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碥
医碥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痢
(治痛风,腰以下湿热流注。)
黄柏 不拘多少,酒浸,焙干,为末。生姜汁和酒调服,必兼四物等汤相间服乃妙。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痢
六一散(三两) 红曲(炒,半两,活血) 上饭为丸。一方酒糊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痢
泽漆叶(微炒,五两) 桑根白皮(炙黄)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熟,各三两) 陈皮(去白)
白术(炒,各一两) 人参(一两半)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温服。候半时辰再服,取下黄水数升,或小便利为度。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痢
人参 茯苓 甘草(炙)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柴胡 枳壳 陈苍米(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热服,无时。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麻仁(另研,五两) 大黄(一斤,蒸,焙) 浓朴(去粗皮,姜制炒) 枳实(麸炒) 芍药(各八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半)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睡温白汤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大黄(蒸) 甘草(炙) 当归(酒洗)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薄荷十叶同煎七分,温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归尾 羌活 大黄(煨,各五钱)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下。风秘加皂角仁、防风、秦艽。脉涩、身痒、气涩,加郁李仁。
若欲益血,宜熟地、杏仁、麻仁、枳壳、橘红、阿胶、苁蓉、苏子、荆芥、当归。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浓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苦寒) 芒硝(二合,咸寒)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勿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大黄(三两,清酒浸,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咸苦大寒)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即大承气四味各五钱,加甘草一两,姜三片。)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即调胃承气大黄用一两,芒硝用七钱,甘草用五钱,加当归一两也。引用姜五片,枣十枚。)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人参 附子 甘草 芒硝(各一两) 大黄(五两) 当归 干姜(各三两) 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明净好者,研用柳木槌子) 上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无灰酒或生姜汤任下,妇人醋汤下,俱空心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此即《儒门事亲》之握宣丸去桂附也。)
巴豆仁 干姜 韭子 良姜 硫黄 甘遂 白槟榔(各五分) 为末,合均,饮和,分二粒,先花椒汤洗手,麻油涂手心握药,移时便泻,欲止则以冷水洗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枳壳 浓朴 大黄 人参 甘草 木香 藿香 当归 槟榔 桃仁 火麻仁蜜为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肉苁蓉(酒浸,焙,二两) 沉香(另研,一两) 为末,麻子仁汁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生地 熟地 大黄 白芍 秦艽(各一钱) 当归(二钱) 防风(五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蟾酥 轻粉 麝香(等分) 巴豆(少许,另研) 上研极细,乳汁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丸,姜汤下。治大满大实,心胸高起,气塞不通,结实之证。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桃仁(去皮尖,六两) 柴胡 诃子皮 枳实(麸炒) 木香(各五两) 炙甘草(四两) 大黄(面裹煨,十五两)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生芦荟 朱砂(各等分) 饭丸,酒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便不通
当归身 升麻稍 桃仁泥 甘草(炙,各一钱) 熟地黄 生地黄 红花(各五分) 水二大盏,煎一盏,调槟榔细末五分,稍热服。一方加麻仁、大黄各等分,唯红花少许,名润燥汤。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大小便不通
猪苓 泽泻 白术 人参 藿香 柏子仁 半夏(姜制)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木通栀子 黑牵牛 槟榔 枳壳 大黄 浓朴(姜制) 麝香(少许) 上生姜煎服,兼服木香和中丸。吐不止,灸气海、天枢。如又不通,用蜜导。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不通
黄柏(酒洗,焙) 知母(酒洗,焙,各二两) 肉桂(二钱) 为细末,熟水为丸,芡实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沸汤空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不通
木通 滑石(各半两) 牵牛(取头末,二钱半) 作一服,灯心、葱白煎,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不通
蓄(一两半) 灯心(一百根) 红术黍根(二两) 上河水煎,空心,食前热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不通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上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一升五合,下大黄、虻虫、桃仁等,不住手搅,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晚不食,五更初温酒吞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虾蟆衣状,未下再服。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药峻,不可轻用。)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不通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炮,一枚) 瞿麦(一两)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小便利,腹中温,为之知。)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不通
