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半身不遂,口眼歪邪,方用
人参当归白朮(各伍钱)黄耆(壹两)半夏乾葛(各叁錢)甘草(壹錢)紅花(貳錢)桂枝(壹錢伍分)
水二樽,薑三片,棗二枚,煎服。
此症人多用風藥治之,殊不見功,此藥調理氣血,故無不效。
[此症由于血不行又中風,若用驅風之品,偏枯則終不起矣,故當以養血和血為主,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此為的論]
痫症
此症忽然卧地,作牛马猪羊之声,吐痰如涌泉者,痰迷心窍也,盖因寒而成,感寒而发也,方用
人参山药半夏(各叁钱)白朮(壹两)茯神薏仁(各伍钱)肉桂附子(各壹钱)
水煎服。
又方
人参茯苓(各壹两)白朮(伍钱)半夏南星附子柴胡(各壹钱)菖蒲(参分)
水煎服,此本治寒狂之方,治痫亦效。
5、癫狂门
癫狂
此症多生于脾胃之虚寒,饮食入胃,不变精而变痰,痰迷心窍,遂成癫狂,茍徒治痰而不补气,未有不死者也,方用
人参白芥子(各伍钱)白朮(壹两)半夏(叁钱)陈皮干姜肉桂(各壹钱)甘草菖蒲(各伍分)
水煎服。
如女人得此症,去肉桂加白芍、柴胡、黑栀,治之亦最神效。
发狂见鬼
此症气虚而中痰也,宜固其正气,而佐以化痰之品,方用
人参白朮(各壹两)半夏南星(各叁钱)附子(壹钱)
水煎服。
[男子补气,女子补血]
发狂不见鬼
此是内热之症,方用
人参白芍半夏(各叁钱)南星黄连(各贰钱)陈皮甘草白芥子(各壹钱)
水煎服。
狂症
此症有因寒得之者,一时之狂也,可用白虎汤以泻火,更有终年狂而不愈者,或拿刀杀人,或骂亲戚,不认儿女,见水大喜,见食大恶,此乃心气之虚,而热邪乘之,痰气侵之也,方用化狂丹。
人参白朮茯神(各一两)附子(一分)半夏兔丝子(各三钱)菖蒲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一剂狂定。
此方妙补心脾胃三经,而化其痰,不去泻火,盖泻火则心气益虚,而痰涎益盛,狂何以止乎,尤妙在微用附子,引补心消痰之品,直入心中,则气易补而痰易消,又何用泻火之多事哉。
[此症因寒得之,何以用白虎汤,血寒邪外逼,裏不熱泄而擾心胃,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也。]
寒狂
凡发狂骂人,未渴索饮,与水不饮者,寒证之狂也,此必气郁不舒,怒气未泄,其人必性情过于柔弱,不能自振者耳,宜补气消痰,方用
人参茯神(各一钱)白朮(五钱)菖蒲(三分)半夏南星附子柴胡(各一钱)
水煎服,药下喉,睡熟醒来,病如失也。
6、怔忡惊悸门
怔忡不寐
此症心经血虚也,方用
人参当归茯苓(各叁钱)丹皮麦冬(各贰钱)甘草菖蒲五味子(各壹钱)生枣仁熟枣仁(各伍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生熟枣仁,生使其日间不卧,熟使其日间不醒,又以补心之药为佐,而怔忡安矣。
心惊不安夜卧不睡
此心病而实肾病也,宜心肾兼治,方用
人参茯苓茯神熟地山萸当归(各参两)远志(贰两)菖蒲(叁钱)黄连肉桂砂仁(各伍钱)生枣仁白芥子(各壹两) 麦冬(参两)
蜜丸,每日下五钱,汤酒俱可。
