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月令采奇
月令采奇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肝心气微。肺脏独旺宜安静心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又曰。此月勿食雁伤人。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姜。 立秋。七月节。运主太阴四气。足少阳。胆相火。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处暑七月中。运主太阴四气。足少阳。胆相火。每日丑寅二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搥背。各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方曰。七月勿食鹿(上鹿下章)。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勿食莼菜。上有蠲(上?下虫)害人。勿食韭菜损目。 立秋后五日。□不可食。 三秋月。宜蚤卧蚤起与晨鸡俱兴。 是月慎毋食猪肉。 法天生意云。此月宜头足俱冻。不宜戴毡暖之帽。令神气不爽。 治瘰(病去丙改历)方。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收叶作炷。炙百壮。烧胡桃松脂。研传立效。 又云。神仙饵松实。用七月取。去木皮。捣如膏。每服如鸡子大。日三服。百日身轻。服三百日。日可行五百里。久服绝谷升仙。又云。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藕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如系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 七月七日。剪去手足甲。烧作灰。服之。灭九虫三尸。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蜘蛛一枚。着衣领中。令人不忘。 又此日取萤火虫十四枚。燃白发自黑。 此月上甲日。取枸(木巳)花。八月酉日治服之可却病。○十一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常氏日录云。立秋日。人未起时。汲井水。长幼皆饮。可以却病。 立秋日。不可沐浴。令人皮肤粗燥。多生白屑。○七日午时。取菖蒲。酒服一二寸。则饮酒不醉。七月取生□叶七片。入北堂。向南立。拭面去黡。 法天生意云。十五日。取神座下土。着脐中。令人多智。 此月丑日。取富家田宅土泥灶。令人大富。勿令人晓。○十五日。取浮萍为末。以酒为丸。仍用豆淋热酒送下。治一切风症。汗出即愈。歌曰。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管甚瘫风与痪风。些小微风俱不算。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法天生意云。二十二日沐浴。能令发不白。○二十五沐浴。令人长寿。此日蚤食沐浴。令人进道。○二十三。与二十五日。拔白。永不再生。 家塾事亲曰七月七日。收芙蓉叶。晒干为末。遇肿毒。敷上即消。 凡卧。秋欲得头向西。大吉。作事利益。 法天生意云。立秋日。夫妇不宜交合。与月忌日。犯者减寿。朔朢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日。中元日。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各减二年。初三日。万神会。及十四。十六。三官降。犯者一百日中恶。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立秋之日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欬疾。寒蝉不鸣。人臣皆不争。处暑之日。鹰不祭鸟师旅无功。天地不肃。君臣乃失。农不登谷。暖气为灾。 家塾事亲云。七月。日无光。虫灾岁凶。 七月日食。兵起。人流亡。大水坏城郭缯帛贵。岁恶。西南坤风。名曰凉风。主立秋四十五日。京房曰四时暴风。起西南方。天下兵动。日月失色。令人食不入口。病要??。脊股肩背皆肿。 秋三月虹出西方。青云覆之。冬多寒。人病痞苦湿赤云覆之。冬大旱。黄云覆之冬米大贱。白云覆之。冬多风。黑云覆之。冬多雨。 虹立秋后见西方。万物皆贵占在十月。 秋雷大鸣。五谷不实。谚曰。秋雷碌碌。有稻无谷。 七月雨雹杀物。臣不忠。 秋星坠。大水。兵起。 秋甲子雨。禾头生耳。 田家五行朔日虹见。主年内米贵。 月蚀。来年牛马贵。 月无三卯。蚤种麦。 朔日值立秋与处暑主人多疾。 风雨。主人不安。乙酉日立秋。多晴。 立秋日天晴主万物少得成熟。 小雨吉。 大雨。主伤禾。 一云晴主岁稔。 立秋日有雷。损晚稻。大抵。秋后雷多。晚稻必不收。 立秋日。喜西南风。田禾倍收。谚云。三日三石。四日四石。○十六日雨。名洗钵盂雨。主荒。言十方寺观。每年四月十五结夏上堂。七月十五。解夏散堂。此日雨。故名洗钵盂。下年荒。必停堂也。 七夕天河去探米价。回快米贱。回迟米贵。七月七有雨。名洗车雨。至八月有蓼花水。谚云。七月七日无洗车。八月之内无蓼花。 立秋日申时。西南风。有赤云。宜粟。如无。万物不成。地震牛羊死。在来年正月。 农占。处暑雨不通。白露空用功。
