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下门

  右为末,坩锅内铺头盖底按实,炭火二十斤,煅过取出,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丸芡子大,候干入坩锅内,小火煅红收之。每服一丸至二三丸,空心温水下少许压之。久病泻痢加至五七丸。
  甘露丸 【《普济方》】  治伏暑泻痢,及肠风下血,或酒毒下血。  消石 舶上硫黄各一两 白矾滑白者,半两 飞面四两  右为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新汲水下三五十丸,一服见效。远年者,不过三服。
  白头翁汤 【仲景】  治热痢下重。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蘗 秦皮各三两  右,水七升,煮二升,每服一升,不愈更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四制黄连丸 【《医通》】  治五疳八痢。  黄连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酒浸炒,一分用自然姜汁炒,一分用吴茱萸汤浸炒,一分用益智仁同炒,去益智 白芍药酒煮,切、焙 使君子仁焙,各四两 广木香二两  右为末,蒸饼和丸菉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食前下,日三服。忌猪肉冷水。
  姜连散 【《杜壬方》】  治气痢,后重里急,或下泄。  宣连一两 干姜半两
  右各为末,每用连一钱、姜半钱和匀,空心温酒下或米饮下,神效。
  香连丸 【《济生方》】  治气痢,后重里急,或下泄。  黄连 生姜各四两 木香二两
  右以姜铺砂锅底,次铺黄连,上铺木香,新汲水三碗煮,焙研,酢调仓米糊为丸,如常日服五次。一方只黄连、木香等分。
  变通丸 【《百一选方》】  治赤白下痢,日夜无度,及肠风下血。  黄连去毛 吴茱萸汤泡过,各二两,同炒香拣出  右各为末,以粟米饭和丸梧子大,各另收。每服三十丸。赤痢,甘草汤下黄连丸;白痢,姜汤下茱萸丸;赤白痢,各用十五丸,米汤下。此乃浙西河山纯老方,救人甚效。
  胜金丸 【《普济方》】  治久痢不止。  当归一两 吴茱萸一两,同炒香,去茱萸不用  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返魂丹 【《集简方》】  治五色诸痢。  零陵香草去根,以盐酒浸半月,炒干,每两入广木香一钱半  右为末,里急腹痛者,用冷水服一钱半,通了三四次,用热米汤服一钱,止痢。只忌生梨一味。
  艾姜丸 【《永类方》】  治老小白痢。  陈北艾四两 干姜炮,三两
  右为末,酢煮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甚有奇效。
  二灵散 【《卫生家宝方》】  治赤白杂痢困重者。  益母草日干 陈盐梅烧存性,等分
  右为末,每服三钱,白痢干姜汤,赤痢甘草汤下。
  莨菪丸 【《圣惠方》】  治久痢不止,变种种痢,兼脱肛。  莨菪子一升,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晒干,炒黄黑色 青州枣一升,去皮核  右用酽酢二升,同煮捣膏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
  独圣丸 治久痢赤白。
  川乌头一个,炭火烧烟尽取出,地上盏盖良久  右研末,酒化蜡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赤痢,黄连、甘草、黑豆煎汤放冷吞下;白痢,甘草、黑豆煎汤冷吞。如泻及肚痛,以水吞下,并空心服之。忌热物。
  退阴散 治下痢咳逆,脉沉阴寒者。  川乌头 干姜等分
  右,切炒放冷为散,每服一钱,水一盏,盐一撮,煎取半盏,温服得汗解。
  百岁丸 【《宝鉴》】  治一切恶痢及休息痢。  漏蓝子一个,大者 阿胶炒珠 木香 黄连 罂粟壳各半两,俱炒焦存性 乳香少许  右为末,糊丸梧子大。每一岁一丸,米饮下。
  青六丸 【丹溪】  治湿热泄痢。  滑石六两 甘草一钱 炒红曲五钱
  右为末,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日三服。
  戊己丸 【《局方》】  治脾胃受湿,下痢赤白,腹痛,米谷不化。  吴茱萸 黄连 白芍药各一两
  右同炒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二色丸 【《笔峰杂兴》】  治痢及水泄肠风。  吴茱萸 黄连各二两,同炒香
  右各自为末,以百草霜末二两同黄连作丸,以白芍药末二两同茱萸作丸,各用饭丸梧子大,各收。每服五十丸。赤痢乌梅汤下连霜丸,白痢米饮下茱芍丸,赤白痢各半服之。
  调气饮 【仲景】  治赤白痢小腹痛不可忍,下重,或面青手足俱变者。  黄蜡三钱 阿胶三钱
  右同镕化,入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神效。
