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征要


  生用破瘀消肿,炒用补血止血,医血气心腹痛,外治涂耳与舌。舌胀满口,重舌生疮。

  以此频掺,平复如常。

  此与五灵脂同行,名失笑散。乃应急之名方。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淡,性凉。质滑无毒。

  清湿热,凉血热。久痢带下,痔疮出血。口内之疮频发,常用颇有效益。

  此花质滑,可打卤拌入面条,以作食疗。口疮屡屡发作,用之有良效。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辛、性温,无毒。

  解暑生津,点茶频饮。口干舌燥、用之多灵。

  此花温而不燥,乃温润之剂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头面七窍

  (六)口齿科用药

  味甘,性温,有毒。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炙。

  止风虫牙齿之痛,拔疔疮附骨之根。起阴痿而止遗尿,洗乳痈而涂瘰 。

  蜂房乃黄蜂之巢,蜂大房大,且露天树上者为胜。

  其用,以毒攻毒,若痈疽溃后,禁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辛,性平,无毒。入肝、胆、胃三经。菖蒲为使。

  畏牛乳。左纹者良。

  祛风活络,养血舒筋。能利湿养胎,治黄胆骨蒸。

  秦艽长于养血,故能退热舒筋。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疗风无间久新。入胃祛湿热,

  下部虚寒、小便不禁及大便滑者忌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肝经。地黄为使。恶雷丸,酒浸,焙。

  补肝肾,治劳伤。通经络,续筋骨。破阏结,利关节。缩小便,止遗泄。痈毒宜收,胎产莫缺。

  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故外科女科,取用宏多也。

  雷公云:“草茆根,似续断,误服令人筋软。”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恶玄参、蛇蜕。去浮皮,酥炙。

  强筋壮骨,益肾添精,腰膝之疼痛皆痊。遍体之机关总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故主用如上。亦治阴下湿痒、小便余沥。

  肾虚火炽者勿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萆 为使。锉,焙。

  强筋最奇,壮骨独异,男子腰脚软疼,女人关节不利。

  状如狗之脊,故名狗脊,以形得名也。别名扶筋,以功得名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辛,性温,无毒。入肾、肝二经。远志为使。恶玄参。

  明目舒筋,归功于藏血之海。益精缩便,得力于闭蛰之官。风湿宜求,疝家必选。

  五加皮,服食家夸之不已,尝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虽词多溢美,必非无因,而获此誉也。

  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皆忌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关中者佳。

  利皮毛筋骨,治风痹内伤。男子阳衰堪酌服,妇人阴冷可频尝。

  今人不用,以药性论有阴痿之说耳。不知能令肾强。人或借此纵欲,以致痿弱,岂其咎哉。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微苦,性平,无毒。入肝、脾二经。

  祛风湿,利关节。肩臂酸疼,肌肤麻木。

  此物性极平和,可久服,亦可泡酒频饮。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忌火。

  和血脉,充肌肤,而齿发坚长。舒筋络,利关节,而痹痛捐除。安胎简用,崩漏征医。

  能益血,兼能去湿,故功效如上。海外深山、地暖不蚕、桑无采捋之苦,气化浓密,自然生出。有言鸟衔他子,遗树而生者,非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

  舒筋止肢节之痛,去湿搜骨肉之风。

  苦燥温通、能燥血中之湿,故阴亏血虚者不宜多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肝、肾二经。

  肢节不利,肌体麻痹,脚膝软疼,缠绵风气。

  能宣能补,故风家珍之。本草相传,功用甚奇。然近世服之,经年罕效。意者,制法未尽善欤?风气有分别欤?药产非道地欤?亦以见执方者之失也。

  ,长于理风湿,毕竟是祛邪之品,恃之为补,未敢信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酸,性温,无毒。入肝经。陈者良。忌铁,去穣。

  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缓者,遇之即利。湿痹可以兼攻,香港脚惟兹最要。

  得东方之酸,故入厥阴治筋,非他药所能俦匹。东垣云:“气脱能收,气滞能和,故于筋急、筋缓,两相宜耳。”

  孟洗云:“多食损齿及骨。”素问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所营,伤在五味,五味太过,则有增胜之忧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味苦、酸,性平,无毒。入肝、肾二经。恶龟甲,忌牛肉,酒蒸。

  壮筋骨,利腰膝,除寒湿,解拘挛。益精强阴,通经堕胎。理膀胱气化迟难,引诸药下行甚捷。

  肝为血海而主筋,血海得补则经通,而挛急者解矣。骨者,肾所司也;腰者,肾之府也;精者,肾所藏也;小便者,肾所主也。补肾则众疾咸安。寇宗 云:“牛膝同苁蓉浸酒饮,益肾。”堕胎者,以其破血下行耳。《石室秘录》云:“牛膝乃引下之绝品”。

  牛膝主用,多在肾肝下部,上焦药中勿入,气虚下陷,血崩不止者戒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一)养筋骨利关节

  即马兜铃之藤叶也。味苦,性偏温。入脾、肝二经。

  流气活血,利水除风。化湿止痛,郁滞宣通。经遂畅达、络道和融。腿膝酸疼,妊娠水肿。

  此药功用虽多、不出宣通气血四字。《成方切用》谓其“能解血中之风气”。对奇经八脉之阳维、阴维、阳跷、阴跷有强健及疗治之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甘,性平,无毒。入小肠、膀胱、肝、肾四经。