八月令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盖云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太阳在巳躔鹑尾之次。表影长六尺五寸五分。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分。半分也。分天地之中。阴阳气等。昼五十刻。夜五十刻。日夜刻漏。长短均分。又当三秋九十日之半。且阴生于午。极于亥。而酉其中分也。太阳过辰。躔寿星之次。表影长六尺五寸五分。日月亦会于寿星。秋分乃八月中气。斗指酉。故月建酉。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酉者何史云。酉者。老也。万物将自此老也。淮南子曰。酉。饱也。说文曰就也。徐曰。物饱化机而成就成熟也。乐志曰。酉。(纟酉)也。谓时物皆(纟酉)缩也。 太玄经曰。酉。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有形则复于无形。故曰秋冥也。又曰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之象也。命曰仲秋。曰商秋。曰仲商。曰迅商。曰商天。曰正秋。曰金素。曰太初。曰素节。又曰桂月。曰柘月。曰夕月。曰壮月。曰端正月。曰作噩。又曰长王。雨曰荳花雨。水曰荻苗水。风曰盲风。蓼风。疾风。是月也气属四阴。老人星见。宵中星虚。月卦名观。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气卦名兑。律应南吕。南。任也。吕。助也。又拒也。言阳气尚任事。阴助阳以成功也。又时当荠麦。故阴气拒之也。八音属金。八风阊阖。日躔角。东方之宿韩郑之分野。昏牵牛中。旦觜蠵中。白露节五日。肓风至。鸿雁来。
次五日。玄鸟辞巢归。后五日。群鸟养羞。秋分气五日。雷始收声。次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杀气渐盛。阳气日衰。天子居总章太庙。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器廉以深。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天子以犬尝麻。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学宫行释菜礼。祭先师。上戊。命人祭社。饭曰社饭。酒曰社翁酒。雨曰社翁雨。时乃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窌。修囷仓。趣民收敛务蓄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或枉挠。枉挠不当。反受其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大小。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冠带有常。必循其故。命宰祝巡行牺牲。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大小。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桶。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傥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乃行。草木蚤死。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
八月逐日杂记
朔日曰六神日
周太常以八月命輶轩使。采异俗方言。藏之秘府八月朔日。尹真人泰和升仙。以露水滴朱砂蘸小指。宜点炙。去百病。作饮食曰餧。俗曰餧腊社。○初三日。景皇帝生辰宣德三年 灶君诞辰。○初四日天寿节。周恭帝生日。是日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生。○初五日。朱真人上升。 隋欧阳太守生。宋封为八字王。 唐玄宗明皇生。开元十七年八月。上降诞日。大置酒合乐。燕百僚于华萼楼下。尚书左丞相源干曜。右丞相张说。率百官上表。愿以此日为千秋节。着之令甲布于天下。咸使燕乐。又改为天长节。名曰赛白帝。群臣上寿。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独张九龄献千秋金鉴录五卷。言万古兴废之道。玄宗赏异。○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洗妆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尺刀针缕。加饮食珍宝服玩。置儿前。观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为试儿。亲表聚集燕享。自世教衰。虽已孤茕。不知感伤。皆为供顿。孝元帝年少时。每八月六日。常设斋。讲百玩。及修容薨。此事亦绝。○初八日。泰陵孝康敬皇后忌辰。弘治张后。 此日龙神交会。亦曰竹醉。可栽竹。 云笈七签曰。此日勿买布。勿买鞋履附足大忌。○初九日曰元成节。青华帝君生。○初十日世宗肃皇帝诞。正德二年。 孝陵孝慈皇后忌辰。洪武十五年。○十二日。南豊石仙岩中寂观。冷真人。昌开樟木飞升。 长庆中。弘农杨晦。夜谒王先生留之宿。先生召其女七娘谓曰。为吾刻纸状今夕之月。置室东垣。须臾月光炯然满室。若张烛然。十三日。玄天戌时降。 太极冲应真人左仙公升仙。亦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乙卯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五日。曰中秋节。曰月夕节。曰端正月。曰半秋曰三五夕。又龙神交会日。 黄帝骑龙上升日。 文萧此夜遇吴彩鸾石林诗话。晏元献守南都。值中秋阴晦。佥判王玉琪。函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喜却枕。召客治具。至夜分。月果出。乐饮达旦。
