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疡门
乳香散 定疼。
天仙藤一两,焙为末 乳香一钱,研 右,每服一钱,温酒下。
牛黄散 治小儿初生至二三岁,一切风发赤白,流走遍四肢。 牛黄 朱砂 蜗牛肉 全蝎 白僵蚕 天麻 白附子 乳香 麝香各一分 生龙脑一钱 螳螂翅五对,五月中采 右为细末,每服一字,薄荷水调下。初生小儿洗了后,用乳调少许,涂口中,胎疾永除。
大黄散 治小儿赤流热如火。
生大黄 郁金 黄药 腻粉 牙皂各半两 右为末,生油调涂。
又方
护火草汁三合 赤地利末三钱 腻粉一钱 右相和,量儿大小加减服之,良久,泻下血片为效。其滓敷在赤处亦佳。 又方 治小儿赤流半身,色红,渐渐展引不止。 牛膝去苗,一两 生甘草半两
右銼,以水一大盏,煎五分,去滓,调伏龙肝末涂效。 又方
生大黄一两 赤小豆半合,炒紫色 (石卜)硝三分 右为末,鸡蛋白调敷,勿令干。
又方
李子油三两 朱砂末一分
右二味,调如膏涂之。
元胡散 治小儿赤流。
元胡索一两 天南星二两 川(石卜)硝半两 巴豆二十七个,去油 右为末,芸薹汁调,翎毛扫之。
又方 治赤流白流,火焰诸丹。
生胆矾一钱 乌鱡鱼骨一钱 蜈蚣一条,全焙 麝香三十文 轻粉二十文 右一处,乳钵内研极细,看丹多少,用药醋调令稀,毛翎扫丹上,立止。 又方 治赤白流。
雄黄半两 白矾一分 白芥子一分
右为末,水调扫。
又方 治小儿表里受热之甚,忽发遍身赤肿,状似丹疹,若于腹中周匝则不可救,名曰赤油肿,此药如神。 胡荽不拘冬少
右研取自然汁,调水银粉,又曰轻粉,鹅毛扫上病处,须臾赤色便变为白,或上有白(疒畾)子不妨,或自破亦无害,乃是病去也。调时不须太稠。
消肿散 《幼幼书》谭氏殊圣方歌云:五游忽发遍身形,恐悚令人怕怖惊,乍睡剎罗生满体,莫冤神鬼错看承。甘泉硝石苍龙骨,感摄消磨去痛疼,更取铁槽连底水,调和频扫便身轻。 清泉硝石 白龙骨各一两
右研匀,净器收,以铁槽水调一钱,扫涂立瘥。
丹参散 治小儿身上有赤,引于颊上,或口旁眼下,赤如胭脂,向上皮即皴剥,渐渐引多,此是心热血凝所为。其治法宜以小刀子锋头砭破,令血出后,宜服此。 丹参 黄芩 枳壳麸炒 葛根 犀屑各一分 麻黄去根节,半两 右为末,每一钱,水一小盏,入竹叶十片,竹茹半钱,煎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加减,无时服。
麦门冬散 治小儿身上有赤,烦热。 麦门冬 芦根銼 葛根銼 犀角屑 漏芦 甘草炙微赤,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竹叶十片,去滓,放温,量儿加减,无时服。
铅霜散 治小儿身上有赤,或瘀肿,或如火丹,烦渴,浑身赤,壮热。 铅霜研 菉豆粉各半两
右用芸薹菜自然汁调涂。
又方
伏龙肝一两,为末 乱头发二两,煅灰研 右,水调涂赤处。
又方 治土鬼丹及马汗入疮,大效。 乌梅焙 糯米 杏仁去皮尖研 淀花各一两 盐豉一两半 巴豆二十粒,去心皮油研 右为末,糊丸,先挑破疮,即以醋磨药涂,更以醋面盖之,服一二丸亦佳。
灵苑方 治土鬼丹。此病初发如汤泡,顷刻则大,连发不已,或至数处,便能致困,宜速治之。 赤足蜈蚣一条 鸡肠草 金荞麦各一分 铜绿一钱 麝香少许 右为末,如患者用针穿破,却用针眼上度药在丹内,上面用醋面膏子掩之。如人有患不觉,数日后吃食不得,即先服下项药: 大黄 甘草各等分
右为末,新汲水下半钱或一钱,立瘥。
犀角散 治小儿赤游,皮肤作片片赤肿,此风热所致,宜此。 犀角屑 黄芩 黄芪 川升麻 栀子仁 汉防己 川(石卜)硝各一分 牛黄半分研 右为末,煎竹叶汤调半钱,无时,量儿加减。
升麻膏 治小儿头面身体,赤毒肿起作片者,宜用此方。 升麻一两 犀角屑 射干 赤芍 元参 黄芩 栀子仁 川大黄 净大青 蓝子 羚羊角屑各半两 生地黄二两 右銼,以猪脂一斤半,于铛中慢火熬,不住手搅,药色变,膏成去滓,磁盒内盛,频摩肿处。 又方
黄蘗末 川大黄末 川(石卜)硝各半两 马勃 水银各一分。水银于手心内用津研令星尽 鸡子三个,去壳 右同研成膏,先以铍针针破,然后以膏涂之。 又方
鸡冠花 商陆 紫草 川大黄各半两 右为末,以鸡蛋清入生油等分,调涂,干再涂。 又方
附子去皮脐,半两 川椒半两,去目 石盐三分 右为末,以炼了猪脂四两相和,慢火熬成膏,磁盒盛,候冷,频频涂,以瘥为度。
