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松崖医径
松崖医径
秘传真人活命汤当归尾(二钱) 穿山甲(炒) 金银花 皂角刺陈皮(各二钱五分) 防风 贝母 白芷(各一钱五分) 乳香(五分另研) 没药(一钱另研)
甘草(五分)
上细切。用水酒各一盏。煎去滓。入乳香没药和服。得微汗良。
秘传败毒散穿山甲(火 存性或炒一两) 白芷(五钱一半生一半炒) 川大黄(五钱一半生一半煨)
一方有败龟板酒炙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下。重者煎真人活命汤调下。觉腹中作疼。则脓毒从大便出矣。
秘传妙济饮(治便毒小疮疖。只服此一味。将滓罨疮上。其肿即消立效。)
一枝箭(水洗去土用。出贵州。考本草不载。)
上用生白酒煎服。得微汗为佳。
秘传围药解和散(如肿毒初起。围敷即消。)
芙蓉叶 野菊根 蒲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连翘 白芨 白蔹 白芷 乳香 没药雄黄 孩儿茶 甘草 蛇含石( 醋淬) 赤石脂 大黄上为细末。用鸡子清调敷其疮四围肿处。如干以鸡子清常润。如肿毒重大。加萆拨。水槿叶。
秘传拔毒丹白矾(三钱) 雄黄 硼砂 辰砂(各三分) 雌黄 血竭 砂(各五分) 牛黄乳香 没药(各二分) 砒霜(一分炼) 斑蝥(三个去翅足) 巴豆(三粒去油)
上件除白矾各为细末。先将白矾用铁铫熔化后。将前药末掺矾上。候烟尽取起。置土地上出火毒。再研极细末。入麝香五厘。蟾酥一分。轻粉五分。再共研和匀。用竹筒收贮。每用旋取少许。
以糯米饭捣成药线。如粗布针大。焙干。如脓已成者无眼用三棱针刺破。将药线徐徐纳入。深至痛止。外用乌金纸剪如钱大。津黏毒上。封住。其脓自化。如已溃烂。臭腐眼大者。只以末药津调。敷疮内外。亦用乌金纸黏封。每用此法。须用围药护卫好肉。
秘传千捶膏萆 子(去壳一两) 松香(嫩者五钱) 乳香(一钱)
上用铁捶。于石上捣千下成膏。敷毒上。外用纸盖之。如小疖毒。只消此贴初起即散。有脓即出不疼。
秘传生肌散孩儿茶 赤石脂 黄连 黄柏 松香上研为细末。先将疮口洗净。干掺疮上。
秘传返魂汤(此药顺气调血。扶植胃本。)
何首乌(勿犯铁) 川归 木通 赤芍药(炒) 白芷(不见火) 茴香(炒) 乌药(炒)
甘草 枳壳(麦麸炒如恶心姜汁炒)
上细切。各等分。每服四钱。用水酒各一盏煎。去滓服。如血气盛者减当归。如毒在上。及老人虚弱人。减木通。如流注加独活。如生痰有二证。胃寒生痰加半夏。热郁成风痰加桔梗。如有泻者不用此方。宜用蜡矾丸用米饮汤下三十丸。泻止再用此方。
神仙蜡矾丸(治一切痈毒肠痈内托之剂神妙。)
黄蜡(七钱) 白矾(一两研细)
上将黄蜡熔化。和矾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食远用滚白汤送下。
千金托里散(治背疽并诸恶疮。如三日以内未针灸及利大便者。则可消矣。)
姜活(一钱五分) 防风身(酒洗) 防风梢(各五分) 本(一钱五分) 川归身(酒洗三钱)
川归梢(五分) 连翘 酒黄芩(各三钱) 生黄芩 人参 炙甘草(各一钱半) 生甘草(五分)
陈皮 苏木 五味子 酒黄柏 酒防己(各五分) 桔梗 山栀 酒生地 酒黄连(各一钱) 酒大黄(三钱) 木猪苓(一钱五分) 麦门冬(二钱)
上细切。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三大盏。浸半日。煎至一盏。稍热。服后。一服如前。并滓再煎服。忌冷水。此方如觉有病。即便忙服。无不效者。若疮势已发。三四日或成脓者。则不消矣。
托里攻(治一切恶疮。发背。疔疮。便毒。始发脉洪数弦实。肿甚将作脓者。三服消尽。)
大黄 牡蛎 天花粉 皂角刺 朴硝(便不秘者减去) 连翘(各六分) 金银花 当归(各二钱)
赤芍药 黄芩(各四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酒各一盏。煎至一盏四分服。
