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橘皮汤

  治妊娠呕吐,不下食。

  橘皮竹茹人参白术(各二钱)生姜(一钱)浓朴(一钱半)上锉,水煎服。

  恶阻恶食,责之脾虚,呕吐,责之有火。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也。此方竹茹能平少火,浓朴能下逆气,橘皮、生姜所以开胃,人参白术所以益脾,开胃益脾,欲其安谷云尔。

  白术汤

  治胃虚,恶阻吐水,甚至十余日,水浆不入者。

  白术(炒,一两)人参(五钱)丁香(二钱半)甘草(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前温服。

  人参丁香散

  治妊娠恶阻,胃寒吐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人参(五钱)丁香藿香(各二钱半)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服。

  二香散

  治妊娠胎动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起坐觉重。

  香附子(一两)藿香叶甘草(各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下,不拘时。

  白术散

  治妊娠胎气不和,不进饮食。

  白术(炒)人参紫苏(各一钱)青皮(去白)川芎诃子(各八分)甘草(炙,五分)上咀,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以上数条,方法俱备)

  保生汤

  治妊娠恶阻,少食呕吐,或兼吐泻作渴。

  人参(一钱)白术(炒)甘草(炒)香附乌梅(一方作乌药)(吐泻作渴,则效在乌梅矣,作乌药者非)橘红(各五分)上锉,加生姜,水煎服,觉恶心呕吐加丁香。

  缩砂散

  治妊娠胃虚气逆,呕吐不食。

  缩砂仁为末,每服二钱,生姜或米饮调服。

  [卷之八 胎前门上] 胎动不安

  大全

  云:妊娠胎动不安者,由冲任经虚,受胎不实也。亦有饮酒房室过度,损动不安者,有误击触而胎动者;有喜怒气宇不舒,伤于心肝,触动血脉者;有信医宜服暖补,反为药所害者。有因母病而胎动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胎不坚固动及母疾,但当安胎,其母自愈。当以母形色察之,若面赤舌青,儿死母活。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若唇青两旁沫出者,子母俱死。

  安胎散

  妊娠常服安胎。(健脾养血清火,则冲任自足,胎孕自安)白术当归(各一钱)黄芩(一钱五分)甘草(炙。三分)上锉,水煎服。如腹胀,加神曲、麦芽各二分半。气虚泄泻,加人参三分,陈皮二分。

  潮热,加柴胡一钱。气上逆,加枳壳三分。

  苍术汤

  常服健脾清热,致胎不动。

  子芩(一两)白术(五钱)上锉,水煎服。一方芩、术各半两,加当归二钱。一方用芩、术等分,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名安胎丸。

  金匮当归散

  此方养血清热,孕妇宜常服之。如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曾半产者,皆宜服之,以清其源而无后患也。

  当归川芎白芍药黄芩(各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酒饮调服,日再服,或用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汤任下,日三服。

  钩藤汤

  治妊娠八九月,胎动腹痛,面青冷汗,气欲绝者。此由劳动用力,以伤胎宫,宜急治之。

  钩藤钩当归茯神(去木)人参(各一钱)苦梗(一钱五分)桑寄生(五分)上锉,水煎服。(钩藤、寄生,清肝兼补气血)烦热,加石膏二钱半。

  十圣散

  治因母疾病,气衰血少,不能护养其胎,以致不安者,宜此主之。(即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黄白术地黄砂仁(各五分)甘草(炙)当归川芎芍药(炒,各一钱)川续断(八分)上锉,水煎服。

  黄汤

  治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

  黄川芎(各一两)糯米(一合)(糯米者,谷味之阴,所以补地气之不足,乘天行之健也)上细锉,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温服。

  佛手散

  治妊娠因事筑磕,胎动不安,或子死腹中,恶露不下,疼痛不已,用此药探之。

  若不损则疼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

  当归(去芦酒浸,三钱)川芎(二钱)上锉,先用酒一盅煎干,再入水一盅,煎二三沸温服。

  小胶艾汤

  治伤损动胎,下血腹痛。

  阿胶(炒成珠,一两)艾叶(二两)上锉,水煎服。《指迷方》加秦艽一两。

  胶艾芎归汤

  治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顿仆跌,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欲死,已有所下。

