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采奇


  十一月逐日杂记

  ○初一曰周岁首。屦端于始。谓以上元历。十一月初一日。子初一刻冬至。为历首。 此日秦始皇诞辰。 王洪范真人飞升。 葛仙翁受太上三天金简册书。 苏东坡在玉堂。十一月一日苦寒。诏赐官烛法酒。坡诗曰。光分御烛星辰乱。拜赐官壶雨露香。○初三日。太上玉高大道真君。登玉霄琳房。四盻天下。○初五日。昭陵恭让章皇后忌日。正统八年。○初七日。玄天上帝辰时降。○初八。王真人洪临升仙。○十一日。英宗睿皇帝生。宣德二年。 太乙救苦天尊诞。 亦天仓开日。○十二日。谢女自然仙升。此日忌裁衣交易。○十三日。海空智藏天尊降。○十五日。天帝游东井。又上帝酷杀日。此月丙午日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六日。宝应节。○十八日。御制文集云。洪武八年。十一月十八。高皇帝亲祀上帝于圜丘。时甘露降松下。有如明珠。帝作甘露论。○十九日。日光天子生。 诸天华严菩萨出世。文殊菩萨出世。 北斗北极圣母元君下降。 清凉宝山。白衣自在观世音示现。 据人物考云。二十一日。庚子申时。至圣先师孔子生。时有五老在庭。二龙遶室。胸堂有制作定世符五字。是周灵王二十一年。十一月也。按家语。叔梁讫娶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孟皮病足。乃求婚于颜氏。讫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曰野合。 此日茂陵孝惠后忌。嘉靖元年。 永陵孝烈皇后忌。嘉靖二十二年。 复考山东志云。先师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先师山东人也。当以山东志为是。而搜神记亦云生于十月庚子。与山东志相符。 纂要曰。二十二日忌裁衣交易。○二十三日。 南斗六司星君。奏录生藉之辰。云笈七签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八日。施勇悟真人升仙。○三十日。祭门。用赤豆粥。可逐疫。 岁时杂记曰。冬至日煮赤豆粥。合家食之。可免疫气。注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赤豆粥可以穰疫。

  武林旧事。冬至朝廷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至车马填拥于九街。诣诸神庙。炷香。店肆罢市。三日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梦华录。京师最重冬节更易新衣。□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一如年节。 冬至日。群臣有屦长之贺。鼓鼙鼓。吹孤竹。奏云和之瑟。为云门之舞。民间亦有屦袜之献。故崔骃袜铭云。有建子之月。助养元气之事。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屦景福。至千亿年。 魏曹植献袜屦表云。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屦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后魏崔浩女仪云。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屦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岁时记晋魏间。宫中妃嫔。以红线量日影。冬至过后。每日添长一线。 玉烛宝典曰。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极南。影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当黄锺律。其管最长。故有屦长之贺。 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 北齐书。冬至贺礼。古无有也其殆始于汉乎。汉杂记云。是日冬至阳生。君子道长。故贺。 易简方曰。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免瘟疫。

  宋史。十一月一日。有司进暖炉炭。民间亦置酒。作暖炉会。 唐书。开元二年冬至交趾国进犀角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盆置于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上问其故。使者对曰。此辟寒犀也。顷自隋文帝时。本国曾进一株。直至今日。上甚悦。厚赐之。 本纪。永徽二年。十一月。阴雾凝冻。封树木。数日不解。按刘向以为木。少阳也。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亦谓之树介。兵象也。 宋史。十一月。帝斋于郊宫。罢临观阙。不幸苑囿。故事车驾至青城。即幸后苑。阅水沼。至是神宗熙宁元年。精意奉祠。悉罢游观千七百事。着为定制。 大明会典。冬至 皇帝大祀天于圜丘。配以 太祖。从祀凡四坛。曰太明。曰夜明。曰二十八宿。洎五星辰。曰云雨风雷四师。 上三献正位。分献官。三献从祀。冬至 皇帝拜天于玄极殿毕。后升 御座。百官行拜贺礼。在外司府州县。于各公厅行礼如朝仪。