熙宁丙辰中秋。东坡居士。欢饮达旦。大醉。作水调歌。兼怀子由。元豊间。都下传唱此词。神宗问。内侍上尘乙览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句。上曰。苏轼终是爱君。乃量移汝州。 王岐公在翰院值中秋有月。上于宫中问当直学士为谁。左右以公对。命召来赐酒。至则令对御榻坐语。曰。天下无事。与醉声色何如。与学士对饮。旋命左右宫嫔举觞进。公醉。上命诸御。各取领巾裙带索诗。已而令脱簪珥珠凤金雀簪其幞头。曰须与润笔。宴毕起谢。令内侍扶掖不得拜。辍金莲烛送归院。明日都下盛传天子请客。 三水小牍。赵知微。有道术。中秋积阴不解。众惜良辰。知微曰可备酒殽。登天柱峰玩月。既出门。天色开霁。及登峰。月色如昼。迨下山归。则凄风苦雨。阴晦如故。
博异志。贾客吕筠卿。常于中秋夜泊舟于君山侧。命酒吹笛数曲。忽一老父。拏舟而来。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如常人所蓄。其一如细笔管。筠卿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诸天之乐。不可发。其次者。对洞府诸仙合乐而吹。其小者。是老身与朋侪可乐者。试为子吹之。不知可终一曲否。言毕吹笛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龙跳喷。五六声。君山鸟兽嘂躁。月色昏昧。舟人大恐。父老遂止。 唐逸史记。罗公远。开元中。中秋夜侍元宗于宫中翫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桂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元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元宗问曰。此何曲。曰霓裳羽衣曲也。元宗密记其声调。遂回。却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 武夷记。八月十五。玉皇与太姥。魏真人。武夷君。建幔亭彩屋。同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
长庆中。有人于中秋夜翫月瞩见林中如一疋布。其人寻观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 天宝遗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左右皆叹美久之。帝指贵妃示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晋庾亮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中秋月。登南楼欢饮。见亮至。欲避。亮曰。老子于此。兴亦不浅。遂据胡床。谭咏至旦。 永乐中秋。上方开宴赏月。月为云掩。召学士解缙赋诗。遂口占落梅一阕。曰。嫦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着臣见。拌今宵。倚栏不太眠。看谁过广寒宫殿。上览欢甚。命赋长篇。又成长短句以进。上益喜。同缙饮过夜半。月复明。上大笑曰。子才真夺天手段也。 长安风俗。多于月下捣衣。古乐府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十七日。今皇上万寿圣节。○十八日。四海龙王神会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十九日。□天师升天。 田真人升仙。○二十日。燃灯□生○二十二日。茂陵宪宗纯皇帝忌日。成化二十三年。○二十四日。替惠彭真人。举家二十六口。拔宅飞升。○二十五日。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炼丹。○二十六日。南极寿星降。宜祈祷。○二十七日。乃圣母祷尼丘日。时遇麒麟。乃解绣绂饰于麟角。遂有娠。盖诞圣之祥也。迄鲁西狩获麟。而孔子遂卒。 此日是天神交会。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九日。太阴月宫星君满月变色。 牛文信真人升天。此日忌水陆远行。 千金月令曰。秋分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义鷾鸸记。有女子姚玉京。室有双燕。一为鸷鸟所攫。一翔集于玉京之臂。八月秋分去。玉京以彩线系其足。明年春分至线如故。玉京后遇疾死。又明年燕来。往墓间。亦悲鸣而死。 张华博物志。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人乘槎去来。不爽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楼上。多赍粮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次渚饮之。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因还如问君平。君平答曰。某年八月内。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玄枢经曰。自白露八月节后。天道东北行。宜向东北行。修东北维。月厌在卯。月杀在辰。天德在艮。月德在庚。月合在乙。月空在甲。甲乙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所用日时。不宜用酉字。犯月建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