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医方集宜
医方集宜
卷之三 呕吐门
形证
丹溪云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河间曰胃膈热甚则为呕火气炎上之象也吐症有三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肉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是故上焦吐者皆属于气气者天之阳也其脉浮而洪其症食已即吐渴欲饮水大便燥结气上冲胸而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长其症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峻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气也其脉沉而迟其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以峻药通其秘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外有伤寒阳明实热太甚而吐逆者有内伤饮食填塞太阴以致胃气不得宣通而吐者有胃热而吐者有胃寒而吐者有久病气虚胃气衰者闻谷气则呕哕者有脾湿太甚不能运化精微致使清痰留饮壅滞上中二焦时时恶心呕吐清水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见也
卷之三 呕吐门
脉法
脉诀云滑脉居寸多呕逆 阳脉浮紧浮者胃气虚紧者寒在上二气相争其人即吐脉诀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死不吐者死又曰呕而脉弱小便弗利身有微热厥者难治胃中有热脉数而滑胃中有寒脉迟而滑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法
一胃中有痰作呕者宜 二陈汤加减用一胃中有寒作呕者宜 治中汤加丁香 或养胃汤一痰逆呕吐眩晕者宜 旋复花汤 茯苓半夏汤一发热而呕者宜 柴胡竹茹汤一食积作呕中脘痛者宜 香砂养胃汤一胃寒作呕吐者宜 藿香散一肝火逆上呕吐者宜 抑青丸一病患胃虚呕吐者宜 丁香治中汤一内伤饮食填塞胃气呕吐不已者宜用 藿香平胃散一痰逆胸满呕吐者宜用 温胆汤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方见痰门 治胃中有痰作呕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方见中寒门 治胃寒脉沉而呕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胃中痰逆呕吐眩晕旋复花 半夏 陈皮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槟榔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脾胃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此风邪羁绊于脾胃之中白术 茯苓 半夏 神曲 陈皮 天麻 麦芽姜三片煎服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发热呕吐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竹茹 陈皮姜三片煎服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食积作呕中脘痛香附 砂仁 陈皮 半夏 甘草 草果 山楂 浓朴 神曲 官桂 苍术 藿香姜枣煎服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胃寒作呕吐藿香 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浓朴 桔梗 茯苓姜枣煎服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方见火门 治肝火逆上呕吐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方见伤寒门 治痰逆胸满呕吐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病久胃寒呕吐即治中汤加丁香
卷之三 呕吐门
治方
治痰逆呕吐半夏 生姜 水二钟煎服
卷之三 霍乱门(附绞肠痧)
病源
内有所积外有所感 有饮食 有寒暑呕吐而利者名曰霍乱夫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射中焦而为霍乱矣要皆饮食之际暑月风冷伤于脾胃食结不化阴阳之气壅塞而不行阳气欲降阴气欲升阴阳相搏挥霍变乱故上吐而下利也今暴吐下顿亡津液致使营卫俱虚冷气搏筋筋转而痛也此乃阴阳交错之时病在中焦不可便与粥饮谷气入胃多致不救必待吐尽多时直至饥甚微与粥饮渐渐养之可也
卷之三 霍乱门(附绞肠痧)
形证
戴云霍乱者吐泻也有声有物若有声无物而燥乱者谓之干霍乱也丹溪云转筋属乎血热言寒者误也寒主于收引筋动也属热
卷之三 霍乱门(附绞肠痧)
脉法
脉诀云滑数为呕代者霍乱微滑者吉涩沉者凶又云霍乱之脉微迟者凶浮洪者吉
卷之三 霍乱门(附绞肠痧)
治法
