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厘正按摩要术
厘正按摩要术
赤眼神,赤眼神,我今知道你缘因,你是相公门前扫街人,只因灰尘吹入目,至今留下赤眼人。(火眼咒)按:是咒杨子坚法,念前咒毕,将病眼吹一口,即念急急如律令。
年不利,普安保利,月不利,普安保利,日不利,普安保利,时不利,普安保利,一切九重房内有犯,普安到此百无禁忌。犯龙头,报龙头,犯龙腰,报龙腰,犯龙爪,报龙爪,犯龙尾,报龙尾。弟子巽风一口,一吹一千里,二吹二千里,三吹三千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犯眼咒)按:是咒杨子坚法,左手持剑诀,指眼诵咒毕,将眼吹三口。如吹太过,则瞳人反背,再将前咒诵一遍,呵一口,则瞳人如故。
天灵灵,地灵灵,家先香火不安宁,厨灶前头多秽犯,挖窖动土侵龙神,弟子念来神即晓,各安方位守家庭。我今拜请三光至,开尔翳障霎时明,一切火风皆灭没,神龙依旧复天真。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犯眼咒)按:是咒杨子坚法,手用剑诀默诵,左眼书霄字,右眼亦书霄字,左右眼俱重书霸字,随吸气一口吹之。
天上金鸡叫,地下锦鸡啼,两鸡来相斗,万毒化为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犯翳咒)按:是咒杨子坚法,诵毕书散字于翳上。运神以手抓出,得脚叫一声,曰散。总要平时练习,用之方灵。
监生之神,卫生之灵,脱骨成胎,化骨成形。骨速开,骨速开,勿伤母命,勿损子胎,敬请九老仙子君,日月光明普照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催生神咒)图 按:是咒虔诚默诵三遍,昼对太阳,夜对灯光,衣冠正揖,另用黄纸一条,持朱砂新笔,于纸中间写一 字,顶上写马,挨次顺写,圆圈合缝。切勿潦草,写毕付产妇亲人,用温水一盏,持符于烛上焚化,入水中,令产妇服下即产,兼能保胎,并下死胎,且写符时,便知生男生女,以写马字合缝,数双生女,数单生男,以无心写之最为应验。
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千金方》客忤咒)按:是咒先用粉为丸,鸡子大,摩儿囟门上及手足心各五遍,又摩心腹脐上下十数次,摩讫,唾而咒,唾讫,弃粉丸于路旁。
天苍苍,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来往君子念一遍,小儿睡到大天光。(《保婴易知录》夜啼咒)按:是语用纸敬书,书后遍贴路旁,为人易见之处,总不要四眼见。
按:咒法本上古祝由之义,其中或效或不效。病者邪气已衰,而咒者须习于平时,用之于当境,又加以精诚格之,原无不效,若邪气方张,咒者又潦草塞责,恐不足治病也。儒者于符咒诸术,辄指为怪诞不经,谓为江湖伎俩耳。然亦思善操是术,确有神效,则诚解无可解而不可不信者,若竟以诬妄斥之则过矣。(惕厉子)
卷三·取穴
先贤言:诊脉难,取穴尤难。取穴之准,宜先审定各脏各腑经络之穴,悉遵《铜人》图注,始之以肺经,终之以督脉。其后所列正身、覆身、阳掌、阴掌、足部各图,是本周于蕃而又参诸家之说,大半《铜人》图所未载,亦仍其旧,以图之注之。是书按摩各法,纯以手法见长,其如何下手法,尤非图不足以寻其迹,非注不足以明其用。以故附列推坎宫、推攒竹、双凤展翅,以至运水入土,运土入水诸图,汇为一编,俾习医术者,按图注,因证施治。以取穴为按摩之要事,故是卷于凡可图者,均一一罗列于后。
