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针灸

  
  曲泽二穴
   水也。在肘内廉陷中。屈肘取之。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素问注云。
  内廉下。铜人经云。厥阴心主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胗。臂肘手腕善动摇。又云。主心下澹澹。时螈 喜摇头。颜清汗出不过肩。伤寒病温温身热。西方子云。主呕涎或血。掣痛手不可伸。
  
  天泉二穴
   一名天湿。在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针六分。灸三壮。铜人经云。
  治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卷八 针灸门
  穴
  
  关冲二穴
   金也。在手小指次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灸一壮。忌同。
  素问注云。三壮(一云。握拳取之)。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喉痹。舌卷口干。
  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慎猪鱼酒面生冷之物西方子云。在手小指端。主风眩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左取左右取右。主肘疼不能自带衣。主肩臂酸重。面黑渴风。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掌中热。心痛。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寒热凄索。气上不得卧。霍乱肩中热。头不可以顾。
  
  液门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次指间陷中。针二分。灸三壮(一云,握拳取之)。明堂经云。主肘痛不能上下。 疟寒热。目涩KT KT 。头痛泣出也(一作腋门)。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流为荥。治惊悸妄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 疟寒热。目眩头痛。暴得耳聋。目赤涩。齿龋痛。西方子云。主呼吸短气。咽如息肉状。面赤热。病先不乐。面热无汗。风寒热。耳痛鸣聋。
  
  中渚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经云。灸二壮主目KT KT 无所见。肘臂酸痛。手五指不握尽痛也。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注也。为 。
  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西方子云。主头目重额颅热痛。面赤目不明。恶风寒。嗌痛寒热。耳痛嘈嘈。手五指不得屈伸。
  
  阳池二穴
   一名别阳。在手表腕上陷中。针三分。留三呼。不可灸。忌同。素问注云灸三壮。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过。为原。治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慎生冷物等。西方子云。主热病汗不出。
  
  外关二穴
   手少阳络。在腕后二寸陷中。针三分。留七呼。灸二壮。明堂经云。
  三壮又云。在腕后二寸陷者宛宛中。主肘腕酸重。屈伸难。手十指尽痛。不得握。兼主耳淳淳浑浑。聋无所闻也。铜人经云。手少阳络。西方子云。主臂痿不仁。臂不及头。
  
  支沟二穴
   火也。在腕后三寸。两骨间陷中。针二分。灸七壮。忌同。明堂经云五壮。素问注云。二壮。千金云。腕后臂外三寸。明堂经云。主热病汗不出。肩背酸重。胁腋急痛。四肢不举。口噤不开。暴哑不能言也。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霍乱呕吐。慎酒面生冷猪鱼物。西方子云。主心痛如锥刺。甚者手足寒至节不息者死。主咳。面赤而热。肘节痹。腋热马刀肿 。主漏。主痂疥。女人脊急。目赤嗌痛。
  
  会宗二穴
   在腕后三寸空中一寸。针三分。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肌肤痛。耳聋风痫。西方子云。主耳浑浑淳淳。聋无所闻。
  
  三阳络二穴
   在臂上大交脉(明堂云。肘前五寸外廉陷中)。支沟上一寸。禁针。
  灸七壮。明堂经云。五壮。铜人经云。治嗜卧。身体不欲动摇。耳卒聋。齿龋。暴哑不能言。
  
  天井二穴
   土也。在肘外大骨后肘上(明堂作后)。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取之。
  甄权云。曲肘后一寸。叉手按膝头取之两筋骨罅。针三分。灸三壮。忌同。明堂云。五壮。素问注。刺一寸。千金云。肘后两筋间。明堂经云。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颈项及肩背痛。臂痿不仁。惊悸悲伤。痫病羊鸣吐舌也。铜人经云。手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心胸痛。咳嗽上气。唾脓。不嗜食。惊悸螈 。风痹。臂肘痛。捉物不得。慎如常法。西方子云。主大风默默不知所痛。悲伤不乐。悲愁恍惚。疟食时发心痛。主癫疾。惊掣羊痫戾颈。肩肉 木。
  
  四渎二穴
   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灸三壮。针六分。留七呼。铜人经云。治暴气耳聋。齿龋痛。西方子云。主呼吸短气。咽中如息肉状。
  
