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碥
医碥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遗尿不禁
家韭子(炒,六两) 鹿茸(四两,酥炙)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菟丝子(酒浸) 巴戟(去心,各一两半) 杜仲(炒) 石斛(去苗) 桂心 干姜(各一两) 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小儿遗尿者,多因胞寒,亦禀受阳气不足也,别作小丸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遗尿不禁
赤茯苓 白茯苓 等分,为细末,以新汲水 洗,澄去筋脉,控干,复研为末,别取地黄汁与好酒,同于银石器内熬成膏,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空心,用盐酒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关格
人参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柏子仁 甘草(炙) 麝香(少许,另研) 生姜煎,入麝香调匀和服,加郁李仁更妙。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关格
人参 麝香 片脑(各少许) 上末,甘草汤调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关格
熟附子(童便浸) 人参(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上末之,糊丸,如桐子大,麝香为衣,每服七丸,灯心汤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黄 (一钱半) 人参(一钱) 白术 陈皮 当归 芍药(各五分) 甘草(炙) 升麻 柴胡(各三分)
蔓荆子 川芎 细辛(各二分) 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甘草(炙,一两半) 黄连(炒,一两) 黄芩(三两,一半酒制,一半炒) 为细末,每服二钱,热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临卧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羌活(三钱) 酒知母 酒黄芩(各二钱半) 黄 酒黄柏(各一钱) 防风 升麻(各七分)
柴胡 本 酒黄连 生地黄 甘草(各五分) 川芎 荆芥 蔓荆子(各二分) 苍术 当归(各三分) 细辛 红花(各少许) 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黄 (八分) 甘草(炙) 当归身(各二钱) 柴胡 升麻(各二分) 细辛(少许) 麻黄(炒) 苦丁香(各半钱) 上水煎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甘草(炙) 香附子 石膏(各半两) 荆芥 薄荷 菊花 防风(去叉) 茵陈(各一两) 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忌动风物。
又方
青黛(二钱半) 蔓荆子 川芎(各一钱二分) 郁金 芒硝 细辛根(各一钱) 石膏(一钱三分) 薄荷叶(二钱) 红豆(一粒) 上为末,搐鼻。
又方
川芎 柴胡(各二钱) 细辛 半夏曲 人参 前胡 防风 甘菊花 甘草(炙,各一钱)
薄荷(少许) 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食后服。
又方
甘菊花 石膏 川芎 白僵蚕(生,各六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细辛(二分) 川芎(七分) 柴胡(二钱) 黄芩(酒炒,一钱) 生黄芩(五分) 瓦粉(二分) 甘草(炙,一钱半) 黄连(酒炒,七分) 芍药(五分) 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温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升麻 苍术(泔浸一宿,各一两) 荷叶(一个全者) 为末,每服五钱,用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升麻汤,河间云是《局方》。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川乌(炮,半两) 川芎 甘菊 白芷 防风 细辛 天麻 羌活 荆芥 薄荷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剂,捏作饼子,每服三五饼,细嚼,茶、酒送下,不计时候。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芎 羌活 防风 人参 茯苓(去皮) 白僵蚕(炒) 藿香叶 荆芥穗 甘草(炙) 蝉壳(去土,各二两) 浓朴(去皮,姜制) 陈皮(去白,各半两) 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防风 羌活(各三钱) 酒黄芩(一钱,冬不用,如能食,热痛者加之。) 甘草(三钱,夏生、冬炙用) 每服三钱,水煎,稍热服,食后,时时。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生地 熟地 玄参 石斛 蜜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川乌 草乌(各一钱,此二味俱用童便浸二宿) 细辛 羌活 片芩(酒拌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为末,分二服,清茶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川芎(三钱) 细辛(洗去土) 白术(各二钱) 甘草(一钱) 水二钟,姜二片,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细辛(表白者,三茎) 瓜蒂(一个)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脑子 麝香(各一黑豆大) 上将麝、脑乳钵内研极细,却将前四味研勾,另自治为末,然后入乳钵内荡起脑、麝令匀,用瓦罐子盛之,谨闭罐口。患人随左右搐之一大豆许,良久出涎一升许则安。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头痛
麻黄根(炒,半钱) 苦丁香(半钱) 红豆(十粒) 羌活(烧) 连翘(各二钱) 上五味为末,鼻内搐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当归 川芎(各二钱) 芍药 熟地黄 陈皮(各一钱半) 甘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旋复花 半夏 橘红 干姜(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 白术(各半两) 锉,每服一两,姜水煎。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猪牙皂角(一个) 玄胡索(一分) 青黛(少许) 上为末,水调豆许,鼻内灌之,其涎自出。
