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消瘰 瘿瘤,散症瘕痈肿。

  苦能泄结,寒能涤热,咸能软坚,故主疗如上。

  脾家有湿者勿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昆布

  味咸,性寒,无毒。入肾经。洗净。

  顽痰结气,积聚瘿瘤。

  咸能软坚,噎证恒用之,取其祛老痰也。

  昆布之性,雄于海藻,不可多服,令人瘦削。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马鞭草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肾二经。

  清解热毒,治面颊肿。败杨梅恶气、理发背疮痈。血闭宜求、症瘕须用。

  此草专以驱逐为长,疮症久而虚者,斟酌用之。咽肿连颊,饮汁甚效,盖其行血活血,消肿解毒之功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皂荚刺

  性、味、归经、畏、恶详见治痰药皂荚条。

  其性锐利,直达疮区。山甲相伍,穿透痈疽。

  为痈疽、妒乳、丁肿未溃之神药。醋熬嫩刺,涂癣有效。痈疽已溃者勿服。孕妇忌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白胶香

  味辛、苦,性平,无毒。入脾、肝二经。

  活血凉血,解毒止痛,内可消疽,金疮痈肿。瘰 隐疹,吐衄皆用。外治牙疼、骨哽能通。

  此香性粘腻,能去风燥。对外症内服外用均宜,故小金丹中用之。又藏书家除夕每用以熏书,谓可辟 鱼。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乳香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经。若土烘去油,同灯心研之,则细。

  定诸经之痛,解诸疮之毒。活血舒筋,和中治痢。香口辟臭,频用噙之。风虫牙痛,含而嚼之。

  诸疮痛痒,皆属心火,乳香入心,内托护心,外宣毒瓦斯,有奇功也。但疽已溃勿服,脓多者勿敷。凡筋不伸者,加入熏洗药中有效。咽喉骨哽,水研下咽,往往滑利而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没药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制法同乳香。

  宣血气之滞,医疮腐之疼。可攻目翳,堪堕胎儿。

  血滞则气壅,故经络满急,发肿作痛。没药善通壅滞,和血去瘀,则血行而气畅痛止也。

  骨节痛与胸腹筋痛,不由血瘀,而因于血虚;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痈疽已溃,法咸禁之。

  乳香偏于调气,没药偏于散血,二者每相兼而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松脂

  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水煮百沸,白滑方可用。

  祛肺金之风,清胃土之热,除邪下气,壮骨强筋。排脓止痛生肌,煎膏而用。牙疼恶痹崩中,研末而尝。咽干含化,耳聋丸吞。

  松脂感太阳之气而生,燥可去湿,甘能除热,故外科取用极多也。

  松脂性燥而温,血虚者勿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白藓皮

  味苦,性寒,无毒。入脾经。恶桔梗、茯苓、萆 。

  主筋挛死肌,化湿热毒疮。风痹要药,利窍称良。治黄胆咳逆淋沥、愈女子阴肿生疡。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白藓皮善除湿热,故疗肌死筋挛疮毒。

  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弗敢饵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地肤子

  味苦,性寒,无毒。入脾、膀胱二经。

  利膀胱,散恶疮。皮肤风热,可作浴汤。

  其主用多在皮肤。其入亦在土脏,盖脾主肌肤也。即其利水兼能祛湿者欤。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草

  土名掳萝藤。味甘苦,性寒,无毒。入肺、脾、大小肠四经。

  润三焦,益五脏,主瘀血,清两肠,退恙后虚热,洗遍体疥疮。

  根能治瘰 ,花;治虚劳盗汗。

  此草随处有之,惜药肆不备,医家亦少知利用,乃农村易得之良药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槐枝

  (见外治)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刘寄奴

  味苦、性温。入心、脾二经。

  破血去瘀,通经止痛。跌仆损伤,症结亦用。

  此药为破血之品,多服令人吐利。故血气虚弱、无瘀滞者忌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自然铜

