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蒙筌
本草蒙筌
牙齿痛亦除,赤毒痢必用。)经云: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必用此纯苦之剂,以坚之也。)
卷之三 草部下
商陆
并州商陆凤翔商陆味辛、甘、酸,气温。有毒。一名樟柳,多产郊原。叶如牛舌舒长(纯青色,)茎高三尺柔脆。(青赤色。)秋间花作朵,色赤白两般。花赤者根赤相同,花白者根白无异。白根入药剂,专利水对证可煎;
赤根
儿鬼神,甚有毒贴肿堪用。倘卤莽误服,必痢血丧身。
释文又根有似有形双手足者,能通神。)今术家每云:樟柳神者,即此是尔。
实
亦入神之药,
花
名 花尤良。若阴干捣末水吞,能治人健忘善误。服后卧思所事,开心复记详明。并堕妊娠,孕妇切忌。
(谟)按:白根治水,方载多般。或取根杂鲤鱼熬汤,或咀粒搀粟米煮粥,或捣生汁调酒,或和诸药为丸。空心服之,并可获效。赤根贴肿,方亦不同。喉痹窒塞不通,醋熬敷外肿处。
石痈坚如石者,捣擦取软成脓。如或捣烂加盐,总敷无名肿毒。古赞云:其味酸辛,其形类人,疗水贴肿,其效如神。斯言尽之矣。
卷之三 草部下
王不留行
成德军王不留行江宁府王不留行(即剪金花) 味苦、甘,气平。阳中之阴。无毒。江浙近道俱有,茎青七八寸长。
叶尖如小匙豆,花开系黄紫色。子如黍粟,谷黑微圆。三月采根茎,五月取花子。先洒酒蒸一伏,复浸浆水一宵。微火焙干,收留待用。主金疮止血逐痛,治女科催产调经。除风痹、风痉、内寒;消乳痈、背痈、外肿。出刺下乳,止衄驱烦。
卷之三 草部下
蒲公草
蒲公草(即黄花地丁草) 味苦,气平。无毒。一云耩耨草,俗呼孛孛丁。田侧道旁,逢春满地。叶如苦苣有细刺,花类金钱开茎端。断其茎(茎中空如葱状。)白汁竟流,开罢花飞絮随起。絮中有子,落地则生。庭院有之,因风吹至。采宜四月五月,经入阳明太阴。煎汁同忍冬,临服加醇酒。溃痈肿,消结核屡着奇功;解食毒,散滞气每臻神效。
卷之三 草部下
谷精草
秦州谷精草江宁府谷精草味辛,气温。无毒。生长谷田中,采收三月后。花白叶细,圆小似星,故又名戴星草也。理咽喉痹塞,止牙齿风疼。口舌诸疮,眼目翳膜。并堪煎服,取效霎时。又喂马驴骡,能杀虫颡内。益力健步,长毛生鬃。
卷之三 草部下
旱莲草
旱莲草(一名鳢肠) 味甘、酸,气平。无毒。湿地多生,苗若旋覆。花细而白色,实圆而作房。摘断枝茎,汁出渐黑。或煎酒服,或熬膏敷。染白发回乌,止赤痢变粪。须眉稀少,可望速生而繁;火疮发红,能使流血立已。
卷之三 草部下
金星草
金星草味苦,气寒。无毒。多生阴湿石上,叶长凌冬不凋。背有黄点两行,状若金星相对,故因得此名也。五月采收,风干入药。解毒消肿,专理外科。凡百初起恶疮,但诸未溃阳毒。沿颈瘰 ,发背痈疽。或锉碎煮酒频吞,或研末调水旋服。或煎汁淋洗,或捣烂敷涂。
并可建功,立能获效。诸丹石毒悉解,硫黄毒亦能驱。根捣浸真麻油,搽头大生毛发。
卷之三 草部下
佛耳草
佛耳草味酸,气热。无毒。郊原野陂,处处有之。春生苗尺余,夏开花黄色。叶与马齿苋类,细小微有白毛。俗呼黄蒿,人每收采。捣烂和米粉作 ,柔韧(间软)而香美可尝。药剂凡资,曝干才用。以款冬为使,治寒嗽及痰。尤去肺寒,大升肺气。切勿过服,损目失明。
