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肿胀门
肿胀门
槟榔散
槟榔另研末,五钱 桑白皮一两五钱 商陆 生姜各一两 甘草炙,二钱五分 右除槟榔外,用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五更初分作二服,每服调槟榔末二钱五分,服至平明,当利。如未利,再服。
五皮散 【《和剂》】 治风湿客于脾经,气血凝滞,以致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兼治皮水,姙娠胎水。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右各等分(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热服,无时。一方,加白朮、磨沉香、木香入。
五皮散 【《澹寮方》】 治他病愈后,或疟痢后,身体面目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脉虚而大。此由脾肺虚弱不能运行诸气,诸气不理,散漫于皮肤肌腠之间,故令肿满也。 大腹皮 赤茯苓皮 生姜皮 陈皮 桑白皮 右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同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日三服。并忌生冷油腻坚硬之物。脚肿用加味五皮汤,即五皮散内加五加皮、木瓜、防己。不服水土,再入胃苓汤。
疏凿饮子 【《济生方》】 治水气,通身浮肿,喘呼气急,烦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热药不得者。 泽泻 商陆 赤小豆炒 羌活 椒目 木通 秦艽 白茯苓皮 大腹皮 槟榔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七八分,不拘时温服。
调胃白朮泽泻散 【《元戎》】 治痰病化为水气,传为水鼓,不能食。 白朮 泽泻 芍药 陈皮 白茯苓 生姜 木香 槟榔各等分 右为末。一法加白朮本药各半,治脐腹上肿如神。心下痞者,加枳实。下盛者加牵牛。
汉防己煮散褚澄秘方 治水肿上气。 汉防己 泽漆叶 石苇去毛 桑白皮 泽泻 丹参 茯苓 橘皮 白朮各三两 通草一两 生姜切,十两 (木郁)李仁五合 右十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一升七合,内四方小匕,煮取八合,顿服,日二。小便利为度。
葶苈丸 治肺气喘嗽,面目浮肿,喘促不安,小便赤色。 甜葶苈隔纸炒 贝母煨黄色 木通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防己各二两 右为细末,用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白皮煎汤食前下。
白朮木香散 治喘嗽肿满,变成水病,不能食,不能卧,小便秘。 白朮 赤茯苓 泽泻各一钱五分 木香 甘草各一钱 官桂七分 滑石三钱 陈皮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煎一锺,食前温服。
分气补心汤 治心气郁结,发为四肢浮肿,上气喘急。 木通 川芎 前胡 大腹皮 青皮 白朮 枳壳麸炒 甘草炙,各一钱 香附炒 白茯苓 桔梗各一钱五分 细辛 木香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锺,食前服。
当归散 治水肿之病,多由肾水不能摄养心火,心火不能滋养脾土,故土不制水,水气盈溢,气脉闭塞,渗透经络,发为浮肿之证,心腹坚胀,喘满不安。 当归 桂心 木香 赤茯苓 木通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白朮各一钱三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紫苏五叶,木瓜一片,煎一锺,不拘时服。
无碍丸 治脾病,湿流四肢浮肿。
木香五钱 大腹皮二两 槟榔 (木郁)李仁 蓬朮 三棱各一两 右为细末,用炒麦糵面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木香分气汤 治气留滞四肢,腹急中满,胸膈胁肋膨胀,虚气上冲,小便臭浊。 木香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半夏 枳壳 槟榔 灯心草 苏子各等分 右銼散,每服一两,水二盏,煎入麝香末少许,同服。
沉香琥珀丸 治水肿,一切急难证,小便不通。 橘红 防己各七钱五分 琥珀 杏仁去皮尖 泽泻 紫苏 赤茯苓各五钱 葶苈隔纸炒 (木郁)李仁去皮 沉香各一两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以麝香为衣,每服二十五丸,加至五十丸,空心人参煎汤送下,量虚实加减。《辨疑》无陈皮、防己,以莱菔子煎汤下。
