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婴童宝鉴》小儿客忤歌:客忤多因人物冲,更遭鬼气亦相同。青黄吐出并白沫,水谷开张腹又疼。面色五般时变动,脉弦急数不干风。一同痫吊多惊证,两目根据常异有风。

  《千金》治少小中客忤、强项欲死方。

  取衣中白鱼十枚为末,以敷母乳头上,令小儿饮之,入咽立愈。一方:二枚,着儿母手掩儿脐中,儿吐下愈。亦以摩儿项及脊强处。

  《千金》治少小客忤,二物黄土涂头方。

  灶中黄土、蚯蚓屎等分捣合,和水和如鸡子黄大,涂儿头上及五心,良。一方云:鸡子青和如泥。

  《千金》又方吞麝香如豆大许,立愈。《圣惠》研如粉,清水调一字。(《广利方》治客忤,用麝香调,涂儿口。)《千金》治少小犯客忤发作有时者方。

  以母月衣覆儿上,大良。

  《千金翼》治小儿新生客忤中恶,发痫发热,乳哺不消,中风反折,口吐舌并疰忤面青,目上插,腹满癫痫,羸瘦疰及三岁不行。

  双丸方上麝香 牛黄 黄连(宣州者。各二两) 丹砂 特生矾石(烧) 附子(炮,去皮) 雄黄 桂心 乌贼鱼骨(各一两) 巴豆(六十枚,去皮、心熬) 赤头蜈蚣(一枚,熬。《圣惠》与此方同,独麝香、牛黄减半,蜈蚣加半)上一十一味各异捣、筛,别研巴豆如膏,乃纳诸药,炼蜜和捣三千杵,密壅之,勿泄气。生十日、二十日至一月,日服如黍米大二丸,四十日至百日服麻子大二丸,一岁以上以意增加。有儿虽小而病重者,增大其丸,不必根据此丸。小儿病客忤,率多耐药,服药当汗出,若汗不出者不瘥也。一日一夜四、五服,以汗出为瘥。凡候儿中人者,为人乳子未了而有子者,亦使儿客忤。口中衔血,即月客也。若有此者,当寻服此药,即儿可全也。口聚唾,腹起热者,当灸脐中,不过二、七壮,并勤服此药。若喜失子者,产讫,儿堕落地声未绝,便即以手指刮舌上,当得所衔血如韭叶者,便以药二丸如粟米大服之,作七日乃止,无不痊也。若无赤头蜈蚣,赤足者亦得,三枚皆断取前两节,其后分不可用也。

  《外台》崔氏又疗儿若卒客忤中人,吐,不下乳哺,面青,脉变弦急者,以浴之方。

  取钱七十文,以水三斗,煮令有味,适寒温浴儿,良。(《圣惠》用青铜钱一百二十文。)《子母秘录》治小儿卒客忤死。

  烧桔梗末三钱匕饮服。

  《集验》主小儿客忤。

  墨捣、筛,和水温服半钱匕。好墨入药,粗者不堪。

  《食疗》治小儿客忤。

  熊骨煮汤浴之。

  日华子治小儿客忤。

  乌雌鸡粪炒服。

  《元和纪用经》疗小儿客忤。

  捣菖蒲汁内口中。

  又生艾汁内口中。

  又磨刀水三、四滴,妙。

  《圣惠》治小儿血脉盛实,寒热作时,四肢惊掣,发热大吐。儿若已能进哺,中食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客忤,人、鬼气并诸痫等。并宜服龙胆散方龙胆(去芦头) 钩藤 柴胡(去苗) 甘草(炙微赤,锉) 赤茯苓 黄芩 桔梗(去芦头) 赤芍药 川大黄(锉碎微炒。各一分) 蜣(三枚,去翅、足,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日四、五服。

  《圣惠》辟小儿诸般惊叫,颤螈 ,从初养下便与乳母带,辟诸惊忤之气。

  雄黄丸方雄黄 煎香 白胶香 降真香(末) 鬼臼(去毛,为末。各一两) 虎头骨(微炙) 猴孙头骨(微炙。各三分) 麝香 白龙脑 乳香(各一分) 大蛇头(一枚,炙)上件药都研令细,用熟枣肉和丸如弹子大。初长儿前先烧一丸,次用丝绢袋子带一丸于身上,辟一切惊忤之气。

  《圣惠》治小儿中客忤体热方。

  白龙骨 葛根(锉。各一分) 牛黄(细研,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日三、四服。

  《圣惠》治小儿客忤,惊啼壮热。

  犀角散方犀角屑 麦门冬(去心,焙) 钩藤 朱砂(细研。以上各一分) 牛黄(细研,半分) 麝香(三豆大,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金银温汤调下半钱。

  《圣惠》治小儿客忤,惊啼叫方。

  灶中黄土(二两) 鸡子(一枚,去壳)上件药相和,入少许水调。先以桃柳汤浴儿,后将此药涂五心及顶门上。

  《圣惠》又方猪乳(一粟壳) 牛黄末(一字)上件药相和,渐渐滴儿中口佳。

  《圣惠》治小儿卒客忤,躯啼、腹坚满。

  雀粪丸方雀粪(一两) 当归(半两,锉,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五十日儿每服一丸,以乳汁下,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客忤,欲死、心腹痛。