一霍乱当分冷热一烦渴饮水身热脉大者乃阳气多也宜 五苓散主之一肢冷脉微不欲饮水者乃阴气多也宜 理中汤主之麦门冬 陈皮 半夏 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小麦水二钟姜三片乌梅二个煎八分不拘时服人参散茯苓 人参 干葛 木香 藿香 甘草不用引煎服止渴汤甘草 人参 麦门冬 茯苓 桔梗 天花粉 干葛 泽泻不用引胃苓汤 五苓散合平胃散附绞肠痧症(即干霍乱)
干霍乱一症乃是寒湿太甚脾气郁而不行所以心腹猝痛而手足厥冷恶心呕逆也俗名绞肠痧者盖言痛之甚也除用药不言外北方刺青脉以出气血南方括胸背手足以行气血俱为散之义也北方治以手蘸温水于病者膝腕及手腕内拍打有紫黑点处用针刺其恶血即愈 南方治用麻弦小弓蘸香油或熟水括手足胸背额项即愈
卷之三 脾胃门
病源
夫脾胃者属土也万物皆土之所载位乎中州司化水谷营养百骸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饮入于经其血乃成又曰安谷则昌绝谷乃亡盖脾不可不养胃不可不温温养之法适其寒温节其饮食自然平和病不生矣其或摄养不谨将理失宜饮食伤其胃劳倦损其脾由此病出百端脾胃虚矣脾胃既虚而五脏六腑何所养耶治法当审其虚实寻其缘由若伤于饮者乃无形之物或微汗以散之或渗泄以利之伤于食者消导以磨之果固停滞久而作闷则吐下以夺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不可概用香燥之药动其火邪反为大害若夫劳倦伤脾元气下陷中气不足之症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当从东垣内伤法必用升补气血之药温之养之使生化之气益增脾胃壮而病自瘥矣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法
一饮食失节寒温失宜损伤脾胃身体沉重肢节烦火疼四肢懒倦口无滋味飧泄见血或见白脓宜用调中益气汤一脾胃虚寒呕逆恶心胸膈饱闷肠鸣腹痛泄泻宜用 养胃汤一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胀闷恶心嗳气宜用 平胃散一脾胃虚寒饮食不化呕吐腹痛宜用 理中汤一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四肢无力精神少短宜用 四君子汤一饮伤于胃头痛恶心宜以微汗用 香砂燥胃汤一饮伤小便涩少宜用 五苓散一食伤脾胃胸闷不食恶心宜用 宽中进食丸 消食丸 保和丸 曲 枳术丸一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吐泻宜用 参苓白术散一脾气虚寒泄泻腹痛气逆宜用 补脾汤 治中汤一调理脾胃宽利胸膈消散痞气宜用 枳术丸加减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损伤脾胃体重口淡飧泄见脓血升麻 黄 甘草 苍术 木香 人参 柴胡 陈皮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脾胃虚寒呕逆恶心饱闷腹痛泄泻藿香 浓朴 半夏 茯苓 草果 附子 甘草 陈皮 人参 白术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浓朴 苍术 陈皮 甘草 人参 茯苓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方见中寒门 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方见中风门 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饮伤于胃头痛恶心砂仁 藿香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苍术 干葛 升麻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方见内伤门 治饮伤小便涩少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方见内伤门 治食伤脾胃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同上陈皮 苍术 浓朴 甘草 麦芽 山楂 神曲 枳实 香附 砂仁 枳壳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方见内伤门 治同上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吐泻人参 白术 茯苓 干山药 白扁豆 甘草 桔梗 莲肉 砂仁 薏苡仁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脾气虚寒泄泻腹痛气逆人参 茯苓 草果 干姜 白术 麦芽 甘草 浓朴 陈皮不用引煎食前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治同上白术 甘草 干姜 人参 青皮 陈皮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卷之三 脾胃门
治方
人之一身脾胃为主胃阳主气脾阴主血胃司纳受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人或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损伤脾胃胃损则不能纳脾损则不能化脾胃俱损纳化皆难元气斯弱百邪易侵而饱闷吞酸呕吐痞积泻痢等症无不作矣况人饮食起居岂能一一调节一或有伤脾胃虚矣故洁古制枳术之丸东垣发脾胃之论常以调养脾胃为主后人称为医中王道诚有旨哉近世论治脾胃者不分阴阳气血而率皆理脾胃之药又皆辛温燥热助火消阴之剂遂致胃火益旺脾阴愈伤清纯中和之气变为燥热胃脘干枯大肠燥结脾脏渐绝而死期迫矣殊不知脾胃属土属湿位居长夏故湿热之病十居八九况土居四季寒热温凉各候其时岂可偏用辛热之剂哉令举枳术丸加减于后枳术丸白术(二两) 枳实(一两麸炒)
