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疡门
右为末,却用酸醋涂脚心甚妙。
白矾膏 治小儿口疮,饮乳不得。
白矾即鸡子大
右置醋中,涂儿足底二七次即愈。
牡蛎散 治小儿口疮。
牡蛎煅红,候冷研细,纸裹入土中七日,出毒三钱 甘草炙末,一钱 右和匀,时时挑少许掺口中,或吐,皆无害。
治口疮验方
黄蘗蜜炙赤,半两 青黛一分
右二件为末,频掺口内,愈。
升麻防风汤 治胃经实热,咽痛口燥,腮痈等证。 升麻 防风 黄蘗炒 白茯苓 白芍药炒 陈皮各五分 连翘 当归各七分 右,每服二钱,水煎,仍量大小用之。
清咽利膈汤 治心脾蕴热,或咽喉腮舌肿痛。 元参 升麻 桔梗炒 甘草炒 白茯苓 川黄连炒 黄芩炒 牛蒡子炒杵 防风 芍药炒各等分 右,每服一二钱,水煎。
本事方 治小儿毒气攻腮,赤肿可畏者。 皂角去核,二两 天南星生用,二钱 糯米一合 右为细末,姜汁调涂,立效。
白芷升麻汤 治手阳明经分臂上生疮。 香白芷 川升麻 桔梗各一钱 黄芪蜜炙 黄芩酒炒,各二钱 土黄芩五分 红花 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酒煎半锺,食后温服。
加味归脾汤 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之证;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疮口不敛等证。 人参 黄芪炒 茯神 炙草 白朮炒,各一钱 木香五分 远志 酸枣仁 龙眼肉 当归 牡丹皮 山栀炒,各一钱 右水煎,乳母服,儿亦服之。
内托羌活汤 治尻骨生痈,坚硬肿痛。 羌活 黄蘗酒炒微黑,各一钱 防风 槁本 归尾各五分 肉桂 连翘 炙草 苍朮 陈皮各三分 黄芪八分 右作二剂,水一锺,入酒一杯煎,空心服。
小青龙汤 治伤风冒寒,咳嗽喘急,肺胀胸满,鼻塞流涕,或干呕热咳,或作渴,或作噎,或小便不利,或小腹胀满。此仲景之法,审有是证,用之及时,殊有良验。 麻黄去节 赤芍药 半夏各七钱 细辛 干姜煨 炙草 桂枝各三钱 五味半两杵 附子二钱,如脉浮不必用 右,每服二钱,水煎。
桔梗汤 治咳嗽脓血腥秽,已成痈证。 桔梗炒 贝母去心 知母炒 桑白皮炒 枳壳各一钱 地骨皮 瓜蒌仁 薏苡仁 杏仁杵,各五分 川当归 黄芪 炒,各一钱 五味杵炒 百合炒,各一钱五分 防己一钱 甜葶苈炒,五分 右,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升麻汤 治肺痈脓血秽臭,胸乳皆痛。 升麻 桔梗炒 薏苡仁 地榆 条芩炒 牡丹皮 芍药 甘草各等分 右,每二三钱,水煎服。
排脓散 治肺痈。此方排脓补肺。
黄芪盐水炒 白芷 人参 五味炒,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一二钱,蜜汤调下。
射干汤 治胃脘痈,吐脓血。
射干 栀仁 赤茯 升麻 赤芍各一两三钱 白朮五钱 右,每服三五钱,水煎,入地黄汁少许,再煎服。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金,传为肺痈,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人参 陈皮 甘草 地骨皮 茯苓各一钱 知母炒,七分 五味炒 青皮 天冬各四分 桑白皮炒,一钱 右每服二三钱。
参芪补脾汤 治肺痈脾气亏损,咳吐脓涎,或中满不食,必服此药,补脾土以生肺金,否则不治。 人参 白朮各二钱 黄芪炒,二钱五分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一钱 升麻三分 麦门冬七分 桔梗炒,六分 甘草炙,五分 五味子杵,四分 右作三服,姜枣水煎服。
人参补肺汤 治肺证咳喘气短,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痰涎壅盛,或吐脓血发热,小便短滞。 人参 黄芪炒 白朮土炒 白茯苓 陈皮 当归各一钱 山茱萸 干山药 五味子杵 麦门冬 炙草 熟地黄自制 牡丹皮各五分 右,每服五钱,水煎服。
大黄汤 治肠痈小腹坚肿,按之则痛,肉色如常,或焮赤微肿,小便频数,汗出憎寒,脉紧,脓未成也,急服之。 大黄炒 (石卜)硝各一钱 牡丹皮 瓜蒌仁 桃仁去皮尖,各二钱 右,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薏苡仁汤 治肠痈腹中痛,烦躁不安,或胀满不食,小便濇滞。 薏苡仁 牡丹皮 桃仁各三两 瓜蒌仁四两 右,每服四钱,水煎服。
