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疸门
疸门
大黄 葶苈子各二两
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病瘥止。
五疸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三两 黄蘗 黄芩各一两 曲衣五合 右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加至五丸。
三黄散 治黄疸,身体面目尽黄。
大黄 黄连 黄芩各四两
右三味,治下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为丸。
秦椒散 治黄疸,饮少溺多。
秦椒六铢 瓜蒂半两
右二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发黄,身面目悉黄如金色,小便如浓煮蘗汁,众医不能疗者。 茵陈 栀子各四两 黄芩 大黄 柴胡 升麻各三两 龙胆二两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若身体羸者,加大黄、栀子五六两,生地黄一升。如黄发已久,变作桃皮色,心下有坚,呕逆不下饮食,小便急,赤色少,四肢逆冷,脉深沉极微细迟者,不宜服此方,服下必变啘也。宜与大茵陈汤,除大黄与生地黄五两,服汤尽。消息看脉小浮出形小见,不甚沉微,便可治也。脉浮见者,黄当明,不复作桃皮色,心下自宽也。
黄疸汤 治发黄。
茵陈 黄蘗 栀子 大黄各三两 黄连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先服汤,后服后丸。
黄疸丸 治见上。
大黄五两 茵陈 栀子各三两 黄芩 黄蘗 黄连各二两 右六味为末,以蜜丸如梧子大。白饮服二十丸,令微利。
大黄黄蘗汤 治发黄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 大黄三两 黄蘗 芒硝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复煎取一升,先食顿饮之。
茵陈丸 治时行病急黄,并瘴疠疫气及痎疟。 茵陈 栀子 芒硝 杏仁各三两 巴豆一两 常山 鳖甲各二两 豆豉 大黄各五两 右九味为末,以饧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以吐利为佳,不知加一丸。初觉体气有异,急服之,即瘥。神效。
急黄方 治急黄,热气骨蒸,两目赤脉。 芒硝一两 大黄末两半 生地黄汁八合 右三味合和,一服五合,日二,以利为度,不须二服。
风疸方 治风疸,小便或黄或白,洒洒寒热,好卧不欲动。 三月生艾一束,捣汁,铜器中煎,如漆密封之 苦参 大黄 黄连 凝水石研 (艹舌)蒌根 葶苈各六味 右七味,六味为末,以艾煎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五丸,日二,可至二十丸。有热加苦参,渴加(艹舌)蒌,小便濇加葶苈,小便多加凝水石,小便白加黄连,大便难加大黄。
栀子枳实豉大黄汤 又名枳实大黄汤。治伤寒食少,饮多痰结,发黄酒疸,心中懊憹而不甚热,或干呕。 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豆豉半升 栀子七枚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心中热疼懊憹皆主之。
凝水石散 治肉疸,饮少,小便多,如白泔色,此病得之纵酒。 凝水石 白石脂 (艹舌)蒌根 桂心各三十铢 菟丝子 知母各十八铢 右六味,治下筛,麦粥饮服五钱匕,日三服。五日知,十日瘥。
茯苓丸 治心下纵横坚而小便赤,是酒疸。 半夏 杏仁各十八铢 蜀椒 当归各十二铢 甘遂六铢 茯苓 茵陈 干姜各一两 枳实 白朮熬,各三十铢 右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三丸,日三。稍稍加,以小便利为度。《千金翼》加黄连二两,大黄十八铢,名茵陈丸,治黑疸身体暗黄,小便濇。
半夏汤 治酒癖阴黄,胸心胀满,骨肉沉重,逆害饮食,乃至小便赤黄,此根本虚劳,风冷饮食冲心,由脾胃内痰所致。 半夏一升 生姜 黄芩 茵陈 当归 前胡 枳实 甘草 大戟各二两 茯苓 白朮各三两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牛胆丸 治酒疸,身黄曲尘出。
牛胆一枚 芫花一升 荛花 大黄各半斤 瓜蒂三两 右五味,四味(口父)咀,以清酒一斗渍一宿,煮减半,去滓,内牛胆,微火煎令可丸,如大豆,服一丸。日移六七尺不知,复一丸至八丸。膈上吐,膈下下,或不吐而自愈。
大茵陈汤 治内实热盛发黄,黄如金色,脉浮大滑实紧数者。夫发黄多是酒客劳热食少,胃中热,或温毒内热者,故黄如金色。 茵陈 黄蘗 大黄 白朮各三两 黄芩 甘草 茯苓 (艹舌)蒌根 前胡 枳实各二两 栀子二十枚 右十一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快下,消息三四日,更治之。