(治水气迫胞。)
寒水石(二两) 葵子(一合) 白滑石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去皮节。各一两) 上锉散、水一斗,煮取五升,时时服,一升即利。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黄芩(一两) 生干地黄(二两) 木通(三两)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木通煎汤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芍药 白术 滑石 葵子 瞿麦 石韦(去毛) 木通(各二两) 当归(去芦) 甘草(炙) 王不留行(各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煎小麦汤调下,日三服,空心。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瞿麦 蓄 车前子 滑石 甘草(炙) 山栀子仁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即上方加石韦、木香、冬葵子、沉香。)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鹿角霜 白茯 秋石(各等分) 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海金沙 滑石(各一两,为末) 甘草(二钱半,为末) 上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菟丝子(去尘土,水淘净,酒浸,控干蒸,捣,焙) 桑螵蛸(炙,各半两) 泽泻(二钱半)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清米饮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琥珀 桂心 滑石 川大黄(微炒) 葵子 腻粉 木通 木香 磁石(火 ,酒淬七次,细研,水飞,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灯心、葱白汤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马兰花 麦门冬(去心) 白茅根 车前子 甜葶苈(炒) 苦葶苈(炒) 檀香 连翘(各等分)
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渴加黄芩,入烧盐少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石燕(火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研极细,水飞,焙干) 石韦(去毛) 瞿麦穗 滑石(各一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用瞿麦、灯心煎汤送下,日三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黄蜀葵(花、子俱用,炒,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桃仁(去皮,炒) 归尾(酒洗,各一两) 牛膝(四两,去芦,酒浸一宿) 赤芍药 生地黄(酒洗,各一两五钱) 川芎(五钱) 俱锉片,用甜水十钟,炭火慢慢煎至二钟,入麝香少许,分作四次,空心服。如夏月,用凉水换此膏,不坏。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瞿麦穗 山栀子(炒) 甘草(各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瞿麦穗(七钱五分) 冬瓜子 茅根 黄芩(各一钱二分) 木通(二钱半) 竹叶一把 滑石(四钱) 葵子(二钱)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山茵陈 淡竹叶(各一钱) 木通 滑石 甘草(炙,各钱半) 山栀仁(炒) 赤芍药 赤茯苓(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榆白皮 赤茯苓 甘遂(煨) 瞿麦 犀角屑 山栀子 木通 子苓 滑石(各半两) 川芒硝(一两)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牛膝一合洗净,以水五盏,煎耗其四留其一,去滓,加麝香少许,研调服,无时。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肉苁蓉(酒浸,切焙) 熟地黄 山药 石斛(去根) 牛膝(酒浸,切焙) 官桂(去粗皮) 槟榔(各半两) 附子(去皮脐,炮) 黄 (各一两) 黄连(去须,七钱半)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酒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泽泻 鸡苏 石韦(去毛,炙) 赤茯苓(去皮) 蒲黄 当归 琥珀(另研) 槟榔(各一两)
枳壳(麸炒) 桑螵蛸(炒,各半两) 官桂(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冬葵煎汤调服,或木通汤亦可。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沉香 石韦(去毛) 滑石 当归 王不留行 瞿麦(各半两) 葵子 赤芍药 白术(各七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为末,每服二钱,用大麦汤调服,以利为度。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淋
巴戟(去心,一两半) 桑螵蛸(切破,麸炒) 杜仲(去粗皮,酥炙) 生地黄 附子(炮,去皮脐) 肉苁蓉(酒浸,去皮,切焙) 续断 山药(各一两) 远志(去心,三钱) 山茱萸(去核) 石斛(去根) 鹿茸(酥炙)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 五味子 龙骨 官桂(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入别捣药研和令匀,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数
茯苓(去皮) 白术 琥珀(各两半) 炙甘草 桂心(各三钱) 泽泻(一两) 滑石(七钱) 木猪苓(半两) 为细末,每服五钱,煎长流甘澜水一盏调下,空心食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数
菟丝子(酒蒸,二两) 牡蛎( 取粉) 附子(炮) 五味子 鹿茸(酒炙,各一两) 肉苁蓉(酒浸,二两)
鸡 (炙) 桑螵蛸(酒炙,各半两) 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室心,盐酒、盐汤任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小便数
肉苁蓉(八两) 熟地黄(六两) 五味子(四两) 菟丝子(捣研,二两) 为细末,酒煮山药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