卷之三 草部下
灯笼草
灯笼草味苦,气大寒。无毒。在处俱有,八月采收。花实根茎,并堪入药。苗高三四尺许,花红而类灯笼。故此为名,专主热嗽。盖因苦而除燥热,轻能治上焦故也。丹溪尝云:灯笼草治热痰嗽,佛耳草治寒痰嗽。
卷之三 草部下
三白草
三白草味甘、辛,气寒。有小毒。出自襄州,(属湖广。)生临池泽。每交初夏之月,叶端半白如霜。农人候以莳田,三叶白草便秀。故此为誉,用惟取根。利大小便,逐脚膝气。除痞满去疟,破坚癖驱痰。疔肿仍消,积聚尤却。
卷之三 草部下
灯心草
灯心草味甘、气寒。属金与火。无毒。江南泽地丛生,苗茎圆细长直。多采蒸熟,向日曝干。
拆取中心白穣,用之燃灯照夜。此谓熟草,不入医方。务求生剥者为良,揉碎煎汤液才效。通阴窍,利小便。除癃闭成淋,消水湿作肿。钵擂乳香少入,油润全无罐藏。冰片多加,分两不耗。
根
采煎服,功力尤优。
灯花
止小儿夜啼,亦能治大人喉痹。金疮敷上,血禁肌生。
卷之三 草部下
蛇含草
蛇含草味苦,气微寒。无毒。一云有毒。石土上并生,远近处咸有。一茎五叶七叶,两种当用细叶黄花,此品才妙。
昔田父见蛇含,着别伤蛇即活。尝采此治痈肿,去内恶毒痫寒热邪气,心腹邪气;除湿痹疽痔恶疮,鼠 恶疮。诸丹石燥毒殊功,但蛇蝎蜂伤悉效。人家多种,亦令无蛇。又用捣烂成膏,堪续已断手指。
其根收取,乃名
女青
。捣细末带之,则疫疠不犯。主蛊毒而逐邪恶,杀鬼魅以辟不祥。
卷之三 草部下
水荭草
水荭草(即天蓼) 味咸,气微寒。无毒。一云味辛。有毒。虽生各处,多在水傍。苗茎高尺余,叶大色赤白。五月采实,用者最稀。去痹气,除恶疮,下水气,解消渴。去热明目,奇效咸臻。
马蓼
叶大同前,卑湿之地亦产。夏收采曝干入剂,主肠中虫蛭轻身。
水蓼
生浅水中,大叶上有黑点。根茎并采,可用煎汤。捋脚止霍乱转筋,消香港脚肿满;吞服止蛇毒攻内,去 癖胀疼。水蛊黄肿腹膨,用蒸汗出立愈。二月勿食,伤肾弱阳。若合鱼 食之,令阴冷痛欲绝。
毛蓼
冬根不死,叶上有毛;亦主瘰 痈疽,引脓长肉。
白蓼红蓼,造酒并佳。
卷之三 草部下
山茨菇根
山茨菇根味辛、苦。有小毒。俗呼金灯笼,多生沙湿地。初春萌孽,叶如韭叶长青;二月开花,状若灯笼色白。瓣有黑点,子结三棱。立夏才交,其苗即稿。依时掘地可得,迟久腐烂难寻。与老鸦蒜略同,在包裹上分别。蒜却无毛光秃,茨菇包裹有毛。得之去皮,生焙任消痈疽无名疔肿,散瘾疹有毒恶疮。蛇虺啮伤,并服神效。
卷之三 草部下
山豆根
山豆根味苦、气寒。无毒。各处山谷俱有,广西出者独佳。俗呼金锁匙,苗长一尺许。叶两傍而有曲钮,子成簇而色鲜红。粒似豆圆,名因此得。凡资疗病,惟取其根。口嚼汁吞,止咽喉肿痛要药;水调末服,除人马急黄捷方。敷蛇虫咬伤,去血气腹痛。
卷之三 草部下
萱草根
萱草(俗名鹿葱) 味甘,气凉。属木。无毒。圆圃多种,五月开花。疗酒疸遍身通黄,绞生根汁咽下;治沙淋小便涩痛,煮熟嫩苗食之。咀和酒煎,为破脑伤风要药;捣搀姜汁,系大热衄血仙方。安五脏轻身,利胸膈明目。久久服饵,欢乐无忧。嵇康云:合欢触怒,萱草忘忧是也。
宜男
系花之字,孕妇佩则生男。(丹溪曰:性下行走阴分,名宜男者,宁无微意存焉?)