茵陈丸 治气淋胪胀腹大,身体面目悉黄,及酒疸短气不得息。 茵陈 天门冬 栀子各四两 半夏半升 大黄 桂心各三两 通草 石膏各二两 右八味,蒸大黄、通草、天门冬、半夏、栀子,曝令干,合捣筛,蜜丸如大豆。服三丸,日三。忌生鱼。以豆羹服,不得用酒。一方,去石膏,内滑石二两。不知,加至十丸。
犀角散 【《良方》】 治急黄,心膈烦躁而渴者。 犀角 黄连 升麻 栀子仁各一两 茵陈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二锺,煎至六分,温服。
养劳汤 【《纲目》】 治五疸,脚弱心忪,口淡耳聋,微寒发热,气急,小便白浊,当作虚劳治之。 黄芪 当归 桂心 甘草炙 陈皮 白朮 人参各一两 白芍药三两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三钱 远志去心,半两 右每服四钱,姜枣煎,空心服。
谷芽枳实小柴胡汤 【《良方》,下同】 治谷疸,食已即饥,而头眩心中怫郁不安,饥饱所致,蒸熏而黄。 谷芽 枳实 厚朴各一钱 山栀 大黄 柴胡 黄芩各六分 陈皮 半夏 人参 炙甘草各五分 右,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紫金丹 治黄疸久不愈,胃强者。
胆矾 黄蜡各二两 大枣五十枚
右以砂锅或银石器内,用好酢三碗,先下矾枣,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去皮核,次下蜡,再熬一二时如膏,入蜡茶二两,同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酒人下血色黄目黄色有余者,亦效。
小茵陈汤韩氏 治发黄,脉沉细,四肢及遍身冷。 附子一个,炮作八片 炙甘草一两 茵陈二两 右,用水二升,煮一升,分作三服。
五福饮 【《景岳全书》,下同】 凡五脏血气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 熟地黄俱随宜 白朮炒,一钱五分 当归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
柴芩煎 治内热兼表邪发黄。
柴胡二钱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各二钱 枳壳一钱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温服。
柴苓汤 治身热发黄,烦渴泄泻。
白朮 茯苓 泽泻 柴胡 猪苓 黄芩 右,水煎服。
左归饮 治命门之阴衰阳胜黄疸诸证。 熟地二三钱或至一二两 山药 枸杞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一钱半 山茱萸肉一二钱,畏酸少用。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服。
右归饮 治命门之阳衰阴盛黄疸诸证。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 枸杞 杜仲姜制,各二钱 山茱萸一钱 肉桂 甘草炙,各一二钱 制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大分清饮 治湿热黄疸。
茯苓 泽泻 木通各二钱 栀子或倍之 猪苓 枳壳 车前子各一钱 水一锺半,煎八分,食远温服。
茵陈饮 治前证。
茵陈 栀子 泽泻 青皮各三钱 菊花二钱 甘草一钱 用水三四锺,煎两锺,不时陆续饮之。
理阴煎 治真阴虚弱黄疸。
熟地三五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或加肉桂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八分,热服。
温胃饮 治阴疸。
人参一二三钱或或一两 白朮炒,一二钱或一两 扁豆炒,二钱 陈皮或不用 炙甘草各一钱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当归一二钱 水二锺,煎七分,食远温服。
寿脾煎 一名摄营煎。治脾虚阴黄,中气亏弱等证。 白朮二三钱 当归 山药各二钱 枣仁钱半 炙甘草一钱 远志制,三五分 干姜炮,一二钱 莲肉炒,二十粒 人参一二钱,急者用一两 水二锺,煎服。
五君子煎 治脾胃虚寒,阴黄兼湿。 人参二三钱 白朮黄土炒 白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一锺半,煎服。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八十七
疸门
单方
食劳黄病,身目俱黄:青矾隔锅煅赤,米酢拌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急救方》】
酒疸黄疾,心下懊憹,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黄蘗三两,木兰一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五种黄疸:崔元亮《海上方》云,凡黄有数种,伤酒发黄,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多痰涕,目有赤脉,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也。用秦艽一两銼,作两贴,每贴用酒半斤,浸绞取汁,空腹服。或利便止。就中饮食人易治,屡用得力。
