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门

  参苓白朮散 治头疮,脾胃不和,饮食不进,或呕吐泄泻。凡大病后,皆宜服此药,以调理脾胃。  人参 白茯苓 白扁豆姜汁拌炒 薏苡仁炒 白朮土炒 莲肉去心皮 砂仁炒 桔梗炒 山药 甘草炙,各二两 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石菖蒲煎汤下。
  托里消毒散 治头疮已攻发不消者,宜服此药。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易去,新肉易生。如有疮口宜贴膏药,敛即不用,切不可用生肌之药。  人参 黄芪盐水拌炒 当归酒拌 白芍药炒 川芎 白朮土炒 白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白芷 金银花各七分 作一剂,用水二锺,煎至八分,疮在上下,食前后服之。
  八珍汤 调和营卫,顺理阴阳,滋养血气,进饮食,补虚退热,此气血虚之大药也。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药炒 熟地黄 人参 白朮 白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右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毒肿痛,脉数而少力者。  葛根 管仲 甘草 江西豆豉 牛蒡子半生,杵炒各二钱 作一剂,水一锺半,煎八分,食后服。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脉沉数。  郁金 枳壳麸炒,去穰 山栀仁炒 牛蒡子炒 升麻 大黄煨,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五利大黄汤 治时毒焮肿赤痛,烦渴便秘,脉实数。  大黄煨 黄芩 升麻各二钱 芒硝 栀子各一钱二分 作一剂,水一锺半,煎六分,空心热服。
  国老膏 治脑疽,及一切痈疽,能消肿逐毒,使毒不内攻,其效不可具述。  甘草大者二斤 右捶碎,河水浸一宿,揉令浆汁浓,去尽筋滓,再用绢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用器收之。每服一二匙,无灰酒或白汤亦可。曾服燥药丹剂者,亦解之。按《本事方》每甘草一斤,分作三服,温酒调下,今云一二匙,恐力少也。
  黄连清热消毒散 治脑疽。
  黄连 黄芩 黄蘗酒洗 人参 独活 防风 槁本 甘草炙 当归梢 苏木 甘草梢生 陈皮各五分 知母酒炒四分 桔梗 连翘 羌活 防己酒洗 黄芪 当归身酒洗 生地黄酒洗,各一钱 泽泻七分 右俱作一服,水三盏煎,减一半,去滓,入酒少许,再煎,食后温服。投剂之后,不得饮水,必再作脓,效迟。初患三日者,服之立效。
  羌活当归汤 治脑疽。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当归身酒浸 炙甘草各一两 防风 栀子仁 羌活 黄蘗酒浸 连翘各五分 泽泻 独活 槁本各三钱 右(口父)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先浸一时许,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渣,大温服,食后,日二服,和渣计六服,三日服尽,去渣,清药调下后槟榔散。
  槟榔散 治脑疽。
  槟榔 右为细末,将羌活当归汤调下。
  松脂膏 治头疮,经年月不瘥。
  松脂 黄连各七钱半 黄芩 苦参各一两 蛇床子二钱半 大黄 白矾枯,各半两 水银一两半 胡粉半两 合水银,入少水同研,令无星为度。右为细末,研匀,用腊猪脂调敷疮上,大效。
  贝母膏 治头(疒秃)疮。
  贝母 生半夏 南星 五倍子 白芷 黄蘗 苦参各二钱半 虢丹煅,一钱半 雄黄一钱 右为细末,先以蜂房、白芷、苦参、大腹皮、荆芥煎汤,熏洗拭干,即用蜜水调敷两三次,后干掺药。
  加味平胃散 治一切恶疮头上疮。
  苍朮二钱 厚朴 陈皮 甘草各一钱 为细末,加入腻粉,清油调敷之,甚妙。
  螵蛸散 治头上生疮,俗曰粘疮。
  海螵蛸二钱 白胶香 轻粉各半两 为细末研匀,先用清油润疮,后掺药只一上可。
  漏芦汤 治头上恶疮,并脑疽。
  生黄芪 连翘 沉香 漏芦各一两 粉甘草半两 大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枣汤调下。
  防风通圣散 治癞头疮。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叶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朮 炒山栀 大黄酒蒸 芒硝各五钱 石膏 桔梗各一两 甘草二两 滑石三两 右为末,酒浸焙干,凡三次,食后白汤调服,日三服,至头有汗效。
