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
- 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疡门
蟾酥丸 蟾酥丸效独称雄,乳没砂矾轻粉同,铜绿蟾酥寒水麝,蜗牛又有用蜈蚣。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恶证歹疮,不痛或麻木,或呕吐,病重者必多昏愦,此药服之,不起发者即发,不痛者即涌,痛甚者即止,昏愦者即苏,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真有回生之功,乃恶证中至宝丹也。 蟾酥二钱,酒化 轻粉五分 枯矾 寒水石煅 铜绿 没药 乳香 胆矾 麝香各一钱 雄黄二钱 蜗牛二十一个 朱砂二钱 以上各为末称准,于端午日午时在净室中,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方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菉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患者自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包药在内,用无灰热酒一茶锺送下,被盖如人行五六里,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修合时妇人鸡犬等忌见。
太乙紫金丹 太乙紫金丹大戟,茨菇文蛤共千金,雄麝朱砂凡七品,诸疮百证总通神。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通治百病。此药真能起死回生,制之济人奇效,不可尽述。凡居家出入,兴大工,动大兵,及闽广云贵仕宦者,不可无之。 山茨菇洗去皮毛,净焙,二两 五倍子净,二两 麝香净研,三钱 续随子仁白者去油,净,一两 红芽大戟杭州紫者为上,江南土大戟次之,北方绵大戟色白者性烈,反伤正气,弱人服之有致吐血,不宜用,惟取上者去芦根洗净焙干为末,一两五钱朱砂有神气者 雄黄鲜红大块者,俱细研,各三钱 以上之药,各择精品,于净室中制毕,候端午、七夕、重阳或天德、月德、天医、黄道上吉之辰,凡入室合药之人,三日前俱宜斋戒沐浴,更换新洁衣帽,临日方入室中净手熏香,预立药王牌位,主人率众焚香拜祷事毕,各将前药七味等复称准,入于大乳钵内,再研数百转,方入细石臼中,渐加糯米浓饮调和,软硬得中,方用杵捣千余下,极至光润为度。每锭一钱,每服一锭,病势重者连服二锭,以取通利,后用温粥补之。修合时,除合药洁净之人,余俱忌见。此药惟在精诚洁净为效。治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恶菌、河豚中毒,自死牛马猪羊六畜等类之肉,人悞食之,必昏乱卒倒,或生异形之证,并用水磨灌服,或吐或泻,其人必苏。南方山岚瘴气,烟雾疠疫,最能伤人,感之才觉意思不快,恶寒恶热,欲呕不呕,即磨一锭服之,得吐利便愈。痈疽、发背、对口疔疮、大蛇无名肿毒,蛀节红丝等疔,及杨梅疮、诸风瘾疹,新久痔疮,并用无灰淡酒磨服,外用水磨涂搽疮上,日夜数次,觉痒而消。阴阳二毒、伤寒心闷、狂言乱语、胸膈塞滞、邪毒未出,瘟疫烦乱发狂、喉闭、喉风,俱用薄荷汤,待冷磨服。赤白痢疾,肚腹泄泻、急痛霍乱、绞肠沙及诸痰喘,并用姜汤磨服。男子妇人急中颠邪,喝叫奔走,鬼交鬼胎,鬼气鬼魇,失心狂乱,羊儿猪颠等风,俱用石菖蒲煎汤磨服。中风中气、口眼歪斜、牙关紧急、言语蹇濇、筋脉挛缩、骨节风肿、遍身疼痛、行步艰辛、诸风诸癎,并用酒磨顿热服下。自缢、溺死、惊死、魇死、鬼魅迷死,但心头微温未冷者,俱用生姜续断酒煎磨服。一切恶蛇、风犬、毒蝎、溪涧诸恶等虫伤人,随即发肿,攻注遍身,甚者毒气入里,昏闷响叫,命在须臾,俱用酒磨灌下,再吃葱白,被盖出汗立苏。新久疟疾,临发时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服。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五痢,脾病黄肿,瘾疹疮瘤,牙关紧闭,并用薄荷浸水磨浓,加蜜服之,仍搽肿上。年岁幼者,每锭分作数服。牙痛者磨涂痛上,仍含少许,良久咽下。小儿父母遗毒,生下百日内皮塌烂斑,谷道眼眶损烂者,俱用清水磨涂。打扑伤损,松节无灰酒研服。年深月近头胀头疼,太阳痛,作偏头风,及时疮愈后,毒气攻注,脑门作胀者,俱用葱酒研服一锭,仍磨涂太阳穴上。妇女经水不通,红花汤下。凡遇天行疫证,延街及巷,相传遍染者,用桃根汤磨浓,擦入鼻孔,次服少许,任入病家,再不传染。又治传尸劳瘵,诸药不能禁忌,一方士指教服此,每早磨服一锭,至三次后,逐下恶物尸虫异形怪类,后得脱利,以此相传,活人不计其数。一女子久患劳瘵,为尸虫所噬,磨服一锭,片时吐下小虫十余条,后服苏合香丸,其病顿失,调理月余而愈。真济世卫身之宝药也!