黄病内外皆黄,小便赤,心烦口干:秦艽三两,牛乳一大升,煮取七合,分温再服。《千金方》加芒硝六钱。【《广利方》】
湿热黄疸: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作一剂,以水一盏,白茅根一握,煎至七分,任意时时服之。【《秘宝方》】
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也。黄汗者乃大汗出入水所致,身体微肿,汗出如黄蘗汁。用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食。【《肘后》】
谷疸,因食而得;劳疸,因劳而得。用龙胆一两,苦参三两为末,牛胆汁和丸梧子大,先食以麦饮服五丸,日三服,不止稍增。劳疸加龙胆一两,栀子仁三七枚,以猪胆和丸服之。【《删繁》】
白黄色枯,舌缩,恍惚语乱者死。当归、白朮二两,水煎入生地汁蜜和服。 【《三十六黄方》】
遍身黄疸: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于胸前四肢,日日擦之。
男子酒疸:用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秘方也。
湿热黄疸:灯草根四两,酒水各半,入瓶内,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集元》】
酒疸,黄色遍身者:鹿葱根捣汁服。
黄疸:漆草一杷,捣汁和酒服,不过三五次,即愈。 【《肘后》】
热黄疸疾:萹蓄捣汁,顿服一升。多年者,日再服之。 【《药性论》】
黄疸内热:地丁末,酒服三钱。 【《乾坤秘韫》】
黄疸肿疾:藜芦灰中炮为末,水服五分,小吐。不过数服效。
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半夏、生姜各半斤,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温再服。有人气结而死,心下暖,以此少许入口,遂活。【仲景】
黑黄:面黑黄,身如土色,不妨食,脉沉,若青脉入口者死。宜烙口中黑脉、耳会、玉泉、章门、心俞。用生鬼臼捣汁一小盏服。干者为末,水服。【《三十六黄方》】
酒疸,眼黄脾热:用青(艹舌)蒌焙研,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七分,卧时服,五更泻下黄物立可。名逐黄散。【《普济》】
黑疸危疾:(艹舌)蒌根一片,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服。
黄疸变黑,医所不能治:用王瓜根汁,平旦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当从小便出,不出再服。
五般急黄:山豆根末,水服二钱;若带蛊气,以酒下。
脾劳黄疸:如圣丸。用草血竭、羊膻草、桔梗、苍朮各一两,甘草五钱为末,先以陈酢二杯入锅,用皂矾四两,煎熬良久,下药末,再入白面,不拘多少,和成一块,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腹酢汤下,一日二服,数日面色复旧也。【《乾坤秘韫》】
黄疸如金:薏苡根,煎汤顿服。
黄汗染衣,涕唾皆黄:用蔓菁子捣末,平日以井华水服一匙,日再服,加至两匙以上为度。每夜以帛浸小便,逐日看之,渐白则瘥,不过服五升。
黄疸如金,睛黄,小便赤:用生蔓菁子末,熟水调方寸匕,日三服。 【孙真人食忌】
急黄黄疸,及内黄腹结不通:用蔓菁子捣末,水绞汁服二三钱,当得嚏,鼻中出黄水,及下利则愈。以子压油,每服一盏,更佳。【《拾遗》】
热黄便结:用芜菁子捣末,水和绞汁服,少顷当泻一切恶物,沙石、发草并出。 【《食疗》】
急黄病:苦瓠一枚开孔,以水煮之,绞取汁,滴入鼻中,去黄水。 【《本草》】
黄疸肿满:苦壶卢瓤如大枣许,以童子小便二合,浸一时,取两酸枣大,纳两鼻中,深吸气,待黄水出,良。 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日一服,十日愈。然有吐者当详之。 【《伤寒类要》】
食积黄疸:丝瓜连子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因面得病,面汤下。因酒得病,温酒下。连进数服愈。【《易简》】
黄疸如金:晴明时侵晨,勿令鸡犬妇人见,取东引桃根,细如箸若钗股者一握,细切,以水一大升,煎一小升,空腹顿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散开,百日方平复也。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中易散,否则散迟。忌食热面猪鱼等物。【《必效》】
急黄喘息,心上坚硬,欲得水吃者:瓜蒂二小合,赤小豆一合,研末,暖浆水五合,服方寸匕,一炊久当吐,不吐再服。吹鼻取水亦可。【《伤寒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