  万应针头丸 【《济生方》】  治一切脑背疽,恶毒大疮,欲死者,一粒即愈。  麝香二钱 血竭如蜡者用,散者不用,非真也 蟾酥舌试之辣者 轻粉 硇砂各三钱 片脑一钱 蜈蚣一对,全用 右为极细末,炼蜜和丸为剂。如疮有头者,用针头挑破,微有血出,将药一黍米大,放挑开疮内上,用纸花周围唾津,湿贴疮上,不过时刻即愈。忌鸡、鹅、酒、面一切发热之物。
  黄连救苦汤 【《外科正宗》,下同】  治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俱肿,服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自溃。  黄连 升麻 干葛 柴胡 赤芍药 川芎 归尾 连翘 桔梗 黄芩 羌活 金银花 防风 甘草节各一钱水二碗,煎八分,临服入酒一杯,食后服。
  解毒天浆散 治脑疽积毒日深,坚肿木硬,口燥舌干,恶心烦渴,六脉沉实有力,大便闭结不通者,并宜服之。  石决明生研 僵蚕 山甲土炒 连翘 羌活 乳香 甘草 金银花 黄连 当归尾各一钱 天花粉新鲜未晒者,四两,石臼内捣烂,投水一碗,搅匀,绞去渣用 大黄三钱 防风一钱 右花粉净汁一碗半,同药煎至八分,入酒一杯,空心热服。行过三次,方用饮食。忌食煎炒发物。
  内托千金散 治脑疽发背诸毒恶疮,已成不消者,服之易溃。  白芍药 黄芪制 川芎 当归 防风 桔梗 人参 天花粉 金银花各一钱 肉桂 白芷 甘草各五分 乳香 没药二味,痛甚,加入 右水二碗,煎八分,临服入酒一小杯,食远服。
  回毒银花散 治脑疽,及一切发阴疮,不起,色变紫黑者,急宜服之。  金银花连枝叶,二两 黄芪生四两 甘草生一两 右口 父咀,用细酒二十两,同药入小口砂罐内,密封重汤内煮,尽三香为度。取起滤清服之,盖暖患上,其疮渐渐高肿,此转阴为阳,吉矣。后用托药溃脓,如服后不痛不起,疮头流出黑水,此真阴不治。
  梅花五气丹 治脑疽发背,诸般疔肿初起,寒热交作,筋骨疼痛,有似伤风恶心呕吐,但未成脓者,并宜服之。  梅花片 麝香各五分 轻粉 辰砂各六分 乳香 没药 血竭 明雄黄各一钱 真蟾酥二钱,端午日用头男乳头男乳 即初产为男婴之妇女乳汁。调膏 右前药各研极细,对准分数,于端午日辰时制度,候至午时,将上药九味,和入蟾酥膏内,向日丸之,如茄子大,一时内晒干,用川椒二十七粒,灯心二十七段,同药收于磁罐内养之,以蜡封口,不泄药气为妙。凡遇恶疮大毒,开器取出一枚,先用美馔食饱,次用无根水漱净口内,中含水一口,少顷待温,用葱白五寸,同水嚼烂咽下,随将药饼安放舌下,睡于暖处,以被覆盖,药化苦水,徐徐咽之。疮势大者二三饼亦可。药尽,其汗即到如淋,诸病若失。如冬月天寒难汗,噙后将葱白汤催之亦妙。凡治无有不效。如暗疔人所不知觉,及知觉而大危者,毒气入里,人便昏沉,一中便倒,不能依法服药,急用连须葱白七个,煎酒一杯,研药五饼灌下,药气到心,其功如汤泼雪,患者即便苏醒,此为外科第一奇方也。
  小保安汤 治脑疽,及一切发已溃流脓时,平常服之,庶不更变。  人参 白朮 当归身 白茯苓 川芎 黄芪 陈皮 桔梗 麦门冬各一钱 半夏 甘草 藿香各五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二茶杯,煎八分,食远服。
  大保安汤 治脑项及一切发痈疽恶疮大毒,已溃之后,脓水出多,气血虚弱,精神短少,饮食少思,坐卧不宁,烦躁不眠,昼则安静,夜则发热,及大病后,虚阳烦渴等证。  人参 白朮 当归 白茯苓 川芎 白芍药 山茱萸肉 黄芪 山药 牡丹皮 熟地黄 五味子各一钱 肉桂 甘草 麦门冬 熟附子各五分 煨姜三片,大枣二枚,莲肉七粒,水煎,食前后服。
  阳春酒 治脑疽诸发已溃,流脓腐尽,特脾胃虚弱,肌肉生迟,或气血原不足,以致肉色淡白,不能长发收敛,宜服此酒,生长肌肉,强健脾胃,美悦颜色,滋润皮肤。凡大疮后饮此,不惟却病,亦且延寿。  人参 白朮 熟地黄各五钱 归身 天门冬 枸杞各三钱 柏子仁 远志各二钱五分 右上药用绢袋宽贮,以无灰好酒五斤,磁罐内浸至一伏时,每早午晚各饮一杯,热服。如夏月天炎易坏,不堪久服,将药分作五分,每次用酒一斤,随便浸服亦效。如酒将完,药尚有味,再添酒浸饮之。若药淡无味,不必再浸。
  桑木灸法 治诸疮毒,坚而不溃,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  新桑木长七寸,擘指大 一头燃着,向患上灸之,火尽再换。每次灸木五六条,肉腐为度。
  神妙拔根方 治脑疽发背阴证初起,不肿高,不焮热,灸不疼,其病将来难愈,必致坏人。十日以前,用铍针当顶插入,知痛处方止,随用蟾酥条,插至孔底,每日二条,膏盖;三日后,加添插药。其根高肿作疼,外用神灯照法,转阴为阳。插照七日,其疮裂缝流脓,至十三日,其根自脱。如日多根深蒂固不能脱者,铍针取之,内用玉红膏。不脱者自脱,不敛者自敛。此法百人百活,再无不愈者。
