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良方集要


  第一六七章,妊娠时气方论

  论曰:四季之间,非其时而有其气,谓春寒夏冷,秋热冬暖之不正也所感者不拘长少,其症相类,故云时气,妊娠患之,重者多致伤胎。

  愚按前症与前伤塞互相主治。

  秦艽散:治时气五六日,不得汗,囗乾饮水,狂言呕逆。秦艽、柴胡各五分石膏一钱、犀角镑、赤茯苓、前胡、甘草、葛根、升麻、黄芩各四分上用淡竹茹一分,水煎服。

  葛根饮子:治时气烦热,囗乾头痛。、麻黄去节根、乾葛各半两、石膏一两、豉一合、白米半合、栀子二十粒、葱白二茎,上用水煎,分三服汗出为效。

  消热饮子:治时气六七日,大小便不利。芒硝一两细研、葵子二两上如前煎服,以利为效。

  第一六八章,妊娠热病方论

  冬时触冒严塞即病,为伤寒,藏於肌骨,夏至发为暑病,即热症也。

  妊娠患之,多致堕胎,热病与中暑相似,但热病者脉实,中暑者脉虚,治当审察不可概施。

  愚按此症与前後三症同治。

  治妊娠热病头痛,呕吐烦闷。人叁一方无、竹茹、葛根各一两、芦根二两、知母三两、麦门冬去心一两半,右每服四钱,连根葱白三寸,水煎。

  栀子仁饮:治热病发斑黑色,小便如血,气喘急,胎欲落。栀子、升麻、生地黄石膏各二钱、黄芩、大青各一两,上每服半两,葱白七寸,豉四十九粒水煎。

  大黄饮:治热病六七日,大小便秘涩。大黄、石膏各一两、知母、前胡赤茯苓各三分、栀子、甘草、黄芩各半两,右每服五钱,生地一分,煎服。

  又方,伏龙肝细研,每服一钱,水调下。

  又方,暮根煮汁时服一盏。

  补遗芦根汤:治热病头疼,心烦呕吐。知母四两、青竹茹三两,右每服五钱生芦根一握,糯米一撮,水煎。

  栀子五物汤:治妊妇伤寒,壮热头痛。栀子、前胡、知母各二两、黄芩一两石膏四两,上每服五钱,用水煎服。

  升麻六物汤:治伤塞斑黑溺血。升麻、栀子各二两、大青、杏仁、黄芩上每服五钱,葱头水煎。

  第一六九章,妊娠伤寒热病防损胎方论

  论曰:「非节之气,伤於妊妇,热毒侵损胞胎,若不早治,多致堕胎漏血则子母之命,亦不能全矣。」

  愚按:前症当分察六经为主,而叁於前後方论。

  治妊娠伤寒身痛壮热。葱白切一升、前胡、葛根、石膏各十分、青黛六分、升麻八分、栀子右用水煎,分三服。

  治妊娠伤寒大小便秘结。前胡十一分、大黄、石膏各二十分、栀子十枚、知母、黄芩、茯苓各八分、生姜各八分,上用水煎,分三服。

  治妊娠伤塞,发斑忽黑,小便如血,胎欲落。栀子、升麻各四两、青黛二两石膏八两、黄芩三两、葱白切一升、生地黄二十枚,上用水煎分三服、忌热物。

  又用井中泥涂心下,乾则易。

  补遗,治妊娠热病,先以白术散安胎。

  第一七0章,妊娠热病胎死腹中方论

  论曰:热病以致胎死不能出者,但服黑神散,胎自下矣。

  愚按

  陈无择先生曰:「前症当祝产母,若面赤舌青,知其子死。面青舌赤,知母死子生。

  肤青吐沫,子母俱死。若双胎,或一死一活,用黑神散。」

  窃谓前症,宜补助产母,使其胎自下,黑神散,恐其太热,不宜轻用。

  果一胎己死者,用平胃散朴硝水银下之,最为稳当,庶不错伤生者。

  黑神散:(又名乌金散,灵苑方名肉桂散。)桂心、当归、芍药、甘草炙、乾姜炒、生地黄各一两、黑豆炒去皮二两、附子,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用温酒调下。

  补遗,胎死用红花酒煮汁,饮二三碗。

  又方,伏龙肝为末,温酒调下二钱,白汤亦可。

  又方,朴硝末,童子小便和热酒,调下三钱,立出。

  第一七一章,妊 疟疾方论

  论曰:「妊娠病疟,乃夏伤於暑,客於皮肤,至秋而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相离,塞热俱作,其发晏者,由风邪客於风府,循膂而下,卫气至一日一夜当大会於风府,故发日晏与早者,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侱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於侠卫之脉,其行九日,出缺盆,其气既止,故发更早其间日发者,风邪内搏五腿,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也妊娠而发,多伤於胎。」

  愚按

  前症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外邪所感,或碜怒伤脾,或暑邪所伏审系饮食停滞,用六君子,加桔梗、苍术、藿香。

