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疡门
九味柴胡汤 治肝经热毒下注,患便毒肿痛,或小腹胁间结核,凡肝胆经部分一切疮疡,或风毒恶核瘰疬。 柴胡炒 黄芩炒,各五分 人参 山栀炒 半夏 龙胆草炒 当归 芍药炒,各三分 甘草二分 右,水煎服。若肿痛赤色,元气无亏者,宜用。溃后肿消痛止者,不宜用。大凡肿硬不溃,溃后不愈者,因元气虚也,午前宜用四君、归、芪、升麻,午后宜用四君、芎、归、柴胡为主,佐以九味芦荟丸。若饮食少思者,宜用五味异功散,专补胃气。若脓水清稀而见一切诸证,皆因血气内亏,但温补脾胃,饮食加进,血气化生,诸证自退。设治疮邪,是虚其虚也,祸不旋踵矣。
琥珀膏 治瘰疬不溃,或溃而不愈,变成漏证。 琥珀 木通 桂心 当归 白芷 防风 松香 朱砂 丁香 木香 木鳖子肉各二两 右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为末,其余(口父)咀,以麻油二斤六两慢火熬煎,至白芷焦黑,滤去滓,徐下黄丹一斤,以柳枝不住手搅,至黑色,滴水捏软硬得中,却入琥珀等末搅匀,于磁器盛之,用时取少许摊贴。
补阴八珍汤 治元气虚弱,不能溃敛,或内热晡热,肌体消瘦。 即八珍汤,加酒炒黑黄蘗、知母。
恶疮方 频浴身安,外宣无病。
春用柳条、荆芥,夏用枣叶、槐枝,秋冬用苦参。 右俱煎汤洗浴。
加味羌活散 治小儿四气外搏肌肤,发为瘾疹,增寒发热,身痒。 羌活 前胡各一两 人参 桔梗 茯苓 甘草炙 川芎 枳壳麸炒 天麻各半两 蝉蜕去须 薄荷各二钱 右銼碎,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不拘时服。
当归饮子 治小儿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 当归 赤芍药 川芎 生地黄 蒺藜炒去刺 荆穗 防风各一两 首乌 黄芪 炙草各半两 右銼碎,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服无时。
牛黄解毒丸 治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 牛黄三钱 甘草 金银花一两 草紫河车五钱 右为末,炼蜜丸,量儿大小加减服。
立效散 治鬓疮耳瘠,及一切疮疥。 定粉 松香 黄蘗 黄连 枯矾末,各一两 右各另为末,用清油烛油调搽。
敷药解毒散 治一切毒疮风疹痛痒。 大黄 黄蘗 山栀 寒水石各等分
右为末,水调搽。若破而脓水淋漓,用当归膏或清烛油调尤善。
敷疮药方
剪刀草 黄连 苦参
右等分为末,先洗挣,次用麻油、轻粉调傅。
苦瓠散 治小儿浸淫疮,渐展不止。 苦瓠二两 蛇蜕烧灰 蜂房微炒,各半两 梁上尘一合 右为细末,生油调,涂摊帛上贴。
青金散 治小儿湿癣浸淫疮。
白胶香研,一两 轻粉半两 青黛二钱半 右研为细末,干掺疮上。
人参败毒散 治疮疡邪气在表应发者,若增寒壮热,项强脊疼,或恶心咳嗽,亦宜用之。 人参 茯苓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枳壳麸皮炒 桔梗 甘草炒,各等分 右,每服二三钱,水煎。
东垣人参安胃散 治斑疹,因服峻厉之剂,脾胃虚热,泄泻呕吐,饮食少思等证。 人参一钱 黄芪炒,二钱 甘草生炙,各五分 白芍酒炒,七分 白茯苓四分 陈皮三分 黄连炒,二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
犀角消毒散 治斑疹丹毒,发热痛痒,及疮疹等证。 牛蒡 甘草 荆芥 防风各五分 犀屑二分 金银花三分 右水煎熟,入犀角倾出,服。
地龙散 治小儿风热瘾疹,状如伤寒,耳尖及手足冷。 地龙洗去土焙 穿山甲以皂角灰炒黄,各半两 朱砂二钱,研细 右前二味为细末,后入朱砂,一处再研和匀。每服一钱,用紫草煎汤调下,不拘时服,量儿大小加减。
瘾疹方 治大人小儿瘾疹,入腹即杀人。 芜菁子末
右酒调服,三钱,小儿加减。
九味解毒散 治热毒胎毒,而发疮疡之类,未溃作痛者。 黄连炒 芍药 防风 甘草各三分 金银花 连翘各一分 当归八分 山栀四分 白芷六分 右作一剂,水煎,母子并服。
加味清凉饮 治热毒积毒在内,患疮疡,大便不通,而疼痛作渴者。 当归 赤芍药 甘草炙 大黄炒,各三分 山栀炒,三分 牛蒡子炒杵,四分 右,水煎服。
