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疮疡门

  一抹金 治小儿遍身生疮,溃烂如糜,燥痛,脓汁不干。  藜芦洗焙 蛇床子 红丹水飞过,各五钱 硫黄 赤石脂 明矾火飞过 五倍子去虫屑 黄蘗去粗皮,各二钱半 轻粉五十帖  右前八味,或晒或焙为末,仍同轻粉在乳钵再拌匀,用生肥猪膏碎切,以瓦钵和药末,杵烂涂患处,或清油调搽亦可。
  解表消毒饮 治小儿疮疡,肿高焮痛,便利调和,脉浮而洪,有表证者,用之。  黄芪上部酒炒,中部泔炒,下部盐水炒,一钱半 葛根 升麻 赤芍药 元参 牛蒡子炒 麻黄去根节 甘草各五分 连翘一钱更看是何经分野,加引经药;手少阴加细幸三分,足少阴加独活七分,手太阴加桔梗、白芷各五分,足太阴加苍朮七分,手厥阴加柴胡七分,足厥阴加柴胡、青皮各五分,手太阳加槁本五分,足太阳加羌活七分,手阳明加白芷五分,足阳明加升麻、葛根各七分,手足少阳加柴胡七分。  水一锺,生姜三片,葱白一根,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攻里消毒饮 治小儿疮疡肿硬痛甚,大便秘濇,脉沉而实,有里证者用之。  瓜蒌连皮子细切,三钱 连翘 牛蒡子炒研 当归 白芍各一钱 大黄一钱半 芒硝五分 甘草七分  右,用水一锺,煎至七分,大温服,未利再服。
  连翘散 治痈疖等。
  连翘一钱 沉香 黄芪各半两 白敛 (石卜)硝 川大黄炮 甘草各一分  右捣为粗散,每服一钱,水一盏,抄入麝香一钱,煎五分,去滓放温,食后服。
  寄生散 治毒肿甚者。
  桑寄生 独活 大黄各一两 犀角屑 (石卜)硝 甘草各半两  右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放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右解表攻里之药,皆为肿疡挟有内证者设也,溃疡勿拘此例。
  托里荣卫汤 治疮疡外无焮肿,内亦便利调和,乃邪客经络,宜用此药调理。  黄芪炒 红花各一钱 苍朮米泔浸炒 柴胡 连翘 羌活 防风 当归身酒拌 甘草 黄芩 人参各一钱 桂枝七分  右,用水一锺,酒半锺,煎八分,食远服。
  托里散 治一应疮毒,始终常服,不致内攻。  瓜蒌大者,一枚,杵 当归酒拌 黄芪如前法制 白芍药各一两半 皂角刺炒 金银花 花粉 熟地黄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服以三岁儿为率,用药一两,以酒一锺,入磁器内,厚纸封口,再用油纸重封,重汤煮之,仍覆以盖,煮至药香,取出分服,直至疮愈。
  神效解毒散 治一切疮毒初起,肿者即消,已溃仍肿者即散,已溃毒不解者即愈。  金银花一两 甘草节五钱 黄芪 皂角刺炒 当归各三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  右为散,每服二钱酒煎,温酒调服亦可。婴儿病,乳母亦服。如疮已溃,肿痛已止者,去没、乳、银花,倍黄芪,甘草。
  发背痈疖方 治阴疮头平向内者,服之即突出,其功效不可尽述。若小儿痘疮黑陷者,止一服而起,万不失一。  羌活一两 穿山甲炒焦,半两 麝香少许 生人骨煅存性,半两  右末,煎麻黄薄荷酒调。

  犀角消毒丸 治积热及痘疹后,余毒生疮。  生地 防风 当归 犀角屑 荆芥穗各一两 牛蒡杵炒 赤芍 连翘 桔梗各七钱 薄荷 黄岑 甘草各五钱  右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按前方善损中气,伤阴血,若大人形病俱实,脾胃健旺者,庶可用之,恐芽儿脏腑脆嫩,不能胜此。经云:气主嘘之,血主濡之。气者胃中冲和之元气,若胃气一伤,不能嘘濡消散,脓已成者不能腐溃,脓已溃者不能生肌收敛,因而难治,甚致不起,不可不慎也!
  托里消毒散 治胃经虚弱,或因克伐,致疮不能溃散,疮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自去,新肉自生。  人参 黄芪 当归酒拌 川芎 芍药炒 白朮炒 茯苓各一钱 金银花 香白芷 甘草炙 连翘各五分  右作二剂,水煎,徐徐服。

  托里散 治疮疡因气血虚,不能起发,腐溃收敛,及恶寒发热,宜用此补托之。  人参气虚倍用 黄芪炒 当归血虚倍用 白朮 茯苓 芍药酒炒,各五分 熟地黄二钱  右作两三剂,水煎服。

  八味茯苓补心汤 治心气不足,血气不和而患疮证。  茯苓 枣仁炒,各二钱 五味炒 当归各一钱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朮炒,一钱 菖蒲五分 远志去心,六分 甘草炒,五分  右作二三服,水煎。

