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采奇


  太原真人茅盈。祖父蒙。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于华山乘云驾龙升天。先是邑中有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而问故。父老对以仙人之谣。劝帝求长生术。始皇忻然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曰嘉平。 腊日亦曰灌佛节。宋朝京都诸大寺。于此日作沐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曰腊八粥。 幽怪录。晋州刺史萧至忠。将以腊日畋游。有樵者于雪山。见一老麋。哀请黄冠者。黄冠曰。若令滕六降雪。巽二起风。萧君不猎矣。樵者未解。至期风雪竟日。刺史竟不出。 沛国陈咸。为廷尉监。王莽篡汉。还家杜门。莽改汉法令及腊日。咸言我先祖何知有王氏腊。此可观忠。 后汉书。第五伦母老。不能之官。每腊日。常悲恋垂泪。此可观孝。 东观记。甄宇北海人。建武中。征拜博士。每腊。诏赐博士羊。人一头。羊有大小肥瘦。博士祭酒。议欲杀而分肉。宇不可。又欲投钧。宇耻之。因先取羊之最瘦者。后召问瘦羊博士所在。可以观廉。

  韩卓。字子助。陈留人。腊日奴窃食祭其先人。卓义其心。恕之。 范乔。字伯孙。晋外黄人。腊夕。人盗斫其树。有告者。乔佯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曰。取柴欲与父母相欢。何愧为。 萧炅。李林甫所引。不知书。尝与严挺之言。蒸尝伏腊。为伏猎。挺之白张九龄曰。省中有伏猎侍郎。出炅为岐州刺史。林甫恨之。 何凤为建安太守。伏腊放囚还家。囚皆依期而还。○初九。忌裁衣交易。○十二曰。百福日。太素三元君朝真。 玉霄太道君登玉霄琳房。四顾天下。宜祈福建醮。○十三日。天以太乙朝元。天帝游东井。乃上帝酷杀日。而此月乙未。丁未亦是。不宜会客。宜斋。○十四。海蟾明悟弘道真君诞。 永陵世宗肃皇帝忌。嘉靖四十五年。○十五。西斗星君降。 世尊佛涅盘。周穆王五十二年。 景陵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十六。星回节。南诏以此日登避风台。清平宫作赋。○十七。太微玄清左夫人。与太乙天人降句曲之金坛。○十八日。老君降。 北斗降。○十九日。苏东坡生。置酒赤壁下。酒酣。笛声上闻。使人问。乃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鹤南飞曲以献。曲奏嘹唳。有穿云裂石声。○二十。天师相交行道。戒夫妇同寝。坡作十二时偈云。十二时中常觉察。百滚油铛里。恣把心肝煠。这个在其中。不寒亦不热。似则是。似则未是。不惟这个不寒热。那个也不寒热。咄。甚个嘂做这个那个。○二十一。多宝如来生。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二十二。太平护国天尊降。 重阳全真开化真君生。○二十三。五岳神君下降人间。○二十四。交年节。都人至夜。□酒果送神。烧合家化替钱纸。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曰照虚耗。市皆印卖钟馗桃符。回头鹿马。天行帖子。以□除夜之用。自入此月。即有贫者十数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御祟意也。 搜神记。后汉阴识。其先阴子房者。至孝有仁恩。喜祀灶。当腊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房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刲以记。自后暴富。子房尝言。我子孙必昌大。至识三世。遂昌。 范至能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柸盘豊腆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起。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琐碎录。腊后遇除曰又云廿四。取鼠一头烧灰。埋子方。永无鼠耗。○二十五日。三清玉帝司会。 老君此日 【 复度】 函关。 玉皇太天尊。下降人间。稽察善恶。○二十七。北极帝君玄天。戌时下降。○二十八。老君降伏九十六种邪魔。○二十九。华严菩萨诞。 ○三十日。汉光武生于洛阳县。舍有赤光照室之祥。○此日除日。夜曰除夕。 风土记。蜀之风俗。岁晚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又于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灯达旦。主家宅光明。攒火团炉。合家共坐。以助阳气。又打灰堆。令如愿。 吴俗。分岁罢。小儿绕街嘂呼。云卖汝痴。卖汝呆。 亦进柏叶酒。椒花颂。 庾肩吾诗曰。岁序巳云去。春心不自安。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泊涂神意。朱光却鬼丸。权把梅花折。借为雪中看。 神异经曰。山臊在西方深山中。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发寒热病。止畏爆竹声。