卷之三 草部下
芦根
芦根味甘,气寒。无毒。州渚多生,秋冬才取。掘土择甘美者有效,露出及浮水者损人。解酒毒退热除烦;止呕哕开胃下食。食鱼蟹中毒即劫,怀胎孕发热即驱。花白名曰
蓬茸,霎时可安。
卷之三 草部下
菰根
菰首茭郁菰根味甘,气大寒。无毒。多生江湖陂泽,叶如蒲苇尖长。秣马甚肥,作荐诚软。江南呼为茭草,即此是焉。四时取根,捣烂绞汁。止小便利解渴,主肠胃热除烦。久浮水面者烧灰,研朱火灼疮敷愈。(用鸡清调。)
菰莱
即春生茭笋,煮食治心腹卒疼。杂鲫鱼为羹,解酒毒开胃。丹石热发,顿食即差。须防滑中,不宜多食。又
菰首
当作菰手,系风久中生白台。
冷滑。食同白蜜,痼疾复生。
台中有黑者
茭郁
名,用之治小儿赤痢效。
叶
利五脏亦验,食巴豆人忌之。
细若青麻黄,名雕胡米;俗每合黍粟煮,过凶荒年。大抵菰之种类,皆极冷利,不可过食,惟服金石人相宜尔。
卷之三 草部下
苎根
苎根味甘,气寒。无毒。乡落地多种养,宿根春自发生。叶取饲池鱼,面青背面;皮剥续暑布,一年三收。根轻虚白黄,采无时入药。捣敷小儿赤游丹毒,及诸痈疽发背乳房;煎疗女人胎动不安,并产前后发热烦闷。塞胎漏下血, 箭毒蛇伤。时疫大渴狂呼,非此莫却;金石服多燥热,饮下立除。
苎皮
藏留,产妇堪用。作枕眠,止血晕,安脐上,去腹疼。
渍苎汁尝,大解消渴。蚕咬中毒,一饮即驱。故近蚕室种之,则蚕竟不产也。
卷之三 草部下
羊蹄根
羊蹄根味甘,气寒。属水。无毒。叶如莴苣,多产道傍。根取醋摩。善走血分。主小儿头秃疥癞除热,治女子阴蚀浸淫杀虫。去痔疽,除风癣。或采多熬膏加蜜,用防风研末和丸。
括蒌甘草酒吞,治前诸证益妙。(日服二次,每次服三十丸。)
叶
作菜菇,小儿疳虫立追;(食多滑肠作泻。)
实
苦涩平,赤白杂痢能止。
卷之三 草部下
芫花
芫花味辛、苦,气温。有小毒。川谷甚多,远近俱有。茎紫花白,一二尺长。密开花盈旧枝茎,如紫梢作穗;未出叶采嫩苞蕊,向晴日曝干。花落叶生,不堪用也。得之煮醋数沸,洒出渍水一宵。复曝干收,才免毒害。反甘草,使决明。散皮肤水肿发浮,消胸膈痰沫善唾。咳逆上气能止,咽肿短气可安。驱疝瘕痈疽,除蛊毒鬼疟。令人虚损,久服不宜。汁渍线丝,系痔易落。 根采尤毒,乃名
蜀桑
。捣烂堪毒鱼,研末能敷疥。
(谟)按:芫花泻湿利水为要。夫水者,脾、胃、肾三经所主,有五脏六腑十二经之部分。上而头目,中而四肢,下而腰膝。外而皮毛,中而肌肉,内而筋骨。脉有寸、关、尺之殊,诊有浮、中、沉之异。必当审其病在何经何脏,乃可用之。倘若误投,为害非浅。
卷之三 草部下
荛花