内托复煎散(托里健胃。)
地骨皮 黄芩 茯苓 芍药 黄 人参 白朮 桂心 甘草 防己 当归(各半两)
防风(一两) 苍朮(半斤)
上细切。先以苍朮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术入前十二味再煎。至三四盏。取清汁作三四次。
终日饮之。又煎苍朮滓如前法。入诸药滓。再煎服。
托里十补散(治疮肿托里。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溃。其脉缓涩。或弦紧细者。身倦恶寒者。宜用之。)
人参 当归 黄 (各二钱) 浓朴 川芎 桔梗 防风 桂心 白芷 甘草(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服。
秘传平毒散(治痈肿初起。)
取新掘天门冬三五两。洗净。入砂盆内捣细。以好酒投之。去滓顿服。
未效再投。一二服必愈。
防风通圣散(治疮疡通用。见卷上散类。)
十全大补汤(治疮疡已溃。气血两虚者。)
败毒散(并见卷上)
秘传阿魏万灵膏(治发背瘰 疔肿。一切恶疮瘫痪痛风香港脚等证。)
防风 荆芥 白芷 当归 黄连 黄柏 连翘 蛇蜕 蜂房 白蔹 苍耳草 接骨草羌活 山栀 大枫子 金银花 甘草 细辛 紫河车 何首乌 黑丑 桔梗 牡丹皮 车前子苦参 白芨 萆麻子 大黄(各二两) 穿山甲(四十片) 江子肉(八钱) 望见消(二钱)
木鳖子(四十个) 虾蟆(只) 柴胡 全蝎 半夏 升麻 南星 玄参 天花粉 川乌牛膝 黄 两头尖 独活 斑蝥 地榆 五灵脂 槐角 苍朮 本 赤茯苓 桃仁三棱 莪朮 小茴香 青木香 嫩松节(各一两) 威灵仙 天麻藕节 薄荷 贝母 丹参 生地黄 乌药(各一两半) 血余(三钱后入) 八角风叶下红(各四两) 槐枝(六两) 柳枝(六两) 黄丹(八两水飞过炒紫色)
上细切。用水八碗。浸一日。煎稍干。下真麻油十六斤。同煎至穿山甲等药如炭黑滤去滓。
入血余煎无形影。滴水中不散。再入黄丹。徐徐顺搅。煎至滴水成珠。再入后项药。
蜈蚣(二条) 乌蛇肉(四两) 川乌 草乌 附子 白附子(各一两) 五加皮 紫荆皮(各二两)
上共研为细末。入膏药内。频频顺搅匀。退火入后项药。
沉香 雄黄(各一两) 南木香 血竭 轻粉 赤石脂 龙骨(各二两) 乳香 没药(各四两)
麝香(五钱) 阿魏(一两用水另溶化再入膏药内)
上为细末。入膏药内。顺搅匀。出火毒。瓷器收贮。每用油纸摊贴。须留顶以出其毒。
疔肿方法
灸法。以大蒜捣烂成膏。涂肿四围。留露肿顶。以艾炷灸之。以爆为度。如不爆。稍难愈。
宜多灸百余壮。无不愈者。
秘传妙方(治食灾牛马肉成疔肿欲死者。)
以 油木药捣烂。绞取真汁一二碗。顿服。得大泻毒瓦斯乃愈。如冬月无叶。取嫩根研水服之一二次。以利为度。
杨梅疮方法
杨梅疮。或名绵花疮。盖因疮之形相似耳。先年惟南广有此。近年以来。处处颇多。世俗多用厉风药治之。甚得理也。每见庸医求取速效。辄以轻粉丹麝等药大剂投之。然其所感有浅深。资禀有壮怯。其壮受毒瓦斯之浅者。幸得平愈。其怯弱之人。因而变生坏证。又有不知禁戒者。变成疠疯。亦有用轻粉太多。兼以麝香透入骨节。遂成疯块。经年痛痹。脓烂可畏。然非轻粉不能取效。
但不可多。量人虚实用之。
秘传加味醉仙散葫麻子 牛蒡子 蔓荆子 枸杞子(四味各炒紫色) 白蒺藜 苦参 栝蒌根 防风 当归川芎 芍药 羌活 何首乌 白芷 姜蚕(炒) 荆芥 连翘 黄芩 山栀 皂角刺 玄参甘草 芙蓉叶 威灵仙(各一两)
上研为细末。用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茶清送下。如有实热疮盛者。加轻粉二钱。如作煎剂亦可。如过服轻粉。或疯痹疙瘩者。用山黄牛一味煎汤频服。
秘传遗粮汤(治杨梅疮风漏筋骨疼痛。)
山黄牛(三两二钱) 五加皮 白藓皮 防风 木瓜 荆芥穗 白芷 当归(酒洗各一钱五分)
白芍药(炒) 生地黄(酒洗) 地骨皮 川牛膝 黄连 甘草 槐花(炒) 川芎 威灵仙寻风藤 白茯苓(各一钱) 杜仲(二钱姜汁炒断丝) 皂角子(三粒捣碎) 白丑(三粒捣碎)
