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上二方,犯常山、大黄吐下之剂,若六脉浮紧有力,中有顽痰积热者用之,所谓有故无殒也。其他疗治方法,已备杂证疟门。若热甚恐致动胎者(若果内热之极,必须用药以清之),亦如伤寒热病治方,以白药子、伏龙肝等,涂脐上下可也。

  [卷之九 胎前门下] 霍乱

  大全

  云:饮食过度,触冒风冷,阴阳不和,清浊相干,谓之霍乱(论霍乱详明,杂症亦不外此)。其间或先吐,或腹痛吐利,是因于热也;若头痛体疼发热,是挟风邪也。若风折皮肤,则气不宣通,而风热上冲为头痛;若风入肠胃,则泄利呕吐,甚则手足逆冷,此阳气暴竭,谓之四逆。妊娠患之,多致伤胎也。

  薛氏

  曰:前证若因内伤饮食,外感风寒,用藿香正气散;若因饮食停滞,用平胃散;若果脾胃顿伤,阳气虚寒,手足逆冷者,须用温补之剂。治当详审,毋使动胎也。

  万密斋

  曰:霍乱者,阳明胃经之病名也。盖因平日五味肥酿,腐积成痰,七情郁结,气盛为火,停蓄胃中,乍因寒热之感,邪正交争,阴阳相混,故令心腹绞痛,吐利并作,挥霍变乱,故名霍乱。如邪在上胃脘,则当心而痛,其吐多;邪在下胃脘,则当脐而痛,其利多;邪在中脘,其腹中痛,吐利俱多。吐多则伤气,利多则伤血,血气受伤,不能护养其胎,况邪气鼓击胎元,母寿未有不殒者矣。此危恶之证,不可不亟治也,宜香苏散加藿香叶主之。

  香苏散加藿香方

  治妊娠霍乱。(此方平正可法)香附(炒)紫苏(各二钱)陈皮(一钱)甘草(炙)藿香叶缩砂(各五分)上锉,水煎服、如转筋,加木瓜一钱。胎动不安,加白术一钱半。如夏月得之,加黄芩一钱半,黄连一钱,香薷二钱。如冬月得之,加人参、白术各一钱,干姜炮五分。

  回生散

  治中气不和,霍乱吐泻,但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回生,(此方甚良)陈皮(去白)藿香(各五分)上为末,水煎,温服。

  七味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吐泻作渴不食。

  白术人参茯苓甘草(炙)木香藿香(各半两)干葛(一两)上为末,沸汤调服二钱。吐甚者,加生姜汁频频服之。

  理中汤

  治妊娠霍乱腹痛,四肢逆冷,汗出脉虚弱者。

  白术人参干姜(炮)甘草(炙,各一钱)上锉,水煎服。甚者,加熟附子五分。

  人参散

  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心烦腹痛而用人参、炮姜,岂烦非热,而痛属虚乎,虚实寒热,用者须斟酌之)人参浓朴(姜制)橘红(各二钱)当归(炒)干姜(炮)甘草(炙,各一钱)上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白术散

  治妊娠霍乱腹痛,吐利不止。(此真虚寒腹痛吐利方也,勿妄用)白术(炒)益智仁枳壳(麸炒)橘红(各七钱半)草豆蔻(煨去皮)良姜(炒,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入生姜半分,水煎,去滓,温服。

  木瓜煎

  治妊娠霍乱吐泻,转筋闷绝。(此方可常用)吴茱萸(汤洗七次)生姜(切,各七钱半)木瓜(竹刀切,一两半)上细锉,水二盏煎一盏二分,去滓,分三服,热服。

  一方有香七钱半,甘草一钱,茱萸半两加紫苏煎。

  上四方,用干姜、豆蔻、茱萸,俱大温之剂(霍乱切忌温药,犹者必死,即不发热烦渴者,亦不可轻用,慎之慎之)。若发热烦渴,脉数阳证者,服之即死,宜用后方。

  竹茹汤

  (方见胎前门恶阻)益元散桂苓甘露饮冬葵子汤(并治霍乱,方见胎前门子淋)

  [卷之九 胎前门下] 泄泻

  大全

  云:妊娠泄泻,或青或白,水谷不化,腹痛肠鸣,谓之洞泄;水谷不化,喜饮呕逆,谓之协热下利,并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黄连阿胶丸,或三黄熟艾汤以安之。若泻黄有沫,肠鸣腹痛,脉沉紧数,用戊己丸和之;嗳腐不食,胃脉沉紧,用感应丸下之,后调和脾胃;若风冷,水谷不化如豆汁,用胃风汤;寒冷脐下阴冷,洞泄,用理中汤、治中汤;伏暑烦渴泻水,用四苓散;伤湿泄泻,小便自利,用不换金正气散、胃苓汤。此四证之大略也。