上为细末用荷叶包饭火烧热杵烂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六十丸清米饮送下 东垣将枳术丸内加 陈皮(一两) 名橘皮枳术丸 治老幼元气衰弱饮食少进久服令人多食而不伤 ○若元气素弱饮食难化食多则腹中疼痛不和泄泻此虚寒也 加神曲 麦芽 砂仁 木香(各五钱)
人参(五钱) 白芍药(五钱)
○若素有痰火胸膈郁塞咽酸噎气及素有吐酸吞酸之症或有酒积泻结痛此皆湿热也 加黄连芍药 陈皮 石膏 生甘草 砂仁 木香 川芎○若伤食饱闷痞塞不消 加神曲 麦芽 山楂(各一两) 有食积痞块在腹者再加 黄连浓○若伤冷食不消腹痛泄泻者加 半夏 砂仁 干姜 神曲 麦芽○若人性多气恼夹气伤食气滞不通加 川芎 香附 木香 黄连○若胸膈不利及过服辛香燥热之药以致上焦受伤胃脘干燥呕吐膈噎反胃 加黄连 山栀子芍药 当归 桔梗 甘草 石膏○胸膈顽痰胶结及大便秘再加 朴硝○若有痰加 半夏 橘红 白茯苓 黄芩 黄连○若人能食食后反饱难化此胃火旺脾阴虚也加 芍药 石膏 甘草 黄连 香附 木香人○若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燥难加 芍药 当归 人参 升麻 甘草 山楂 麦芽桃仁 此老人常服药也
卷之三 肿满门
病源
有外因 有内郁 气虚 血虚夫肿满之病乃由脾胃虚弱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清浊相干隧道壅塞郁而生热热久成湿湿热相生遂成肿满外虽坚满中空似鼓经云鼓胀是也治宜补脾又须养肺金以制木使脾无贼邪之虑滋肾水以制火使肺气得清化之令却盐味以防助病邪断妄想以保母气如此方安世人多以利药取一时之快其胀复作使真气伤而去死不远悲夫如病浅脾气尚壮若与疏通似乎得理然亦不可与利药也临病之际宜谛视焉
卷之三 肿满门
形证
丹溪云朝宽暮急者血虚朝急暮宽者气虚终日急者气血皆虚也肥白人腹胀者是气虚有痰瘦黑人腹胀者是血虚有热
卷之三 肿满门
脉法
脉法云腹胀浮大是出厄虚小命殂须努力诀要曰肿满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胀迟弱阴寒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则可治虚则危急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法
一鼓胀名单腹胀乃是脾虚之甚必须远音乐断浓味宜大补中气用 四君子汤 加苍术 陈皮神曲 浓朴 大剂服一血虚腹胀宜 四物汤加减用一肥胖人腹胀者宜 平胃散 合五苓散加减用一瘦黑人腹胀者是血虚有热宜用 四物汤加 黄连 浓朴之类一脉实人形壮盛者可攻之宜用 十枣汤 三花丸 二方俱下水肿类一因怒气伤肝脾胃不和宜用 平肝饮子 调中顺气汤一因食积腹胀者宜用 平胃散加 神曲 砂仁 槟榔 香附一因肉积作胀者宜用 平胃散加 草果 砂仁 槟榔 或阿魏丸一因血蓄作胀者宜用 抵当汤 或参芎汤加 红花 桃仁一因七情所伤浊气在上生胀宜用 木香顺气汤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方见虚门 脾虚主药加味用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方见湿门 治肥胖人腹胀合平胃散加减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方见气门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方见虚门 治血虚腹胀加减用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方见脾胃门 治见前 一治食积肉积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怒气伤肝邪中脾胃心腹胀满呕逆脉弦防风 桂心 枳壳 赤芍药 甘草 木香 人参 槟榔 当归 川芎 陈皮 青皮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浊气在上则生胀满乃七情所伤陈皮 浓朴 当归 苍术 草豆蔻 木香 青皮 益智 茯苓 吴茱萸 泽泻 半夏升麻 柴胡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肝木气盛克于脾土不能运化胃冷中虚遂成肿满半夏 浓朴 桂心 枳实 茯苓 当归 人参 大附子 川椒 甘草姜五片煎服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中满寒胀大小便不利四肢冷腹中寒恶心痞闷益智 半夏 木香 茯苓 升麻 川乌 人参 青皮 当归 干姜 柴胡 黄连 黄浓姜三片煎服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瘦人腹胀有热黄连 浓朴 槟榔 茯苓 当归 芍药 木通 陈皮 半夏 香附姜三片灯心十根煎服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湿热伤脾浊气在上清气怫郁为胀沉香 白术 陈皮 枳实 白茯苓 泽泻 当归 木香 青皮 大黄 浓朴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
卷之三 肿满门
治方
治中满腹胀内有积块坐卧不安大小便涩滞气喘身肿浓朴 黄芩 益智 草豆蔻 当归 黄连 半夏 广术 升麻 吴茱萸 红花 甘草柴胡姜三片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