人参木香散 治水气病。
人参 木香 白茯苓 滑石 琥珀 海金砂 枳壳 槟榔 猪苓 甘草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五钱,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日进三服。
大沉香尊重丸 治蛊胀腹满,水肿遍身肿满,气逆呕哕,喘乏,小便赤濇,大便不调,一切中满下虚危困之病。 萝卜子炒,六钱 沉香 丁香 人参 车前子 葶苈炒 槟榔各二钱 青皮 白丑 枳实炒 木通各四钱 胡椒 海金砂 木香 茯苓 蝎梢去毒 肉豆蔻各二钱半 白丁香一钱半 滑石三钱 (木郁)李仁去皮,一两二钱半 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姜汤送下,日进三服。忌盐鱼果肉面食,只可食白粥。
续随子丸 治通身肿满,喘闷不快。 人参 木香 汉防己 赤茯苓面蒸 大槟榔 海金砂研,各五钱 续随子一两 葶苈炒,四两 右为末,枣肉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桑白皮汤送下,食前温服。
补中治湿汤 【《医林》】 通治水病,补中行湿。 人参 白朮各一钱 苍朮 陈皮 赤茯苓 麦冬 木通 当归各七分 黄芩五分 厚朴 升麻各三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泽泻散 【《入门》,下同】 治水肿,二便濇。 泽泻 赤茯苓 枳壳 猪苓 木通 槟榔 黑牵牛头末各等分 右为末,生姜葱白汤,调下二钱。
黄米丸 治水蛊。
干丝瓜一条,去皮剪碎,和巴豆肉十四粒同炒,以巴豆色黄为度,去巴豆,又以陈仓米如丝瓜之多少入瓜内同炒,米黄色去瓜取米为末 右,水丸梧子大,每汤下百丸,数服即愈。盖丝瓜如人脉络,引巴豆之气入皮肤也。
漆雄丸 治水蛊。
生漆一两,锅内镕化,麻布绞去滓,复入锅内熬干 雄黄一两,研末 右为末,酢糊和丸梧子大,每四丸,麦芽汤吞下。
煨肾丸 【丹溪,下同】 治脾虚邪水流注,腰膝浮肿而痛。 甘遂生,五钱 木香一两
右为末,每一钱,猪腰子一枚,剜开去筋膜,掺药在内,薄荷叶裹定,外用湿纸四五重,慢火煨熟,临卧细嚼,温酒送下,利去黄水为度。
退肿塌气散 治积水惊水,或饮水过多积于脾,故四肢肿而外热。 赤小豆 陈皮 萝卜子炒,各二钱 甘草一钱 木香五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葶苈木香散 【《正传》】 治水肿腹胀,小便赤,大便滑泄。 白朮 葶苈 猪苓 赤茯苓各一两 木香 泽泻 木通 桂皮 甘草各五钱 滑石三两 右为末,白汤调下三钱。
桂朮汤 【《直指方》,下同】 治气分肿。 桂皮一钱五分 白朮 麻黄去根节 细辛 甘草各一钱 枳壳 干姜各七分半 右銼,作一贴,姜五片,水煎服。
桂苓汤 治血分肿。
桂皮 赤茯苓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蓬朮 三棱 桑白皮 槟榔 苍朮 大腹皮 青皮 陈皮 瞿麦穗 甘草各五分 葶苈隔纸炒 大黄煨,各二分半 右銼,作一贴,入姜五片,水煎服。
丹房奇朮 【《医鉴》】 治腹肿,不服药。 巴豆研去油,四钱 水银粉二钱 硫黄生,一钱 右同研成饼,先用新绵一片布脐上,次以饼掩之,外用帛缚,如人行三五里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下三五次,去药,以粥补之。久患者隔日取水。一饼可救二三十人。
涂脐膏 【《得效方》】 治水肿,小便绝少。 地龙生研 猪苓 甘遂 针砂各五钱 右为末,擂葱涎调成膏,敷脐中,约一寸,以绢帛束之,以小便多为度,日两易之。
消河饼 【《医鉴》,下同】 治水肿膨胀。 大田螺四个 大蒜五个 车前子末三钱 右研成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少时尿出如注。一二饼即愈。
加减胃苓汤 治浮肿。
苍朮一钱五分 陈皮 泽泻 白朮 赤茯苓 木瓜各一钱 厚朴姜汁制 猪苓 神曲 槟榔各八分 山楂肉 缩砂各七分 大腹皮 香附子姜汁炒,各六分 甘草炙,三分 右銼,作一贴,入姜三片,灯心一团,水煎服。
四苓五皮汤 治浮肿。
桑白皮 陈皮 地骨皮 茯苓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苍朮 白朮 泽泻 猪苓 青皮 车前子炒,各一钱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集香汤 【《直指方》,下同】 治虚肿,先用此以透关络,然后审证疗之。 木香 藿香 川芎 赤茯苓 槟榔 枳壳 甘草各三钱 沉香 丁香各二钱 麝香一字 乳香一钱五分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姜三片,紫苏五叶煎,空心服。
三仁丸 【《得效方》】 治水肿喘急,大小便不利 (木郁)李仁 杏仁 薏苡仁各一两 右为末,糊丸梧子大,米饮下四五十丸。
椒豉丸 【《活人》】 治浮肿神方。 椒目一钱 豉二七粒 巴豆一个,去皮心熬 右研细,滴水和丸菉豆大,温水吞下三丸或五丸,以微泄为度。气盛者加巴豆,或一个或三个。
