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


  苍术防风汤

  熟苍术防风

  防风汤

  见腹痛。

  防风四苓散

  即四苓散加防风。

  [卷四:小便不利论] 外感小便不利

  【伤寒小便不利之症】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此热结膀胱也。太阳误下,若不结胸,但头汗,身发黄,小便不利,又阳明病,但头汗,身无汗,渴饮身黄,腹微满,小便不利,此湿热所致也。若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此汗亡津液也。若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小便不利,此里热之症也。夏秋之交,身热便闭,此三时热病也【伤寒小便不利之因】太阳病,卫中阳邪不得外解,内结膀胱之本,则自汗发热消渴,而邪下伏,身发黄而小便不利。阳明病,本多汗,今反无汗,则热不外解,内伏消渴,而小便不利。又阳明病,里有热结,肠有燥屎,则小便不利。三时温热之令,热邪不从外解,内伏小肠膀胱,则亦小便不利。

  【伤寒小便不利之脉】身热脉浮,热结膀胱,动数变迟,太阳误下、右脉洪数。阳明湿热,六脉虚微,内亡津液。六脉沉数,里热便结。

  【伤寒小便不利之治】热结膀胱者,仲景用五苓散,今推展羌活木通汤,阳明湿热,茵陈汤、平胃四苓散、猪苓汤。脉虚亡津液,生脉散合当归补血汤。里热便结,二便俱闭者,八正散。若温热病,小便不利,宜用清利之剂,如猪苓汤、导赤各半汤治之。

  五苓散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肉桂

  羌活木通汤

  羌活(三钱)木通(三钱)

  茵陈汤

  茵陈大黄栀子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猪苓汤

  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

  生脉散

  人参拣冬北五味

  当归补血汤

  当归(三钱)黄(三钱)

  八正散

  车前子木通瞿麦蓄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

  导赤各半汤

  见前。

  [卷四:小便不利论] 外感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症】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汗出气短,恶风微肿,此寒湿相搏,小便不利也。少阴病,至四五日腹痛,其人或咳,或四肢重痛,或自下利,此寒湿内结。小便不利【阴寒小便不利之因】风寒湿邪,搏于经络,阴寒主闭,湿邪主塞,每多身痛,而小便不利。又有寒湿伤于少阴,阴寒上冲,则咳嗽,阴寒下结关元,则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脉】脉必濡缓,甚则濡迟。右脉濡迟,太阴寒湿。左脉濡迟,少阴寒【阴寒小便不利之治】太阴寒湿,甘草附子汤、术附汤。少阴水气者,真武汤。少阴阴

  甘草附子汤

  生甘草熟附子

  术附汤

  白术熟附子

  真武汤

  白茯苓白芍药生姜白术熟附子

  四逆汤

  干姜熟附子炙甘草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之症】喘咳面肿,气逆胸满,此肺与肠胃有热而小便不利,烦热闷躁,赤便闭,此心与小肠有热而小便不利。腰痛骨蒸,两足心热,此肾与膀胱有热而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之因】肺主通调水道,肠胃主传化水谷,上焦失清化之令,则不能下输膀胱,而小便不利。心与小肠为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不利。肾与膀胱主下部,司小便,二经有热,则下焦热结,而小便不利矣。

  【热结小便不利之脉】右寸洪数,肺经有热。寸数连尺,大肠之热。寸数连关,肺胃皆热。左寸细数,心经之火。左寸大数,小肠之热。左尺细数,肾火之诊。左尺大数,膀胱结热【热结小便不利之治】肺经有热者,清肺饮、黄芩泻白散。大肠有热,黄连枳壳汤。胃热胱结热,车前木通汤。

  清肺饮

  桔梗黄芩山栀连翘天花粉玄参薄荷甘草

  黄芩泻白散

  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黄连枳壳汤

  见湿热利。

  清胃汤

  见腹痛。

  泻心汤

  川黄连(三钱)甘草(二钱)

  导赤各半汤

  见前。

  知柏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车前木通汤

  车前子(三钱)木通(二钱)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偏渗小便不利之症】泄泻不止,水谷不分,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水全无,此水液偏渗于大肠也。

  【偏渗小便不利之因】胃为仓廪之官,司纳水谷,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然必藉脾气冲和,乃能营运分利,苟脾元失职,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小肠水谷混浊不化,于是阑门之泌别不清,水谷偏走大肠,而小便不利矣。

  【偏渗小便不利之脉】右关弦大,胃家之病。右关弦细,脾气有损。左寸偏弦,小肠之【偏渗小便不利之治】胃有痰饮者,二陈平胃散。胃火不清者,清胃汤。胃寒不能磨化者子汤。脾寒不能腐熟水谷,理中汤。中气衰弱,不能升降阴阳,补中益气汤。脾家有热,不能厘清降浊者,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