  荆岁岁时祀曰。除夕庭前爆竹。以辟山臊。元日亦然。 又云。爆竹熚烞。以惊山魈。燃灯以惊长人。 张说诗曰。爆竹惊夜眠。 神异经云。李畋邻人。有仲叟者。家为山魈所祟。敢掷瓦石。开户牖。叟求报谢。而妖崇弥炽。畋谓叟曰。公旦夜。可于庭中爆竹数十竿。叟然之。爆竹至晓。寂然安帖。遂止。 续世说。唐太宗除夕。盛饬宫掖。明燃烛灯。与萧后同观之。谓曰。朕施设孰与隋主萧后笑而不荅。固问之。曰。彼盖亡国之君。陛下开基之主。奢俭之事。固不同尔。帝曰。隋主何如。萧后曰。每至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车沉水香根。每一山。焚数车。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十里。一夜之中。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房中不燃膏火。悬宝珠一百二十以照之。光比白日。妾观陛下殿前。所焚是柴木。殿内所照。是膏油。但觉烟气熏人。太宗良久不言。口刺其奢。心服其盛。 荆楚岁时记。除日家家具殽蓛。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辇下岁时记。唐明皇昼寝。梦虚耗二鬼。怒呼武氏。俄有大人。顶帽衣袍。捉鬼啖之。问其姓氏。曰。锺南山进士钟馗也。令人挂其像。以除虚耗。

  南部新书。岁除日。大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童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燃蜡烛。燎丸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其夕赏赐甚多。是日衣冠子弟。多(上不下见)侲子之衣而窃看宫中。有进士臧童老矣。偶为人牵率。同入其间。为乐吏所驱。时有一跌。不敢抬头望视。执婺牛尾拂子。鞠躬宛转。随队唱夜。将旦始出。不胜困劣。扶舁而归。一病十六日。而就试不得。 梦笔录。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新事官。诸班直。共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熏门外。谓之埋祟。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至旦不寝。谓之守岁。 东都赋曰。卒岁大傩。驱除群厉。 谯周论语注曰。傩。却之也。 吕览注曰。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 汉旧仪曰。昔颛顼帝。有三子。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为小鬼。于是以岁十二月。使方相氏。蒙虎皮。黄金四目。玄衣丹裳。执戈持盾。帅百隶及侲子。而时傩。以索室中而驱疫鬼也。

  月令章句曰。日行北方之宿。北方大阴。恐为所抑。故令有司大傩。所以扶阳而抑阴也。 卢植礼记注曰。所以逐衰而迎新也。 王建宫词。 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里坐吹笙。 家塾事亲曰。十二月癸丑日造门。令盗贼不敢来。除日以朱书天行巳过四字。帖于门吉。 腊月。挂猪耳于堂梁上令人致富。 山居四要。自入腊遇上水日。勿令人见。以少水细洒荐席毯褥。晒干。辟狗蚤壁虱

  山居四要云是月子日取猪油四两悬于厕上入夏则一家无蝇

  南史。谢方明。晋末。宋武帝加晋陵太守。为骠骑长史南郡相。当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放还家。使过正。三日复还。罪重者二十余人。主簿弘季咸等。固谏。方明不纳。悉遣之。囚及父兄。并惊喜涕泣。以为就死无恨。至期有重罪一人。醉不能归。违二日乃反。余一囚十日不来。巡逡墟里。不敢自归。乡里责让。率领将送。敬无逃者。远近叹服。

  旧唐书。吕元□为蕲州刺史。 华阳志。王长文为江源令。放囚事同。 虞延为细阳令。遣徒归。应期还。有一囚病。自载论狱。至即死。○三十日掘宅四角。各埋石一大块。以镇宅。主灾异不起。又云。取圆石一块。杂以桃仁七枚。埋宅隅。可绝瘟鬼。

  调摄

  孙真人曰。此月天地闭塞。阳潜阴施。万物伏藏。土旺而水气不行。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勿冒霜雪。勿泄津液及汗。 法天生意曰。是月肺脏气微。肾脏方旺。可减咸服苦。以养其神。不欲全补。宜去冻就温。勿泄皮肤大汗。以助胃气。勿甚大暖。勿犯大雪。慎邪风。勿伤筋骨。勿妄针刺。以其血涩而津不行。 小寒十二月节。运主太阳终气。足大阴。脾湿土。每日子丑二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叩齿吐内嗽咽如数。 大寒十二月中。运主厥阴初气。足太阴。脾湿土。每日子丑二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伸直。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内嗽咽如数。 千金方曰。此月勿食血脾。土旺在脾故也。 法天生意曰。是月勿歌舞。犯者凶。勿食蚌蟹鳖虾鳞介之物。勿食牛猪(狗去句改屯)熊等肉。伤人神气。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烂菜果。减人颜色。勿食生椒。伤人血脉。勿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勿食龟肉。损寿。此物不可轻杀。令人命夭。 琐碎录曰。腊月晨起。以烝饼卷猪脂食之。终岁不生疮疥。久服肌体光润。 家塾事亲曰。是月取猪板油脂。背阴挂干。能治诸般疮疥。敷汤火疮。及六畜疮疥。去蛆蝇。熟诸般皮条不烂。加倍壮韧。 又取猪膏一斤。入磁瓮中。加鸡子白十枚水银贰钱封瓮口埋亥方地上。一百日。取治痈疽。极效。 又于是月取皂角。烧为末。留起。遇时疫。蚤起。以井花水调一钱。服之效。 家塾事亲曰。是月可收雄狐胆阴干。若有暴死未移时者。急以温水研。灌些少入口中。即活。若移时则无及矣。 又于是月取青鱼胆阴干。如犯喉闭及骨鲠者。以此胆少许口中含。咽津即愈。 法天生意云。腊月用川乌炒。黄绢袋盛装酒浸服少许。可疗头风。 养生要术曰。腊夜。令人卧井傍。勿与人言。投椒二十一粒于井中。可除瘟。