海金沙散 【东垣】 治脾湿太过,肿胀喘急。 黑丑头末一两五钱,一半炒,一半生 白朮一两 甘遂五钱 海金沙三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煎倒流水一盏,食前调下。
木香塌气丸 【《元戎》,下同】 治单腹胀。 丁香 胡椒各二钱 (木郁)李仁四钱 蝎尾 木香 槟榔各五钱 枳实 白牵牛各一两 右为细末,饭丸菉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陈皮生姜汤任下。
木香散 治单腹胀。
木香 青皮 白朮 姜黄 草豆蔻各五钱 阿魏 荜澄茄各一两 右为细末,酢糊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送下。
大异香散
三棱 蓬朮 青皮 半夏曲 陈皮 桔梗 枳壳炒 藿香 香附炒 益智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右,分作二贴,每贴用水二锺,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锺,去渣,食远服。
大半夏汤
半夏 陈皮 茯苓 桔梗 槟榔 甘草各等分 右銼碎,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
人参丸 治经脉不利,化为水,流四肢,悉皆肿满,名曰血分。其候与水相类,若作水治之,非也,宜用此 人参 当归 大黄湿纸裹,饭上蒸熟去纸切炒 桂心 瞿麦穗 赤芍药 白茯苓各五钱 葶苈炒,另研,一钱 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三十丸,空心饮汤下。
小温中丸 【丹溪】 治胀,是脾虚不能运化,不可下之。 陈皮 半夏汤泡 神曲炒 茯苓各一两 白朮二两 苦参炒 黄连炒,各五钱 香附晒 针砂酢炒红,各一两半 甘草三钱 右为末,酢水各一盏,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朮六钱、陈皮一钱、生姜一片,煎汤吞下。 虚甚,加人参一钱。忌口。病轻者,服此丸六七两,小便长;病甚,服一斤,小便始长。
禹余粮丸 【《三因方》】 治十种水气胀,膝肿,上气喘满,小便不利,但是水气,悉皆主之。许学士及丹溪皆云:此方治膨胀之要药。 蛇含石大者三两,以新铁铫盛,入炭火中烧,令与铫子一般红,用钳取倾入酢中,候冷,取出研极细 真针砂五两,先以水淘净,炒干入禹余粮三两一处,用米酢二升,就铫内煮酢干为度,连铫置炭火中烧红钳出,倾药净砖地上,候冷研细 以三物为主,其次量人虚实入下项。凡治水药多是取转,惟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之比,又有下项药扶持之功,故虚人老人亦可服。 羌活 木香 茯苓 川芎 牛膝酒浸 桂心 白豆蔻炮 大茴炒 蓬朮炮 附子炮 青皮 干姜炮 三棱炮 白蒺藜 当归酒浸,各五钱 右为末,入前药拌匀,以汤浸蒸饼,捩去水,和药再杵,极匀,丸如桐子大,食前温酒白汤送下三十丸至五十丸。忌盐,一毫不可入口,否则发疾愈甚。但试服药,即于小便内漩去,不动脏腑,病日去。日三服,兼以温和调补气血药助之,真神方也。
木香化滞散 破滞气,治心腹满闷。 木香 姜黄 青皮去白 缩砂仁去壳 人参 槟榔 白朮各二钱 白豆蔻去壳 藿香叶 橘皮 大腹子 白茯苓去皮 白檀香各五分 桔梗五分 甘草炙,四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稍热服,食前沸汤点服亦可。忌生冷硬物。
导气丸 治诸痞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秘结,小肠肾气等疾,功效尤速。 青皮用水蛭等分同炒赤,去水蛭 莪朮用蝱虫等分同炒赤,去蝱虫 胡椒用茴香同炒,去茴香 三棱用干漆同炒,去干漆 槟榔用螌蝥同炒,去螌蝥 赤芍用川椒同炒,去川椒 干姜用硇炒,去硇砂同炒 附子用青盐同炒,去青盐 茱萸用牵牛同炒,去牵牛 石菖蒲用桃仁同炒,去桃仁 右各等分銼碎,与所制药炒熟,去水蛭等不用,只以青皮等十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九,空心,用紫苏汤送下。
参香散 治一切气,脾虚作胀痞气。 人参 官桂 甘草炙,各七分 桑白皮 桔梗 陈皮 枳实麸炒 麦门冬 青皮 大腹皮 半夏各一钱 紫苏子 白茯苓 香附子 木香各一钱二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锺,食前服。
平肝饮子 治喜怒不节,肝气不平,邪乘脾胃,心腹胀满,头眩呕逆,脉来浮弦。 防风 枳壳炒 桔梗 赤芍 桂枝各一钱半 木香不见火 人参 槟榔 川芎 当归 陈皮 甘草炙,各八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五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