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银苎酒

  治妊娠下黄汁,或如赤豆。

  苎根(去黑皮切,二两)银(五两,或金银首饰)(黄赤为热,故用苎根以凉之;下黄赤为肝气之疏泄,故重用银以镇之)上用水酒各一大盏,煎服。

  上二方治漏下黄豆汁之症。

  [卷之八 胎前门上] 烦躁

  (即子烦,附口干)

  大全

  云:妊娠苦烦闷者,以四月受少阴君火气以养精,六月受少阳相火气以养气,若母心惊胆寒,多有烦闷,名曰子烦也。《产宝》云:夫妊娠而子烦者,是肺脏虚而热乘于心,(肺虚乘热于心,于理似背,当在虚字上看)则令心烦也,停痰积饮,在心胸之间,或冲于心,亦令烦也。若热而烦者,但热而已,若有痰饮而烦者,呕吐涎沫,恶闻食气,烦躁不安也。大凡妊娠之人,既停痰积饮,又寒热相搏,气郁不舒,或烦躁,或呕吐涎沫,剧则胎动不安,均为子烦也。

  薛氏

  曰:前证若因内热,用竹叶汤;气滞,用紫苏饮;痰滞,用二陈、白术、黄芩、枳壳;气郁,用分气饮加川芎;脾胃虚弱,用六君、紫苏、山栀。

  大全

  云:妊娠烦躁口干者(烦躁口干,属心脾与子烦大同小异),足太阴脾经,其气通于口,手少阴心经,其气通于舌,若脏腑气虚,荣卫不理,致阴阳隔绝,热乘于心脾,津液枯少,故令心烦而口干也。与子烦大同小异,宜用知母丸。

  薛氏

  曰:前证若胃经实火,用竹叶石膏汤;若胃经虚热,用人参黄散;若胃经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若肺经虚热,用紫苏饮;若肝经火动,用加味逍遥散;若脾气郁结,用加味归脾汤;若肾经火动,加味地黄丸。

  竹叶汤

  治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名曰子烦。

  白茯苓(三钱)麦门冬(去心)防风黄芩(各二钱)上作一服,加竹叶十片,水煎服,无时。一方有知母,无黄芩。一方有人参,无黄芩。

  知母饮

  治妊娠心脾壅热,咽膈渴苦,烦闷多惊。

  知母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各一钱半)黄芩黄(各二钱)(壅热用黄,要知是虚非实)甘草(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盅,入桑白皮半钱,煎至一盅,再入竹沥些少,同煎一二沸服,无时。

  犀角散

  治子烦。

  犀角尖(磨水时入)地骨皮条芩麦门冬(去心)甘草(五分)赤茯苓(各二钱)上切,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入竹沥一合,温服。

  当归饮

  治子烦。

  当归(二钱,酒洗)川芎阿胶珠豆豉桑寄生(各一钱)葱白(七茎)上锉,水煎温服。(用葱、豉、川芎散热,又是一法)

  人参散

  治妊娠热乘心脾,津液枯少,烦躁干渴。

  人参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地骨皮干葛黄芩(炒)犀角(镑,各七钱五分)甘草(半两)上锉,每服三钱,水煎服。

  竹茹汤

  疗妊娠烦躁,或胎不安。(清心凉肝妙剂)用淡青竹刮茹一两,以水一大升煮取四合,徐徐服尽为度。

  治妊娠心烦热不止

  葱白(一握)豉(二合)上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温分三服。

  一母丸

  治妊娠因服药致胎气不安,有似虚烦不得眠。巢氏谓之子烦也,医者不知,作虚烦治之,损动胎气宜矣。

  知母(洗焙,二两)为细末,枣肉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煎人参汤下。

  [卷之八 胎前门上] 心腹胀满

  (即子悬)

  大全

  云:妊娠心腹胀满者,由腹内素有寒气,致令停饮,重因触冷冻饮料发动,与气相争,故令心腹胀满也。(此虽言寒气停饮所致,然大概阳气壅滞,则令上凑心腹,故以紫苏饮宽气下气为主,余随症加减)

  薛氏

  曰:前证若外感风寒,内伤饮食,用藿香正气散;若食伤脾胃,用六君子汤;若阳气壅滞,胎上逼心,用紫苏饮。

  一妊妇饮食停滞,心腹胀满,或用人参养胃汤加青皮、山楂、枳壳,其胀益甚,其胎上攻,恶心不食,右关脉浮大,按之则弦,此脾土不足,肝木所侮,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而愈。后小腹痞满,用补中益气,升举脾气而瘥。