  二陈平胃散

  白茯苓半夏熟苍术浓朴陈皮甘草

  清胃汤

  见腹痛。

  理中汤

  人参白术炮姜甘草

  导赤各半汤

  见前。

  木通枳壳汤

  木通枳壳二味同煎。

  四君子汤

  见痢疾。

  黄连戊己汤

  川连(一钱)白芍药(五钱)甘草(一钱)

  泻黄散

  防风藿香山栀石膏甘草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气虚小便不利之症】气怯神离,面色痿黄,言语轻微,里无热候,唇不焦,口不渴,欲便而不能,此气虚小便不利之症也。

  【气虚小便不利之因】或元气素虚,或汗下太过,或病久气弱,或劳形气伤,或起居如惊,三焦气乱,皆小便不利之症也。

  【气虚小便不利之脉】右寸脉弱。肺气不足,右关脉弱。中气不足,右尺脉细。膀胱气弱,左寸脉细,小肠气弱。

  【气虚小便不利之治】肺气不足者,生脉散。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汤。膀胱气弱,不及州都者,人参车前汤。

  生脉散

  见前。

  补中益气汤

  见痢疾。

  人参车前汤

  人参车前子二味同煎。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阴虚小便不利之症】内热神衰,肌肉黑瘦,下午咳嗽,小水不通,此阴虚小便不利之【阴虚小便不利之因】肺主生水,肺阴不足,则化源失令而小便不利。肝主施泄,肝阴不足,则亢阳癃闭而小便不利。肾主关门,肾阴不足,则水竭于下而小便不利。

  【阴虚小便不利之脉】脉多细数。右脉细数,肺阴不足。左脉细数,肝肾阴虚。

  【阴虚小便不利之治】肺阴不足,生脉散、人参固本丸。肝阴不足,海藏四物汤。肾阴不足,知柏天地煎,加玄武胶。肝肾俱虚,肝肾丸。

  生脉散

  见前。

  人参固本丸

  人参怀生地怀熟地天门冬麦门冬

  海藏四物汤

  当归身白芍药生地黄牡丹皮

  知柏天地煎

  知母黄柏天门冬生地黄

  肝肾丸

  当归身白芍药天门冬生地黄

  [卷四:小便不利论] 内伤小便不利

  【阳虚小便不利之症】憎寒喜暧,手足逆冷,小腹如冰,心胃无热,此真阳不足而小便【阳虚小便不利之因】肝主施泄,肾主开阖,肝之真阳虚,则施泄无权,肾之真阳,则关门不利,此聚水生病,而小便不利之因也。

  【阳虚小便不利之脉】左关沉迟,肝阳不足。两尺沉迟,肾阳不足。六脉沉迟,诸阳亏【阳虚小便不利之治】乙癸同源,肝肾同治,以《金匮》肾气丸、八味丸主之。各经阳虚者,佐以理中汤。

  《金匮》肾气丸

  即八味丸。加牛膝、车前子。

  理中汤

  见前。

  按:小便不利,真阳不足者,用肾气丸。真阴不足者,用滋肾丸、知柏地黄丸。热结膀胱者,用五苓散、车前木通汤。心移热于小肠者,用导赤散。此分经用方之大法也。然临症用治,又宜化出法外之法,例如家秘用导赤散,以利小便,有三等用法:一加黄芩以清上焦之肺,遵利小便莫如清肺之法也;一加川连以清中焦之心,遵清心火则小便自利之法也;一加黄柏以清下焦肾经之火,遵热结膀胱当清下焦之法也。

  又如家秘用清肺饮,以利小便,亦有几等用法:左关脉数,肝胆有火,加青黛、柴胡。

  左寸脉数,心经有火,加川连、木通。右关脉数,阳明有火,加干葛、石膏。两尺脉数,肾与膀胱有火,加车前子、黄柏。又如用泻白散以利小便,亦有各条用法:若左关脉数,肝胆见症,加柴胡、黄芩。左寸脉数,心经见症,加木通、川连;右关脉数,肠胃有热,加黄连、大黄。左尺脉数,肾部有火,加黄柏、知母。膀胱有热,加车前子、滑石。按经照脉,对症用药,方能见效。仲景治伤寒热结膀胱,用桂枝五苓散,以散太阳表里,然难用于南方里热之人,家秘化立羌独木通汤。若表散里热,小便不利,用凉膈散以清肺,导赤各半汤以利小肠。若积滞下痢,小便不利,用槟黄丸、香连丸。若先见大便秘结,后见小便不利,用承气汤、八正散下大便。若先见大便泄泻,后见小便不利,用四苓散,实脾分利。更有妇人胎气不宁,小便不利,用养血滋阴,安胎升举。此皆因他病而致小便不利,治本病。治病当察何经主病,何经兼见,上观唇口眼鼻,则知上焦虚实寒热,下观二便通涩,即知下焦虚实寒热。