郁金散 治游肿攻头面,焮肿赤热疼痛,宜用此。 川郁金半两 赤小豆一合 甜葶苈半两 伏龙肝二两 川芒硝半两 生川大黄半两 右为末,以生鸡子白并蜜少许,令稀稠得所,涂之,干再涂。 又方 治游肿赤者。
川大黄末二两 护火草五两
右相合杵,涂之,干易。
又方 治赤白游肿。
芸薹子半合 盐一钱 米醋一鸡子壳 右杵如泥,看大小涂纸上贴之,如走即随处贴之,不三两上效。 又方 治青白赤游肿,手近微痛。
生川大黄 蒲黄 伏龙肝各二两
右为细末,水和如薄泥,涂之,干再用。 又方
川大黄一两 豉一合 紫檀一两
右为末,醋和涂,干再用。
又方 治游肿流,遍身赤色,入腹即死,以生猪肉敷上,数数换之,其肉虫鸟不食,盖臭恶甚也。 紫檀香二两
右为末,水调涂。
婴孺方 主丹入腹及下至卵者,不治。 麻黄炒 升麻各三分 硝石四分
右为末,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服。一方,加大黄半分服之。
刘氏家传方 治走马胎赤肿,走入心腹则不救。 槐叶取鲜者,一握 生瓜蒌去皮同槐叶擂 赤小豆末,各三分 右和涂患处,其效如神。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五十六
小儿疮疡门
方
飞龙夺命丹 【《证治准绳》,下同】 治疮毒、发背、脑疽等证。 真蟾酥干者酒化 轻粉 枯白矾 寒水石 铜绿 乳香 没药 麝香 朱砂各六钱 蜗牛四十个,另研,如无亦可 右各为末,入蟾酥、蜗牛,或加酒少许,和丸菉豆大,每服一二丸,温酒或葱汤下。重者外用隔蒜灸法。
通气散 治时毒焮痛,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元胡索 猪牙皂荚 川芎各一钱 藜芦五分 羊踯躅花三分 右为细末,用纸捻蘸少许,纴鼻内取嚏为效。
犀角升麻汤 治风热,口唇颊车连牙肿痛。 犀角镑二钱 升麻 防风 羌活 川芎 白芷各五分 黄芩 甘草各一钱 白附四分 右,每服三五钱,水煎。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 郁金 枳壳麸炒 升麻 山栀仁 牛蒡研炒 大黄炒,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三钱,蜜水煎服。
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毒肿痛,消毒解热。 葛根 管仲 江西豆豉 牛蒡子半生半炒研 甘草各等分 右,每服三五钱,水煎。
健脾渗湿饮 治疮疡初起,焮肿作痛,或湿毒下注,或环跳穴痛。 人参 白朮 苍朮 防己酒拌 黄蘗炒 川芎 陈皮 当归 茯苓各五分 木瓜忌铁 柴胡梢 甘草各三分 右,姜水煎服。如三五剂不退,加桂少许。酒煎亦可。小便濇,加牛膝;身痛,加羌活。
和血定痛丸 一名黑丸子。治流注膝风,或闪跌瘀血,肢节肿痛,服之自消。若溃而发热,与补药兼服自效。 百草霜五两 赤小豆半斤 川乌炮,一两五钱 白敛八两 白芨 南星炮,各二两 芍药 当归 牛膝各五两 骨碎补四两 右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如圣饼 治流注及一切疮疡,不能消散,或溃而不敛。 乳香 木香 没药 血竭 当归各等分 麝香减半 右为末,用酒糊和饼两个,乘热熨之。毒疮加蟾酥。
芍药参苓散 治肝胆经分患天泡等疮,或热毒瘰疬之类。 柴胡 芍药 人参 白朮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五分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各三分 右,每服二钱,水煎服。
加味解毒饮 治天泡疮,发热作痛。 元参 连翘 升麻 芍药 当归 羌活 生地 牛蒡炒,各三钱 茯苓 甘草各二钱 金银花 漏芦各五钱 右,每服一二钱,水煎服,或为末,蜜丸亦可。
金黄散 治天泡疮,消毒止痛。
滑石 甘草
右各另为末,和匀敷患处。如泡,挑去水敷之。加黄蘗尤妙。
换肌消毒散 一名萆薢散。治杨梅疮,不拘初患日久并效。 士茯苓即萆薢 当归 白芷 甘草 皂角刺 薏苡仁 白苏皮 木瓜不犯铁器,各等分 右,水煎,食前并空心服。