  胶蜡汤 【《千金方》】  治热痢及妇人产后下血。  蜡二棋子大 阿胶炒珠,三钱 当归二钱半 黄连三钱 黄蘗一钱 陈廪米半升  右,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锺,温服,神效。
  黑牛散李延寿方 治赤白痢、禁口痢及泄泻。  黑牛儿即蜣螂,一名铁甲将军
  右烧研,每服五分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以黄酒服,立效。
  黄连阿胶丸 【《局方》】  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小便不利。  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 黄连三两 茯苓二两  右为末,捣丸梧手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下,日三。
  苦参橘皮丸 【《千金方》,下同】  治热毒痢。  苦参 橘皮 独活 阿胶 蓝青 黄连 鬼臼一作鬼箭羽 黄蘗 甘草  右九味等分为末,以蜜烊胶和并,手丸之如梧子。候干,饮服十丸,日三,后稍加。卒下注痢者,大良。  又方 治诸热毒下黄汁,赤如烂血,滞如鱼脑,腹痛壮热。  黄蘗 黄芩 升麻 石榴皮各六分 白头翁 寄生 当归 牡蛎 犀鱼 甘草各一两 黄连二两 艾叶二分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龙骨丸 治下血痢腹痛。
  龙骨 龙胆 羚羊角 当归 附子 干姜 黄连各三十铢 赤石脂 矾石各一两半 犀角 甘草 熟艾各十八铢  右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小豆,先食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丸。  又方 治前证。
  黄连五合 蜀椒一两 牛角(角思) 当归 龙骨 干姜 熟艾各三两 附子 黄蘗 赤石脂 芎穷 阿胶 厚朴 甘草 橘皮 石榴皮 芍药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 升麻一两半  右十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内牛角(角思)末,阿胶消,以绵绞去滓,分七服,日四夜三。《千金翼》无橘皮。  又方 治血痢。
  蒲黄三合 地黄 桑耳 甘草 芒硝 茯苓 人参 柏叶 阿胶炒 艾叶 生姜各二两 禹余粮 黄连各一两 赤石脂五分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五服,温服,神效。  又方 治下杂血。
  干蓝 犀角 地榆各一两 蜜二合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蜜煎取五合,分三服。此治热毒蛊妙。  又方 治热毒下黑血,五内绞切痛,日夜百行,气绝欲死。  黄连一升 龙骨 白朮各二两 阿胶 干姜 当归 赤石脂各三两 附子一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五服。余以贞观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热毒痢,至十五日,命将欲绝,处此方药,入口即定。
  白头翁汤 治赤滞下血,连月不瘥。  白头翁 厚朴 阿胶 黄连 秦皮 附子 黄蘗 茯苓 芍药各二两 干姜 当归 甘草 赤石脂 龙骨各三两 大枣三十枚 粳米一升  右十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米令熟,出米内药,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 治下痢绞痛,肠滑不可瘥。
  黄连六两 阿胶 鼠尾草 当归 干姜各三两  右五味,(口父)咀,若大冷白多,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热及不痛者,去干姜、当归,以水煮之。
  茯苓汤 治困下空竭欲死,滞下脓血,日数十行,羸毒垂死,老少并宜服。  茯苓 黄蘗 黄连 龙骨 人参 干姜 桂 黄芩 芍药 当归 栀子炒 甘草生,各半两 赤石脂一两 大枣十二枚  右十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瘥,满三剂。此方主风虚冷痢最佳。
  温脾汤 治久下赤白,连年不止,及霍乱脾胃冷实不消。  人参 甘草 干姜各二两 附子一枚,大者 大黄四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与后温脾汤小异。须大转泻者,当用此方神效。
  黄连汤 冶赤白痢。
  黄连 黄蘗 干姜 石榴皮 阿胶各三两 当归 甘草各一两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女萎圆 一名云实丸。治热病时气,下赤白痢,遂成(上匿下虫)。  女萎 藜芦各三分 乌头 桂心各四分 黄连 云实各二分 代赭一分  右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服二丸,大下痢。宿勿食,清旦以冷水服之,勿饮食,至日中过后乃饮食。若得药力,明旦更服如前。亦可长服。虚羸昼夜百行脓血亦瘥。