人参消风散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颤动,耳若蝉鸣,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目濇昏困。 人参 白僵蚕 茯苓 防风 芎藭 藿香 蝉蜕 厚朴姜制 羌活各三钱 荆芥穗 炙甘草 陈皮各五钱 右,每服一二钱,水煎。
连翘防风汤 治小儿肝脾,风热时毒,头面生疮。 连翘研碎 防风 黄连 陈皮 芍药 当归 独活 白蒺藜炒去刺 荆芥 茯苓 甘草 黄芩 牛蒡子炒研,各等分 右,每服二钱,水煎服。
和肝补脾汤 治风热疮疹,脾土不及,肝木太过。 人参 陈皮 川芎各五分 山栀炒,四分 白朮 茯苓 芍药各七分 柴胡 炙草各三分 右分二剂,水煎服。
益脾清肝汤 治肝脾风热疮,寒热体痛,脾胃虚弱。 人参 白朮 甘草 茯苓 川芎 当归 黄芪各三分 柴胡 牡丹皮各二分 右,水煎服。
三黄散 治风热疳热生疮,水浸淫脓流处便湿烂。 松香 五倍子 黄连 黄丹 海螵蛸各一钱 轻粉 雄黄各少许 右为末,用莹肌散煎洗,掺之,干者油敷。
养心汤 治心气不足,虚热上攻,而患疮疡者。 黄芪炒 白茯苓 半夏曲 当归 川芎 辣桂 柏仁 枣仁炒 五味杵 人参各三钱 甘草炒,四钱 右每服一二钱,姜枣水煎,为末服亦可。
牛黄解毒散 治胎毒头面生癞,或延及遍身,痒痛不安,浸淫不愈,及眉炼疮。 生甘草一两 牛黄五钱,膏粱之人必用之 金银花一两 右各为末,每服二三分,乳汁调服;或用甘草煎膏为丸,芡实大,每一丸白汤化服。外敷青金散亦可。
拔毒散 治证同前,及疥癞疮癣。
黄芩 黄连 白矾三味俱生用 松香 雄黄各五钱 铜绿二钱,痒甚加之 右各另为末,干掺患处,或用油调搽。疥疮宜加枯矾三钱。 又方
川芎 酒芩 酒芍药 陈皮各半两 酒白朮 酒当归各一两 酒天麻七钱半 苍耳七钱半 酒黄蘗 防风 酒粉草各三钱 右(口父)咀,煎服,四五次服之,服过睡片时。
头疮方
猪油一钱,半生半熟 雄黄 水银各二钱半 右研和匀,敷疮上。
治癞头方
松香一两,干铫熔开,安在石上,候冷取起,轻轻研细 黑笼尾即屋上尘垂挂者 黄丹炒,各三钱 白芷半两 松树皮烧灰存性 水银 雄黄 白矾各二钱 右为末,以血余入香油煎烂,调敷患处。
青金散 治小儿疥癣眉炼,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漓,经年不愈。 松香二两 真蛤粉五钱 青黛二钱五分 右为末,用烛油调搽,或干掺之。或加轻粉、枯矾各三钱,以治前证及胎毒疥癞尤效。
水银膏 治月蚀疮,在两耳上及窍傍,随月虚盈。 水银二钱半 胡粉 松脂 黄连为末,各半两 猪脂四两 右先熬猪脂令沸,下松脂诸药末,及水银搅令匀,磁盒盛,先以盐汤洗净疮,涂敷三五度。
胡粉散 治月蚀疮。
胡粉炒微黄 白矾煅 虢丹 川黄连净 轻粉各二钱 胭脂一钱 麝香少许 右末,先以温浆水入盐洗拭,后掺药;如疮干,麻油调敷。
蔓荆子汤 治内热,耳出脓汁。
升麻 木通 麦门冬 赤芍药 生地黄 前胡 甘菊花 甘草 桑白皮 赤茯苓 蔓荆子各等分 右用姜枣水煎,食后服。
上清散 治上焦风热,耳出脓汁,头面疮疖;亦治胎热眼睛肿赤,粪色稀黄,肚热啼哭,及身上红肿。 川郁金 甘草 北桔梗 天花粉 干葛 薄荷叶各等分 右为末,入蜜拌匀,白汤下三五七分或一钱;仍用艾叶煎浓汤温浸足底,以引其热下行。
当归龙荟丸 治肝胆风热,耳中鸣,出青脓,名曰震耳,大便秘,小便黄。常服,宣通血气,调顺阴阳。 当归 龙胆草 柴胡各一两 青黛 胆星 大黄 芦荟各五钱 麝香五分 栀子仁 酒芩 酒连 黄蘗各一两 木香二钱五分 右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清黄散 治耳出黄脓,名日聤耳。内有风热,外为水湿所侵,酝久而成。 防风 滑石飞五钱 炙草一钱 酒栀子三钱 藿香 酒黄连各二钱 右为末,白汤调二钱,食后服。
清心丹 治耳出红脓,名曰脓耳,及舌上生疮,如杨梅状者。 酒黄连三钱 滑石六钱 甘草 辰砂各一钱 薄荷六分 犀角镑屑,二钱 右为末,每服一钱五分,蜜拌,薄荷汤下,夜再服。
清白散 治肺热痰火上壅,耳出白脓,名曰缠耳,兼治咳嗽。 桑白皮蜜炒 地骨皮各三钱 甘草一钱 贝母二钱 寒水石煅,三钱 天花粉 酒芩 天门冬各一钱半 右为末,以蜜水调,食后服,或通草煎汤下尤妙。
