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月令采奇
月令采奇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毋令大饱伤神。 白露八月节。运主太阴四气。足阳明。胃燥金。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秋分八月中。运主阳明五气。足阳明。胃燥火。每日丑寅二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齐谐记。初一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上露洗眼。眼明。此日已后。宜微火暖足勿令冷 述仙记。此日以囊承取柏树上露。如珠。拭两日。明爽无病。 弘农邓铭。八月朔。入华山采药。见童子以囊盛柏叶上露如珠。问之。荅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 梁简文云。妇人于八月旦。以锦翠为明眼囊。凌晨取露拭目。 纂要曰。初二日。初四日。拔白永不生。○初三日。初七日。沐浴。令人聪明大吉。○初八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此日不宜昼眠。 岁时记曰。初十以朱点小儿额。名天炙。可却病。 纂要曰。十五日。十九日。拔白永不生。○二十二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无非祸。二十五日。沐浴却病。二十五日拔白。永不生。 法天生意。八月勿食生蒜。伤人神。损胆气。勿食葫荽。伤神损气。令人胁肋气急。勿多食新姜。伤神损寿。勿食猪肺。以饴和食。冬至发疽。勿食猪肚。冬成嗽疾。勿食萌芽。伤人神胆。勿食鸡肉。
本草云。勿食雉肉。损人神。令气短。勿食獐肉。令气动。勿食芹菜。恐成蛟瘕。发狂。面青。小腹胀。勿饮阴地流泉令人发疟。损脚酸软。勿食生蜜。成霍乱。勿食生果。令生疮。勿食鸡子伤神。勿食未经霜蟹。脑骨有毒。霜降后方可食。勿犯贼邪之风。勿增肥腥。令人霍乱。 秋社日。当令儿女夙兴则寿。若晏起。则社翁社婆遗屎面上成疾田家五行。清晨以瓦器收百草头上露水。浓磨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穴。谓之天炙。 千金月令曰。此月可食韭菜露葵。 可采柏子放水中。取沉者暴干为末。服方寸匙。稍增至五合。欲绝谷。恣意取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月忌夫妇容止。犯者减寿。朔朢日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初三日万神会。及十四日。十六日。三官降。犯者一百日应。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不可犯。秋分日。社日。各减四年。
八月占候
白露节。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室家离散。群鸟不养羞。臣下骄慢。秋分气。雷不收声。诸侯□佚。蛰虫不坏户。物靡有赖。水不始涸。介甲虫为害。 博雅云。八月浮云不归。二月雷不行。○初三。初八。十七。二十七。乃百神俱起之日。午后有恶风。 八月月蚀。兵起鱼盐贵。民饥。兑风名曰阊阖。主秋分四时暴风起。西方。主秋旱。霜。天下兵动。日月蚀。人多病疮疥癣。虹以秋分四十六日。内出西北。贯干。中秋多水。虎食人畜。贼起。 八月雨雹杀物。臣不忠。 秋雨雪大丧。民多死。兵起大饥。人物相食。 春秋元命苞云北狼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星。治平则见。见则主寿。常以秋分候之南郊。 朔日至三日。阴雨。宜麦。布贵。油麻贵十倍。 月内虹见。来春米贵。朔日晴。主连冬旱。宜姜。略得雨宜麦。一云风雨宜麦。主布绢丝绵及麻子贵。又曰。月月初一要晴惟此月初一要雨。好种麦。白露日属火。谓丙寅丁卯之类。主蝗虫多。难种菜。 秋分日占风。离凶。巽有强风至。震。万物不灾。谷贵。艮多阴雨。坎冬大寒。干人多相掠。兑民安物稔。坤平。酉时有白云起。如群羊状。是分气。主年大稔。有黑云相混杂者。并宜麻豆。若赤云。主来年旱。要微雨。或作阴天最妙。 此日有雨或阴。主来年高低田大熟。晴主不熟。 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 【 在社】 后。斗米换斗豆。社了分。谷米不出村。分了社谷米如苦鲊。 月内雨。多主米贵。虹见秋米贵。谚云。三卯三庚。麦出低坑。三庚二卯麦出拗巧 田家五行云。月大尽。主有水灾。并少菜。 秋七八月。值甲子有雷。主人多暑死。 秋社日雨。来年豊稔。 蚤来怕北风。晚来怕南风。 白露日晴。主稻有收。雨。主万物损伤。谚云。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中秋晴。主来年高田成熟低田水。雨。主来年低田成熟。高田无收。
九月令
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寒冷而将凝结矣。太阳尚在辰。躔寿星之次。表影八尺五寸四分。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言气肃而露始凝结为霜矣。盖霜之为言亡也。物以此时终也。此时太阳始过卯。躔大火之次。表影五尺九寸三分。日月亦会于大火。霜降乃九月中气。斗指戌。故月建戌。从此月之中气而定建也戌者何。戌。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又云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释名戌。恤也。物当收敛。敛恤之也。亦脱也。落也。命曰季秋。曰暮秋。曰暮商。曰季商。曰末秋。曰杪秋。曰(耳少)秋。曰深秋。曰授衣。曰霜辰。曰玄月。曰霜月。曰菊月。曰阉茂。又云天睢。风曰蓼风。曰花风。曰盲风。曰鲤鱼风雨曰黄雀雨。愁雨。木曰成树。草曰黄草。是月也。驷见霜陨。豊山钟自鸣。萧丘火自生。楚畹兰馨。