桃仁汤 治肠痈腹中痛,烦躁不安,壅痛,大便闭濇,亦有绕脐生疮者,但用此药无妨。 桃仁 大黄炒 牡丹皮 芒硝 犀角屑 冬瓜仁研,各二钱 右水煎,入犀角末服。
牡丹皮散 治肠痈,腹濡而痛,时下脓汁,或下血。 牡丹皮 人参 天麻 白茯苓 黄芪炒 薏苡仁 桃仁 白芷炒 当归 川芎 官桂 甘草各五分 木香二分 右每服三五钱,水煎。
内补黄芪汤 治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 黄芪炒,二钱 人参 白朮炒 茯苓 陈皮 当归各一钱五分 酸枣仁炒,一钱 五味子杵 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煎,徐徐服之。
托里清肝散
人参 黄芪炒 当归 川芎 芍药炒 白朮 茯苓 金银花 白芷炒 甘草炒 连翘 柴胡各七分 山栀四分 右,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神效当归膏 治汤火等疮,不问已溃未溃,肉虽伤而未坏者用之自愈,肉已死者用之自溃,新肉易生。搽至肉色渐白,其毒始尽,生肌最速。盖当归、生地黄、麻油、二蜡,皆主生肌止痛,补血续筋,与新肉相宜。 当归 生地黄各一两 黄蜡一两,白者止用半两 右先将当归、地黄,入麻油四两煎枯去滓,将蜡熔化,候冷搅匀,即成膏矣。用涂患处,将油纸盖之,发背痈疽,杖疮溃烂,用之尤效。凡死肉溃烂将脱,止有些须相连者,宜用利刀剪去。盖死肉有毒,去迟则伤新肉,死肉去尽,尤宜速贴,盖新肉最畏风寒,不可忽也。
乳香定痛散 治伤损一切疮疡溃烂疼痛。 乳香 没药各五分 滑石一两 冰片一钱 右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
猪蹄汤 治一切痈疽,杖疮溃烂,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 白芷 黄芩 当归 蜂房蜂儿多者为佳 羌活 赤芍药 甘草各五钱 右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滓,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去滓温洗,随用膏药贴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五十七
小儿疮疡门
单方
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敷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 【《肘后方》,下同】
五色丹毒:蜜和干姜末敷之。
治小儿赤游肿,若遍身入心腹,即能杀人:捣伏龙肝为末,以鸡子白和敷,干易之。 【《千金方》,下同】 又:用白豆末水和敷之,勿令干。
治小儿半身皆红赤,渐渐长引,或疮疡:用牛膝、甘草(口父)咀,合得五升,以水八升,煮三沸,去滓和伏龙肝末敷之。
治小儿身赤肿起者:熬米粉令黑,以唾和敷之。
治丹毒大赤肿,身壮热,百治不折:用寒水石十六铢,石膏十二铢,蓝青十一铢用干者,犀角、柴胡、杏仁各八铢,知母十铢,甘草五铢,羚羊角六铢,芍药、黄芩各七铢,栀子十一铢,竹沥一升,生葛汁四合,澄清蜜二两。 右十五味(口父)咀,以水五升,并竹沥煎取三升三合,去滓内杏仁泥、葛汁、蜜,微火煎取二升,一二岁儿服二合,大者量加之。
小儿丹毒,从两股走及身头:用李根烧为末,以田中流水和涂之。
小儿赤丹:屋尘和腊猪脂敷之。
小儿火丹:桑根白皮为末,羊膏和涂之。
小儿丹毒:浓煮大豆汁涂之,甚良。
小儿丹毒,从髀起,流下阴头,赤肿出血:用鲫鱼肉切五合,赤小豆末二合捣匀,入水和敷之。
治小儿溺灶丹,初从两股及脐间起,走入阴头皆赤:桑白皮切一斗,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浴之。
小儿丹毒:水煮棘根汁洗之。
小儿丹毒:用生麻油涂。
小儿丹毒:煅铁屎研末,猪脂和敷之。
小儿丹毒:唾和胡粉,从外至内敷之。
小儿丹毒:向阳燕窠土为末,鸡子白和敷。 【《卫生易简方》,下同】
小儿五色丹毒:甑带烧灰,鸡子白和涂之。
小儿丹瘤,游走入腹必死:初发急以白芷、寒水石为末,生葱汁调涂。 【《全幼心鉴》,下同】
小儿丹肿:菉豆五钱、大黄二钱为末,用生薄荷汁入蜜调涂。
小儿赤丹:用土番黄米粉,和鸡子白涂之。 【《兵部手集》,下同】
孩子赤丹:嚼粟米敷之。
小儿丹毒作疮出水:豉炒烟尽为末,油调敷之。 【《姚和众方》】
小儿丹毒:烧铁淬水,饮一合。 【《陈氏本草》】
小儿热丹:蓝淀敷之。 【《秘录》方】