交感丹 治耳中疳臭,名曰抵耳。或怒气上逆,上下不得宣通,遂成聋聩。 香附子童便浸透炒,三钱 茯神 黄连各二钱 桂心 甘菊各一钱 右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灯心汤下。
禹余粮丸 治聤耳出脓水。
禹余粮煅酢焠七次 海螵蛸去背上硬骨 百草霜 伏龙肝各二钱半 生附去皮脐,一枚 右末,以绵裹如圆眼核大,安其内,日再易之。如不瘥,乃有虫也。
龙骨散 治诸脓耳。
枯矾 龙骨 胭脂胚各一钱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以绵裹杖子,拭去耳中脓,再吹一字入耳中,日再。加海螵蛸一钱尤妙。
羊角散 治耳内脓汁不干。
山羊角烧存性
右为末,每吹二三分入内,一日二次,三日全瘳。
滋阴地黄丸 治耳虚鸣,脓汁不干,肾阴不足。 熟地黄一两 山茱萸五钱 白茯苓 甘菊花 牡丹皮 何首乌黑豆蒸三次 黄蘗各四钱 右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白敛散 治小儿冻耳成疮,或痒或痛。 黄蘗 白敛各半两
右为末,先以汤洗疮,后用生油调涂。
花粉饮 解风热毒气上攻,头项浮肿,作痛发惊,又治发斑。 天花粉去粗皮,一两 生地黄净洗 白芷 归尾酒洗 桔梗銼片蜜水炒过 甘草各半两 右銼,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立效饮 主口内牙根舌上,发疮作痛,致语言饮食不便。 净黄连一两 北细辛去叶,二钱半 元明粉二钱 右细銼,或晒或焙,为末,仍同元明粉乳钵内杵匀,每用一字,干点患处,或以一钱,新汲井水调涂疮上。儿小者畏苦不肯点咽,用蜜水调敷患处,令其自化,咽痛茶清调下。
黄金散 解口内舌上疮毒,及治痘疮后目生翳膜。 黄蘗去粗皮,用生蜜润,日晒干再涂晒,凡十数次 粉草二味,各一两 右銼研为细末。治口疮,用药末干点患处,或用麦门冬熟水调点舌上,令其自化。若痘疮后目生翳膜,汤泡澄清,无时频洗;宜投糖煎散、柿煎散二药。
天竺黄散 主上焦风热,口鼻生疮,两目赤肿,咽膈不利,涎壅滞气不通畅,惊搐烦闷,神思昏迷。 天竺黄 郁金无,山栀仁代 茯神去皮根 甘草四味,各半两 硼砂 牙硝 香白芷 川芎 僵蚕去丝 枳壳麸炒微黄,各二钱半 朱砂水飞,二钱 蝉壳十五枚,去泥土嘴足 麝香一字 右除硼砂、牙硝、朱砂、麝香四味乳钵细研,余九味焙干为末,同入乳钵内再研匀,每服半钱或一钱,温薄荷汤无时调服,或麦门冬汤。
地黄膏 治口内舌上生疮作痛,饮食难进,昼夜烦啼。 山栀仁 菉豆粉各一两半 粉草六钱 右或晒或焙为末,用生地黄杵烂,取汁一两半,好蜜一两半,以薄瓦器盛,在铜铫中,水煮成膏,稠糊相似,候冷停分,入前药末,同在乳钵内再杵匀,丸芡实大,每以一丸至二丸,麦门冬熟水无时化服。儿大者,每用一丸,纳口内含化,或以新汲水调点舌上。
东垣清胃散 治胃经有热,齿牙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焮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丹皮各三分 当归梢四分 右,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清热消毒散 治实热口舌生疮,及一切疮疡肿痛,形病俱实者。 黄连炒 山栀炒 连翘 当归各五分 川芎 芍药 生地黄各六分 金银花一钱 甘草二分 右,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四君子汤 治脾气虚热,口舌生疮。 人参 白朮 茯苓 甘草各等分
右加姜枣煎服。
柳叶散 治热毒口疮。
黄蘗炒 蒲黄 青黛 人中白煅,各等分 右为末敷之。
如圣散 治小儿口疮不能吃乳。
江子一粒或二粒,研烂不去油入 朱砂 黄丹 右敷纸绢上少许,剃开小儿额门,贴在顖上。如四边起粟米泡,便用温水洗去药。恐成疮,更用菖蒲水洗,其效如神。
南星膏 治口疮,小儿难用药。
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龙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