  薛氏

  曰:泄泻若米食所伤,用六君加谷;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楂;若兼寒热作呕,乃肝木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生姜,兼呕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姜、桂,不应,用钱氏益黄散;若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汤;若泄泻色黄,乃脾土之真色,用六君加木香、肉果;若作呕不食,腹痛恶寒,乃脾土虚寒,用六君加木香、姜、桂;若泻在五更侵晨,饮食少思,乃脾胃虚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间服白术散,如不应,或愈而复作,或饮食少思,急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为善。

  进士王征之内,怀妊泄泻,恶食作呕。余曰:脾气伤也。其夫忧之,强进米饮,余谓饮亦能伤胃,且不必强,俟脾胃醒,宿滞自化,饮食自进。不信,别用人参养胃汤饮之,吐水酸苦,又欲投降火寒药。余曰:若然则胃气益伤也。经云: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后不药果愈。

  胃苓汤

  治脾湿太过,胃气不和,腹痛泄泻,水谷不化,阴阳不分,此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也。

  苍术浓朴陈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一钱)官桂甘草(炙,各五分)上加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食远服。

  不换金正气散

  治妊妇伤湿泄泻。

  苍术浓朴陈皮藿香半夏(各一钱)甘草(五分)上加姜、枣,煎服。

  胃风汤

  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米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或下鱼脑,日夜无度。

  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芍药肉桂(各等分)上锉,每服八钱,入粟米一撮,水煎服。(此方治泻久气血两虚诚妙。然肉桂非久虚脏冷者,断不可用。其曰胃风,取其益胃而升举也)如腹痛加木香。

  加味理中汤

  治妊娠泄泻。

  人参白术白芍药白茯苓干姜黄连木香藿香叶诃子肉肉豆蔻甘草(各一钱)上锉,水二盅,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一盅,饥时服。

  加味治中汤

  治饮食过多,脾胃之气,不足以运化而泻。

  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一钱)陈皮(去白)青皮(各七分)砂仁(五分)

  钱氏益黄散

  治妊娠泄泻,呕吐腹痛,手足厥逆。

  陈皮青皮诃子肉(各五钱)丁香(二钱)甘草(炙,三钱)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

  草果散

  治脏腑虚寒腹痛,泄泻无度。

  浓朴(姜汁拌炒,三两)肉豆蔻(十个,面煨)草豆蔻(十个,煨)上每服三钱,加生姜煎服。

  [卷之九 胎前门下] 痢疾

  大全

  云:妊娠饮食生冷,脾胃不能克化,致令心腹疼痛。若血分病,则色赤;气分病,则色白;血气俱病,则赤白相杂。若热乘大肠,血虚受患,则成血痢也。

  薛氏

  曰:治痢之法,当参前篇,其下黄水,乃脾土亏损,真气下陷也,当升补中气;若黄而兼青,乃肝木克脾土,宜平肝补脾;若黄而兼白,乃子令母虚,须补脾胃;若黄而兼黑,是水反侮土矣,必温补脾胃,若黄而兼赤,乃心母益子,但用补中益气;若肠胃虚弱,风邪客之,用胃风汤,或胎气不安,急补脾胃而自安矣。凡安胎之药,当临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胶、艾叶之类。(重坠起于久病,故为下元气虚,而以补中、六君治之。若非久病者,犹当以安胎为主也)地官胡成甫之内,妊娠久痢,自用消导理气之剂,腹内重坠,胎气不安,又用阿胶、艾叶之类不应。余曰:腹重坠,下元气虚也,胎动不安,内热盛也,遂用补中益气汤而安,又用六君子汤痊愈。

  壶仙翁治汤总兵夫人妊娠病痢不止,翁诊其脉虚而滑,两关若涩,此由胎气不和,相火炎上而有热,似痢实非痢也,乃用黄芩、白术以安胎,四物、生地黄以调血,数剂而安。

  白术汤

  (一名三物汤)治孕妇下痢脓血。

  白术黄芩当归(各等分)上咀,每服三钱至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日夜三次。嗽者,加桑白皮,食后服之。

  当归芍药汤

  治妊娠腹中绞痛,下痢赤白。

  白芍药白茯苓当归川芎泽泻(各五钱)白术(七分半)上为细末,温酒或米饮,任意调服。一方无川芎,有条芩、甘草、黄连、木香、槟榔,咀煎服。

  黄连汤

  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黄连(八分)浓朴(制)阿胶当归干姜(各六分)黄柏艾叶(各四分)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蒙姜黄连丸