  ○十一月朔日。钦天监官。进历。仍颁赐京官。颁行天下。 大明会典。洪武 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天子始郊拜太乙。是夜有美光。及昼有黄气上属于天。太史令奏。神灵之休。佑福兆祥。 五经通义曰。冬至前后闭关十日。商旅不行。君不听政。所以寝兵鼓也。 后汉书。虞诩祖父绎。为郡县狱吏。案法平正。务宽恕。冬月上其状常流涕随之。 后汉书。锺离意。辟大司徒侯霸椽。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辄移县属。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见侯霸。曰。君所使椽。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会稽典录。盛吉为廷尉。每至冬月。罪囚当断。其妻执烛。吉持丹笔相向垂泣。妻问何泣。吉曰。吾一落笔。人之生死判矣。 南史。王志。字次□。僧虔子也。为东阳太守。郡狱有重囚十余。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反。惟一人失期。志曰。此自太守事。主者勿忧。明旦果至。以妇孕故迟。吏人益叹服。 梁书。席阐为东阳太守。传岐为始新令。冬至放囚俱同。晋书。吴隐之为郡守。冬月无被。尝汗衣无他衣更换。乃披絮。有宾客访则称病不出。其俭苦同贫庶也。是可以风。 月纂云。自大雪十一月节后。天道东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南吉。月厌在子。月杀在未。天德在巽。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戌。坐卧宜向西北作事时日。不宜用子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导引方。是月肾脏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绝咸酸。补理肺胃。闭关静摄。以迎初阳。使长养以全吾生保生心鉴。十一月属子。火气潜伏闭藏宜养本然之真。而为春发生之本。此时若恣欲戕贼。至春升之际。下无根本。阳气轻浮。必有温热之病。 十一月微阳方生。阴未退听。阴阳争而未定。故君子斋戒。处必检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定。 大雪十一月节运主大阳终气。足少阴。肾君火。每日子丑二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内如数。 冬至十一月中。运主太阳终气。足少阴。肾君火。每日子丑二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三五度。吐内叩齿咽液如数。 保生月录。冬至日。一阳方生。省言语。养元气。勿劳其体。其月肾气正王。心肺衰。宜助肺安神。补理脾胃。无乖其时。勿暴温暖。切慎东南贼邪之风。犯者令人多汗面肿。腰脊疼痛。四支不通。

  养生要术。南阳张平子云。冬至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此日勿多言。宜闭关静坐。 食物本草雉肉味酸寒。无毒。虽野味之贵。食之损多益少。独十一月有补。 又云。獐肉味甘温。无毒。补益五脏。十一月食之甚美。余月食动气。 兔肉味辛平。无毒。主益气。孟诜云。十一月可食。服丹石人相宜。以其性冷故也。不宜与姜橘同食之令人患心病。若秦椒豆跂之类。宜常食。 千金月令曰。麋肉微补五脏。多食令人强房事。麋鹿同一淫物。冬至一阳生。故麋解角。利补阳也。不可合虾与生菜梅李同食。 四时纂要云。是月勿多食鱼。令人水病。勿食陈脯。成水癖疾。勿食鸳鸯。令人恶心。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韭。令多涕唾。韭白冷而青热。多食青。发热病。勿食黄鼠。损人神气。勿食螺蚌蟹鳖带甲之物。损人志气。长尸虫。勿食火焙肉。动火。勿食脾胃。勿食经霜菜果。令人面无光泽。 云笈七签曰。此月十日。取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 此日亦宜拔白。○十一日不宜沐浴。仙家大忌。亦不可用火炙背。此日亦天仓开日。 便民图纂云。十五日。夜半时沐浴。令人无忧畏。○十六日沐浴吉。 千金方云。冬至后。庚辛日。不可合阴阳大凶。冬至后五日。夫妇当别寝。戒容止。犯者减寿。朔朢各减十年。晦日减一年。上下弦。各减五年。甲子庚申本命日。减三年。冬至减四年。二十八日减一纪。

  占候

  周书时训曰。大雪日。鹖鴠若鸣。□□□。虎不始交。□□□□荔挺不生。卿士专执。冬至日。蚯蚓不结。君政不行。麋角不解。兵甲不藏。水泉不动。阴不承阳。 风角占。冬至后。丁巳日。风从巳上来。有大赦。乙巳占。此月日食。逆臣在朝。人畜俱疫。鱼盐贵。籴贵。牛死。 京房易占。此月月无光。鱼盐大贵。月食米贵。女主忧。兵起。 北方风。名广漠。如暴风起北方。主盗贼起。天下兵皆动。人病湿。不能起居。 田家五行占。风北来。岁稔。南来。谷贵。东来。乳母多死。西来。禾熟。 黄帝针炙经云。冬至日。风从南来。名为虚贼宜避。犯则多病、伤人。夜来人卧弗犯。则病少。 沈存中云。东南风。谓之岁露。宜避。若受饥而当其气。开年多中瘟病。 农占。冬至之日。见云迎送。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疾疫。无云迎送。岁恶。冬至日。阴云祈寒。有云迎日。来岁大美有雷。米贵至前雷。米长价。以后不贵。落则反贵。有雾。来年旱。