  清冷渊二穴
   在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灸三壮。针三分。西方子云。一名清冷泉。在肘后三寸。又名青灵。主濡从肩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消泺二穴
   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针一分。灸二壮。明堂云。在肩下臂外腋斜肘分下行。针六分。灸三壮。素问注云。肩下臂外关腋。铜人经云。治寒热风痹。项痛肩急。
  西方子云。主头痛项如拔。不可左右顾。颈有大气。
  
  卷八 针灸门
  穴
  
  大敦二穴
   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叶。及三毛中。灸三壮。针三分。留六呼千金云。足大指聚毛中。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跳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胀肿满。少腹痛。中热喜寐。尸蹶状如死。及妇人血崩不止。西方子云。一名大训。主目不欲视。太息。五淋不得尿。哕噫。
  
  行间二穴
   火也。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陷中。灸三壮。针六分。留十呼。铜人经云。
  足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溺难。又白浊寒疝。少腹肿。咳逆呕血。腰痛不可俯仰。腹中胀。心痛。面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口 。四肢逆冷。嗌干烦渴。瞑不欲视。目中泪出。太息癫疾。短气不闭。西方子云。主茎中痛。胸背痛。心悲不乐数欠。及主妇人月事不利。见赤白而有身反败。阴寒振寒溲白。尿难痛。
  
  太冲二穴
   土也。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一寸半陷中。令附见诊太冲脉。可诀男子病死生。针三分。留十呼。灸三壮。明堂云。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中。灸五壮。素问注云。在足大指间本节后二寸。动脉应手。刺腰痛。又云。在大指本节后内间二寸。明堂经云。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状。及月水不通。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状如淋。 疝。小腹肿。溏泄遗溺。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发寒。嗌干。肘肿内踝前痛。
  淫泺 酸。腋下肿。马刀疡 唇肿。西方子云。主善渴喉中鸣不得尿。阴上痛。溏泄。泄血面陈黑。
  
  中封二穴
   金也。在足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素问注云。内踝前一寸半。甲乙经云。一寸。又云。内踝前一寸斜行小脉。一名悬泉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 疟。色苍苍振寒。少腹肿。食怏怏绕脐痛。足逆冷不嗜食。身体不仁。寒疝相引腰中痛。或身微热。西方子云。主小腹痛振寒。溲白。尿难痛。嗌干善渴。身黄有微热。少气身重湿。内踝前痛。膝肿 厥身体不仁。痛疝癃暴痛。
  痿厥咽偏肿。不可以咽。
  
  蠡沟二穴
   在足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又云交仪在内踝上五寸陷者中。恐即蠡沟穴。但别出蠡沟。故不同晓。蠡沟亦名交仪)。铜人经云。足厥阴络。治卒疝少腹肿。时少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闭。数噫恐悸。少气不足。腹中痛。悒悒不乐。咽中闷如有息肉壮。背拘急不可俯仰。西方子云。主女子赤白淫下。时多时少。腹暴刺痛。明堂云。治卒疝小腹痛。及妇人漏下赤白。月水不调。脐下积气如卵石。足寒胫酸。屈伸难也。又云。灸七壮。
  
  中都二穴
   一名中 。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与少阴相直。针三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肠 疝。少腹痛。妇人崩中。因产恶露不绝。西方子云。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膝关二穴
   在犊鼻下二寸陷中。针四分。灸五壮(犊鼻在足阳明)。治风痹膝内痛引膑不可屈伸。咽中痛(铜人经)。
  
  曲泉二穴
   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又云。正膝屈内外两筋间宛宛中。又在膝曲横纹头。针六分。灸三壮。铜人经云。足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少腹肿阴梃出。丈夫 疝。阴股痛。小便难。腹胁支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即身热目眩痛。汗不出目KT KT 。膝痛筋挛。不可屈伸。发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及治风劳失精。身体极痛。泄水下利脓血。阴肿 痛。针入六分。留十呼。
  
  阴包二穴
   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足厥阴别走。治腰尻引少腹痛。遗溺不禁针六分。灸三壮。明堂云。七壮。主腰痛连小腹肿。小便不利。月水不调。
  