又方 治大人之剂,如用前方未应,或儿大,宜用此方。 土茯苓五钱 川当归 白芷 皂角刺炒 苡仁各一钱 白藓皮 木瓜忌铁 木通 金银花各七分 甘草 连翘 防风各五分 茯苓 芍药各一钱 黄芪炒,二钱 川芎 生地黄各八分 右作二三剂,水煎,儿大者作一剂煎,分两三次服。
白敛散 治小儿王烂疮,一身尽如麻子,有脓汁,乍痛乍痒,或时壮热。 赤芍药 甘草 白敛各三分 黄芩 黄连 黄蘗微炙,各半两 右为末,蜜水调涂,日两次即瘥。
又方 治小儿王烂疮及恶疮。
秫米 竹筱
右,烧灰细研,以田中禾下水调涂之,效。
黄连散 治小儿王烂疮,初患一日肉色变,二日泡浆出,或四畔时赤渐长,若泡浆匝身即不可治,其状如汤火烧,宜速用此。 黄连末 胡粉各一两
右研匀,以生油调涂之。
浸淫疮方 治小儿身体发疮,初出甚小,后有脓汁,浸淫不已,渐大名浸淫疮。若先从四肢起,渐向头面者,难治也。 鲫鱼一尾,长三寸者 豆豉一合
右杵如膏涂之。又疗马鞍疮。
又方
苦瓠一两 蛇蜕半两,烧 露蜂房半两,微炙 梁上尘 右为末,油调涂。
又方
伏龙肝三分 乱发三分,烧
右为末,猪脂和涂。
元参饮 治瘰疬,及头上生恶核肿痛。 元参 川升麻各五钱 川乌炮裂去皮脐 草乌炮裂去皮 当归酒洗 川芎 赤葛 生干地黄 赤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三钱 大黄半生半炮,四钱 右銼,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
升麻汤
升麻 射干 连翘 犀角屑 大黄微炮 (石卜)硝各半两 右(口父)咀,水煎,大小加减。忌酒面炙煿物。
柴芍参苓散 治肝火血热,遍身搔痒,或起赤晕,或筋挛结核。 柴胡 芍药 人参 白朮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五分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各三分 右,姜枣水煎服。
清肝益荣汤 治肝胆经风热血燥,筋挛结核,或作瘊子。 柴胡 龙胆草酒拌炒,各五分 当归 川芎 芍药各一钱 熟地黄自制 白朮炒 木瓜 山栀炒 茯苓 薏苡仁各五分 甘草三分 右,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 治肝胆经风热,耳前后肿痛,或结核焮痛,或寒热晡热,口苦耳聋等证。 柴胡二钱 黄芩炒,一钱 人参 半夏各七分 甘草炙,各五分 山栀 牡丹皮各一钱 右,姜水煎,徐徐服。
益气养荣汤 治气血虚弱,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肿溃,日久不敛,俱宜服之。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炒 当归 川芎 黄芪炒 熟地黄自制 芍药炒,各一钱 甘草炙 桔梗各五分 白朮炒 柴胡六分 右,每服二三钱,姜水煎。
必效散 治瘰疬元气无亏者、宜用此方。若元气怯弱者,宜先补而后服之。瘰疬毒已下,便与滋补,庶无他患。若孕妇及虚劳气郁所致者,尤不可服。世以此方为良剂,故并注之。 南硼砂二钱五分 轻粉一分 麝香五分 大巴豆五粒,去皮心膜油净 白槟榔一个 盘蝥四十个,去头足翅,同白糯米炒去米 右为末,取鸡子二个,去黄,用清调药,入壳内,以湿纸数重糊口,甑蒸熟,取出曝干,研细,每服五分,用炒生姜酒五更调服。如毒出,小便濇痛,用益元散一服,其毒出而不痛。
贴恶核方
赤小豆 牙臭 硝石 黄药 木鳖子各半两 右末,鸡子清调涂患处。
贴散瘰疬神效方
白胶香 真降香用心无土气者 海螵蛸 右等分为末,掺患处,外以水纸掩之,一夜而退。
神效良方 兴化李八哥敷贴瘰疬膏药,未破者即消,已破者即出恶物收敛。 轻粉 麝香 珍珠 血竭 没药 乳香 黄蜡 铜青各六分 松香八钱 杏仁二十枚 蓖麻子二十枚,去壳 以上十一味,各研极细末,搅和,用磁杵钵捣成泥膏,不犯铁器,不见火,将膏捏傅绢上,以手扑薄贴。 又方 治瘰疬破溃不敛。
烧人场上红黄土研细 洗净患处,掺之神效。
皂角子丸 治肝胆经风热,项胁两侧结核。 皂角子用仁炒,二两 连翘八钱 当归 柴胡 芍药炒 山栀炒 川芎各一两 桔梗炒 龙胆草酒拌炒黑 甘草炒,各四钱 右为末,米糊丸菉豆大,量儿大小加减,滚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