上细切。作一服。用水一钟半。酒半钟。煎至一钟。察病患上下饥饱服。渣滓再煎服。一日一剂。服至三五剂。其疮愈肿。勿惧畏。以托出毒瓦斯故也。
若轻者服十剂而瘥。重者服二十剂全愈。每剂服过。渣滓日干煎水。常时浴洗患处切忌房事生冷茶清煎炒母鸡鹅羊猪首蹄肉鱼虾动风之物。无不效者。
秘传除厉散(治杨梅疮敷药。)
陈老鳖甲(火 一钱) 轻粉(二钱) 杏仁(三十个去皮尖)
上为细末。用猪胆调敷神效。(一方用轻粉一钱。胆矾八分为细末。挝破敷之。其效如神。)
秘传涤风散(此杨梅疮风漏。一切风症。此方购费珍价。见痔漏类。)
秘传熏洗方用防风。荆芥。川芎。白芷。连翘。苍朮。黄芩。艾叶。何首乌。皂角刺。白藓皮。地榆。威灵仙。金银花。苍耳草。
上细切各等分。用水五升煎。乘热。先熏后洗。
秘传灸法。治杨梅疮初起那一个的。灸三五壮后。不再发。
疳疮方法
秘传平秽散(治下疳疮。又名妒精疮。宜禁房事。临卧含水一口。免与阳则不痛。)
瓦 子(火 ) 五倍子(炒) 孩儿茶(各一钱) 片脑(二分)
上为细末。先以防风。荆芥。乌药。地榆。苦参各等分。用水五升煎。入小瓶内。将玉茎纳入熏洗。后传药疮上立瘥。
癣疮方法
秘传息搔散(治虫癣。)
生白矾(一两) 硫黄(五钱) 槟榔(一个)
上为细末。取羊蹄根捣真汁。和生蜜少许。调如粥浓。先以穿山甲。抓破患处传之。如疮过一晕立效。
秘传宁痒散(治风虫顽癣。)
川槿皮(一两) 红娘子 青娘子(各七个) 斑蝥(三个去翅) 贝母(五钱) 槟榔(二个)
上细切。用水浸。露三日夜擂碎。先以穿山甲挝破。用鹅翎搽之立已。
疥疮方法
秘传靖肤散大枫子(四十九枚) 枯白矾 真川椒 蛇床子水银(各三钱) 樟脑(五钱)
上各为细末。入水银。共再研匀。用 油调敷。一方用荞麦面一两。炒黄硫黄一钱。另研细。
用油烛调敷。皆有奇效。
秘传一擦光(治疥疮。及妇人阴蚀疮。漆疮天火丹诸恶疮毒神效。)
蛇床子 苦参 芜荑(各一两) 雄黄 大枫子(去壳) 川椒(各半两) 硫黄 轻粉樟脑(各二钱) 枯矾(一两二钱)
上各为细末用生猪油调匀敷之。
秘传愈疥散(治疥疮并小儿癞头。)
牛皮岸(即熏牛皮烟岸也如无以香炉岸代) 蛇床子 硫黄 黄柏 黄丹(各一两) 雄黄大枫子(去壳) 川椒(各半两) 枯矾(二两) 轻粉(二钱)
上各为细末。以生猪油调匀敷之。
KT疮方法
秘传碧云膏(治KT 疮神效。)
真麻袖(四两) 黄蜡(三两半) 铜青(三钱) 轻粉(三分) 古铜钱(三文) 鲜桃柳枝(各七枝)
上于五月五日制。先以香油煎三五沸。入蜡并钱煎。至 落。入铜青以桃柳枝不住手搅煎。至滴水成珠。入轻粉再煎一沸。以纸滤去滓。用瓷碗盛贮。待冻扫净土地。
覆地上一宿。出火毒。每用量疮大小。捻作薄饼。摊置毡上。贴患处外。以绢帛系定。过三日。
打开转贴毡一面。再贴三日。换药后贴如前。
汤火疮方法
神效当归膏(治汤火伤。此方敛疮者。生肌肉拔热毒。止疼痛。)
当归(细切) 黄蜡(各一两) 麻油(四两)
上先将当归。入油煎焦黑去滓。次入蜡。急搅放冷。以瓷碗盛。出火毒。用时以故帛纸摊贴。
一方用白蜡。凡初伤。必用盐罨护坏肉。后敷药则易愈。
秘传愈 群方(治汤火疮)
用黄蜀葵花浸油内。以油敷患处。或晒干研末。油调敷之。一方用萆麻子肉研烂。入蛤粉等分。如干再入香油少许调敷。一方用定粉研细。入猪脂调敷。一方用绿豆粉轻粉少许。槐树皮去粗皮焙。干为细末。香油调敷。湿则干掺。一方用荞麦面炒黄。以井花水调敷。
腮毒方法
秘传地黄膏(治嘴腮肿毒。或疮疖。或好食煎爆之物生肿毒。皆宜服之。)
生地黄(二斤) 麦门冬(半斤) 败龟板(半斤酥炙另研为末)
上为细切。用水一斗。煎至五升。滤去渣滓。再煎如稠饴。下龟板末顺搅煎。滴水中不散为度以瓷罐盛贮。埋地下三日。出火毒取出。不时白汤调服。酒调亦可。
金疮方法
秘传桃花散(治刀刃伤破。及竹木刺皮出血用之。则止血生肌。)
川归 赤石脂 血竭 乳香 没药 滑石 炉甘石( ) 或加何首乌上各等分为细末。掺伤处。初伤者加龙骨少许。久者加樟脑少许。
正铁箍散(兼治诸般恶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