先仰卧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退场门,咬铜钱一文任流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天雄(炮,去皮) 细辛(洗去土,多三钱) 山茱萸(去核) 干姜(炮,各五两) 防风 山药(炒,各七两) 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红豆(炒) 干姜(炮) 陈皮(去白,各三钱)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茯苓(去皮,各二两) 肉桂(去粗皮) 川乌(炮,去皮,各两半) 附子(炮,去皮尖) 山药(姜汁浸炒) 川芎 乌药(去木) 干葛(各一两)
黄(炙,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盐少许,食前温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好辰砂 草乌 瞿麦 黄药子(各一两) 上为粗末,瓷碗一个,以姜汁涂炙数次,入砂在内,上铺诸药,复以盏盖了,掘一小坑,安碗在内,用熟炭五斤, 令火尽,吹去草药灰,取辰砂研细,或只独用辰砂末。每服一钱半,淡姜汤下。或加用鹿茸,去毛,切片酒浸,为末,三两,和黄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人参汤调下,空心服。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眩晕
天麻(五分) 半夏(汤洗,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苍术 橘皮 黄 泽泻 白茯苓(各五分) 神曲(一钱,炒) 大麦 (一钱半)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钟,去渣热服,食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项强痛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本 柴胡 家葛 白芷升麻 上生姜、薄荷水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项强痛
黄芩(酒炒) 羌活 红花 半夏(姜制) 陈皮 白茯苓 甘草 独活 防风 白芷 家葛柴胡 升麻 上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项强痛
羌活 独活 本 防风 蔓荆子 川芎 苍术(泔浸炒) 黄柏(酒炒) 荆芥 甘草(炙)。
上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项强痛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羌活 独活 红花 牛膝 防风 白芷 家葛升麻 甘草 柴胡 桃仁 上生姜煎服。(又方:多加紫金藤。)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胸痛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 以水六升,先煮蒌 取三升,去滓,内诸药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胸痛
大黄(半斤,苦寒) 葶苈(半升,熬,苦寒,) 芒硝(半斤,咸寒) 杏仁(半斤,去皮尖,熬黑,苦甘温) 上四味,扬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更服取下为效。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附子(炮,二两) 生野狼牙(炙香) 巴豆(去皮心,炒,研如脂,各半两) 人参 干姜 吴茱萸(各一两)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雄黄(研,一两) 巴豆(五钱,去皮心,研如泥) 上入白面二两,同研匀,滴水丸,如桐子大,滚浆水煮十二丸,滤,入冷浆水内令沉冷,每用时用浸药冷浆水下一丸,一日十二时尽十二丸,以微利为度不必尽剂。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附子(炮,去皮脐,二钱) 干姜(炮,一钱半) 草豆蔻 益智仁 楝参 甘草(炙) 官桂 白芍药(各一钱) 吴茱萸 陈皮 白术(各五分) 姜枣煎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草豆蔻(一钱四分,面裹煨熟,去皮) 吴茱萸(汤泡去苦味) 益智仁 僵蚕(炒,各八分) 当归身青皮(各六分) 神曲 姜黄(各四分) 生甘草(三分) 桃仁(去皮,七个) 半夏(汤泡七次,一钱) 泽泻(一钱,小便利减半) 甘草(六分) 柴胡(四分,详胁下痛,多少与之) 人参 黄 陈皮(各八分) 麦穗(炒黄,一钱半) 上除桃仁另研如泥外,为极细末,同碾匀,汤浸炊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白汤送下,食远。旋斟酌多少用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黄连 山栀子(炒,各二钱) 陈皮 茯苓(各一钱半) 半夏(一钱,姜汤泡七次) 草豆蔻仁(捶碎)
甘草(炙,各七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南星 半夏(各一钱半,俱姜汤泡) 滑石 香附 枳壳(麸炒) 青皮(醋炒) 木香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砂仁 山栀(炒黑) 茯苓 橘红(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海蛤(烧为灰,研极细,过数日火毒散用之) 栝蒌仁(带穣同研) 上以海蛤入栝蒌内,干湿得所,为丸,每服五十丸。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蓬术 青皮 香附(俱米醋炒,各一钱半) 玄胡索(二钱) 姜黄(一钱) 草豆蔻仁(八分) 三棱(泡,七分) 桂心(五分) 益智仁(七分) 陈皮(八分) 藿香(七分) 炙甘草(四分) 水二钟,煎八分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五灵脂(净好者) 蒲黄(等分) 为末,每二钱用黄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盏,煎七分,热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山药(姜汁炙) 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 远志(去心,炒) 黄 (各一两) 人参 桔梗(去芦)
甘草(炙,各半两) 木香(煨,二钱) 辰砂(三钱,另研) 麝香(一钱,另研) 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心痛
甘遂(面包不令透水,煮百余沸,取出用冷水浸过,去面焙干) 为末,三钱,HT 猪腰子细批破,以盐椒淹透,惨药末在内,荷叶包裹烧熟,温酒嚼服。治腰胯痛欲泻,止则饮新汲水,寒痰所滞者宜之。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腹痛
木香 附子 槟榔 青皮(醋炒) 陈皮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枳壳(麸炒) 砂仁(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腹痛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卷之七·诸方(下) 诸方门目(下)
腹痛
麝香(一钱,细研) 干姜(炮) 甘草(炙,各二钱半)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皂荚(一两,酥炙,去皮弦)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