凉膈散 凉膈散中荆芥防,薄荷粉桔连大黄,元参石膏牛蒡子,贝母山栀总在藏。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甚,膈间有火,大便秘濇。 防风 荆芥 桔梗 山栀仁 石膏 元参 薄荷 黄连 花粉 牛蒡 贝母 大黄各等分 水二杯,煎八分,不拘时服。
金锁匙 金锁匙中用焰硝,僵蚕片脑雄黄饶,加上硼砂茹更好,咽喉肿痛即时消。治喉闭、缠喉风,痰涎壅塞,口禁不开,汤水难下。 焰硝一两五钱 硼砂五钱 真片脑一分 白僵蚕一钱 雄黄二钱 各另研为末和匀,以竹筒吹患处,痰涎即出。如痰虽出,肿痛仍不消,急针患处,去恶血服煎药。
人中黄 治小儿诸胎毒,痘疹黑陷内收,唇焦口干,风热斑疹,赤游,无有不效。 毛竹一段,两头留节,一头钻一小孔,用粉草磨为细末,从孔灌满,以木条塞紧孔眼,用砖札之,沉入大粪池内,半年取起,长流水浸一日,带竹风干,磁罐收贮,每服三四分,凉水调服 胎毒烂斑,土茯苓汤调服。寻常热病,入应病药中,调服即效。
麦饯散 麦饯散治痘风疮,硫黄人信要相当,川椒生熟枯矾等,麻油调搽自然光。治小儿痘风作痒,迭迭成片,甚则顽麻不知痛。 小麦一升,炒枯黄色,乘热入钵内 硫黄四两 白砒一两 右先将硫、砒为细末,乘麦热时,同入钵内搅匀,待冷取起,加烟胶半斤,川椒三两,生枯矾各二两,共碾细末。临用葱汤洗净,用麻油调搽,油纸盖札,三日一换,三次愈。
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芍药,柴胡栀子共连翘[连翘 据处方当为「黄芩」。],木通甘草同煎服,丹毒游行效最高。治小儿丹毒身体发热,面红气急,啼叫惊搐等证,服之效。 川升麻 干葛根 白芍药 柴胡 黄芩 山栀各一钱 甘草 木通各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不拘时,母子同服。
消毒犀角饮 消毒犀角饮防风,加上黄连甘草同,还用灯心为引使,赤游丹毒效神功。治小儿丹毒,身热气粗,啼叫惊搐不宁等证。 犀角 防风各一钱 甘草五分 黄连三分 右,水二锺,灯心二十根,煎四分,徐徐服之。
紫雪 紫雪羚羊犀角同,升麻寒水石膏逢,元参沉木香甘草,硝片朱砂金箔从。治小儿赤游丹毒,甚至毒气入里,肚腹膨胀,气急不乳,即宜此药救之。又治伤寒热躁发狂,及外科一切蓄毒在内,烦躁口干,恍惚不宁等证。 升麻 寒水石 石膏 犀角 羚羊角各一两 元参二两 沉香 木香各五钱 甘草八钱 水五碗,同药煎至一碗,滤清再煎滚,投提净(石卜)硝三两大钱,微火慢煎,水气将尽,欲凝结之时,倾入碗内,下朱砂、冰片各二钱,金箔一百张,各预研细和匀,碗顿水内候冷,凝成雪也。大人每用一钱,小儿二分,十岁者五分,徐徐咽之即效。病重者加一钱亦可。或用淡竹叶灯心汤化服。
芦荟消疳饮 芦荟消疳饮薄荷,元参甘草共柴胡,升麻牛蒡羚羊角,栀子黄连竹叶需。治小儿走马牙疳,身热气粗,牙龈腐烂,气味作臭,以及穿腮破唇者,并服之。 芦荟 银柴胡 胡连 川连 牛蒡 元参 桔梗 山栀 石膏 薄荷 羚羊角各五分 甘草 升麻各三分 水二锺,淡竹叶十片,煎六分,食后服。