  万宝全书。冬至北方有青云来。岁吉。无凶。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为兵。黄有土功。 赤气旱。黑气水。白气疾。黄云兵火。 田家五行。观云于冬至子时。或平旦。青云北起。岁熟民安。赤黑占同前。白云人灾。黄云大熟。无云大凶。冬至晴。万物不成。风寒吉。又云。冬至一日得壬。大旱。二日小旱。三日亦旱。四日主大熟。五日小水。六日大水。七日河决。八日海翻。九日禾麦大熟。十日五谷少收。 察时要诀。冬至日雪。有大贼横行。若前后日雪。主来年大水。人饥。有兵革。○十一月朔值大雪。民有凶灾。月内雪。主冬春米贱。朔日有风雨。宜麦。晦日风雨。主春少雨。朔日西风。主盗贼起。 淮南子。以冬至数至来年正月朔日。五十日。民食不足。不满五十。更减一升。有余。则日益一升。四时纂要。云。此占最定也。

  十二月令

  孝经纬曰。冬至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小寒。阴极阳生。阴气毕上。乃寒。今月初寒尚少。故曰小。太阳尚在丑。躔星纪之次。表影长一丈二尺五寸。后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而栗烈极矣。太阳始过子。躔玄枵之次。表影长一丈五寸。日月亦会于玄枵。大寒乃十二月中气。斗指丑。故月建丑。从十二月中气而定建也。丑者何。汉律历志云。纽牙于丑。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乐志曰。丑。纽也。言终始之际以纽结为名也。命曰季冬。曰暮冬。曰杪冬。曰余月。曰涂月。曰除月。曰严月。曰腊月。曰嘉平。曰天皓。曰殷正。曰暮节。曰暮岁。曰穷稔。曰寒稔。曰穷纪。曰寒纪。曰赤奋若。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一阳渐长。数将几终。岁将更始。月卦名临。临。大也。以刚居中为大亨。而利于贞也。律应太吕。吕者。拒也。言阳欲出。而阴气不许。旅抑拒难之也。日躔婺。北方之宿。越之分野。昏娄中。旦氐中。小寒节。雁北乡。次五日。鹊始巢。后五日。雉始雊。大寒气。鸡始乳。次五日。征鸟厉疾。后五日。冰方盛。水泽腹坚。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辂。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器宏以弇命有司大傩。旁磔牲。出土牛。以送寒气。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地之神祗。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尝鱼。命工人取冰以入。告民出五种。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命乐师大合吹。命四监取薪柴。以供郊庙及百祀之燔燎。复与公卿大夫。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年之宜。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牺牲。以供上帝社稷之飨。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天子乃大蜡。以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也。命方相氏大傩。驱逐群疠。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赤帻皁衣。大常卿。领官属吏并护之。傥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

  十二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曰地统。八仙聚会蓬莱之辰。○初二日承天节。 大茅君驾白鹤于句容县东三里。会群仙于白下白鹤桥。 宋真宗开宝元年。此日生。○初四。显陵慈孝蒋皇后忌辰。○初六天仓开日。○初七。宋哲宗生。杨公忌云。此日不宜水陆远行。○初八日。王侯腊。其日可谢罪祈福。说文云。冬至后第三戌为腊。传曰。腊。接也。谓新旧相接。而祭以妥神也。又猎也。曰。猎取?以祭先祖也。按礼。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太蜡。秦初曰腊。后为嘉平。汉复改为腊。汉火德。终于戌。故以此日腊。周时腊与大蜡各为一祭。汉改腊则不蜡矣。魏台访议。王者各以行之盛日为祖。终日为腊。土生于未。盛于戌。终于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辰腊。今魏以土德王。宜以戌日祖。而辰日腊。如水盛于子。终于辰。火盛于午。终于戌。木盛于卯。终于未。金盛于酉。终于丑者。昉之。礼记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五经要义曰。三代名腊。虽有嘉平。清祀。大蜡。之不同。总之谓腊。又曰。腊以祭先。蜡以祭百神。日同而祭异。腊之先一日当傩。傩之明日。当作新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