  味辛、性平,无毒。

  续筋接骨,折伤者依然复旧。消瘀破滞,疼痛者倏尔消除。

  自然铜,虽有接骨之功、颇多燥烈之性,宜慎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当归

  味甘、辛,性温,无毒。入心、肝、脾三经。畏菖蒲、海藻、生姜。酒洗,去芦。

  去瘀生新,舒筋润肠。温中止心腹之痛,养营疗肢节之疼。外科排脓止痛,女科沥血崩中。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归为血药,故入三经,而主治如上。本经首言主咳逆上气,辛散之勋也。头止血;尾破血;身补血;全和血;能引诸血各归其所当归之经,故名当归。气血昏乱,服之即定。

  当归,善滑肠,泄泻者禁用。入吐血剂中,须醋炒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白芍药

  味苦、酸,性微寒,无毒。入肺、脾、肝三经。恶石斛、芒硝。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煨熟,酒焙。

  养血敛阴,柔肝定痛。通补奇经,女科必用。

  敛肺而主胀逆喘咳,腠理不固;安脾而主中满腹痛、泻痢不和;制肝而主血热目疾,肋下作疼。

  收敛下降,适合秋金,故气宁而汗止,专入脾经血分,能泻肝家火邪,故功能颇多,一言以蔽之,敛气凉血而已矣。

  李时珍曰:“芍药,同白术补脾,同芎 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止腹痛及腿酸拘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张元素曰:“其用凡六:安脾经,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气,三也;止泻痢,四也;和血脉,五也;固腠理,六也。”《本草求真》曰:“血盛于气,则血凝而不行;气盛于血,则血燥而益枯。血之盛者,必赖辛为之散,故川芎号为补肝之气;气之盛者,必赖酸为之收,故白芍号为敛肝之液。收肝之气,而令气不妄行也。”

  芍药之性,未若芩连之苦寒,而寇氏云:“减芍药以避中寒”。丹溪云:“产后勿用芍药,恐酸寒伐生生之气。”嗟乎,药之寒者,行杀伐之气,违生长之机,虽微寒如芍药,古人犹谆谆告戒,况大苦大寒之药,其可肆用而莫之忌耶。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丹参

  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畏咸水,反藜芦。

  安神散结,益气养阴。去瘀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胎前产后,带下崩中。

  色合丙丁,独入心家,专主血证。古称丹参一味,与四物同功,嘉其补阴之 也。

  丹参,虽能补血,长于行血、妊娠,无故勿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益母草

  味辛,性微寒,无毒。入心胞、肝二经。忌铁。

  活血行瘀,利水消肿。经闭不通,经来腹痛。临盆难产,子死腹中。

  补而能行,辛而能润,为胎产要药。

  此草善行走,凡崩漏者慎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红花

  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酒喷,微焙。

  通调血脉,去瘀生新。产后血晕急需,胎死腹中必用。

  时珍曰:“活血润燥,行血之要药也。”

  红花过用,使人血行不止,人所未知。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月季花

  味甘,性温。

  活血调经,消肿止痛。

  此花品种甚多,以每月开小红花,俗称月月红者,入药为佳。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泽兰

  味苦、甘,性微温,无毒。入肝、脾二经。

  通达九窍,用于女科。和血有消瘀之能,利水有消蛊之效。

  甘能和血,独入血海,攻击稽留。其主水肿者,乃血化为水之水,非脾虚停湿之水也。

  又荀子云:“泽芷以养鼻”。盖谓泽兰白芷之气,芳香通乎肺也。

  泽兰,行而带补,气味和平无偏胜之忧。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艾叶

  味苦,性微温,无毒。入肺、脾、肝、肾四经。苦酒、香附为使。陈久者良。

  安胎气,暖子宫。止血痢,理肠风。灸除百病,吐衄崩中。

  幸可利窍,苦可疏通,故气血交

  艾性纯阳香燥,凡血燥生热者禁与。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王不留行

  味苦,性平,无毒。入大肠经。水浸、焙。

  行血通乳,止衄消疔。

  王不留行,喻其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也。古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乃滑利及行血之力耳。