  敷药铁箍散 治一切疮疖痈疽。
  芙蓉叶 黄蘗 大黄 五倍子 白芨  右为末,用水调搽四围。按前方乃寒凉解热收敛之剂,或有用白敛、商陆根者,有用寒水石、天花粉者,有用苍耳、金银花者,有用芭蕉、赤小豆者,有用草乌、白芷之类者,皆不分寒热温凉之杂饵。《内经》云: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又云: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俯不和,留结为痈。《外科精义》云:凡疮肿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脉;肉色不变,发于骨髓。盖必有诸中而形诸外,故受证之经,与所患之位,各有不同,竟宜一概外敷凉药?惟脾胃无亏,血气不和者,庶几有效。若服化毒之类,脾胃复伤,血气凝滞,亦不能消矣。至如疔疮之类,正欲宣拔其毒,若复用前药,肌肉受寒,血气凝滞,必致毒气入内而不救,治法必察其肿之高漫、色之赤白、痛之微甚、作脓之难易、出脓之稠薄、生肌之迟速,以别其属阴属阳,或半阴半阳,或纯阴纯阳,而用相宜之药以凉之、热之、和之;又当审受证之传变,五脏之相胜,而以调补脾胃为主,庶不致变恶证也。
  葛根白朮散 治小儿赤白丹毒。
  白朮 枳壳各一钱 茯苓二钱 木香一钱半 葛根三钱 甘草二钱半  右銼散,用水一盏煎,不拘时服。

  犀角解毒饮 治小儿赤丹瘤,壮热狂躁,睡卧不安,胸膈闷满,咽喉肿痛,遍身丹毒。  牛蒡子炒,一两五钱 防风 甘草各二钱半 荆介穗五钱 犀角一钱半  右銼散,用水煎,不拘时服。

  防风升麻汤 治小儿丹瘤,赤肿。
  防风 升麻 山栀去壳 麦门冬去心 木通 甘草节各一节  右(口父)咀,用淡竹叶三片煎,食远服。
  荆芥散
  防风 花粉 羌活 生地 当归 蝉蜕各等分  右,水煎服。

  化丹汤 解利丹毒,遍身燥痒,发热烦啼。  川独活 射干 麻黄去根节 青木香 甘草 石膏末 黄芩 薄桂各五钱  右銼,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蓝叶散 治小儿月内发一切丹。
  蓝叶一两 黄芩 犀角屑 川大黄銼微炒 柴胡 栀子各一分 升麻 石膏各一分半 甘草半分,微炒  右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下竹沥半合,更煎三两沸,放温无时,量儿大小加减服。后同。气怯弱者可去大黄。
  升麻散 治小儿一切丹,遍身壮热烦渴。  升麻一分 黄芩一分 麦冬三分 葛根三分 川大黄微炒,一分 川(石卜)硝一分  右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大黄散 治小儿一切丹毒,通身赤痛。  川大黄半两,銼微炒 防风半两 川升麻 黄芩 麻黄去根节 秦艽各一分 (石卜)硝二分  右同(口父)咀,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又 治小儿丹疮,脏腑壅热太过,心神烦闷,二便不通。  川大黄微炒 川升麻 川(石卜)硝 葵子各半两 栀子仁一分  右为粗末,每一钱,水一小盏,煎五分,去滓,量儿加减温服,以利为度。
  升麻膏 治小儿一切丹,发无常处,身热如火烧,宜用此膏。  川升麻 川大黄 护火草 蛇(口衔)草 栀子仁 寒水石 川芒硝 蓝叶 生地黄 芭蕉根 羚羊角屑 梧桐皮各半两  右细銼,以竹沥浸一宿,明日滤出,却入铛中,以腊月猪脂一斤,慢火熬一食久,乘热以绵滤去滓,候冷成膏。磁盒盛,旋取磨涂之;兼以膏如枣大,竹沥化服之。  又方 治小儿丹毒,大肿身热,百治不折。  寒水石十六分 干蓝青 竹沥各一升 犀角 柴胡 杏仁去皮尖研,各八分 生葛汁四合 知母十分 甘草五分 羚羊角六分 蜜二升 白芍药七分 栀子仁十一分 川黄芩七分 石膏十三分  右水五升,并竹沥煮三升三合,去滓内杏仁脂、葛汁,蜜微火煎一升,三岁儿服二合,大者量加之。药分太大,婴儿服未得。  又方 治小儿丹数非一,皆主之。
  大黄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芷 黄芩 独活 白芍药 川升麻 沉香 青木香 木兰皮各一两 芒硝三两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内硝汤中,通寒温拓之,干再用,瘥乃止。
  生料四物汤 治血热生疮,遍身肿痒,及脾胃常弱,不禁大黄等冷药,尤宜服之。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当归 防风各半两 黄芩一钱半  右(口父)咀,水煎,量大小加减。忌酒、面、猪羊肉、豆腐。
  蓝青散 治小儿一切丹毒,大赤肿,身体壮热如火,已服诸药未减。  干蓝青切 知母 栀子仁炒 甘草微炙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寒水石 石膏 犀角屑 柴胡 黄芩各一两 赤芍 羚羊角屑各三分  右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蜜、生葛等汁,共一合,更煎三两沸,放温无时服,量儿大小加减。
  解毒散
  寒水石 滑石 石膏各等分
  右为末,入辰砂少许,量儿大小,灯心汤下。
  赤葛散 治因血热与风热相搏,遍身丹毒燥痒,日久不消。  赤葛二两 甘草三钱
  右碎,每服二钱,无灰酒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不饮酒者,止用水一盏,入酒一大匙,同煎服。
  必效方 此泉州大智禅师文宥经进必效方。治小儿头面皮肤,忽生疮疡、火燎丹,发起赤肿晕有碎小疮,及赤晕上疮,初发如钱,渐晕开一二尺,良久遍身,入口耳到脏腑即不救。此证可畏,速治之,此乃自积热得。  甘草一两或半两
  右拍破,入水一盏或半盏,煎汤温温,令乳母全口呷,含嗽,徐徐吐,淋洗病处,以手掌与揩,不得犯指甲;仍与儿甘草汤吃。一周即不晕开,良久再淋,三用立瘥。
  红散子 治丹毒并土虺咬。
  茜根半斤
  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立效。  又方 治小儿一切丹毒通用。
  护火草半两 紫葛 硝石各半两
  右为末,冷水调涂,干即再涂,以瘥为度。
  硝石散 治小儿一切丹毒,遍身发热。  硝石一两 乳香一分
  右为末,以鸡子清调涂之。
  又方
  太阴元精石一两 白矾一分 为末,水调涂。  又方 治小儿诸丹,遍身如火,缠腰即杀人。  芸薹子不拘多少
  右研细,酒调饮,兼涂丹上。一方,以酒研细,温服无时。  又方 治小儿一切热毒丹,及赤肿疼痛。  大黄 马牙硝研,各一两
  右先将大黄为末,入牙硝同研,水调涂患处,干再易之。
  柳叶汤 治小儿一切丹烦。
  柳叶一斤
  右用水一斗,煮汤八升,日洗七八次。
  绿袍散
  菉豆五钱 大黄二钱
  右为极细末,用生姜薄荷汁,入蜜涂。
  碧雪
  芒硝 青黛 寒水石 石膏 (石卜)硝 马牙硝 甘草各一钱  右为极细末敷。