  治妊娠下痢赤白,谷道肿痛,冷热皆可服。

  干姜(炮)黄连缩砂仁(炮)川芎阿胶(蛤粉炒)白术(各一两)乳香(二钱,另研)枳壳(去白麸炒,半两)上为末,用乌梅三个取肉,入少醋糊同杵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下。一方有木香二钱。

  三黄熟艾汤

  治妊娠挟热下痢。

  黄连黄芩黄柏熟艾(各等分)上锉,每服五钱,水煎服。呕加橘皮、生姜。(以三黄汤加熟艾治热痢,加橘皮、生姜治呕,俱妙)

  归汤

  治妊娠下痢腹痛,(须审腹痛是有余否)小便涩滞。

  黄当归(焙,各一两)糯米(一合)上细切,分四服,水煎服。

  大宁散

  治妊娠下痢赤白,灰色,泄泻疼痛,垂死者。

  黑豆(二十粒)甘草(二寸半,生炙各半)粟壳(二个去顶,半生半炒)上为粗末,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前服,神效。

  浓朴散

  治妊娠下痢,黄水不绝。

  浓朴(姜汁制)黄连(各三两)肉豆蔻(五个,连皮用)上锉,水煎,徐徐服。一方肉豆蔻止用一枚。

  鸭蛋汤

  治妇人胎前产后赤白痢。

  生姜(年少者百钱,老者二百钱,重取自然汁)鸭蛋(一个打碎,入姜汁内搅匀)上二味,煎至八分,入蒲黄三钱,煎五七沸,空心温服,立效。

  二黄散

  治妊娠下赤白,绞刺疼痛。

  鸡子(一枚,乌鸡者佳,倾出清留黄用)黄丹(一钱,入鸡子壳内,同黄搅匀,以浓纸糊牢,盐泥固济,火上煨干)上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卷之九 胎前门下] 大小便不通

  大全

  云:妊娠大小便不通,由脏腑之热所致。若大肠热,则大便不通;小肠热,则小便不利;大小肠俱热,则大小便俱不通,更推其因而药之。

  薛氏

  曰:前证若大肠血燥,用四物汤加条芩、桃仁;大肠气滞,用紫苏饮加杏仁、条芩;肠胃气虚,用六君子加紫苏、杏仁;肝脾蕴热,用龙胆泻肝汤;心肝虚热,用加味逍遥散加车前子。

  亚卿李浦汀侧室妊娠,大小便不利,或用降火理气之剂,元气反虚,肝脉弦急,脾脉迟滞,视其面色,青黄不泽。余曰:此郁怒所致也。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加味逍遥散而安。

  主政王在成之内妊娠,痢疾愈后,二便不通,其家世医,自用清热之剂,未效。余诊其脉,浮大而涩,此气血虚也,朝用八珍汤加桃仁、杏仁,夕用加味逍遥加车前子而痊。

  大腹皮散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

  大腹皮赤茯苓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炙,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浓煎葱白汤调下。一方锉作散,入郁李仁去皮尖一钱半,水煎,空心连服,以通为度,如不通,必六腑热秘,用枳壳炒一钱半,大黄炮二钱,甘草炙一钱,研为细末,作三服,浓煎葱白汤调下。

  当归散

  治妊娠因怒,肚腹胀痛,四肢浮肿,气急作喘,大便难,小便涩,产门肿。

  当归(五分)赤茯苓枳壳(麸炒)白芍药川芎(各一钱)白姜(炮)木香(煨)粉草(各三分)上用姜,水煎服。气弱,枳壳减半。大便秘,加蜜同煎。

  一方

  治妊娠小便不通,腹胁痞闷,不思饮食。

  大黄木通槟榔(各一两)枳壳(麸炒,七钱半)诃黎勒(四个,去核,半生半煨)大腹子(三枚)上为末,用童便一盏,葱白二寸,煎六分,调服二钱。

  一方

  治妊娠风气,大便秘涩。

  枳壳(麸炒,三两)防风(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末,每一二钱,空心用白滚汤调服,日三次。

  又方

  车前子(一两)大黄(半两,炒)上为末,每服三钱,汤调服。

  又方

  治虚羸大便秘。

  枳壳(制)阿胶(炒,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和剂,杵二三千下,丸如桐子大,别研滑石末为衣,(研滑石末妙)温汤下二十丸,半日来未通,再服三十丸,止于五十丸。

  葵子汤

  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安胎除热。(此利窍除热药也)葵子(二升)滑石(四两,碎)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渣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又方

  葵子(一合)川朴硝(一两)(朴硝非妊娠所宜,用者须慎)上每服三钱,水煎温服。

  猪苓散

  治妊娠小便涩痛,兼治胎水。

  猪苓五两去皮为末,白汤调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夜二。不瘥,宜转下之,服后药。

  甘遂散

  治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宜服此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