  圣汤 治下赤白痢,大孔虫生,悉皆瘥。  鼠尾草二两 豉一升 栀子仁 生姜各六两 桃皮一握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本单用桃皮,以酒煮服之。
  温脾汤 治积久冷热,白赤痢。
  大黄 桂心各三两 附子 干姜 人参各二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健脾圆 治虚劳羸瘦,身体重,脾胃冷,饮食不消,雷鸣腹胀,泄痢不止。  锺乳粉三两 赤石脂 曲 大麦糵 当归 黄连 人参 细辛 龙骨 干姜 白茯苓 石斛 桂心各三两 附子一两 蜀椒六两  右十五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弱者饮服。通治男女。《集验》无细辛、龙骨。
  增损健脾圆 治丈夫虚劳,五脏六腑,伤败受冷,初作滞下,久则变五色,赤黑如烂,肠极臭秽者。  锺乳粉 赤石脂三两 礜石一作矾石 五味子 干姜 苁蓉 桂心 石斛 石榴皮 泽泻 远志 寄生 柏子仁 人参 天雄 当归 牡蛎 龙骨 白头翁 甘草各二两  右二十味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日三,加至四十丸。此二方止痢神验。
  驻车圆 治大冷洞痢,肠滑下赤白如鱼脑,日夜无节度,腹痛不可忍者。  黄连六两 干姜二两 当归 阿胶各三两  右四味为末,以大酢八合烊胶和之,并手丸如大豆许,候干。大人饮服三十丸,小儿百日以还三丸,期年者五丸,余以意加减。日三服。
  大桃花汤 治冷白滞痢腹痛。
  赤石脂 干姜 当归 龙骨 牡蛎各三两 附子二两 白朮一升 人参一两半 甘草 芍药各一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朮,取九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胀者加厚朴三两,呕者加橘皮三两。  又方 治前证。
  龙骨六两 厚朴 当归各三两 赤石脂五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热加白头翁二两半,牡蛎三两。
  附子汤 治暴下,积日不住,及久痢。  附子一枚 石榴皮一具 阿胶二两 龙骨 甘草 芍药 干姜 黄连各一两 黄芩半两 粳米三合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马蔺子圆 治积冷,痢下白脓。
  马蔺子一升,熟熬 干姜 甘草各二两半 神曲炒 麦糵 阿胶各五两 黄连三两 蜀椒五合 附子二两  右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二,以知为度。或作散,酒调服方寸匕,亦佳。
  仓米汤 治小腹冷气积聚,结成冷痢,日夜三四十行。  仓粳米半升,净淘漉干 薤白一握,去青切细 羊脂一升,熬 香豉三升,以水一斗,煎取五升,澄清  右四味,先以羊脂煎薤白令黄,并米内豉汁中,煎取四升,旦空腹温服一升,如行十里许,更进一升,得快利止。若利不止,更服如前。利后进粳米粥豉。若复作,更服一剂永瘥。
  疳痢方 治疳湿下黑,医不能治,垂死者。  熏黄 朱砂 青黛 石盐 莨菪子 丁香 麝香 矾石 铁衣 干姜 破故靴底灰 栀子 细辛 干虾蟆五月五日 土瓜根 芥子 蜀椒 葶苈 菖蒲各等分  右十九味,治下筛,以竹筒吹杏仁大着大孔中。所有患疳疮上,悉敷之。其丁香、麝香别研,捣着药中合之。一方有寒石、泔淀、救月木、楸叶为二十二味。若大者,用灌方如左:  灌方
  麝香 丁香 甘草 犀角各二分
  右四味,治下筛,合和。以盐三合,蜀椒三合,豉二合,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四味散合和,分作二分,灌大孔,旦一灌、酉一灌之。凡久下一月不瘥成疳,候大孔必宽者,以此主之。  又方 治疳湿久,下痢赤白,百疗不瘥者。  兔头骨灰 蛇头灰 菥蓂子灰 故绯灰 葶苈子 狸骨一作狐骨 蜣螂 百草五月五日收者 倒挂草 青黛 晚蚕蛾 青矾 丁香 黄矾 床中桄木 麝香 苦参 干姜 黄蘗 角蒿 朱砂 印成盐 救月木 桂心 铁衣芒硝 虾蟆 蝎虫屎 荏子各等分  右二十九味,治下筛,以筒子内下部吹着,日一二度,妙。  又方 治疳湿不能食,身重,心热,脚冷,百节疼痛。  黄芩 芍药 苦参 甘草 当归 蜀椒 青黛 甘松一作泔淀 熏黄 豉各二两 盐一合 东引桃根 葱白各一握 麝香半分 猪胆二枚  右十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八升,煮取四升,分为二分,一度灌一分,汤如入体,然后着麝香猪胆一枚,即灌,灌了作葱豉粥食之。后日,更将一分如前灌之,七日忌生冷毒物等。但是油腻酱乳酢三十日忌之,大佳。  又秘方 治疳蚀人诸处,但是赤血痢久不瘥,立着即瘥。  人屎灰一作人发灰 金银土埚各五两 麝香一分 银末小豆许 干虾蟆五月五日收,一枚,烧灰研  右五味治下筛,敷疮上即瘥。三七日,忌如前。痢者吹下部。  又方 治疳痢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