卷三·取穴
肺经图(注)
手太阴肺经图 中府(云门下一寸六分。) 云门(巨骨下二寸。) 天府(腋下三寸。) 侠白(肘上五寸。)渊(掌后横纹头。) 鱼际(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 少商(大指内侧去爪甲角韭叶许。)
卷三·取穴
大肠经图(注)
手阳明大肠经图 商阳(食指内侧。) 二间(本节前)。 三间(本节后陷中。) 合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侧。) 偏历(腕后三寸。) 温溜(腕后五寸。) 下廉(曲池前五寸。) 上廉曲池前三寸。三里(曲池前二寸。) 曲池(屈骨纹尽头。) 肘 (大骨外廉。) 五里大筋(中央肘上三寸。) 臂 (肘上七寸。) 肩 (肩端举臂取之。) 巨骨(肩尖上端。) 天鼎(喉旁四寸。) 扶突(天鼎旁五寸。) 禾 (水沟旁五分。) 迎香(禾 上一寸。)
卷三·取穴
脾经图(注)
足太阴脾经图 隐白(大趾内侧。) 大都(本节后陷中。) 太白(大趾内侧核骨下。) 公孙(本节后一寸。)商邱(内踝陷中。) 三阴交(内踝上三寸。) 漏谷(内踝上五寸。) 地机(内踝上六寸。)阴陵泉(膝下内侧。) 血海(膝上内侧。) 箕门(鱼腹动脉中。) 冲门(期门下一尺五分。
)府舍(期门下九寸。) 腹结(期门下六寸八分。) 大横(期门下五寸五分。) 腹哀(期门下二寸。) 食窦(天溪下一寸六分。) 天溪(胸乡下一寸六分。) 胸乡(周荣下一寸六分。) 周荣(中府下一寸六分。) 大包(腋下六寸。)
卷三·取穴
胃经图(注)
足阳明胃经图 承泣(目下七分。) 四白(目下一寸。) 巨 (鼻孔旁八分。) 地仓(夹吻四分。) 大迎(颌下一寸三分。) 颊车(耳下八分。) 下关耳前动脉。 头维(神庭旁四寸五分。) 人迎(喉旁一寸五分。) 水突(人迎下。) 气舍(水突下。) 缺盆(气舍下横骨内。) 气户(璇玑翳下一寸六分。) 乳中(乳头中。) 乳根(乳下,去乳中一寸六分。) 不容(巨阙旁三寸。
)承满(不容下一寸。) 梁门(承满下一寸。) 关门(梁门下一寸。) 太乙(关门下一寸。
)滑肉门(太乙下一寸。) 天枢(脐旁二寸。) 外陵(天枢下一寸。) 大巨(天枢下二寸。
)水道(天枢下四寸。) 归来(天枢下六寸。) 气冲(鼠鼷上一寸。) 髀关(膝上一尺二寸。) 伏兔(膝上六寸。) 阴市(膝上三寸。) 梁邱(膝上二寸。) 犊鼻(膝膑陷中。) 三里(膝下三寸。) 上巨虚(膝下六寸。) 条口(膝下七寸。) 下巨虚(膝下八寸。) 丰隆(膝下九寸。) 解溪(内庭后六寸五分。) 冲阳(内庭后五寸。) 陷谷(内庭后二寸。) 内庭(次趾外间。) 厉兑(次趾端。)
卷三·取穴
心经图(注)
手少阴心经图 极泉(腋下大筋间。) 青灵(肘上三寸。) 少海(肘后五分。) 灵道(掌后一寸五分。)里(腕后一寸。) 阴 (腕后五分。) 神门(掌后锐骨间。) 少府(本节后。) 少冲(小指内侧。)
卷三·取穴
小肠经图(注)
手太阳小肠经图 少泽(少指外侧。) 前谷(本节前。) 后溪(本节后捏拳取之。) 腕骨(腕前骨陷侧。)阳胛下两骨间。) 俞(大骨下陷中。) 天宗(大骨后。) 秉风(肩 外举臂取之。) 曲垣肩中曲胛陷中。肩外俞(胛后一寸。) 肩中俞(胛后二寸。) 天窗(扶突后陷中。) 天容(耳下曲颊后。) 颧 (面上鸠骨锐端。) 听宫(耳端大如菽。)
卷三·取穴
肾经图(注)
