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
用泰山赤皮甘遂二两为末,以白蜜二合和服,如豆大一粒。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日一服,下之后,还服猪苓散,不得下,日两服,渐加至半钱,以微利为度。(此药太峻,不可轻用。)上陈良甫氏所录诸方,今并存之,纳甘遂、朴硝,非至实至危,不得已而为之,不可轻用。其他亦宜审订用之,仍味薛氏之说,而参之以杂病诸方,庶无误也。
[卷之九 胎前门下] 小便不通
(转胞)
大全
云:妊娠小便不通,为小肠有热,传于胞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气滞,则致喘急。陈无择云: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肾气虚,清浊相干,则为诸淋;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若胎满尿出,名曰遗尿。
丹溪
云: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浓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导药,鲜有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转在一旁,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坠下,必有其由。一日吴宅宠人患此,脉之两手似涩,重取则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有饮。血少则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隘,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遂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为的确,恐偶中耳,后有数人,历历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妇人本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其义未详,必有能知之者。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视之,见其形瘁,脉之右涩,而左稍和,此饱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旁,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浓汤,与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又与四帖,药渣作一帖,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次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二十帖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能承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又一法,以健人同病妇皆仰卧,将两足直伸相对,其健人以双足抵病患足,频频细耸,令病患身亦细细频耸,则胎自随耸而上,胞不了戾,而小便自通矣。其无妊妇人亦有胞系了戾,溺不出者,可令伶俐收生妇人,以手法转其胞,溺亦随出矣。又有将病妇两足倒提向上,如是数次,溺亦随通。并附之)
薛氏
曰:前证亦有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者;亦有气热郁结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为火烁,脾土湿热甚而不利者。更当详审施治。
司徒李杏冈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诸药不应。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别用分利之药,肚腹肿胀,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远室患此,小腹肿胀,几至于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沥,再以前丸料加车前子一剂即利,肚腹顿空而安。
仲景
云: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卧而反得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虚劳,每以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冬葵子散
治孕妇转胞,小便不通,及男子小便不通,皆效。
冬葵子山栀子(炒)滑石(各半两)木通(三钱)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外以冬葵子、滑石、栀子为末,田螺肉捣膏,或葱汁调膏贴脐中立通。
全生茯苓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
赤茯苓冬葵子(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济生方加发灰少许,极效。
葵榆汤
治妊娠小便不通,脐下妨闷,心神烦乱。
葵子(研)榆白皮(切,各一两)上水煎,分三服。
独圣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
蔓荆子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浓煎葱白汤调下。(蔓荆子凉诸经之血,其性轻扬,有升一之义)
归母苦参丸
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杂方
治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去皮尖,炒黄,捣丸如绿豆大,灯心汤吞七粒。一方捣杏仁入滑石末,饭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一方滑石为末,水和涂脐下。一方车前子捣汁,调滑石末涂脐周遭四寸,热易之。一方紫菀为丸,井华水调下二钱。一方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卷之九 胎前门下] 子淋
大全
云:妊娠小便淋者,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妊娠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证,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也。
薛氏
曰:前证若小便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若服燥剂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黄、茯苓、牛膝、黄柏、知母、芎、归、甘草;若频数而色黄,用四物加黄柏、知母、五味、麦门、玄参;若肺气虚而短少,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若阴挺痿痹而频数,用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淋散;若脾肺燥不能化生,宜黄芩清肺饮;若膀胱阴虚,阳无所主,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所化,用肾气丸。