  失血后,崩漏者,孕妇并忌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棕榈皮

  味苦、涩,性平,无毒。

  吐血鼻红肠毒病。十全奇效。崩中带下赤白痢,一切神功。

  性涩,故止血有功,然惟血去己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为害。火炒烟尽,存性,窨地上,出火毒。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藕节

  味甘、涩,性平。入肺、胃、肝三经。

  止血消瘀、吐衄崩中均可止。芎 同用,鼻渊脑泻缓能除。

  《日华诸家本草》云:“产后血闷,用藕节和地黄研汁,入热酒小便饮”。可以拯危。又可开胃,解蟹毒。

  藕皮:能散血。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莲房

  味苦、涩,性温,无毒。

  入厥阴血分,能消瘀散血。经事频行不断,胎漏难于固摄。煮服解野菌毒,外治天泡湿热。

  此物不宜久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阿胶

  味咸,性平,无毒。入肺、肝二经。山药为使。畏大黄,蛤粉拌炒。

  止血兮,兼能去瘀。疏风也,又且补虚。西归金脏、化痰止咳除痈痿。东走肝垣,强筋养血理风淫。安胎始终并用,治痢新久皆宜。

  阿井乃济水之眼,故入肝治血证、风证如神。乌骡皮合北方水色,以制热生风也,真者,光明脆彻、历夏不柔。伪者,反能滞痰,不可不辨。

  胃弱作呕吐,脾虚食不消者,均忌。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苎麻根

  味甘,性寒,无毒。

  安胎,止血。提气,固摄。胎动不安,肛门下脱。痰哮时作,小便带血。

  苎麻根安胎,须与银器同煎。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女科

  蛇床子

  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肾二经。

  男子强阳事,妇人暖子宫。除风湿痹痒,擦疮癣多功。烧烟而吸入,救咽窒难通。

  去足太阴之湿,补足少阴之虚,强阳颇着奇功,人多忽之,宁知至贱之中,乃伏殊常之品耶。得地黄汁拌蒸三遍后,色黑乃佳。

  肾火易动者勿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勾藤

  味甘,性微寒,无毒。入肝及心胞经。

  平肝经风,祛心胞火。舒筋除眩,解痉息风。小儿惊痫,热壅螈 。

  祛肝风而不燥,庶几中和,但久煎便无力,俟它药煎就,一二沸即起,颇得力也。去梗纯用嫩勾,其功十倍。本草纲目云: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平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胡荽

  (见食疗)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荠菜花

  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

  利肝益胃,和中消胀。五脏得调,情志开畅。小儿痰滞能消,目患服之重光。久痢赤白,炭与尝。春初采菜佐餐,老幼受惠无量。

  三月初三日,趁花期采其全草,晒干备用。无毒而效宏,为婴幼儿病、七窍病不可缺之良药。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天竺黄

  味甘,性寒,无毒。入心经。

  祛痰解风热,镇心安五脏。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天吊惊痫。

  竹之津气结成,与竹沥功用相仿,故清热养心、豁痰利窍,久用亦能寒中。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胡黄连

  味苦,性寒,无毒。入肝、胆二经。恶菊花、玄参。忌猪肉。折之尘出如烟者真。

  医小儿疳积惊痫,主虚家骨蒸久痢。

  清肝胆之热,与黄连略似,但产于胡地者也。

  胡黄连大苦大寒,脾虚血弱之人,虽见如上诸证,亦勿轻投,必不得已,须与补剂同施。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鹤虱

  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

  虫积腹痛,入丸散用。

  目前市售商品中有两种。药典中以菊科天名精之果实为正品。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儿科、附驱虫药

  使君子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

  杀诸虫,治疳积。

  杀虫药皆苦,使君子独甘,空服食数枚,次日虫皆死而出矣。忌饮热茶,犯之即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