  又传云除夕。取椒二十一粒。投井中。可除瘟。 又于除日贮井花水藏之。来年用以治一切病吉。 月令曰。腊日以诸米果八味。煮粥相遗。可以祛邪。亦命曰腊八粥。 云笈七签曰。初一初二日沐浴。可去灾悔。转除罪障。 法天生意曰。初七。初十。十八。二十。宜拔白。○初八日沐浴。消除罪障○十三日夜半沐浴。得神人卫护。○十五日沐浴去灾。○二十三日。沐浴吉。 负暄杂录。是月二十四日。五更。取井花水。平旦第一汲者。盛以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旦五更。暖令温。从小至大。每人以乳香一小块。饮水三吸。咽下。则一年不犯时疾。 田家五行云。十二月二十五夜。煮赤豆粥。合家食之。间有出外者。留与食之。名曰口数粥。能祛瘟鬼。 法天生意云。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斋戒焚香静坐。谓之存神。可通仙灵。 云笈七签曰。除夕用枸(木巳)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去灾。

  家塾事亲曰。除夜五更。抱小儿于独槽猪窠内。衮过。生痘疮稀少。有验。 除夜。有行瘟使者。降瘟于人间例以黄纸朱砂书天行已过。揭于门额吉除夜。勿嗔骂奴仆。并碎器皿。仍不可大醉。 月忌夫妇容止。犯者减寿。 朔朢日减十年。晦日减一年。初七日夜犯之。恶病死。 上下弦各减五年。 甲子庚申本命减二年。○初九日牛鬼初降。犯者百日中恶。○二十日。天地交相行道。犯者促寿。○二十八日。人神在阴。切宜忌之。

  占候

  汲冢周书。小寒之日。雁不北向。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安宁。雉不始雊。国乃大水。大寒之日。鸡不始乳。淫女乱男。鸷鸟不厉。国不除兵。水泽不腹坚。言讹不信。 黄帝占。十二月日食。其下有兵臣悖。 成水灾。夏麦不收。谷贵。牛多死。亦京房石氏。陈卓武密之说。 十二月月无光。五谷大贵。 月食有大水。 冬三月无霜。虫不蛰来年蝗虫螟蟘伤害五谷万物不成。人灾疫。 无雪。来年麦恶。五谷不成虫生。人疫疾。 水冬不冰。为饥为兵。有灾疫。地不冻。其乡人流亡。 常以十二月二十二日夜。占辰星去月及何方。如辰在月之南。至近不移。主夏旱。晚田不收。在月西。五谷熟国不安静。辰在月东北。禾少收。人不安。在月东南。主风雷雨乱伤禾。亦少收。在月西南。有虫旱灾。在月西北。有逆乱兵起。田苗伤。 其夜太白星在月东。三百日内兵。 月内有雾。亦主来年水。有冷雨暴作。主来年六月七月内横水。

  常以岁除夜五更视北斗。占五谷善恶。其星所主。明则成熟。暗则有损。贪狼主乔麦。巨门主粟禄存主黍。文昌主芝麻。廉贞主麦。武曲主粳糯破军主赤豆。左辅右弼主大豆。 朔日有风雨。主来年春蚤。 十二月朔日。值大寒主有虎出为灾。值小寒。主有祥瑞。东风半日不止。主六畜大灾。 立春在残年内。主冬暖谚云。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冬至后。三戌为腊腊前后三雪。谓之腊前三白。大宜菜麦。谚云。腊雪是被。春雪是鬼如腊有雪又主来年豊稔亦杀蝗虫谚云。一月见三白。田父笑吓吓。一寸雪。入泥。一尺。一尺雪。入泥一丈。○二十四日。田夫牧竖候昏时。争立竿燎火于野。名曰照田蚕。看火色。占来年水旱。白主水。红主旱。猛主风。萎衰主歉。亦取东北为上。 除夜占风谚云。今夜东北明年大熟。 文林广记云。初二。初五。初八。二十日二十六日。天地神交会日。辰时当有恶风。 除夜以安静为上谚云。犬不吠。新年无疫厉。或因盗贼遗讼。或因斗争。作闹喧呼。惊动闾里者。其村巷中。必遭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