  [卷四] 大便秘结论

  秦子曰:大便秘结之症,外感门有表未解,太阳阳明之脾约,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之大便难,又有正阳阳明之胃实,大便硬,又有表邪传里,系在太阴,七八日不大便,又有少阴病,六七日不大便,厥阴下利谵语有燥屎者,以分应下、急下、大下、可下。又互发未可下、不可下。俟之,蜜导、胆汁导等法。内伤门则有积热、气秘、血枯各条之不同,今但立外感两条,内伤三条,亦去繁求约之意也。

  [卷四:大便秘结论] 外感便结

  【伤寒便结之症】恶寒身热,大便闭结,此表邪未解,里症又急,即太阳阳明脾约症也。时寒时热,口苦耳聋,大便闭结,此半表半里,即少阳阳明症也。口燥舌黄,恶热多汗,大便闭结,此正阳阳明症也。若表症全除,口燥咽干,大便不通,此少阴里热症也。若手足自温,七八日不大便,脐腹胀满,此太阴里热症也。若烦满囊缩,下利谵语,有燥屎者,此厥阴里热症也。

  【伤寒便结之因】肠胃素热,偶因外感风寒,郁而发热,表里互相蒸酿,是以三阳表邪未解,而大便先已秘结矣。若表邪已散,阳明里热不解,亦令大便秘结。若三阳表热,传入三阴,亦令大便秘结。若三阴里热不结,后来返还阳明,亦令大便秘结。

  【伤寒便结之脉】左脉浮数,右脉沉数,太阳阳明。左脉弦数,右脉沉数,少阳阳明。

  六脉沉数,正阳阳明。沉细而数,三阴里热。

  【伤寒便结之治】太阳阳明,仲景脾约丸,今推展羌活汤加大黄,以遵双解表里之法。

  正阳阳明者,大承气汤。少阳阳明者,大柴胡汤。言阳明者,即言不大便也;言太阳者,即言有表邪也。若热邪传三阴,大便秘结,三承气汤,随症加减用之。若三阴外传阳明,胃实

  脾约丸

  麻仁杏仁大黄枳实浓朴白芍药

  羌活汤

  羌活防风黄芩柴胡大黄

  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浓朴枳实

  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大黄

  [卷四:大便秘结论] 外感便结

  【温热便结之症】发热自汗,汗出热仍不减,不恶寒而渴,或壮热唇焦,口渴引饮,谵语神昏,大便不通,此温热便结之症也。

  【温热便结之因】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伤寒论云:若遇温气,则为温病。

  更遇温热,则为温毒。温热内结,肠胃燥热,则大便闭结矣。

  【温热便结之脉】云岐子云:尺寸浮数,太阳阳明。尺寸洪数,正阳阳明。尺寸弦数,少阳阳明。右关沉数,太阴温热。左寸洪数,少阴温热。左关沉数,厥阴温热。

  【温热便结之治】太阳阳明,羌活汤,加大黄、枳壳。正阳阳明,干葛汤加大黄、枳壳。少阳阳明,小柴胡汤加大黄、枳壳。言阳明者,即言不大便也。夫伤寒表解传里,则热邪敛入肠胃,结实粪硬,可用承气下法。今温热病,则邪热散漫诸经,虽热之久者,亦不肯敛入于里,即大便闭结,亦止宜以三阳表药中加通利之药,双解表里之邪,不比伤寒直下者也。

  羌活防风柴胡黄芩大黄枳壳

  干葛汤

  干葛知母石膏大黄枳壳

  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大黄枳壳陈皮甘草

  [卷四:大便秘结论] 内伤便结

  【积热便结之症】内热烦躁,口苦舌干,小便赤涩,夜卧不宁,腹中胀闷,胸前苦浊,大便不行,此积热便结之症也。

  【积热便结之因】或膏粱积热,热气聚于脾中而不散,或过服温热,热气伏于大肠而干结,皆能令人大便闭结也。

  【积热便结之脉】右寸细数,肺热下遗。右寸大数,大肠积热。右关细数,脾家之热。

  【积热便结之治】肺热下遗大肠,清肺饮。大肠积热者,黄连枳壳汤。脾家积热者,黄

  清脾饮

  见前小便不利。

  黄连枳壳汤

  川黄连枳壳各半同煎。

  黄连戊己汤

  见前小便不利。

  [卷四:大便秘结论] 内伤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