  外邪多而饮食少,用 香正气散。

  外邢少而饮食多,用人叁养胃汤。

  劳伤元气,用补中益气汤。

  若郁怒所伤,用小柴胡兼归脾汤。

  若木侮土,久而不愈,用六君子为主,佐以安胎药,乃叁三阴三阳陉而治之。

  附治验

  妇人困怒发疟,举发无期,久而不己,胸腹不利,饮食少思,吞酸吐痰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栀。二十馀剂寻愈,但哺热少食,又用四君子加柴胡升麻为主佐以消遥散而痊。

  妊娠疟久不已,嗳气下气,胸腹膨胀,食少欲呕,便血少寐,此属肝脾郁怒用归脾汤,加柴胡山栀渐愈,又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山栀升麻而愈。

  妊娠患疟己愈,但寒热少食,头痛,晡热内热,此脾虚血热也。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头痛顿止。又用六君子汤加芎归,饮食顿进。再用逍遥散加叁术而寒热鱼。

  七宝散:治疟疾一日一获,或一日两发,或间日一发。常山、厚朴姜制、青皮陈皮并去白、甘草炒、槟榔、草果等分,右每服半两,酒水各一碗煎至一盏,去渣,露一宿,发时面东温服,良久再服,一妊妇先寒後热,六脉浮紧用前散一剂而愈。

  清脾汤:治妊娠疟疾,塞多热少,或但寒不寒,囗苦舌乾,大便秘涩不进饮食,脉弦数者。青皮、厚朴姜制、白术炒、草果、茯苓、半夏炒、黄芩、柴胡、甘草炙各五分,右用姜水煎。

  附方

  交加散:治食疟神效。肉豆蔻二个一生一煨、草豆蔻二个一生一煨、甘草二钱半炒半生、厚朴一两半煨半生、生姜一两半煨半生,右用姜水煎发日五更服。

  仲景白虎加桂枝汤:治温疟。知母六钱、桂枝、黄芩各一钱、括蒌根二钱、甘草炙、牡蛎、乾姜各一钱,右用水煎服,汗出即愈,此少阳经药也。

  桂枝羌活汤:治疟处暑以前,头痛脉浮,恶风有汗。桂枝、羌活、防风甘草各一钱五分,右水煎,发服,吐加半夏曲。

  麻黄羌活汤:治症如前,但恶寒无汗。麻黄去节、羌活、防风、甘草各半两上如前服,加法同二方,太阳陉药也。

  白芷汤:治疟,身熟目痛,热多寒少,脉长,先以大柴胡下之,微利为度馀热不尽,当服此汤。白芷一两、知母一两七钱、石膏四两,上粗末依前服,阳明经药也。

  桂枝芍药汤:治疟寒热不论先後,此太阳阳明合病,寒热作则必战。经曰「热胜而动也,泼热则必汗泄。」经曰:「汗出不愈,如内热也。」

  乃阳磕阴虚之证,此汤主之,否则久而传於阴经矣。桂五分、黄 、知母、石膏、芍药各二钱。

  桂枝黄芩汤:如服前药,转甚,三阳合病也,宜此合之。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人叁、甘草各八分、半夏、石膏、知母各五分,右每粗末,依前服如外邪已解而内末己,再服下药,从卯至年泼,大柴胡下之。从年至酉发邪气在内也,大承气下之。

  从酉至子发或至实发,邢气在血也,桃仁承气汤下之。微利後更以小柴胡汤彻其邪气。

  按此太阳阳明少阳经药也。以上诸方,并系发风寒暑热之气,自外而入中於三阳之经者也。

  桂枝石膏汤:治疟疾隔日,先寒後热。桂枝五钱、石膏一两五钱、知母一两五钱、黄芩一两,右分三服,水煎,此太阳阳明经药也,隔日发者邪气所舍深者也。

  麻黄黄芩汤:治疟发如前症而夜发者。麻黄一两去节、甘草炙三钱、黄芩五分、桂二钱、桃仁三十个去皮尖,右依前服,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骤则肝气 ,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发散血中风寒,治风暑深入阴分乃血受病,邪气所舍尤深者也,麻黄桂枝桃仁等,乃太阴经血药,非三阴经药也。

  第一七二章,妊振霍乱方论

  夫饮食过度,触冒风冷,阴阳不和,清浊相干,谓之霍乱。

  其间或先吐,或腹痛吐利,是因於热也。

  若头痛体疼发热,是挟风邪也。

  若风折皮肤,则气不宣通,而风热上冲为头痛。

  若风入肠胃,则泄利呕吐,甚则手足逆冷,此阳气暴竭,谓之四逆。

  妊娠患之,多致伤胎。

  愚按

  前症若因内伤饮食,外感风寒,用藿香正气散。

  若饮食停滞,用平胃散。

  果脾胃顿 ,阳气虚寒,手足逆冷者,须用温补之剂,治当详审,毋使动胎也。

  附治验

  一妊扫霍乱己止,但不进饮食,囗内味酸,泛行消导宽中。余曰此胃气伤而虚热也,当用四君子汤。」彼不信,乃服人叁养胃汤,呕吐酸水其胎不安,是药复伤也。仍与四君子汤,俾煎熟,令患者先嗅药气,不作呕则呷少许恐复呕则胎为钓动也,如是旬馀而鱼。