郄林桂残。气属五阴。月卦名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万物剥落也。律应无射。射。出也。言时阳气上升。万物收藏。无复出也。然随阳而终。当随阴而起。无终已也。日躔房度东方之宿。宋之分野。昏虚中。旦柳中。寒露节。鸿雁来宾。次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菊有黄花。霜降气。豺祭兽。次五日。草木黄落。后五日。蛰虫咸俯。在穴墐户。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器廉以深。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乃命冢宰。农事□。收举五谷之要。藏帝藉之收于神仓。只敬必饬。霜始降。则百工休。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上丁入学习吹。大飨帝于南郊。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合诸侯。制百县。定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赋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天子乃教民田。习五戎。搜士马。司徒搢扑。北向誓众。命司裘献功裘以待颁赐。司爟内火。民亦如之。霜降。则祭旗纛。命主祠祭禽于四方。伐薪为炭。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与共养之不宜者。傥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鄙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气来至。民气解惰。师旅必兴。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兵藏殃败。民多鼽嚏。
九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南斗星君降。 太上老君。于玉天琼房。金阙上宫。校集灵篇。 司马温公此日生。○初二日。睿宗献皇帝生日。成化十二年。 太素三元君朝真。 罗近溪先生。欲以九月朔辞世。作别语多。士不忍别。先生勉留一日。谈竟而后往。○初三日。地平天成节。 唐肃宗生。 孝宗敬皇帝生。成化六年。○初四日。景陵孝恭章皇后忌天顺六年○初五日。皇极日。韩明府名敕。字叔节。修孔子庙器碑。云永寿二年。岁在涒滩。霜月之灵。皇极之日盖九月 【 初五】 也。○初八。唐王勃。字子安。年十三。侍父宦游。舟次马当。遇老叟曰。子非王勃乎。来日重九。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子有清才。盍赴之。勃曰。此去七百余里。今巳八日。夫复何言。叟曰。吾助清风一席。勃登舟。翌日昧爽抵南昌。会府帅阎公。阁开宴。有婿吴子章。喜为文词。帅欲夸之。命宿构阁序。俟宾合而出示。若即席就者。宾集。具纸笔遍请。莫敢当。至勃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报。报至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乃矍然曰。此天才也。文成而帅大悦。谢勃五百缣。回棹谢叟。曰。当具菲仪以荅神休。叟笑云。但过长芦。焚阴钱十万。足赏薄债矣。勃敬如命。○初九日。玄天上帝。成道于武当山。每岁是日亥时下降。 汉天师张道陵。与夫人雍氏同时飞升 葛仙翁洪此日诞 唐梓州易玄子上升此日曰重阳节。重九节。数阳节。菊花节。茱萸节唐明宗以此日生。 唐庄宗亦此日生。 西京杂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在宫时。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云令人长寿。 仙书云。九日饮菊花酒。佩茱萸。以消阳九之厄。谓菊花为延寿客。而茱萸为辟邪翁故也。 白孔六帖。唐玄宗。开元二年。九月丁酉。宴京师耆老于含元殿。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鸠杖。妇人如之。赐于其家。 齐人月令。重阳之日。必以酒殽登高眺远。四民并藉野饮燕。 又析茱萸房插头上。以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风土记。赵宋九日。以花糕法酒。赐近侍臣。韩忠献亿。常遇重阳。置酒私第。惟欧阳文忠。与一二执政。而苏明允。以布衣参其间。乡人以为异礼。 续齐诣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灾。宜急归。令家人各缝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中宗又于九日。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献菊花酒称寿。上官昭容诗云。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又于闰九月九日。幸总持。登浮图。李峤应制诗。闰节开重九贞游下大千。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剎凤回雕辇。幡虹间彩旃。还将西梵曲。助入南熏弦。 王维九日诗。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集异记。明皇重阳日。猎于沙苑。有雁飞。帝射中之。雁带箭西南而去。益州道观第一院。有道士徐佐卿寄寓。一日自外持一箭来。曰。吾行山中。为飞矢所伤。已无恙。因挂箭于壁。书其月日。且云。此后十年。箭主到此。付之。后明皇幸蜀。至此观。乃见箭。