荛花味苦、辛,气寒。有毒。生咸阳川谷,及河南中牟。苗似胡荽刺无,花类芫花色白,状极细四五月采,力甚猛熬令赤收。入药剂中,急欲行水。有是证者,斟酌投煎。破积聚大坚瘕症,疗痰癖咳逆上气。咽喉内肿痛,疰气可散;脐腹下 癖,气块能消。
卷之三 草部下
贯众
淄州贯众味苦、气微寒。有毒。在处山谷有,背日阴湿生。茎有三棱,皮系赤色。叶青绿如小鸡翅,根紫黑似老鸱头。故《本经》款中亦载曰:此谓草鸱头也。(一说:根形如大爪,下有黑须毛。)二八月采根阴干,赤小豆 菌为使。驱诸毒,理金疮恶毒;杀三虫,去寸白蛔虫。仍除头风,更破症瘕。
卷之三 草部下
凫茨
凫茨味甘,气平、微寒。无毒。苗似龙须,叶如芋状。根黑指大,皮浓有毛。(又一种皮薄无毛者亦同。)今人谓之荸荠,《本经》载曰乌芋。凫鸟喜食,又得此名。水田莳之,在处有者。三月三日,采根曝干。主产后血闷攻心,理产难子胞不下。压丹石除胸膈痞气,下石淋退面目疸黄。风肿能消,痹热堪却。开胃进食,益气温中。性善毁铜,着之即碎,故为消坚削积要剂也。多食则生他证,卒食则呕水来。孕妇食动胎,小儿食脐痛。
叶
采捣烂,蛇咬可敷。
卷之三 草部下
水萍
味辛、酸,气寒。无毒。系柳絮随风飞起,入池沼得水生成。小者藻背面俱青,大者萍面青背紫。下无根蒂,水面漂浮。入药拯 ,惟萍可用。七月半采,依法曝之。竹筛摊开,水盆架住。曝向烈日,才得燥干。(盆无水则不燥。)研末细罗。蜜丸弹大。豆淋酒化,空心顿吞。发汗骤来,驱风速退。仍治时行热病,堪浴遍身痒疮。(生采煎汤。)消水肿,利小便,去暴燥,止消渴。夏夜蚊多,烧烟可除。
(谟)按:《普济》大风丹云:东京开河,掘得石碑,梵书天篆,无有晓者。林灵素逐字释解,乃是治中风方。歌曰: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漂水面。神仙一味去沉 ,采时须是七月半。怕甚瘫风与中风,酒下三丸都汗散。
卷之三 草部下
大戟
大戟味辛、甘,气大寒。阴中微阳。有小毒。种甚猥贱,处处有生。春发红芽,日渐丛长。凡资入药,惟采正根。傍附误煎,冷泻难禁。恶薯蓣,使赤豆。反甘草、海藻、芫花,畏菖蒲、芦根、鼠屎。每与甘遂,同利小便。消水肿腹满急疼,除中风皮肤燥痛。驱蛊毒,破症坚。通月信堕胎,散颈 逐瘀。苗名
泽漆,味苦兼辛。退邪热皮肤,却浮肿面目。
大腹水气立遣,阴气不足堪扶。
卷之三 草部下
蚤休
蚤休(一名紫河车) 味苦,气微寒。有毒。川谷俱有,江淮独多。不生傍枝,一茎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