人中白散 人中白散力奇绝,黄蘗儿茶青黛列,薄荷冰片要相研,口疳掺上汤沃雪。治小儿口疳、走马疳,及牙龈腐烂黑臭者极效[治小儿……极效 原缺,据《外科正宗》卷四加。]。 人中白溺壶者佳,煅红一两 孩儿茶二两 薄荷 黄蘗 青黛末各六钱 冰片五分 共再研极细末,用温汤嗽净,吹药疳上,日用六七次。吹药涎从外流为吉,内收涎毒入里为凶。
黄连泻心汤 解毒泻心汤芩连,荆芥山栀牛子攒,薄荷甘草连翘等,木通加上效如仙。治小儿心火妄动,结成重舌、木舌、紫舌,胀肿坚硬,语言不利者,并宜服之。 黄连 山栀 荆芥 黄芩 连翘 木通 薄荷 牛蒡子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锺,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后服。
五福化毒丹 五福化毒丹连桔,青黛人参赤茯苓,元参胆草牙硝片,甘草朱砂金箔呈。治小儿蕴积胎毒,以及诸疮瘾疹,伤风斑证,口舌生疮,痰涎壅盛,谵言烦躁,夜睡不宁。 元参 桔梗 赤茯各二两 人参三钱 黄连 龙胆草 青黛 牙硝各一两 甘草五钱 冰片五分 金箔二十张,为衣 朱砂三钱 右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灯心汤化服。
保元汤 保元汤力效无穷,救困扶危立大功,甘草参芪兼白朮,枣姜加上起疲癃。治小儿痘痈出脓之后,脾胃虚弱,脓清不敛者,服之。 人参 黄芪 白朮各一钱 甘草三分 姜一片 枣三枚 水二锺,煎八分,食远服。
加减鼠粘子汤 加减鼠粘子汤,花粉知母共藏,荆芥山栀甘草,灯心竹叶难忘。 鼠粘子 天花粉 知母 荆芥 山栀各六分 甘草二分 水二锺,淡竹叶、灯心各二十件,煎服。身热加柴胡、黄芩,有痰加麦冬、贝母,咽哑加元参、桔梗。咬牙加薄荷、石膏,便秘加蜂蜜、元明粉,昏愦加黄连、朱砂,痂枯加当归、生地,恋疤加蝉蜕、川芎。
蛤粉散 蛤粉散治黄水疮,脓水沿开痒难当,石膏黄药惟轻粉,水调敷上即时光。 蛤粉 石膏煅,各一两 轻粉 黄蘗生碾,各五钱 共为细末,凉水调搽,冬月麻油调亦好。
真君妙贴散 真君妙贴散奇功,荞面硫黄白面同,诸般异证皆堪效,常活生民掌握中。治小儿胎毒,皮肉腐烂,疼痛不安,用此敷之即效。 明净硫黄十两,为末 荞面 白面各五斤 右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箱内躧成鞠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时再研极细,用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痛苦等证,麻油调搽。天泡火丹肺风酒刺,染布青汁调搽并效。
