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肿胀门
肿胀门
强中汤 治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有伤脾胃,遂成胀满,有妨饮食,甚则腹痛。 人参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丁香各二钱 白朮一钱五分 附子炮去皮脐 草果仁 干姜炮,各一钱 厚朴姜汁制 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二锺,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锺,不拘时服。
敷药方 治腹满,紧硬如石,或阴囊肿大,先嚼甘草,后用方。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各等分
右为细末,用酽酢调面和药,摊于绵纸上,覆贴肿处,仍以软绵裹住。
草豆蔻汤 【东垣】 治腹中虚胀。 泽泻二分 木香三分 神曲炒,四分 半夏泡 枳实麸炒 草豆蔻 黄芪春夏不用 益智仁 甘草各五分 青皮 陈皮各六分 白茯苓 当归各七分 右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大盏,煎至一盏,温服。冬月加黄芪六七分,春夏止服正药。食远服。
葶苈木香散 【河间,下同】 治湿热内甚,水肿腹胀,小便赤濇,大便泻。此药下水湿肿胀,止泻利小便。 葶苈子 茯苓 猪苓 白朮土炒,各二钱五分 木香 泽泻 木通 甘草各五分 桂二钱半 滑石三两 右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食前服。
白朮木香散 治喘嗽肿满,欲变成水病者,不能卧,不敢多食,小便闭而不通。 滑石 陈皮去白,各二钱 白朮 猪苓 泽泻 甘草 木通 赤苓各五分 官桂二分 木香 槟榔各三分 右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二气散 治水气蛊胀,满闷。
白丑 黑丑各二钱
右为细末,外用大麦面四两,同一处拌匀做烧饼,临卧用茶清一盏下,降气为验。
家传正气散 【《医鉴》,下同】 治心腹胀满,或出远方,不服水土。 苍朮 陈皮 厚朴 藿香叶 半夏 乌药 枳壳 香附各一钱 大腹皮八分 甘草五分 右銼,生姜枣子煎服。
行湿补气养血汤 治气血虚弱,单鼓胀腹,浮肿。 人参大补元气 白朮补脾 白茯苓渗湿 当归养血 川芎行血 苏梗利气 白芍敛胀 陈皮泄满 厚朴宽胀 大腹皮宽膨 木通利水 莱菔子消食 木香运气 海金沙利水 甘草调诸药,扶胃气 右銼散,姜枣煎服。
消胀饮子 治蛊胀、单腹胀。
白茯苓 猪苓 泽泻 人参 白朮 半夏 陈皮 青皮 厚朴 紫苏叶 香附 砂仁 木香 槟榔 大腹皮 木通 莱菔子炒 甘草各等分 右銼,生姜五片,枣一枚,煎服。
金陵酒丸 治鼓肿。
沉香 牙皂 槟榔各一两 木香二两五钱 右为末,用金陵烧酒浸十次,晒干,京酒为丸,每服三钱,重者四钱,五更烧酒送下。水鼓水自小便而出,气鼓放屁。水鼓加苦葶苈五钱炒,酒送下,再服。
调胃散 治腹胀。
苍朮 白朮 茯苓 白芍药 桔梗 紫苏 槟榔 陈皮 甘草 右为末,生姜枣汤调服。
金蟾散 治气鼓如神。
大虾蟆一个
右,以砂仁推入其口,使吞入腹,以满为度,用泥罐封固,炭火煅,令透红,烟尽取出,候冷去泥研末为服,或酒或陈皮汤下,候撒屁多,乃见其效。
牛皮丸 治腹中水向如雷,上攻即呕吐,胸膈胀满,或手足作痛。 黑丑头末 木香 陈皮各九钱
右为末,黄蜡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黄酒送下。
苏沉破结汤 治腹胀满。
紫苏 薄荷 枳实 麦冬 当归 川芎 大黄 木通 甘遂 白僵蚕 牙皂 生姜 细茶各一钱 白豆蔻 木香 沉香末各五分 右作二服,水煎,五更早服,忌口。
回生丹 治浮肿、腹胀。退肿。
青皮麸炒 陈皮 三棱 莪朮 连翘用巴豆壳,两半,于砂锅同炒入 木香 商陆 甘遂炒 泽泻 木通 干漆炒烟尽 萝卜子炒,各三钱 胡椒炒,一钱 赤茯 桑皮炒 椒目炒,各五钱 黑牵牛一两,生 右为末,酢糊为丸如菉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第一服用生葱二十四根,擂碎同温酒,五更下。第二服用陈皮桑白皮煎汤。第三服用射干汤下。切忌食盐。
推车丸 治水肿、气肿、单腹胀。
沉香 木香 巴豆半生半熟 胡椒各一钱,炒 右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消上,用葱白捣烂,热酒下;消中,用陈皮汤下;消下,用牛膝汤下。去三五次,不补自止。后用十皮散。
导水饼 治肿胀,不服药自去水。
水银粉二钱 巴豆去油,四钱 生硫黄一钱 右三味,研成饼令匀,先用新绵一块,铺脐上,次以饼当脐掩之,外用帛缚,如人行三五里,自然泻下恶水。待行三五次,除去药,以温白粥补之。
消河饼 治水肿膨胀。