  雄黄散方雄黄 麝香上件各等分,都研细为散。周 儿每服一字,用刺鸡冠血调灌之,空心,午后各一服。更随儿大小临时以意加减。《婴孺方》云:无麝香,以牛黄代之。

  《圣惠》治小儿卒中客忤方。

  铜照子鼻上烧令赤,着少许酒中淬过,少少与儿服之。

  《圣惠》治小儿客忤壮热,浴方。

  白芷根苗 苦参上件药等分,粗捣为散。用清浆水煎,入盐少许以浴儿,浴了用粉摩之,佳。

  《圣惠》又方上取李叶煎汤,去滓,温洗浴儿,瘥。

  《圣惠》又方新马粪(一枚)上水绞取汁,与儿时时服少许。

  《圣惠》治小儿客忤,欲野狼狈方。

  上抱儿于厕前,取屎,草烧灰为末,水调服少许即愈。

  《圣惠》治小儿卒中客忤。禁符图 上件符并朱书,额上贴之。

  《谭氏殊圣》治客忤方。

  忽尔连连哭不休,浑身壮热脉如钩。惊啼不得冤神鬼,客忤伤心不自由。犀角雄黄相共捣,桃符煎水看稀稠。人参 茯苓 车前子,丸吃三服请不忧。

  安神丸生犀末(半钱) 雄黄(研) 人参 茯苓 车前子(各一分)上为末,取桃白皮一两、桃符一两,二味以水三升,同煎至一升,去滓,更煎成膏,和前药丸如麻子大。

  每服三丸,芍药汤下。

  《谭氏殊圣》又治客忤方。

  小儿哽气筑心连,喘息多愁胃口涎。唯有此疾宜早治,为缘客忤气相煎。看看病状医难效,取取真珠散半钱。龙脑生犀香附子,小儿餐了保身安。

  真珠散真珠末(四钱) 生犀末(二钱) 香附子末(一钱) 龙脑(半字)上同研。每服一字,桃仁汤调下。乳母忌生冷、油腻、一切毒物半月。

  《婴孺方》治中客忤人,吐下,面青黄,脉弦急者。

  上取水三斗,煎令有味,浴儿瘥。

  《婴孺方》治小儿客忤吐痢。

  白扇汤方白扇 牡蛎(各四分) 蜀漆(二分) 附子(一分,炮)上以水二升煮四合,适温冷,晚服一合汤方。

  《婴孺方》治小儿少小客忤痛及气满常痛。

  麝香汤方麝香(大豆大二颗) 半夏(洗) 黄 (各一两) 甘草(炙) 干姜 桂心(各半两)上水三升煮八合,下麝香末再煎一小沸,先食服三合。

  《婴孺方》治少小儿客忤丸方。

  蝇屎(秋夏预于蝇多处收,丸之)上小儿一服一黍大,大儿麻子大一丸,大良。

  《婴孺方》治小儿中忤。

  一味饼方灶黄 灰火(一升)上以醋溲入疏绢袋中,按作饼状,摩儿胸上,灰冷去之。破看灰中有人毛,牛、马、猪、羊等毛,皆有形似,以毛别之。灰置妇人脚上先试之,乃可置儿胸上,仍数摇动,勿令太热。

  张涣:婴儿血气未实,皆神气软弱,除父母及乳养之常照管外,不可令见生人及抱往别房异户,及不可见牛马兽畜等。其父母家人之类,自外及寅夜行归家,亦不可见儿,恐经履鬼神粗恶暴气。若犯人令儿吐下青黄赤白,水谷解离。其状似发痫者,但眼不上戴,脉不弦急,名曰客忤,宜用辟邪膏方。(凡断乳小儿,亦有中恶卒暴者,亦宜服此药,立至苏省。)降真香(锉) 白胶香 沉香 虎骨(微炙) 鬼臼(去毛) 草龙胆 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上件各半两捣,罗为细末,次入水磨雄黄半两,细研水飞。次研麝香一钱,都拌匀,炼蜜和如鸡头大。每服一粒,煎乳香汤化下。及别丸如弹子大,用丝绢袋子盛,令儿衣服上带之,仍卧内常烧,神妙。