足少阴肾经图 涌泉(足掌心。) 然谷(内踝下一寸。) 太溪(内踝后跟骨上。) 大钟(足跟后踵边。)水筑宾(内踝上 内分肉间。) 阴谷(膝旁曲膝纹间。) 横骨(大赫下一寸。) 大赫(气穴下一寸。) 气穴(四满下一寸。) 四满(中注下一寸。) 中注(肓俞下一寸。) 肓俞(脐旁五分。) 商曲(肓俞上一寸。) 石关(商曲上一寸。) 阴都(石关上一寸。) 通谷(阴都上一寸。) 幽门(通谷上一寸。) 步廊(神封下一寸六分。) 神封(灵墟下一寸六分。) 灵墟(神藏下一寸六分。) 神藏( 中下一寸六分。) 中( 府下一寸六分。) 俞府(璇玑旁二寸。)
卷三·取穴
膀胱经图(注)
足太阳膀胱经图 睛明(目内 。) 攒竹(眉头陷中。) 曲差(发际上五分。) 五处(发际上一寸。) 承光(寸五分。) 天柱(发际内大筋外廉陷中。) 大杼(第一椎旁一寸五分。) 风门(二椎旁一寸五分。) 肺俞(三椎旁一寸五分。) 厥阴俞(四椎旁一寸五分。) 心俞(五椎旁一寸五分。
)督俞(六椎旁一寸五分。) 膈俞(七椎旁一寸五分。) 肝俞(九椎旁一寸五分。) 胆俞(十椎旁一寸五分。) 脾俞(十一椎旁一寸五分。) 胃俞(十二椎旁一寸五分。) 三焦俞(十三椎旁一寸五分。) 肾俞(十四椎旁一寸五分。) 气海俞(十五椎旁一寸五分。) 大肠俞(十六椎旁一寸五分。) 关元俞(十七椎旁一寸五分。) 小肠俞(十八椎旁一寸五分。) 膀胱俞(十九椎旁一寸五分。) 中膂俞(二十椎旁一寸五分。) 白环俞(二十一椎旁一寸五分。) 上 (第一腰空。) 次 (第二腰空。) 中 (第三腰空。) 下 (第四腰空。) 会阳(尻骨旁。) 附分(二椎旁三寸。) 魄户(三椎旁三寸。) 膏肓(四椎旁三寸。) 神堂(五椎旁三寸。) (六椎旁三寸。) 膈关(七椎旁三寸。) 魂门(九椎旁三寸。) 阳纲(十椎旁三寸。) 意舍(十一椎旁三寸。) 胃仓(十二椎旁三寸。) 肓门(十三椎旁三寸。)志室(十四椎旁三寸。) 胞肓(十九椎旁三寸。) 秩边(二十椎旁三寸。) 承扶(臀下陷中。) 浮 (承扶下六分。) 委阳(承扶下一寸六分。) 殷门(承扶下六寸。) 委中( 中约纹间。) 合阳(委中下三寸。) 承筋(脚跟上七寸。) 承山( 下分肉间。) 飞扬(外踝上七寸。) 跗阳(外踝上三寸。) 昆仑(后跟陷中。) 仆参(踝骨下。) 申脉(外踝下五分。
)金门(申脉下一寸。) 京骨(足外侧骨际。) 束骨(本节后陷中。) 通谷(本节前陷中。
)至阴(小指外侧。)
卷三·取穴
肝经图(注)
足厥阴肝经图 大敦(大趾端。) 行间(大趾缝中。) 太冲本节后二寸。中封(足跟前一寸。) 蠡沟(内踝上五寸。) 中都(内踝上七寸。) 膝关(犊鼻下二寸。) 曲泉(曲膝横纹尽处。) 阴包(膝上四寸。) 五里(气冲下三寸。) 阴廉(气冲下一寸。) 章门(下脘旁九寸。) 期门(巨阙旁四寸五分。)
卷三·取穴
胆经图(注)
足少阳胆经图 瞳子 (近锐 五分。) 听会(耳前陷中。) 客主人(耳前起骨中,开口取之。) 颔厌(脑空下。) 悬颅(曲角中。) 悬厘(脑空下曲角上。) 曲发(耳上发际。) 率谷(耳上一寸五分。) 天冲(耳后入发二寸。) 浮白(耳后入发一寸。) 窍阴(完骨上。) 完骨(耳后入发四分。) 本神(神庭旁二寸) 阳白(眉上一寸。) 临泣(发际上五分。) 目窗(发际上一寸五分。) 正营(发际上二寸五分。) 承灵(发际上四寸。) 脑空(发际上五寸五分。) 风池(耳后发际陷中。) 肩井(肩上陷中。) 渊液(腋下三寸。) 辄筋(期门下旁。) 日月(期门下五分。) 京门(日月下。) 带脉(章门下一寸八分。) 五枢(带脉下。) 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 居 (章门下八寸三分。) 环跳(髀枢宛宛中。) 风市(垂手中指尽处。)中 (膝上五寸。) 阳关(阳陵泉上三寸。) 阳陵泉(膝下一寸。) 阳交(外踝上七寸。)外邱(外踝上六寸。) 光明(外踝上五寸。) 阳辅(外踝上四寸。) 悬钟(外踝上三寸。)邱墟(外踝前陷中。) 临泣(侠溪后一寸五分。) 地五会(侠溪后一寸。) 侠溪(趾后岐骨间。) 窍阴(小趾次趾之间。)