大田螺四个 大蒜去皮,五个 车前子末,三钱 右三件研成饼,贴脐中,以手帕缚之。贴药后少顷,小便出。一二饼即愈。
复元丹 【《三因方》】 治脾肾虚寒,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 附子炮,二两 木香煨 茴香炒 川椒炒出汗 厚朴姜制 独活 白朮炒 橘红 吴茱萸炒 桂心各一两 泽泻一两五钱 肉豆蔻煨 槟榔各五钱 右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苏汤下,不拘时。
四苓散 治腹胀,小便不利。
白朮 猪苓 茯苓各七钱半 泽泻一两一钱半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十一
肿胀门
单方
治水肿:葶苈三两为细末,防己末四两,绿头鸭切头沥血于臼中,令血尽,纳药末和鸭头更捣五千杵,丸如梧子大,空心白汤下十丸。此药利小便如神。【《本草》,下同】
水肿:取白色商陆生根细切,杂生鲤鱼煮作羹服。
水气蛊胀:白丑、黑丑头末各二钱,大麦面四两,和作烧饼,临卧茶清嚼下,降气为验。名曰二气散。
水属肾,行肾之水,无如黑牵牛。取细末入于猪肾,慢火煨熟,温酒嚼下,则借肾入肾,两得其便,恶水既泄,不复泛溢矣。 又方:(木郁)李仁一合为末,和面作烧饼与吃,大便通利,便瘥。
水肿脚满气急:鲤鱼肉十两,葱白一握,麻子一升,取汁煮作羹,入盐豉姜椒调和,空心食之。 又方:用鲤鱼一头,重一斤已上者,煮熟取汁,和冬瓜、葱白,作羹食之。 又方:大鲤鱼取肉,赤小豆二升,以水一斗同煮,取二升许,去滓分二服,当下利即瘥。
黑豆治浮肿。黑豆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酒五升,更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不瘥,再合服之。
治水肿,下水气:赤小豆和桑白皮,或通草煮服之。 又方:赤小豆五合,壶卢一头,生姜三钱,并碎,白色商陆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去三味,只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便止。
水病初得危急:冬瓜不限多少,任吃神效;或取汁服。久病忌之。
浮肿下水:取苦瓠瓜白瓤,捻如大豆粒,以绵裹煮一沸,空心服七枚,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内慎口味。须择用细理洁净者,不尔有毒。
十种水病,垂死:青头鸭一只,治如食法,和米并五味,煮令极熟,作粥,空腹食之。白鸭亦好。鸭头能利水而凉血故也。
浮肿胀满:猪肝一具细切,以酢洗,蒜虀食之;又以熟水煮。单吃亦可。
十种水病,不瘥垂死:猯肉半斤切,粳米三合,水三升,入葱椒姜豉作粥食之,又作羹臛食之,下水大效。
头面手足虚肿,水气喘急:葶苈子隔纸炒为末,枣肉和丸小豆大,麻子煎汤下十丸,日三。
水肿浮满:乌锡五两,皂荚一挺炙,酒二斗,煮六沸,频服,至小便出二三升即消。 【《千金翼》】
水肿尿少:针砂酢煮炒干,猪苓、生地各三钱为末,葱涎研和,傅脐中,约一寸厚,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二易之。入甘遂更妙。【德生堂方】
水气肿满:汞粉一钱,乌鸡子去黄,盛粉蒸饼包,蒸熟取出,苦葶苈一钱,同蒸饼杵丸菉豆大,每车前汤下三五丸,日三服,神效。【《元戎》】
正水肿病大便利者:银朱半两,硫黄煅四两为末,面和丸梧子大,每饮下三十丸。 【《普济方》】
通身水肿:姜石烧令赤,纳黑牛尿中,热服,日饮一升。 【《千金》】
张三丰《仙传方》载伐木丸云:此方乃上清金蓬头祖师所传,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木来克土,病心腹中满,或黄肿如土色,服此能助土益元。用苍朮二斤,米泔水浸二宿,同黄酒面曲四两,炒赤色;皂矾一斤,酢拌晒干,入瓶火煅为末。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汤任下,日二三服。时珍常以此方加平胃散,治一切中满腹胀,果有效验。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也。
血证黄肿:绿矾四两,百草霜一升,炒面半斤为末,沙糖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九,食后姜汤下。 又方:小麦淘净一斤,皂矾半斤,同炒黄为末,黑枣肉半斤,捣匀,米酢打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八九十丸,一日三服。【《简便方》】