  三品一条槍 上品去十八般痔,中品去五漏翻花瘿瘤气核,下品治痹沥疔疮发背痈疽等证。此为古之三品锭子,药同而分两不同,治病故有分别。今注一条槍本方,三品以上之证,并皆用之,俱各相应。况又药品简易而不繁,是曰三品一条槍之说也。  上品:明矾二两 信石一两五分 雄黄三钱 乳香 没药各三钱五分  中品:白矾二两 信石一两三钱 雄黄二钱 乳香 没药各三钱  下品:白矾二两 信石一两五钱 雄黄一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五分 矾、信二味,共为细末,入小罐内,加炭火煅红,青烟已尽,旋起白烟,片时约上下红彻,住火取罐,顿地上,一宿取出,约有矾、信净末一两,加前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共研极细,厚糊调稠,搓成如线条,阴干。凡遇前证有孔者,纴入孔内。无孔者,先用针放孔窍。早晚插药二次,插至三日后,孔大者每插十余条,插至七日,患孔药条满足方住。以后所患四边,自然裂开大缝,共至十四日前后,其疔核、瘰疬、痔漏诸管,自然落下,随用汤洗,上玉红膏。虚者兼服健脾之药。
  玉红膏 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等疮,用在已溃流脓时,先用甘草汤洗,再用猪蹄汤淋洗患上,轨绢滤净,用抿脚挑膏于掌,捺化,遍搽新腐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大疮早晚洗换二次,内兼服大补脾胃暖药,其腐肉易脱,新肉即生,疮口自敛,此乃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也。  白芷五钱 紫草二钱 甘草一两二钱 归身 白蜡各二两 血竭 轻粉各四钱 麻油一斤 先用当归、紫草、甘草、白芷四味,入油内浸三日,大杓内慢火熬药,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杓内煎滚,下整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亦化。先用茶锺四枚,预顿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锺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轻粉,每锺内投和一钱,搅匀,候至一伏时取起。不得加减,致取不效。
  败铜散 治蟮拱头,已被后脓水不干,愈之又发,久不收口。  化铜旧罐 右为末,洗挣患上,香油调搽。
  太乙膏 治发背痈疽脑疮,及一切恶疮,跌扑伤损,湿痰流毒,风湿风温,通身筋骨走注作痛,内伤风郁,心腹胃背攻刺作疼,腿脚酸软,腰膝无力,汤泼火烧,刀伤棒毒,五损内痈,七伤外证,俱贴伤处。又男子遗精,妇人白带,俱贴脐下。脏毒肠痈,亦可丸服。诸般疮疖血风癞证,诸药不止疼痛者,并效。  肉桂 白芷 当归 元参 赤芍药 生地黄 大黄 土木鳖各二钱 阿魏 没药末各三钱 轻粉四钱 槐枝 柳枝各一百段 血余一两 乳香末五钱 东丹四十两 右上十味,并槐柳枝,用真麻油足秤五斤,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数已毕,入洁净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渣,将油秤准足数,将锅展净,复用细绢将油又滤入锅内,要洁净为美。将血余投下,慢火熬至血余浮起,以柳棒搅,看似膏镕化之象,方算熬熟。净油一斤,将飞过黄丹六两五钱,徐徐投入,火加大些。夏秋亢热,每油一斤,加丹五钱。不住手搅,候锅内先发青烟,后至白烟迭迭旋起,气味香馥者,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将膏滴入水中,试软硬得中。如老加熟油,若稀亦加炒丹,每各少许。渐渐加火,务要冬夏老嫩得宜为佳。候烟尽掇下锅来,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于膏面上,化尽;次下乳没轻粉搅匀,倾入水内,以柳棍搂成一块,再换冷水浸片时,乘温,每膏半斤,扯拔百转,成块;又换冷水投浸。随用时每取一块,铜杓内复化,随便摊贴,至妙。
  天麻饼子 【《疡疡全书》,下同】  治头痛因风火湿痰上攻;及杨梅疮毒所致;兼治头目昏眩,项背拘急,肢体烦痛,肌肉蠕动,耳哨蝉鸣,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头风作痛,眉棱骨疼,牙齿肿痛,痰逆恶心,并皆治之。  天麻 草乌汤泡,去皮 川芎 细辛 苍朮 甘草 川乌汤泡,去皮 薄荷 甘松 防风 白芷 雄黄 白附子去皮,各五钱 全蝎三钱 右为细末,寒食面打糊捣稠,如寒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二三十饼,食后细嚼,葱头汤送下;属火热痰痛者,茶汤下。甚者日进二服,忌诸般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