  一妊妇腹胀,小便不利,吐逆,诸医杂进温胃宽气等药,服之反吐,转加胀满凑心,验之胎死已久,服下死胎药不能通,因得鲤鱼汤,其论曰:妊妇通身肿满,或心胸急胀,名曰胎水。遂去妊妇胸前看之,胸肚不分(须识此症),急以鲤鱼汤三五服,大小便皆下恶水,肿消胀去,方得分娩死胎。此症盖因怀妊腹大,不自知觉,人人皆谓娠孕如此,终不知胎水之为患也。

  李氏

  曰:子悬者,心腹胀满痛也。妊孕四五个月以来,相火养胎,以致胎热,气逆凑心。

  心腹胀满疼痛,宜紫苏饮;有郁心腹胀满甚者,加莪术及丁香少许;不食者,芩术汤倍白术加芍药。

  火盛极,一时心气闷绝而死,紫苏饮连进救之。(以火盛极而连进紫苏饮,人恒失之,须知是气作闷)此症两尺脉绝者,有误服动胎药,子死腹中,则憎寒,手指唇爪俱青,全以舌为证验,芎归汤救之。

  仲景

  云: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寒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附子胎前禁用,而此以治脏寒,正所谓有故无殒也)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上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紫苏饮

  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兼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下。

  无川芎名七宝散。

  紫苏叶(二钱)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当归(各一钱)人参甘草(各五分)上锉作一服,加生姜三片,葱白七寸,水煎服。

  本事方

  云:曾有一妇,累日产不下,服遍催生药不验。予曰:此必坐草太早,心怀一点惧,气结而不行,然非不顺也。《素问》曰:恐则气下。盖恐则精神怯,怯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气乃不行矣。得此药,一服便产,及妇人六七月子悬者,予用此数数有验,不十服,胎便近下。

  陈方甫治一妇有孕七个月,远归。忽然胎上冲心而痛,坐卧不安,两医治之无效,遂说胎已死矣,用蓖麻子研烂和麝香调贴脐中以下之,命在垂亡。召陈诊视,两尺脉绝,他脉平和。陈问二医作何证治之?答曰:死胎也。陈曰:何以知之?曰:两尺脉沉绝,以此知之。陈曰:此说出何经?二医无答。陈曰:此子悬也。若是胎死,却有辨处,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吐沫,母死子活;唇口俱青,子母俱死。今面不赤,舌不青,其子未死,是胎上逼心,宜以紫苏饮治之。至十服,而胎近下矣。

  诃黎勒散

  疗妊娠心腹胀满,气冲胸膈烦闷,四肢少力,不思饮食。

  诃黎勒赤茯苓前胡(各一两)陈皮大腹皮桑白皮(各七钱半)枳壳川芎白术(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保胎和气饮

  专治胎前四五个月,身体困倦,气急发热,饮食无味,贪睡头晕等证。

  枳壳(四钱)浓朴香附子(各三钱)砂仁苍术橘红(各二钱)苏叶(一钱)甘草(九分)小茴香(一钱半)上锉,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服。

  瘦胎饮

  专治胎前五六个月,胎娠困弱,体重贪睡,食不知味,肚腹胎动。

  当归(二钱)白芍药益母草枳壳(各四钱)砂仁香附子益智(各三钱)甘草(一钱)上锉,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盅半,煎至七分,空心温服。

  枳壳汤

  治妇人妊娠胎腹胀。

  枳壳(三两)黄芩(二两,一方只用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如腹满,身体沉重,加白术一两。

  葱白汤

  治胎上逼心烦闷,又治胎动困笃。

  用葱白二七茎,浓煮汁饮之,若胎未死即安,已死即出,未效再服。(葱白安胎,人所未知)楼全善云:此方神效,脉浮滑者宜之。《本草》云:葱白通阳气安胎。

  一方

  治胎动,上逼心痛。

  取艾叶如鸡子大一团,以头醋四升,煎至二升半,温服。

  仓公下气汤

  治心腹两胁胀闷,饮食少思,四肢无力。

  羌活槟榔青皮大腹皮赤芍药(炒)甘草(炙)陈皮赤茯苓半夏(姜制)桑白皮(炒各五分)桂心(二分)紫苏茎(二钱)上锉,加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当归汤

  治胎动冲心,烦闷欲死,安胎止痛。

  当归(酒洗)川芎人参阿胶甘草(炙,各一两半)连根葱白(一握)上细锉,以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去滓,下葱再煎,减三合,入阿胶温服,一剂分为二三服。

  大圣散

  治妇人怔悸,睡中多惊,腹胁膨胀,坐卧不宁。

  白茯苓川芎黄(蜜炙)当归(酒浸)麦门冬(去心,各一钱)人参甘草(炙)木香(不见火,各五分)上咀,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治妊娠遍身痛或冲心欲死不能饮食