  阿胶川芎(各三两)当归干地黄艾叶(各二两)一方有甘草,无地黄。

  上细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阿胶散

  治妊娠或因倾仆,或因毒药,胎动不安,腰腹痛疼,或有所下。

  阿胶(蛤粉妙成珠)艾叶(炒)(阿胶益金固血,艾叶助阳上升,升则不坠,固则不流,故三方皆用之)当归(酒浸)川芎白芍药(炒)熟地黄(洗)黄甘草(炙,各一钱)上咀,加生姜五片,枣三枚,水煎,空心服。

  当归汤

  治妊娠胎动荡,心烦燥,闷绝口干,横生逆产,上冲下筑,迷闷,唇口青黑,手足冷厥。

  当归人参(各一两半)阿胶(炒,一两)甘草(二两)上咀,每服八钱,加连须葱白一茎,水煎温服。(二方平中之奇,且奏效最捷)一方有川芎。一方有川芎、浓朴,无甘草。

  一方

  治妊娠从高坠下,腹中下血烦闷。

  生地黄益母草(各一两)当归黄(各半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渣服,无时。

  三物解毒汤

  治误服毒药动胎。(解毒良方)甘草黑豆淡竹叶(各等分)上用水煎浓服。

  白扁豆散

  治妊娠误服诸般毒药毒物。

  白扁豆生去皮,为细末,米饮调服方寸匕,神效,或浓煎亦可。

  [卷之八 胎前门上] 胎漏下血

  (附妊娠经来)

  脉经

  云:妇人经月下,但为微少,师脉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阴阳俱平,荣卫调和,按之则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经法,身反洒淅,不欲饮食,头痛心乱,呕吵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气溢,阴滑气盛,当作血盛,滑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精,汁凝胎散,散者损堕。设复阳盛,双妊二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滑脉主血有余,今经又少,故知孕。)大抵妊娠经来不多,而饮食精神如故,六脉和缓,滑大无病者,血盛有余也,儿大能饮,自不来矣。

  大全

  云:夫妊娠漏胎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也。此由冲任脉虚,不能约制手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冲任之脉,为经络之海,起于胞内;手太阳,小肠脉也,手少阴,心脉也。

  是二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有娠之人,经水所以断者,壅之养胎,蓄之以为乳汁也。冲任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其经血,故月水时下,亦名胞漏血,血尽则人死矣。又有因劳役喜怒哀乐不节,饮食生冷,触冒风寒,遂致胎动,若母有宿疾,子脏为风冷所乘,气血失度,使胎不安,故令下血也。(此言漏胎有三,冲任虚者,血海自虚也;七情、饮食、胃寒者,因有所感也;宿疾者,气血失于荣养也)曾有一娠妇,月信不绝,而胎不损,问产科熊宗古。答曰:妇人血盛气衰,其人必肥,既娠之后,月信常来,而胎不动。若晚进观之,便以为漏胎,若作漏胎治之,则胎必堕,若不作漏胎治,则其胎未必堕,今推宗古之言,诚有旨也。巢氏曰:妇人经闭不利,别无所苦者,是谓有子,以其经血蓄之以养胎,壅之为乳汁也,有子之后,蓄以养胎矣,岂可复能散动耶?所以然者,有妊而月信每至,是亦未必因血盛也。若谓妇人荣经有风,则经血喜动,以其风胜则可也(漏胎用风药,亦是升举肝气,使血不漏,则胎自固,不但疏风已也),既荣经为风所胜,则所来者,非养胎之血,以此辨之。若作漏胎治之,必服保养补胎之药,且胎不损。强以药滋之,乃所谓实实虚虚也,其胎终堕宜矣。若医者,知荣经有风之理,专以一药治风,经信可止,或不服药,胎亦无恙。然而有胎本不固,而因房室不节,先漏而后堕者,须作漏胎治之,此又不可不审也。

  方氏

  曰:胎动胎漏皆下血,而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为异尔,故胎动宜行气,胎漏宜清热。(精悉)

  李氏

  曰:尿血自尿门下血,漏胎自人门下血,妊娠尿血,属胞热者多,四物汤加山栀、发灰,单苦菜饮亦妙;因暑者,益元散加升麻煎汤下;稍虚者,胶艾四物汤;久者,用龙骨一钱,蒲黄五钱为末,酒调服。

  脉经

  曰:妇人怀躯六月七月,暴下斗余水,其胞必倚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故也。(孤浆预下,必倚而堕,此气血两虚也)

