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下廉二穴
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兑肉。分外。斜针五分。留二呼。灸三壮。
铜人经云。治头风臂肘喘痛溺黄。针入五分。留五呼。西方子云。主肠鸣相追逐。灸五壮。资生经云。此有下廉。足阳明亦有下廉。盖在足者。乃下巨虚也。
上廉二穴
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针五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脑风头痛。小便难。黄赤。肠鸣气走。疰痛。此有上廉。足阳明亦有上廉。盖在足者。及上巨虚也。
三里二穴
在曲池下三寸(手阳明穴。一云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
针二分。明堂经云。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主肘臂酸重。屈伸难。秦承祖云。主五痨虚乏四肢羸瘦。铜人经云。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齿痛颊颔肿。瘰 。资生经云。三里有二有手三里。有足三里。此手三里也。故明堂云。一名手三里是也。铜人经云。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明堂乃云二寸。在手阳明穴亦云二寸。恐铜人本误。二字作三字也。
偏历二穴
手阳明络有腕。后三寸别走太阳。针二分。留三呼。灸三壮。明堂下经云五壮。铜人经云。治寒热疟风。汗不出。目视KT KT 。癫疾多言。耳鸣口 。齿龋。喉痹。
嗌干。鼻 衄血。针入三分。明堂经云。在腕后三寸陷者中。灸五壮。主疟久不愈。手不及头。臂膊肘腕酸痛。难屈伸。
曲池二穴
土也。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针七分。得气先泻后补之灸大良。可三壮。明堂云。曲池土也。在肘外辅骨屈肘横文头陷中(一云宛宛中)。日灸七壮。至二百壮。且停十余日。更下火至二百壮罢。忌同。下经云。在肘外辅。屈肘曲骨中纹头。素问注。肘外辅屈肘两骨中。千金云。肘外曲头陷中。明堂经云。主肘中痛。屈伸难。
手不得举。偏风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肘臂偏细。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儿遍身风疹。皮肤茄疥也。铜人经云。手阳明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筋缓。刺风疹隐痛。及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又云。灸亦良。但令断风抽气而已。西方子云。主肘寒风。臂肘细而无力。及耳痛。手不可举重。腕急肘节痹酸重。腋急痛。腕外侧痛脱如拔。肩重痛不举。身湿摇。时时寒。螈 癫疾。寒热渴。
肘 二穴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壮。针三分。明堂经云。一作肘聊。主肘臂酸重麻痹不仁。灸五壮。铜人经云。主肘节风痹。臂痛不可举。屈伸挛急。灸二壮。西方子云灸三壮。
五里二穴
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灸十壮。禁针。素问气穴谕云。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谓五里穴也。谓之大禁者。禁不可刺也。又曰。五里者。尺泽之后五里。与此文同。铜人经云。治风劳惊恐吐血。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摇。寒热瘰咳嗽。目视KT KT 。 疟。心下胀满。面痛上气。资生经云。五里有二。其一在足厥阴肝经部。与此穴为二。此当为手五里也。素问所谓在天府下者。指此五里也。注云。尺泽之后五里。亦指此五里也。尺泽穴。在手太阴是也。
臂 二穴
在肘上七寸 肉端。手阳明络。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在肩 下一夫两筋间两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不得 手令急其穴即闭。宜灸不宜针。日七壮。至百壮。若针不得过三五。过多恐恶。忌同。千金名头冲。 局(在肩 部)。铜人经云。治寒热颈项拘急。瘰 。肩背痛不得举。又云。疗痨瘿臂细无力。手不得向头。
卷八 针灸门
穴
少冲二穴
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名下作则)。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
灸三壮。明堂云。灸一壮。又云。灸三壮。主烦心。上气卒心痛。悲恐畏人。善惊喜言。手拳不得伸。掌中热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惊痫吐舌沫出也。千金杨女操同。铜人经云。
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满。痰冷少气。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
手挛不伸。掌痛引肘腋痛。西方子云。主热病。心闷而汗不出。及主身热如火。浸淫烦满。
舌本痛。咽酸太息。
少府二穴
火也。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劳宫在手中)。针二分。灸七壮明堂云。三壮。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酸。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拳不得伸。西方子云。在手小指大节后陷者中。直劳宫。主嗌中。
有气如息肉状。主小便不利。便癃。主数噫恐悸。气不足。主阴痛。实时梃长。寒热。阴暴痛。遗尿偏虚则暴痒气逆。明堂云。主 疟久不愈。
神门二穴
土也。一名兑冲。在掌后兑骨端陷中。灸七壮。炷如小麦。针二分。
留七呼。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少气遗溺。大人小儿五痫西方子云。笑若狂手掣挛挛。主喉痹。
阴 二穴
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针三分。灸七壮。铜人经云。治失音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西方子云。在掌后动脉中。主气惊。
通里二穴
在腕后一寸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云。灸七壮。主头目眩痛。
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暴喑不能言语。铜人经云。主热病。卒心中懊 。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悸。肘 臂痛。实则皮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西方子云。主热病先不乐数日烦心。
灵道二穴
金也。去掌后一寸半。或一寸。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痛悲恐。相引螈 。肘挛柱满。暴喑不能言。
少海二穴
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屈肘得之。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五分。明堂云。在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经云。穴在肘内廉节后陷中动脉应手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不宜灸。下经云。灸五壮。素注云。五壮。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