  冰黄散 治小儿赤瘤丹毒丹,铍刀子疏去瘤头赤晕,恶血,毒汁。  土硝五钱 大黄一钱
  右为极细末,用新井水调匀涂。
  又方 敷丹毒,只一夜消尽。

  花蕊石
  右以生姜薄荷自然汁调,鹅毛刷上患处为妙。
  黄芩四物汤 治诸疮丹毒,赤瘤燥痒。  黄苓一两 当归酒洗 生干地黄 赤芍药 川芎各半两 何首乌去粗皮 草乌炮去皮 元参各二钱五分 甘草六钱 薄荷二钱  右(口父)咀,每服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张涣香豉散 治白丹疰痛,虚肿如吹。  香豉二两,炒焦 伏龙肝一两
  右为末,生香油调涂之。

  枳实汤《圣惠》云:夫白奶者,由风气折于肌中,与风相搏遂为奶也,得天阴而冷则剧,出风中亦剧,得晴暖则灭,身暖亦差,宜用此方。  枳实銼
  右用水煮取汁,洗拭丹上。
  又方 《外台》备急治白丹。
  苎根三斤 小豆四升
  右,以水二斗煮,日浴三四次,兼治一切丹妙。
  升麻膏 治小儿赤丹肿毒。
  川升麻 白敛 漏芦 川芒硝各一两 黄芩 枳壳 连翘 蛇(口衔)草各一两半 栀子仁 蒴藋各二两  右銼细,以猪胆一斤半,慢火煎诸药令赤色,去滓,放冷,磁盒收,旋取涂之。  又方 治小儿面身卒得赤丹,或痒或肿,不速疗之即杀人,宜用此方。  羖羊角屑,八两
  右以水五升,煎一升,绢滤入炼猪脂五两和涂。
  张涣升麻膏 治赤丹初发,肉如火色,如鸡冠,又名茱萸丹。  川升麻 白敛 漏芦 芒硝各一分 连翘 栀子仁各半两  右细銼,以猪胆半斤,慢火同煎诸药令赤色,去滓,放冷涂。
  张涣袪毒丹 治丹黑色,痒痛肿起。  升麻 漏芦 芒硝各二两 黄芩 栀子各一两  右为粗末,每以水三盏,煎两匙头末,微热以帛拓丹上,以消为度。
  张氏戎盐散
  戎盐一两 附子一枚 雄黄水飞,半两  右同研为末,每用少许,以雄鸡血调涂。
  升麻汤 治小儿心热,身上赤流,色如胭脂,皮肤壮热。  升麻 川大黄銼微炒 川(石卜)硝 元参各半两 犀屑 黄芩 栀仁 木通 炙草各一分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五分,去滓,温服无时,量儿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