消毒饮子 治斑或瘾疹,瘙痒或作痛,及风热疮毒。 牛蒡子二钱 荆芥 防风各一钱半 甘草三分 右作一剂,水一锺,煎五分,徐徐服。
解毒防风汤 治斑或瘾疹,或作痛。 防风一钱 地骨皮 黄芪 芍药 荆芥 枳壳炒,各二钱 作一剂,水一锺,煎五分,徐徐服。
清热解毒丸 治五脏积热,毒气上攻,胸臆烦闷,咽喉肿痛,赤眼壅肿,头面发热,唇口干燥,两颊生疮,精神惚恍,心忪闷乱,坐卧不宁;及伤暑毒,面赤身热,心烦躁而渴,饮食不下。
寒水石 石膏各八两 青黛四两
右研末,入青黛和匀,蒸饼七个,水调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食后新汲水化下,或细嚼生姜汤下。如中诸毒,并宜服之。及惊风潮热,痰涎壅塞,心胸烦躁,颊赤多渴,坐卧不稳,每服半粒,量大小加减。
橘皮汤
橘皮一两半 甘草炙,半两 人参二钱五分 竹茹半两 右,每服半钱,姜水煎,食前服。
圣愈汤 治诸疮出血多,而烦躁不眠。 熟地黄 生地黄 川芎 人参各五分 归身 黄芪各一钱 右,水煎服。
泻心汤 治心经实热,口舌生疮,烦躁发渴。 宣黄连 犀角各等分
右,水煎服。
腊茶散 治小儿阴囊生疮疼痛,水出久不瘥。 腊茶 五倍子各五钱 腻粉少许
右为末,先用葱椒汤洗,后用香油调敷。 又方 治阴囊生疮疼痛。
川椒 荆芥 槐枝 柳枝 蛇床子
右,煎汤洗,后用(石卜)硝为末,鸡子清调敷。 又方 治阴生疮,脓水不干。
乌鱡鱼骨
右为末,干掺患处。
又方
紫苏叶
右煎汤淋洗,及作细末掺之妙。
又方 治小儿阴生疮,不干。
轻粉 蜜陀僧
右为末贴之。如痒,加山栀子、诃子烧存性研,同前药为末;先将米泔水洗挣,然后敷贴此药。
升药五灵散 【《幼幼近编》,下同】 治小儿浑身破烂疮。凡父母生过广疮,育儿鲜有免者,自顶至踵,两目外几无完肤。 真胆矾治筋而滋肝,其色青,应东方甲乙木 大辰砂养血而益心,其色赤,应南方丙丁火 明雄黄长肉而补脾,其色黄,应中央戊己土 明矾理脂膏而助肺,其色白,应西方庚辛金 磁石荣骨液而壮肾,其色黑,应北方壬癸水 此方见《焦氏笔乘》,惜其不用水银制而用之,功效迟缓。因加水银一两,与前五味等分,共入阳城礶内,打火三香取出,加敷药内用之,效如神。
神效敷药方
珍珠五钱 冰片一钱 夜合花白者阴干 象皮同黄沙炒,候软切片,再炒,候脆方研 血竭 降香炒研 乳香 没药各去油 花蕊石 孩儿茶煨 五倍子色红者,半生半煅,各一两 右各巷极细末,方入白占八钱研匀,最后入冰片。如欲去腐,每两加五灵散二钱。欲生肌,每两加前散三分或五分;如痘后脓水淋漓、下疳等疮,只加二三分。治汤火伤,每两加丝绵灰二钱,剔牙松皮煅存性、韶粉煅黄各五六钱,或干掺,或香油调。
四黄散 【《证治准绳》,下同】 治小儿身上一切热毒疮疾燥痒,抓破有汁不干。 净黄连 黄蘗 黄芩 大黄 滑石各半两 五倍子去虫屑,二钱半 右銼晒为末,用清油和调二钱至三钱,涂搽患处,仍服四顺散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