  白术(五两)(此症禁用白术,而此方独用白术为君,非认症之确者不可)黄芩(二两)芍药(四两)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一方

  治妊娠心下满,气急切痛。

  赤茯苓(六分)桑白皮(五分)前胡(四分)郁李仁槟榔(各三分)上为细末,以水一升煮取一半,去滓,夜卧服。

  安胎和气饮

  治胎冷,腹痛引两胁,小便频数,大便虚滑。

  诃子(面裹煨,去核)白术(各二钱)陈皮(去白)高良姜(炒)木香(不见火)白芍药陈米(炒)甘草(炙,各一钱)上作一服,生姜五片,水煎服,忌生冷之物。

  仲景附子汤

  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寒故也,当以此汤温其脏。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四两)茯苓芍药人参(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之八 胎前门上] 心痛

  大全

  云:妊娠心痛,乃风邪痰饮交结。若伤心正经,为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若伤心支络,则乍安乍作;若伤于子脏,则胎动而血下。

  薛氏

  曰:前证若饮食所伤,用平胃散加枳壳、山楂;若因错杂诸邪,当审其因而治之。

  一妊妇心痛,烦热作渴,用白术散即愈。后因停食,其痛仍作,胸腹胀满,按之则痛,此因饮食停滞,用人参养胃汤,按之不痛,乃脾胃受伤,以六君子汤补之而愈。

  一妊妇心腹作痛,胸胁作胀,吞酸不食,此肝脾气滞,用二陈、山楂、山栀、青皮、木香而愈。又因怒仍痛,胎动不食,面色青黄,肝脉弦紧,脾脉弦长,此肝木乘土,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木香而愈。

  火龙散

  治妊娠心气疼。(此方治平常心痛亦妙)川楝子茴香(炒,各三钱)艾叶末(盐炒,钱半)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产宝丸

  治妊娠卒心痛,气欲绝。

  川芎当归茯苓浓朴(制,各一钱)上用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二服。

  白术汤

  治妊娠卒心痛欲死,不可忍者。

  白术(三两)(诸痛无补法,岂以心痛而可用白术者?详之)赤芍药(二两)黄芩(一两半)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半日令尽。微下水令易生,忌桃、李、雀肉等。

  千金方

  疗妊娠心痛。(按此可治燥热心痛)青竹茹(一升)羊脂(八两)白蜜(三两)上三味合煎,每服枣核大三枚,食前顿服,日三服。

  一方

  治妊娠忽然心痛,闷绝欲死者,谓之中恶。

  生地黄(二钱)枳壳(一钱)木香(三分)上锉,酒煎服。

  一方

  橘皮(二两)豆豉(五两)上为末,炼为丸,如桐子大,温水下二七丸,无时。

  杂方

  青竹茹一升,酒二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顿服。

  一方

  破鸡子一枚,酒调服之。

  一方

  大麻子三升研,水八升煮取五升,分五服。

  补遗

  沉香降气汤、茯苓补心汤、四七汤、紫苏饮皆可用。《炮炙论》云:心痛欲死,急觅玄胡。(此治瘀血痛)

  [卷之八 胎前门上] 心腹痛

  大全

  云:妊娠心腹痛者,或由宿有冷疼,或新触风寒,皆由脏虚而致动也。邪正相击,而并于气,随气上下,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故令心腹痛也。妊娠而痛者,邪正二气交攻于内,若不时瘥者,其痛冲击胞络,必致动胎,甚则伤堕矣。又云,妊娠心腹疼痛,多是风寒湿冷痰饮,与脏气相击,故令腹痛攻冲不已,则致胎动也。

  薛氏

  曰:前证若风寒痰饮,用金沸草散,杂病咳嗽,胎气郁结,加香附、川芎;若饮食停滞,用六君加紫苏、枳壳;若怒动肝火,前药更加柴胡、山栀;若郁结伤脾,用归脾汤加枳壳、山栀。

  一妊妇心腹作痛,吐痰恶心,胎气上攻,饮食少思,此脾虚气滞而为痰,用六君子加柴胡、枳壳,诸证渐退,饮食渐进,又用四君子加枳壳、山栀、桔梗而安。后因怒,两胁气胀,中脘作痛,恶寒呕吐,用六君加柴胡、升麻、木香一剂而愈。

  川芎散

  治妊娠素有冷气,忽心腹痛如刀刺。

  川芎当归(各一钱)人参吴茱萸浓朴(姜制,各五分)茯苓桔梗(各四分)芍药(七分半)枳壳甘草(各二分)上剂水煎,稍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