  五里二穴
   在气冲下三寸。阴股内动脉。灸五壮。针六分。治肠中满。热闭不得溺(气冲在腹部第三行。阴廉穴气冲同)。西方子云。主嗜卧。四肢不得动摇。王氏云。五里有二里。其一。在手阳明肘上三寸。其一在此当为足五里也。
  
  阴廉二穴
   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中。灸三壮。针八分。留七呼。铜人经云治妇人绝产。若未经生产者。灸即有子。
  
  卷八 针灸门
  穴
  
  窍阴二穴
   金也。在足小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灸三壮。针一分。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此当为足窍阴也。
  
  侠溪二穴
   水也。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中。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临泣去侠溪一寸半。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胸胁支满。寒热汗不出。目外赤。目眩烦额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西方子云。主目系急。目上插。背痛逆寒泣出。目痒颔痛。引耳嘈嘈无所闻。疟足痛。腋下肿。马刀 。
  妇人小腹坚痛。月水不通。乳肿溃。胸中寒如风状。头眩两颊痛。明堂经云。主耳鸣聋。
  
  地五会二穴
   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去侠溪一寸。针一分。不可灸。灸使人羸瘦。不出三年卒。铜人经云。治伤内唾血。足外皮肤不泽。乳肿。针三分。
  
  临泣二穴
   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去侠溪一寸半。灸三壮。针二分明堂经云。主胸膈满闷。腋下肿。善自啮颊。并疟病。日西发者。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注也为。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肿。马刀疡 。天牖中肿。淫泺 酸。目眩枕骨合颅痛。
  洒淅振寒。妇人月事不利。季胁支满。乳痈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西方子云。主枕骨颔厌悬足痛。大风目痛。髀中痛不得行。足外使痛。身痹洒淅振寒。及小儿惊痫反视。王氏云。偃伏第三行。既有临泣穴矣。此亦有临泣穴。盖足临泣也。
  
  丘墟二穴
   在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临泣三寸。灸三壮。针五分。留七呼。铜人经云。
  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胸胁满痛不得息。久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坐不能起。髀枢中痛。目生翳膜。腿 酸转筋。卒疝少腹坚。寒热颈肿。西方子云。主疟振寒。腕不收。目不明。明堂经云。主胸胁痛。善太息。胸满膨膨然。足胫偏细。
  
  悬钟二穴
   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一名宛宛中。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千金云一名绝骨(外踝上三寸。又云四寸)。明堂经云。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 连胫痛。筋挛急。足收履坐不能起。铜人经云。足三阳之大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西方子云主五淋。湿痹流肿。筋急螈 胫痛。小儿腹满不能食饮。四肢不举。风劳身重。明堂经云主腹满。中焦客热不嗜食。并腿胯连膝胫痹麻屈伸难也。
  
  阳辅二穴
   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灸三壮。
  针五分。留七呼。千金云。外踝上 辅骨前。铜人经云。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腰溶溶如坐水中。膝下肤肿。筋挛。诸节尽痛。痛无常处。腋下肿 。马刀喉痹。膝 酸。风痹不仁。西方子云。主腰痛不可以顾。腰痛如锤居中。肿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诸节寒热胁痛。
  
  光明二穴
   在足踝上五寸陷中。针六分。留七呼。灸五壮。明堂下经云。七壮。
  治疼不能久立。与阳辅疗病同。又云。在膝胫酸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也。铜人经云。别走厥阴足少阳络。治身解寒。淫泺及热病汗不出。卒狂。虚则痿痹。坐不能起。实则足 热膝痛身体不仁。善啮颊。西方子云。主胫酸不能久立。腹足清寒。热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
  
  外丘二穴
   在足外踝上七寸。针三分。灸三壮。铜人经云。少阳所生。治肤痛痿痹。
  胸胁胀满。颈项痛。恶风寒癫疾。今附 犬所伤。毒不出。发寒热。速以三壮。又可灸所啮之处。立愈。
  
  阳交二穴
   一名别阳。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之间。灸三壮。针六分。留七呼千金云。一名足 。在外踝上七寸(一云三寸)。铜人经云。阳维 。治寒厥惊狂。喉痹胸满面肿。寒痹膝 不收。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