四肢不得举。又云。疗腋下瘰 痹痛。屈伸不得。风痹疼疰病。西方子云。主头痛汗出。寒热。不恶寒。及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项强急痛。不可以顾。主气逆。呼吸噫。呕哕。羊癫疾。羊痫吐舌沫出。羊鸣戾颈。主手臂挛。主疟振寒。项痛引肘腋痛。引小腹中及目黄胁痛。铜人经云。灸三壮。明堂下经。素问注。皆云。灸五壮。上经甄权皆云。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灵二穴
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灸七壮。明堂下经云。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极泉二穴
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灸七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治心痛干呕。
四肢不收。咽干烦渴。臂肘厥寒。目黄胁下满痛。
卷八 针灸门
穴
少泽二穴
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外侧。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壮。针一分铜人经云。一名少吉。手太阳脉之所出。为井也。主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螈 头痛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西方子云。主口热口干。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主振寒。小指不用。
前谷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针一分。灸一壮。明堂云。灸三壮。
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热病汗不出。 疟癫疾耳鸣。颔肿喉痹。咳嗽衄血颈项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举。又云。主目眩淫淫。转甲小指痛。西方子云。
主目泣出急痛吸咽偏肿不可以咽。臂肿痛。肘挛。 疟。寒热。目上插。小便赤。
后溪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灸一壮。针一分。明堂经云。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壮。主 疟寒热。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难屈伸。五指尽痛。不可掣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目赤。鼻衄。耳聋胸满。颈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肘臂挛急。西方子云。主目泪出。 烂有翳。耳鸣鼻窒。喘息不通。肩 痛。臂肘挛急风眩身寒。泣出而惊。热病不出汗。身热恶寒。
腕骨二穴
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壮。针二分。留三呼。铜人经云。
手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热病汗不出。胁下痛不得息。颈颔肿。寒热。耳鸣。目冷泪生翳。
狂阳偏枯。臂肘不得屈伸。 疟。头痛。烦闷。惊风螈 。五指掣不可屈伸。西方子云。主颈项痛不可顾。目泣出。颔痛。引耳嘈嘈无所闻。肘节痹。臂酸重腋急。臂腕急。外侧痛如脱。烦满狂言。臂肩疼。疟乍寒乍热。
阳谷二穴
火也。在手外侧腕中。 (素问作兑)骨下陷中。灸二壮。针二分。留二呼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行为经也。主癫疾狂走。热病汗不出。胁痛。颈颔肿。寒热。耳聋耳鸣。上下牙齿(龋齿)痛。臂腕外侧痛不举。戾颈。妄言吐舌。不得左右顾俯。螈 。头目眩痛。西方子云。主项强急痛。目痛赤。颔痛引耳嘈嘈无所闻。自啮唇。肘痛时寒。热病振栗鼓颔。腹满阴痿色不变。乍寒乍热。主疟。若笑若狂。痔痛。腋下肿。
养老二穴
在手踝骨上空一寸陷中。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手太阳 。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视不明。
支正二穴
在腕后五寸。别走少阴。灸三壮。针三分。明堂云。在手太阳腕后五寸。
去养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壮。主惊恐悲愁。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也。秦承祖云。兼治五劳。四肢力弱虚乏等病。铜人经云。治寒热颔肿肘挛。头痛目眩。风虚惊恐。狂惕生疣目。西方子云。主颈肿项痛不可顾。狂言热病。先腰胫酸。喜渴数饮食。身热项痛而强。振寒寒热。
小海二穴
土也。在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灸三壮。
针二分。铜人经云。手太阳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龋齿龈肿。风眩颈项痛。疡肿。振寒肘腋肿。少腹痛。四肢不举。西方子云。灸五壮。主项强急痛不可顾。痫发。螈 狂走。
不得卧。心中烦。癫疾。羊痫吐舌。羊鸣戾颈。疟背振寒。及风疟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
卷八 针灸门
穴
中冲二穴
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针一分。明堂云。灸一壮。
主热病烦心。心闷而汗不出。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烦满舌本痛。秦承祖云。兼主神气不足失志也。铜人经云。手厥阴心主脉之所出也。为井。西方子云。主肘中痛。掌中心热。心痛浸淫
劳宫二穴
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横文动脉中。屈无名指着处是。灸三壮。
明堂经云。针二分。得气即泻。只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不得灸。灸令生息肉。日加忌同。素注云。灸三壮(一名掌中)。铜人经云。手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中风喜怒。悲笑不休。
手痹。热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胸胁支满。黄胆目黄。又云。主手掌后 痹手痹。白屑起。西方子云。主喉嗌痛。主呕吐。主风热。心中悲喜思慕 。喜笑不止。及口中烂。掌中热。主热痔。咳溺溺血。资生经云。赵岐释孟子云。无名之指第四指也。今日屈无名指着处是穴。
盖屈第四指也(无名指。当屈中指为是。今说屈第四指。非也)。
大陵二穴
土地。在掌后两筋间陷中。针五分。灸三壮。铜人经云。手厥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西方子云。主心痛。咳逆寒热发。手掣手挛。及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 欷。喜笑不止。主心下澹澹。主掌中热。身热如火。浸淫烦满。舌本痛。主疟乍寒乍热。主咳喘。主呕血。主胸中痛。主痂疥。
内关二穴
在掌后去腕二寸。别走少阳。针五分。灸三壮。西方子云。主面赤热主目KT KT 。昏夜无所见。主目赤支满。中风肘挛。实则心暴痛。虚则心烦惕惕。
间使二穴
金也。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针三分。灸五壮。明堂下经云。七壮(千金云。腕后三寸。或云掌后陷中)。又云。主卒狂惊悸。臂中肿痛。屈伸难。岐伯云。主鬼神邪也。铜人经云。手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鲠。西方子云。灸七壮主心胸痹背相引。主嗌中如扼。主肘内廉痛。主热病烦心。喜哕喜动为热。
门二穴
去腕五寸。手厥阴 。针三分。灸五壮。铜人经云。治心痛衄血。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及呕血。西方子云。在掌后去腕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