇曰。冲阳穴。恐有误谬。载于奇穴部。

  解溪(灵枢)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灵枢)腕上(甲乙)系鞋处。(明堂)足大指次指间。直上跗上。宛宛中。(类经)去内庭上六寸半。(入门)

  按溪。明堂。作溪。甲乙注。并类经曰。气穴论注。作二寸半。今本作一寸半。刺疟论注。作三寸半。误。

  丰隆(灵枢)去踝八寸。别走太阴。(灵枢)外踝上八寸。下廉 外廉。陷者中。(甲乙)

  按发挥。无下廉之廉字。聚英。踝。作跗。非矣。

  巨虚下廉(素问)一名下廉。(灵枢)一名下巨虚(千金)下上廉三寸。(灵枢)条口下一寸。

  (外台)三里下六寸。(入门)举足取穴。(资生)按三寸。外台。作二寸。非。资生。引明堂曰。

  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蹲地坐取之。是误引上廉注也。肘后曰。上廉下一夫。不取。素问曰。巨虚者跷足 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条口(甲乙)下廉上一寸。(甲乙)上廉下二寸。(外台)举足取之。(资生)三里下五寸(类经)

  按肘后曰。上廉下一夫。资生。作廉上。一寸。廉字上脱下字。又引明堂。作上廉下。

  上下字画易误。盖传写之误。

  巨虚上廉(素问)一名上廉。(灵枢)一名上巨虚。(千金)下三里三寸。(灵枢)跷足 独陷者。

  (素问)犊鼻下。 外廉六寸。(次注) 骨外。大筋内。骨之间。(明堂)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蹲坐取。(神应)

  按肘后曰。三里下一夫。不取。

  三里(素问)一名下陵。(灵枢)一名鬼邪。(千金)膝下三寸分间。(素问)下陵膝下三寸。

  骨外。三里也。为合。(灵枢)低跗取之。(同上) 外廉。(甲乙)附胫骨外边。捻之凹凹然也。(肘后)两筋肉分间。(次注)大筋内筋骨之间。陷者宛宛中。(明堂)重按之则足跗上动脉止矣。(次注)小儿禁灸(类经一说)

  按气府论曰。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次注曰。谓三里。上廉。

  下廉。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八穴也。针解篇曰。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新校正曰。按全元起本。跗之。作低 。太素作付之。按骨空论。跗之。疑跗上。刺腰痛论曰。刺阳明于 前。次注曰。正三里穴也。按取此穴。上逼骨。

  下傍筋。不附骨。则无验。捷法甚多。不可从。肘后曰。以病患手。横掩下。并四指。名曰一夫。指至膝头骨下。指中节是其穴。不取。一夫说既见。只以附胫骨以下。系本注。聚英一说。入门。作犊鼻下三寸。非也。凡言膝上膝下。皆除膝膑骨而言之。资生。本事方。作举足取之。发挥。聚英。医统。从之。盖原针解篇。类经。作竖膝低跗取之。原邪气脏腑病形篇。

  犊鼻(素问)膝下 上。膝解。大筋中。(甲乙)膝头眼外侧。(入门)形如牛鼻。故名。(类经)刺犊鼻者。屈不能伸。(灵枢)禁灸。(入门)刺膝膑出液为跛。(素问)

  按膝下。千金。并翼方。次注。外台作膝膑下。 上言 骨上。骨空论云。 骨空。

  在辅骨之上端。次注曰。谓犊鼻也。膝解。旧作侠解。千金次注。外台。资生。聚英。吴文炳。同。

  传写之误也。圣济。明堂。发挥类经。作骨解。 。千金。资生。作 ( 脚胫也)外台。脚气篇。作膝盖上外角。宛宛中。不是。金鉴。作膝盖骨下。 骨上。陷中。俗名膝眼。此处陷中两旁有空。膝眼非指穴名。然易混。屈不能伸。言取此穴屈足而取之。

  梁丘(甲乙)一名跨骨。(大成)阳明 。膝上二寸(甲乙)两筋间。(千金)按丘。金鉴。作邱。千金一说。作三寸。大成作膝膑上一寸。非。

  阴市(甲乙)一名阴鼎。(甲乙)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甲乙)陷者中。(次注)膝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类经)禁灸。(甲乙)虽云禁灸。家传亦灸七壮。(大成○次注曰。灸三壮。)

  按千金。消渴篇。作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入门。作伏兔陷中。又按素问云。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次注曰在阴市上。伏兔穴下在承捷也。按今此处无穴名。盖阴市穴也。未详。梁丘。直膝头上。斜从分肉。到横骨旁横纹。止髀关。此其流注之溪谷。可考矣。

  伏兔(素问)一名外勾。(大全)一名外丘。(宝鉴)膝上六寸。起肉间。(甲乙)正跪坐取之。

  (资生)膝盖上七寸。(资生一说)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状。因以此名。(类经)

  膝髀罅上。六寸。向里。(入门)禁灸(甲乙○千金狂邪鬼语。灸百壮。)

  按兔。素问。作菟。千金翼。聚英。吴文炳。同。兔菟通。吴昆作兔。外台。起肉。作起内。写误。盖言七寸者自膝盖上。度之。

  髀关(甲乙)膝上伏兔后。交分中。(甲乙)跨骨。横纹中。(入门)禁灸(类经一说)

  按分。发挥。类经。作文。又通类经。作膝上一尺二寸。拘矣。髀。大全。作脾。又作。误。

  足少阳胆及股。凡二十八穴窍阴(灵枢)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灵枢)爪甲上。与肉交者。(素问)去爪甲如韭叶。(甲乙)第四指外侧(入门)

  按千金翼。作去爪甲角如韭叶。

  侠溪(灵枢)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灵枢)二岐骨间。本节前。陷者中。(甲乙)

  按侠。聚英。吴文炳。作夹。千金。无二字。金鉴。作地五会。下行一寸。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