  薛氏

  曰:胎漏黄汁下,或如豆汁。若因肝脾湿热,用升阳除湿汤;血崩肝脾风热,用加味逍遥散;肝脾郁怒,用加味归脾汤;脾胃气虚,用钱氏白术散;若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肝经风热,用防风黄芩丸;风入肠胃,用胃气汤。

  加减胶艾汤

  治胎动漏血有效。

  阿胶(炒成珠)当归川芎白芍药(炒)地榆(各一钱)艾叶(炒)甘草(各五分)上锉一服,水煎饥服。胎漏血多,起于气恼血逆火动之故,可加炒黄芩、炒香附、炒砂仁研细同煎。或有受胎至四五个月即堕,或至六七个月漏血要堕者,宜前方去艾叶、地榆,加白术、黄芩、茯苓、熟地黄、续断。有气盛,亦加香附、砂仁。气虚,加人参、黄之类。如伤堕多次,受孕后便宜服千金紫苏饮,及前加减法。汤丸相间,庶免再堕。

  安胎饮

  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不已。

  当归川芎白芍药(炒)熟地黄阿胶(炒)艾叶黄(各一钱)甘草(炙)地榆(各五分)上锉一剂,加姜、枣,水煎服。

  大全方

  治妊娠三四月腹痛,时时下血。

  当归熟地黄艾叶(各六两)续断(二两)阿胶鸡苏竹茹(各一两)上用水一升煎取七合,空心再服。

  如圣汤

  治胎动腹痛,或为胎漏。

  鲤鱼皮(鲤鱼皮之用,奇)当归(酒浸)白芍药熟地黄(酒蒸)川芎川续断(酒浸)阿胶(蛤粉炒成珠)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加苎根少许,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安胎当归汤

  治妊娠举动惊悸,胎不安,小腹痛引腰络,下血。

  当归川芎阿胶(炒)人参(各一两)大枣(十二枚)艾叶(一把)一方有甘草,无参、枣。

  上以水酒各三升,煮至三升,纳胶令烊,分三服。

  枳壳汤

  治胎漏下血,及因事下血。

  枳壳(去穣,麸炒)黄芩(各半两)白术(一两)(白术为君,不用血药,又是一法)上锉,水煎,食前温服。一方加生地,入少酒煎。

  当归寄生汤

  治妊娠胎漏,非时下血。

  当归川芎艾叶白术(各一钱)人参桑寄生续断熟地黄(各二钱)上水煎,空心温服。

  二黄散

  治妇人胎漏下血。

  生地黄熟地黄(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白术、枳壳汤调食前服,或咀,水煎服。

  (白术、枳壳煎汤,调地黄末,意见超卓)

  阿胶散

  治妊娠无故卒然下血。

  阿胶(蛤粉炒成珠,二两,为末)生地黄(半斤,捣取汁)上以清酒三升,(用清酒妙)搅匀,温热,分三服。

  一方

  治胎漏下血不止,胞干即死,宜急治之。

  生地黄汁(一升)陈酒(五合)上同煎三五沸,温三服,以止为度。

  榆白皮散

  治妊孕胎漏去血,恐其难产,常宜服之。

  榆白皮葵很大麻仁瞿麦(各二钱)木通(一钱)牛膝(酒浸焙,一钱半)上咀,水煎温服。

  一方

  治妊娠忽暴下血数升,胎燥不安。(此方治胎燥则可,若脾虚滑泄者禁用)榆白皮(三两)熟地黄(四两)当归生姜(各二两)葵子(一升,《肘后方》不用)上锉,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更作服之。

  子芩散

  治肝经有热,妄行下血。

  细条黄芩炒为末,每服一钱,以秤锤烧赤淬酒热调服。若脾胃虚,不宜用。

  防风丸

  治肝经有风,以致血得风而流散不归经。

  防风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服。

  防风黄芩丸

  治肝经有风热,致血崩便血尿血。

  黄芩(炒焦)防风(各等分)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或食前、米饮或温酒送下。

  上三方治肝经风热之剂。

  桂枝茯苓丸

  仲景云:妇人宿有病(凡遇此症,最宜斟酌),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止之。(楼氏曰:凡胎动多当脐,今动在脐上,故知是也)。

  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去皮尖,炒)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本事方

  治胎漏下血不止。

  取桃树上干不落桃子烧灰,和水服瘥。《本草》云:桃奴破血,又治伏梁气积。

  上二方,治病破血之剂。

  大全方

  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等物,或胎动腹痛。

  黄(炒,六两)糯米(五合)上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分为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