唐武后。尝以季秋出梨花示宰相。以为祥。众称贺。独杜景佺曰。阴阳不相夺伦。渎即为灾。今草木黄落。而木复花。渎阴阳也。恐陛下布德施令。有所亏紊。臣位宰相。助天治物。而不知臣之咎也。顿首请罪。武后曰。此真宰相也。 唐史。德宗以九月九日。诏群臣宴曲江。自为诗。敕宰相择文人赓和。李泌等。请群臣皆和。帝自第之。以刘太真李纾等为上。鲍防于邵等。次之。张满等为下。与择者四十一人。 唐书。韦绶为集贤院学士。得别会。帝从之。 晋书。孟嘉。字万年。为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日温游龙山。参僚毕集。时有风至。吹嘉帽落。嘉不觉。温敕左右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时孙盛在坐。温授纸笔。令嘲之。嘉还见而笑。请纸笔作答。略不容思。文词超卓。四座叹服。 嘉话录。袁德师。给事中高之子。九日出糕。谓人曰。某不敢吃。请诸公破除。且言是先讳。俛首久之 续晋志。陶潜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东篱下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得即便酌。酌醉而归。
○初九日。不可起动床席。○初十日。小重阳。○十一。诸神朝玉皇。○十三。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丙辰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五诸神朝玉皇日。○十七天曹增福相公生。 洪恩真君生。○十八日我
太祖高皇帝圣诞。 按旴眙志。县西七十里。地名红庙。倚汉山。襟池河。左枕珠墩。后(纟荣)古漆涧。高阜之丘。为德祖流寓所居。邻二郎神庙。于元戊辰年。九月十八日。未时生。随往前百步。河池之涘取水。见红罗一幅。取为襁褓。 此日亦忌远行。○十九日。日月宫会合。 诸天列宿朝玉皇日。 无始北斗大帝下降。 南无华严海众观世音菩萨示现。○二十三日。仁宗昭皇帝诞洪武十一年。○二十四日。天清节。武宗毅皇帝诞。弘治四年。 周世宗亦此日生。○二十五日。天符节。 南极长生大帝现。○二十七日。清源真人诞。 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八日。冯元帅诞。 婺源州五显灵王生。○三十日。琉璃光王佛生。 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甲寅日。朱夫子晦庵文公生。见文公年谱。 玄枢经曰。九月天道南行。作事出行。宜向南吉。月厌在寅。月杀在丑。天德在丙。月德在丙。月合在辛。月空在丙。丙辛壬上。宜修造取土吉。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所用日时。不宜用戌字。犯月建不吉。月忌。夫妇戒容止。犯者减寿。 朔朢日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八上弦。二十三下弦。各减十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二十八。人神在阴。犯者减一纪。
调摄
孙真人曰。是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辛苦增酸。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法天生意曰。是月肝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增酸。以益肝气。助筋血。 寒露九月节。运主阳明五气。足太阳。膀光寒水。每日丑寅二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霜降九月中。运主阳明五气。足大阳。膀光寒水。每日丑寅二时平坐。纾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间力。纵而复收。五七度。叩齿吐内咽液如数。 千金月令曰。是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多食新姜损目。恐成痢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以猪肝同(鱼白)食。勿食心肺。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鸦雉等肉。损人神气。勿食鸡。令人魂魄不安。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家塾事亲曰。九月九日。以菊花酿酒甚香。且治头风。 食疗本草云。九月九日。采甘菊花。治头风目昡。去积热。利五脏。野生苦菊不堪用。 病仙方曰。修长生。莫切于稀莶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治服之。可以长年。方具五月中。 本草云。九日采甘菊花。与伏苓松柏脂为丸服之。令人不老。 圣惠方曰。九日取甘菊花。晒干。三升为末。入糯米一斗。蒸熟为饭。以菊花末五两拌入饭内。如常造酒法。用细面曲末为酒。候熟压之每日暖饮一二杯。治头风旋运等疾。大效。 治饮酒不醒。取九月九日菊花末。水调服一二钱。即醒。 真诰曰。十六日。拔白永不生。 此月取枸(木巳)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风土记曰。二十日宜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此日曰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法天生意曰。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沐浴服夹衣。进补药。 是月宜采白朮。蒸晒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久服延年。又宜取菊花作枕袋枕之。治头项强。不能顾视者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