  人叁散:治脾胃虚寒,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人叁、厚朴姜制、橘红各一钱、当归、乾姜炮、甘草炙各五分,上用枣水煎。

  人叁白术散:治脾胃虚弱吐 ,或吐泻作渴不食。白术、茯苓、人叁、甘草炒、木香、藿香各五分、乾葛一钱,上用水煎肚,吐甚加生姜汁频饮之。

  缩脾饮:解伏热,阴烦渴,消暑毒,止吐泻,宜沉冷频服。草果仁四两、乌梅肉三两、甘草炒二两半,上每服半两,用姜十斤,水煎。

  木瓜煎,治吐泻转筋闷绝。吴茱萸汤泡七次、生姜切各一分、木瓜木刀切两半,上每服二三钱,用水煎。

  治霍乱,其效神速,一方有黄连无扁豆,仍与风痉论通用,妊妇霍乱腹痛四肢冷逆自汗脉细,理中汤治之,伤食,加陈皮。寒甚胍欲绝,阴症悉具,加炮 子。

  竹茹汤:治霍乱热渴脉数。

  第一七三章,妊娠泄泻方论

  论曰:妊娠泄泻,或青或白,水 不化,腹痛肠鸣,谓之洞泄。

  水谷不化,喜饮呕逆,谓之协热下利。

  并以五苓散利小便,次以黄连阿胶丸,或三黄熟艾汤以安之。

  若泻黄有沫,肠鸣腹痛,脉沈紧数,用戊己丸和之。

  嗳腐不食,胃脉沈紧,用感应丸下之,後调和脾胃。

  若风冷水谷不化,如豆汁。用胃风汤。

  寒冷脐下阴冷动泄,用理中汤,治中汤。

  伏暑心烦渴泻水,用四苓散。

  伤湿泄泻,小便自利,用不换金正气散,胃苓汤。

  此四证之大略也。

  愚按

  米食所伤,用六君加壳蘖。

  面食所伤,用六君加麦蘖。

  肉食所伤,用六君加山查。

  若兼寒热作呕,乃 木侮脾土,用六君加柴胡、生姜。

  兼呕吐腹痛,手足逆冷,乃寒水侮土,六君加姜桂,不应,用钱氏益黄散。

  若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汤。

  若泄泻色黄,乃脾土之真色,用六君加木香、肉果。

  若作呕不食,腹痛恶寒,乃脾土虚寒,用六君加木香、姜桂。

  若泻在五更清晨,饮食少思,乃脾胃虚弱,五更服四神丸,日间服白术散,如不应或愈而复作,或饮食少思,急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为善。

  附治验

  边太常侧室,妊娠泄泻,自用枳术黄连之类,腹闷吐痰,发热恶寒,饮食到囗即欲作呕,强匙许,即吞酸不快,欲用 痰理气。余曰:「此因脾胃伤而痰滞中 若治痰气,复伤脾胃矣。」遂以叁术炮姜为末,丸如黍粒,不时含咽三五丸渐加至三日後,日进六君子汤而寻煎。

  进士王徼徵之内,怀妊泄泻,恶食作呕。余曰:「脾气伤也。」其内忧之强进米饮,余谓:「饮亦能伤胃,且不必强,俟脾胃醒,宿滞自化,饮食自进。」

  不信,别用人叁养胃汤饮之,吐水酸苦,又欲投降火塞药。余曰:「若然则胃气益伤也。」经云:「损其脾胃者,调其饮食,适其塞温。」後不药果煎。

  厚朴丸,治洞泄寒中。乾姜炒、厚朴去皮等分、右水 炒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草果散:治虚寒泄泻腹痛无度。厚朴姜汁拌炒二两、肉豆蔻十个面煨草豆蔻十个煨、上每服三钱,用姜水煎。

  第一七四章,妊娠下痢黄水方论

  论曰:「妊娠饮仓生冷,脾胃不能克化,致令心腹疼痛。若血分病则色赤气分病则色白,血气俱病,则色赤白相雉。若热乘大肠血虚受病,则成血痢也。」

  愚按

  治痢之法,当叁前篇,其下黄水,乃脾土亏损,真色下陷也,当补益中气。

  若黄而兼青,乃肝木克脾土,宜平肝补脾。若黄而兼白,乃子令母虚,须补脾胃。

  若黄而兼黑,是水反侮土矣,必温补脾胃。

  若黄而兼赤,乃心母益子,但补中益气。

  若肠胃虚弱,风邪客之,用胃风汤。或胎气不安,急补脾胃而自安矣。

  凡安胎之药,当临病制宜,不必拘用阿胶,艾叶之类。

  附治验

  地官胡成甫之内,妊娠久痢,自用消导理气之剂,腹内重坠,胎气不安又用阿胶艾叶之类,不应。余曰:「腹重坠下,元气虚也,胎动不安,内热盛也。」遂用补中益气而安,又用六君子汤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