小儿丹瘤:木鳖仁研如泥,酢调敷之,一日三五上效。 【《外科精义》】
小儿丹毒:猪肉切片贴之。 【《本草纲目》】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寒水石半两,白土一分为末,米酢调涂之。 【《经验方》】
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脐即损人:马苋捣涂。 【《广利方》】
小儿赤丹:柳叶一斤,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温洗赤处,日七八度。
小儿丹毒:寒水石末一两,和水涂之。 【《集元方》】
小儿遍身赤丹:用羚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之,神效。 【《外台》方,下同】
小儿赤游火丹:母猪屎绞汁服,并敷之。
小儿赤丹:胡荽汁涂之。 【谭氏方。】
小儿丹瘤:大麻子五个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调涂之,甚效。 【《修真秘方》】
小儿十种丹毒:用瓦花捣汁,和水取汁,同伏龙肝末涂润之。 【《疮疡全书》,下同】
小儿烂皮火丹:用莲蓬煅灰,面粉、伏龙肝、柏未各等分,共为末,和匀干掺。
凡小儿火丹,或头上起或背上起者:俱用慎火草捣汁搽上。慎火草即瓦花。 又:用芊芊活,随处有之,取汁涂之。
小儿赤瘤:鸡子白和百草霜搽。 【《嫏嬛记》】
小儿赤游行于上下,至心即死:菘菜捣敷之,即止。 【张杰《子母秘录》,下同】
小儿赤游,上下游行,至心即死:蒴藋煎汁洗之。
治小儿五色丹:用川大黄、芒硝、栀子仁、黄芩、干蓝叶、商陆各等分,为细末,水调涂。枣树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一两半,銼细,每二两,水五升煮三升,避风适寒温浴儿。【《证治准绳》,下同】 又:苎根叶一斤细銼,赤小豆三合,以水五升,煮三升,去滓避风处温浴儿。 又:青栗球有刺者,杵碎,水煮浴儿。 又:蒲席灰,鸡白和涂。
又:牛屎敷之,干即易。
又:猪槽下烂泥敷,干即易。亦涂黑丹。
治小儿白丹:用酸母草、五叶草各五两,绞汁涂。 又:川大黄杵为末,以马齿苋自然汁调涂。 又:烂杵蓼叶涂。
又:烂杵兰香叶涂。
又:酢和梁上尘涂。
又:猪胆和鹿角灰涂。
又:烧猪粪灰,鸡子白和涂。
凡小儿丹初从背起,遍身如细襭,一宿成疮,名茱萸丹。赤小豆为粉粉之;如未成疮,以鸡子白调敷之。
治小儿赤丹:酢和荞麦面涂之。
又:赤足蜈蚣为末,入硫黄研匀,水调,翎扫头焦即止。 又:天茄儿叶,俗名老鸦眼睛,取叶和酢擂敷。 又:以蓼子,盐汤洗了,挼蓼涂之。
治小儿火丹色如朱,皮中走:酢研豉成膏敷。 又:鲤鱼血频频涂。
治小儿黑丹:风化石灰二两,屋四角茅草三两,烧灰为末,鸡清调涂。 又:茺蔚子、蛇衔草、护火草各二两,杵烂,鸡白调涂。 又:青羊脂熟摩病上,日三五度,用之;如无青羊,白羊亦可,但不及尔。 又:以喂猪杓子炙令热熨之。
治小儿天火丹,从背起赤点:用麻油五合,生鲫鱼半斤,同杵如泥,涂丹上,干即易。 又:虎脂二两,黄丹一两,研为膏,涂。 又:桑根白皮二两,甘菊花一两半,丹参、莽草各一两,銼匀,每用二两,水三升,去滓温浴儿,避风。 又:以小儿埋胞衣瓶中水一二合,时时与儿服,及涂身上有毒处。
治诸火丹:天火龙火着肉作疮,急以盐汤喷;次以山药涂。如无生者,以干者为末,水调涂。 又:以羊脂调赤石脂末涂之。
治小儿丹发两臂,赤起如李子,名鬼火丹。用景天草五两,蛇衔草三两,杵如泥,以鸡血调涂。 又:戎盐一两,附子一枚,烧灰为末,雄鸡血调涂。
小儿丹发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名野火丹。用雄黄、戎盐各半两为末,鸡白调频涂,以瘥为度。 又:灶中黄土一两,青竹叶二两,烧灰为末,鸡白调涂。 又:白僵蚕二七个,护火草一两,杵烂涂之。 又:酒涂油涂亦可。
小儿丹初发,着两颊两膀上、两腋下,名家火丹。用梓木、白皮、蓼叶各三两烧灰,鸡白调频频涂之,以瘥为度。
治家火丹攻喉入腹,大便不利:用硝石、凝水石,铜器中熬干,研服方寸匕。 又:用乌头一分,赤石脂三分,研细,鸡清调涂,神良。
小儿丹初发,两胁及腋下腿上,谓之殃火丹。用川(石卜)硝为末,每服以竹沥调下半钱,更量儿大小加减。 又:浮萍杵汁,时时服之。
又:川(石卜)硝一两、栀子仁半两为末,酢调涂。 又:山栀子仁四两,生鲫鱼半斤,同杵如泥,每以酢化少许,涂丹上,兼治神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