  风寒湿痹,筋骨挛疼。头旋掉眩、颈项难伸。

  本入手足太阳表里引经,又入足少阴、厥阴。小无不入,大无不通。故既散八风之邪,兼利百节之痛。时珍曰:“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中土产者为独活,色黄气细,可理伏风。西羌出者为羌活,色紫气雄,可理游风。”

  独活、羌活,皆主风疾,若血虚之头痛及遍身肢节痛,误用风药,反致增剧。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性温,无毒。入膀胱经。忌茶茗、面。

  宣五脏而疗痛风,去冷滞而行痰水。

  此风药之善走者也。威者,言其猛烈,灵者,言其效验。

  威灵仙,大走真气,兼耗人血,不得已而后用之,可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辛,性寒,无毒。入膀胱经。恶细辛。畏萆 、女菀、卤碱。

  止痹痛,利关节。祛下焦之湿,泻血分之热。理水肿香港脚,通二便闭结。

  防己分木汉二种。木者专风,汉者专水。

  东垣云,防己大苦大寒,泻血中湿热,亦瞑眩之药也。服之使人身心烦乱,饮食减少,惟湿热壅遏,及香港脚病,非此不效。若虚人用防己,其害有三:谷食已亏,复泄大便,重亡其血,一也;渴在上焦气分,而防己乃下焦血分,二也;伤寒邪传肺经气分,湿热而小便黄赤,禁用血药,三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微辛,性平。

  祛风湿,活络脉。关节疼痛,肢体麻木。

  此草治风寒湿痹,平稳可取。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苦,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

  除风湿之害,理腰膝之疼。可涂疥癣,亦治牙虫。

  腰膝痛非风湿者,不宜用。治癣治牙,须与他药同行。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俗名斑根。味苦,性平,无毒。

  活血定痛,清利湿热。久患痹症,更番历节。变形僵硬,可使灵活。用以泡酒,内饮外擦。

  手足漫肿,熬汤浸渍。

  孕妇忌用。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辛、苦,性微温。入心,肾二经。

  祛风湿,通络道。可舒筋,能理气。关节疼痛频作,腰膝屈伸欠利。

  此藤亦能治跌仆损伤。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辛,性温,无毒。胫骨最良。酥炙。

  壮筋骨,而痿软可起,搜毒风,而挛痛堪除。

  风从虎,虎啸而风生。故骨可以入骨而搜风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古名鲮鲤甲。味咸,性寒,有毒。炙黄。

  搜风逐痰,破血开气。疗蚁 绝灵,截疟疾至妙。治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理痛痹,在上则升,在下则降。

  穴山而居,寓水而食,能走窜经络,无处不到,直达病所成功,患病在某处,即用某处之甲,此要诀也。性猛,不可过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味咸,性温,有毒。去头尾,酒浸三宿。皮骨俱有大毒,应去尽。

  主手足瘫痪,及肢节软疼,疗口眼歪斜,及筋脉挛急。厉风与破伤同宝,急惊与慢惊共珍。

  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家要药,内达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服者大忌见风。

  产蕲州者,最佳,然不可多得。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下有二十四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有爪甲,长一二分,肠如连珠,眼光如生。产它处者,或两目俱闭,或一开一闭也。

  白花蛇,性走窜有毒,惟真有风者宜之。若类中风属虚者大忌。乌稍蛇,大略相同。但无毒而力浅,色黑如漆,尾细有脊者良。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四肢百骸

  (二)搜逐风寒湿

  (见外治)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蚤休

  专理痈毒,兼疗惊痫。唇疔咽烂,蛇咬火丹。

  一名重楼金线。歌云: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拿。

  此药是百合科植物,市售品种混乱。北方多以拳参充代,万不可混用。

  蚤休,中病即止,不宜多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紫花地丁

  味苦、辛,性寒。入心,肺、肝三经。

  疔疮痈疖,无名肿毒。咽喉谷贼,嚼咽清肃。

  此药清解热毒,内服多效,亦可捣烂外敷。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半枝莲

  味微苦,性凉。

  清解热毒,活血去瘀。治疔毒散黄,涂跌仆蛇伤。

  此草亦治咽喉肿痛,兼溃烂者宜用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忍冬藤

  味辛、甘、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

  散热解毒,除湿医疡。身肿发无定处,流火流注堪尝。风湿热痹,疔疮散黄。伍甘草与好酒,对口发背均治。上方制以为丸,消渴成痈可防。喉蛾 腮,口舌生疮。

  此藤与花相同,亦能除胀治痢。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蒲公英

  一名黄花地丁。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二经。

  化热毒,解食毒,治 腮疔疮,消乳痈瘰 。

  乳痈同银花煎,入酒服。茎中白汁,涂恶刺。

  东垣曰:“苦寒入肾,肾经必用之药”。故本草载其有乌须发之功,何以世人罕用也。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山慈菇

  味甘、辛,性平,有小毒。入胃经。

  痈疽疔毒酒煎服。瘰 疮痍醋拌涂。治毒蛇狂犬之伤,傅粉滓斑点之面。

  寒凉之品,不得过服。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土贝母

  味苦,性微寒。

  散结消肿,软坚解毒。乳房生块,颈部瘰 。鼻 难通少通多塞,苍耳芙蓉,同施有益。

  土贝母与川贝之润肺,浙贝之止咳不同,旨在消肿,兼能解毒。鼻内肿窄,而气难通。并非息肉者,与芙蓉叶、苍耳子、白芷、菖蒲、路路通等同行有益。同时,可用冰片、白芷二药,共研吸之。

  第二卷 形体用药及专科用药\外科皮科骨伤科

  海藻

  味苦、咸,性寒,无毒。入肾经。反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