卷三·取穴
心包络经图(注)
手厥阴心主经图 天池(乳后一寸。) 天泉(曲腋下二寸。) 曲泽(屈肘陷中。) 门(去腕五寸。) 间使
卷三·取穴
三焦经图(注)
手少阳三焦经图 关冲(无名指外侧。) 液门(小指次指陷中。) 中渚(去液门一寸。)阳池(腕上陷中。)外(肘前五寸。) 天井(肘外大骨后骨隙中。) 清冷渊(肘后二寸。) 消铄(臂外对腋处。)会(肩前三寸。) 肩 ( 上陷中。) 天 (缺盆陷处。) 天牖(天容外。) 翳风(耳后尖角陷中。) 脉(耳后青筋处)。 颅息( 脉上。) 角孙(耳廓中间上。) 耳门(耳前起肉中。) 禾 (耳前动脉。) 丝竹空(眉后陷中。)
卷三·取穴
任脉图(注)
任脉 会阴(两阴中间。) 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 中极(脐下四寸。) 关元(中极上一寸。)脐上一寸。) 下脘(脐上二寸。) 建里(脐上三寸。) 中脘(脐上四寸。) 上脘(脐上五寸。) 巨阙(脐上六寸。) 鸠尾(脐上七寸。) 中庭(脐上八寸。) 膻中(中庭上一寸六分。
)玉堂(膻中上一寸六分。) 紫宫(玉堂上一寸六分。) 华盖(紫宫上一寸六分。) 璇玑(华盖上一寸六分。) 天突(璇玑上一寸六分。) 廉泉(颈下结喉上。) 承浆(唇下陷中。)
卷三·取穴
督脉图(注)
督脉图 长强( 骨端三分。) 腰俞(二十一椎下。) 阳关(十六椎下。) 命门(十四椎下。)(十三椎下。) 脊中(十一椎下。) 筋缩(九椎下。) 至阳(七椎下。) 灵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 身柱(三椎下。) 陶道(一椎下)。 大椎(第一节上。) 哑门(发际上五分。) 风府(发际上一寸五分。) 脑户(去顶四寸五分。) 强间(脑户上一寸五分。) 后顶(强间上一寸五分。) 百会(顶中。) 前顶(发际上三寸五分。) 囟会(发际上三寸。)上星(发际上一寸。) 神庭(发际上五分。) 素 (鼻端。) 水沟(人中。) 兑端(唇上端陷中。) 龈交(上齿内。)
卷三·取穴
正身图(注)
正身图 正身各穴,已载于《铜人》图者不复注。第井灶在两鼻孔,琵琶在肩井下,走马在琵琶下,,百虫在鬼眼上,膀胱在百虫上。
卷三·取穴
覆身图(注)
覆身图 覆身各穴,载在《铜人》图者,兹不重出。第高骨脑空,在风池风府上,龟尾在尾闾处,以补《铜人》所未载也。
卷三·取穴
阳掌图(注)
阳掌图 阳掌,掌正面也。掌心,为内劳宫。前离、后坎、左震、右兑、干艮、巽坤,寄四隅,内八卦也。大指端脾,二节胃。食指端肝,三节大肠。中指端心,三节小肠。无名指端肺,三节包络。小指端肾,三节膀胱。各指二节纹,为四横纹,三节根为小横纹。大指次指叉为虎口,食指三节为三关,鱼际为版门,掌根为小天心,大横纹,总心经, 统名大陵。以后为天河水,内间使,掌根上为阳池,下为阴池,二池旁为交骨。四指后握拳缝处为后溪。十指尖为十王穴,中指左右为两端正,皆补《铜人》所未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