万密斋
曰:子淋之病,须分二证,一则妊母自病,一则子为母病。然好母自病,又分二证,或服食辛热,因生内热者;或自汗自利,津液燥者。其子为母病,亦分二证,或胎气热壅者;或胎形迫塞者。证既不同,治亦有别也,大抵热则清之,燥则润之,壅则通之,塞则行之,此治之之法也。
五淋散
治孕妇热结膀胱,小便淋沥。
赤芍药山栀子(各二钱)赤茯苓(一钱二分)当归(一钱)子芩(六分)甘草(五分)上水煎服。一方加生地黄、泽泻、木通、滑石、车前子各等分。
子淋散
治妊娠小便涩痛频数。
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大腹皮木通甘草淡竹叶(等分)上锉,水煎,空心服。一方无甘草、大腹皮二味。
安荣散
治妊娠小便涩少,遂成淋沥,名曰子淋。
麦门冬(去心)通草滑石人参细辛(各二钱)当归(酒浸)灯草甘草(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麦门冬汤调下。(此用细辛自有深意,盖肾苦燥,故用辛以润之,欲使天降之阴,沛然于阴分也)一方无滑石、灯心,有车前、蓄。
此方恐滑石太重而滑胎,若临月可用,若六七个月以前,宜斟酌之。
加味木通汤
治妊妇奉养太浓,喜食炙爆酒面辛热之物,以致内热,小便赤涩作痛者。
木通生地黄赤芍药条芩甘草梢(各等分)上锉,加淡竹叶十二片,水煎服。
生津汤
治妊妇尝病自汗,或因下痢后,小便短少不痛者,此津液不足也。
当归甘草(炙,各五钱)麦门冬(去心)通草滑石(各三钱)人参细辛(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六七钱,灯心煎汤,空心调服。
冬葵子汤
治妊妇素淡滋味,不嗜辛酸,病小便赤涩而痛者,此胎热也,此方主之。
冬葵子(一两)赤芍药条芩(各半两)赤茯苓车前子(各三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服,不拘时。如小便不通,恐是转胞,加发灰少许极效。(发灰能使气血上行,故转胞加之妙)
大腹皮散
治妊妇八九月,胎形肥硕,小便短少,小腹胀,身重恶寒,起则晕眩欲倒,此胎气逼寒,膀胱之气不行也,宜此方主之。
赤茯苓(三钱)大腹皮枳壳(麸炒)甘草(炙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一钱,浓煎葱白汤下。
地肤子汤
治孕妇小便涩数,名曰子淋。(此方寓升于降,妙)地肤子车前子知母黄芩赤茯苓白芍药枳壳(麸炒)升麻通草甘草(炙,各三分)上切一剂,水煎服。
地肤大黄汤
治妊娠子淋,宜下。(此治实热而淋者,大便通则小便自利矣)大黄(炒)地肤草(各三两)知母黄芩(炒)猪苓赤芍药通草升麻枳实(炒)甘草(各三两)上锉,每服四五钱,水煎服。
疗妊娠数月小便淋沥疼痛心烦闷乱不思饮食方
瞿麦穗赤茯苓桑白皮木通葵子(各一两)黄芩芍药枳壳车前子(各半两)上锉,每服四钱,水煎服。
忘忧散
治妊娠心经蕴热,小便赤涩,淋沥作痛。
琥珀(不拘多少)萱草根(一握)上琥珀为细末,每服五分,浓煎萱草根调服。
补遗方
治胎前诸般淋沥,小便不通。(此可治气淋,恐与热淋无与)槟榔赤芍药(各等分)上锉,每服五钱,水煎温服,甚效。
一方
治子淋,小便数出,或热疼痛,及子烦。
地肤草四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或新取地肤草捣取自然汁服亦可。不独治子淋,凡小便淋闭,服之无不效。
杂方
治妊娠子淋。
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葵根一把,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芜菁子七合为末,水和服方寸匕,日三。一方猪苓为末,白汤调方寸匕,加至二匕。
[卷之九 胎前门下] 遗尿
薛氏
曰:若脬中有热,宜用加味逍遥散;若脾肺气虚,宜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若肝肾阴虚,宜用六味丸。
一妊妇遗尿内热,肝脉洪数,按之微弱,或两太阳作痛,胁肋作胀。余以为肝火血虚,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寻愈。后又寒热,或发热或恚怒,前证仍作,用八珍散、逍遥散,兼以清肝火、养肝血而痊。
白薇散
治妊娠尿出不知。
白薇白芍药(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前温酒调服。(本草谓芍药白补赤泻,盖金收而火散也,故子淋方中多用赤,而遗尿方中则用白也)
桑螵蛸散
治妊娠小便不禁。
桑螵蛸(炙黄,二十枚)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一方
白矾牡蛎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一方益智为末,米饮下,亦效。
[卷之九 胎前门下] 尿血
大全
云:妊妇劳伤经络,有热在内,热乘于血,血得热则流溢,渗入子脬,故令尿血也。
(按尿血之人,皆从劳心斫丧中来)
薛氏
曰:前证因怒动火者,宜小柴胡汤加山栀;因劳动火者,宜补中益气汤;因浓味积热,宜清胃散(方见杂病齿门)加犀角、连翘、甘草;因肝经血热,宜加味逍遥散。
一妊妇因怒尿血,内热作渴,寒热往来,胸乳间作胀,饮食少用,肝脉弦弱,此肝经血虚而热也,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兼服渐愈。又用八珍汤加柴胡、丹皮、山栀而痊。
续断汤
治妊娠下血及尿血。
当归生地黄(各一两)续断(半两)赤芍药(二钱半)(分两差等可法)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葱白汤调下。
一方
治妊娠尿血。
阿胶(炒)熟地黄(各等分)上为细末,空心粥饮调下二钱。
姜蜜汤
治妊娠小便尿血。
生姜(七片)蜜(半盏)白茅根(一握)上入水浓煎服。
加减五苓散
本方去桂加阿胶炒,同为粗末,每服四钱,用车前子、白茅根浓煎温服。
杂方
(温凉滑利不同,在人自择)用葵子一升,研细,水五升煮二升,分温三服。
一方用生艾一斤,酒五升,煮二升,分三服。
一方用生地黄一斤,酒四斤煮二升,分三服。
一方猪苓为末,白汤调下一匙,日三。
一方白茅根浓煮汤,吞酒蒸黄连丸。
一方
治无故尿血(止血之剂)龙骨(一两)蒲黄(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日三服。
[卷之九 胎前门下] 眼目
一妇将临月,忽然两目失明,不见灯火,头痛眩晕,项腮肿满,不能转颈,诸治不瘥,反加危困,偶得消风散服之,病减七分,获安分娩,其眼吊起,人物不辨,乃以四物汤加荆芥、防风,更服眼科天门冬饮子,二方间服,目渐稍明(目病大都因火,而怀妊则胎热居多,故以凉散之剂取效)。大忌酒面、煎炙、鸡羊鹅鸭、豆腐、辛辣热物,并房劳。此证因怀妊多居火间,衣着太暖,伏热在内,或酒面炙爆太过,以致胎热也。
天门冬饮子
治妊娠肝经风热上攻,眼目带吊失明。
天门冬(去心)知母茺蔚子五味子防风(去芦)茯苓(去皮)川羌活(去芦)人参(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后服。
[卷之九 胎前门下] 脏躁悲伤
仲景
云: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者,肺金燥也,肺之志为悲,胎热则火炎,肺不能自持,故无故悲哭,兹治以甘缓,佐以凉泻,无不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