  《刘氏家传方》小儿客忤,晓夜啼叫不已。

  菩萨退和纸烧通赤,以瓷瓯盖勿失性,研入麝香少许,浓煎金银、薄荷汤调下。或未能饮药,只调涂乳头上,或乳汁调下。

  《婴孺方》治小儿客忤惊啼,以爪爪儿手大指甲后肉际,汁出即止。

  《婴孺》灸法:治客忤吐不止,灸手心主间使、大都、隐白、三阴交各三炷。

  《婴孺》又灸法:大椎下第五节,及灸足跟后黄白肉际,二七炷立瘥。

  《婴孺》载葛氏灸法:小儿中客忤恶气,灸儿脐上下左右各半寸,及灸儿鸠尾下一寸。凡五处各三十壮,都主儿百疾。

  《婴童宝鉴》:小儿客忤灸九角,在耳尖上入发际。又灸阳门,在当阳下入发际。

  卷第七

  中人忤第三(犯人噤附)《千金》论中客忤与中人、中马忤皆通而为一,治法亦多同,然不能无少异尔。

  《葛氏肘后》治小儿中人,吐下黄水,用水一斗煮钱十四文,以浴之。

  葛氏又法:取水和粉并熟艾,各为丸,鸡子大。摩小儿五心良久,擘毛出,瘥。

  《葛氏肘后》徐王神效方 治小儿吐乳,四肢皆软,谓之中人忤。

  桂心三两,水二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又将浓滓涂五心,常令温之。(《婴孺方》治中人忤,桂心二两,水三升,煮一升半。)《千金》治卒中人忤方。

  剪取驴前膊胛上旋毛,大如弹子,以乳汁煎之,令毛消药成,着乳头上饮之,下喉即愈。

  《千金》又方烧母衣带三寸,并发合乳汁服之。

  《千金》又方取牛口沫敷乳头饮之。

  《千金》又方取牛鼻津服之。

  《千金》治小儿寒热及恶气中人。

  一物猪蹄散方猪后脚悬蹄烧末捣、筛,以乳汁饮一撮,立效。

  《千金》治少小见人来卒不佳,腹中作声者。

  二物烧发散方用向来者人囟上发十茎,断儿衣带少许,合烧灰,细末和乳饮儿,即愈。

  《千金》治小儿中人忤,躯啼面青,腹强者。

  一物猪通浴方猪通二升,以热汤灌之,适寒温浴儿。

  《食医心鉴》:小儿寒热,恶气中人,亦以湿豉为丸如客忤法。

  《婴孺方》治小儿中人忤方。

  上取生肫,暖汤浴肫,取汁浴儿立瘥。

  《婴孺》又方马通上烧为灰,酒三升煮沸浴儿。

  《婴孺方》治小儿生五、六日,卒得口牵不能乳,有候中人者,啼声不出死,不治。觉晚者死,觉早者气未入脏腑。又微引乳者,宜此汤治之。

  甘草(炙) 龙骨 茯苓 牡蛎(虾赤) 干地黄 黄芩(各一分) 当归 桂心(各半两。以上切之)上取淡竹沥一升,煮取五合绞去滓,下白蜜一合服之,消息节之。

  《婴孺》治小儿暴惊啼绝死,或外人入户邪随来,或病患见其病名滔,众医不治。

  千金汤方蜀漆 左顾牡蛎( 赤。各一分)上以浆水一升煮五合。温服一合,噤不能咽,含之令下,即瘥。

  附《茅先生方》:小儿生下犯人噤候。面青黑,合脐眼闭,吐逆不下乳。此候因生下来不免外人看问,或有腋气,或因妇人月假不净,或外人带邪神触着生下来。大故乳哺使触异气之物,气血未就,又被风邪击致此。

  所治者,先用朱砂膏(方见惊积门下)乳上吮下,后用镇心丸(方见一切惊门中)与服即愈。

  如见不下乳,眼视肚硬,死候。大凡初生下儿子,家中人不见,不可便与外人入房看问,人家各有神祗。又恐妇人腋气及月假不净触着,恐中客忤,此即是养儿之法。

  卷第七

  中马忤第四《千金》论曰:凡诸乘马行,得马汗气臭,未盥洗易衣装,而便向儿边,令儿中马客忤。儿卒见马来,及闻马鸣惊,及马上衣物、马气,皆令小儿中马客忤。慎护之,特重一岁儿也。

  《圣惠》:凡人乘马到人家,人身有马汗不暇汤浴,则须换衣服。不暇换衣服即食顷间歇定,方得亲近小儿。

  若不如此,则小儿中马毒客忤。或初卸马,马气未歇,将鞍辔等物逼近小儿,儿闻马嘶便惊,皆因中马毒客忤。

  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甚者致夭也。

  《千金》治小儿中马客忤法(中客、中人皆可用:)用粉为丸如豉法,摩儿手足心及心头脐上下,行转摩之。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咒讫,弃丸道中。

  《千金》又法:取一刀横着灶上,解儿衣,发其心腹讫(《千金翼》以发字作拨。)取刀持向儿吮之唾,辄以刀拟向心腹,啡啡曰(音非,出唾貌):煌煌日,出东方,背阴向阳。葛公、葛公,不知何公(《千金翼》云:葛公、葛母,不知何公。)子来不视,去罔顾,过与生人忤。梁上尘,天之神。户下土,鬼所经。大刀锾犀对灶君,二七唾客愈儿惊。唾啡啡,如此二七啡啡。每唾以刀拟之咒。当三遍乃毕。用豉丸亦如上法,五、六遍讫。取此丸破视,其中有毛,弃丸道中,人马客忤即愈矣。

  《简要济众》治小儿中马毒客忤,取马尾于儿面前烧,令儿咽烟气,日烧之,瘥为度。

  《圣惠》又方上取马口角沫,涂儿口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