脾病黄肿:青矾四两,煅赤,莲子当归四两,酒酻浸七日,焙百草霜三两为末,以浸药酒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水下,一月后黄去立效。此方祖传七世。 又方:绿矾四两,百草霜、五倍子各一两,木香二钱为末,酒煎飞面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丸。 又方:平胃散、青矾二两为末,酢糊丸,米饮下;或加乌沉汤四两,酒糊丸亦可。 【《活法机要》】
水肿:桑柴灰水淋取清汁,煮赤小豆作粥,常服,大下水胀。
水肿喘急:桑皮四两,青粱米四合,同煮烂,取清饮。
四肢肿满:白朮三两(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一盏半,大枣三枚煎九分,温服,日三四服,不拘时候。【《本事方》】
虚后水肿,因饮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食豆,水随小便下也。【《肘后方》】
心腹胀满短气:用草豆蔻一两,去皮为末,木瓜生姜汤调服半钱。 【《千金方》】
遍身肿满,阴亦肿者:用缩砂仁、土狗一个等分研和,老酒服之。 【《直指方》】
酒肿虚肿:香附、蕲艾,米酢煮干,焙研为末,米酢糊丸,服。久之,败水从小便出,神效。【《经验方》】
气虚浮肿:香附子一斤,童子小便浸三日,焙为末,糊丸,每米饮下四五十丸,日二。【丹溪】
水肿尿濇:马兰菜一虎口,黑豆小麦各一撮,酒水各一锺,煎一锺,食前温服,以利小水,四五日愈。【《简便方》】
水病洪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銼,水釜中以水淹过三寸,使气力都尽,去滓澄之,微火煎至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五丸,日三服。日渐增之,以小便利则愈。深师方每香薷一斤熬膏,加白朮末七两,和丸。【《胡洽方》】
四肢肿满:白朮三两銼,大枣三枚,水煎服,日三四。
泽泻,逐膀胱三焦停水,或銼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日二三。
一切肿疾:红花熟捣取汁,服不过三服便瘥。 【《外台秘要》】
风水身肿欲裂:鼠粘子二两,炒研为末,每温水服二钱,日三服。 【《圣惠方》】
水蛊腹大:恶实微炒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十丸。 【张文仲方】
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苍耳子灰、葶苈末等分,每服二钱,水下,日二服。 【《千金方》】
通身水肿:鹿葱根叶晒干为末,每服二钱,入席下尘半钱,食前米饮下。 又方:葶苈二升,春酒五升,渍一夜,稍服一合,小便当利。 又方:葶苈一两,杏仁二十枚,并熬黄色,捣分十服,小便去当瘥。
腹胀积聚:葶苈子一升熬,以酒五升浸七日,日服三合。 【《千金方》】
鼓胀烦渴,身干黑瘦:马鞭草细銼曝干,勿见火,以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滓温服,以六月中旬雷鸣时采者有效。【《易简方》】
大腹水肿: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再煎,令稠,以粉和丸大豆大,每服二三丸,加至四五丸,神效。【《肘后方》】
浑身水肿,坐卧不得:取蒴藋根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暖服,当微吐利愈。 【《梅师方》】
通身浮肿:杜蒺藜煎汤,日日洗之。 【《圣惠方》】
水气肿满:用白商陆根去皮切如豆大一大盏,以水三升,煮一升,更以粳米一大盏,同煮成粥,每日空心服之,取微利,不得杂食。 又方:用白商陆六两,取汁半合,和酒半升,看人与服,当利下水取效。
白商陆一斤,羊肉六两,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和葱豉作臛食之。
肿满洪大:防葵研末,温酒服一刀圭,至二三服,身瞤及小不仁为效。 【《肘后方》】
水肿喘急,小便濇及水蛊:大戟炒二两,干姜焙半两为散,每服二钱,姜汤下,大小便利为度。【《圣济总录》】
水病肿满,不问年月浅深: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切,以水二升煮取七合,顿服,利下水二三升,勿怪。至重者,不过再服便瘥。禁毒食一年,永不复作。
水气肿满:大戟一两,广木香半两为末,五更酒服一钱半。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 又方:用大戟烧存性,研末,每空心酒服一钱。
水肿腹大如鼓,或遍身浮肿:用枣一斗,入锅内,以水浸过,用大戟根苗盖之,瓦盆合定,煮熟取枣,无时食之,枣尽决愈。 又方:名大戟散,用大戟、白牵牛、木香等分为末,每服一钱,以猪腰子一对批开,掺末在内,湿纸裹煨熟,空心食之,左则塌左,右则塌右。【《活法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