此方治心惊不安与不寐耳,用人参、当归、茯神、麦冬足矣,即为起火不寐,亦不过用黄连足矣,何以反用熟地、山萸补肾之药,又加肉桂以助火,不知人之心惊,乃肾气不入于心也,不寐乃心气不归于肾也,今用熟地山萸补肾,则肾气可通于心,肉桂以补命门之火,则肾气既温,相火有权,君火相得,自然上下同心,君臣合德矣,然補腎固是,而亦有肝氣不上於心而成此症者,如果有之,宜再加白芍二兩,兼補肝木,斯心泰然矣。恐怕人夜臥交睫,則夢爭鬥負敗,恐怖之狀,難以形容,人以為心病,誰知是肝病乎,蓋肝藏魂,肝血虛則魂失養,故交睫若魘,此乃肝膽虛怯,故負恐維多,此非大補,不克奏功,而草木之品,不堪任重,當以酒化鹿角膠,空腹服之可愈,蓋鹿角膠大補精血,血旺則神自安矣。
[何以知肝氣不上于心,此人當面色青,或潮熱,或手足燒,或眩暈左?漲。]
神气不宁
人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魂离体矣,惊悸多魇,通夕不寐,人皆以为心病也,谁知是肝经受邪乎,盖肝气一虚,邪气袭之,肝藏魂,肝受邪,魂无依,是以魂飞扬而若离体也,法用珍珠母为君,龙齿佐之,珍珠母入肝为第一,龙齿与肝同类,龙齿虎睛,今人例以为镇心之药,讵知龙齿安魂,虎睛定魄,东方苍龙木也,属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属肺而藏魄,龙能变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专静,故魄止而有守,是以治魄不宁宜虎睛,治魂飞扬宜龙齿,药各有当也,
[此症岳每用桂枝汤温胆汤参之颇效]
7、腰腿肩背手足疼痛门
满身皆痛
手足心腹一身皆痛,将治手乎,治足乎治肝为主,盖肝气一舒,诸痛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足痛救足也,方用
柴胡甘草陈皮栀子(各壹钱) 白芍薏仁茯苓(各伍钱)当归苍朮(各贰钱)
水煎服,此逍遥散之变化也,舒肝而又去湿去火,治一经而诸经无不愈也。
腰痛
痛而不能俯者,湿气也,方用
柴胡泽泻猪苓白芥子(各壹钱) 防已(贰钱)白朮甘草(各伍钱)肉桂(参分)山药(叁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入肾去湿,不是入肾而补水,初痛者,一二剂可以奏功,日久必多服为妙。
痛而不能直者,风寒也,方用逍遥散加防已一钱,一剂可愈,若日久者,当加杜仲一两,改白朮二钱,酒煎服,十剂而愈。
又方
杜仲(壹两盐炒) 破故纸(伍钱盐炒)熟地白朮(各参两)核桃仁(贰钱)
蜜丸,每日空心白水送下五钱,服完可愈,如未全愈,再服一料,必愈。
凡痛而不止者,腎經之病,乃脾溼之故,方用
白朮(肆兩) 薏仁(參兩)芡實(貳兩)
水六碗,煎一碗,一氣飲之,此方治夢遺之病亦神效。
腰腿筋骨痛
方用养血汤
当归生地肉桂牛膝杜仲破故纸茯苓防风(各壹钱)川芎(五分)甘草(参分)核桃(贰个)山萸土茯苓(各贰钱)
水酒煎服。
腰痛足亦痛
方用
黄耆(半斛)防风茯苓(各伍钱) 薏仁(伍两)杜仲(壹两)肉桂(壹钱)车前子(叁钱)
水十碗,煎二碗入酒,以醉为主,醒即愈。
腰足痛,明系是肾虚而气衰,更加之湿,自必作楚,妙在不补肾而单益气,盖气足则血生,血生则邪退,又助之薏仁、茯苓、车前之类,去湿,湿去而血活矣,况又有杜仲之健肾,肉桂之温肾,防风之荡风乎。
腿痛
身不离床褥,伛偻之状可掬,乃寒湿之气侵也,方用
白朮(伍钱)芡实(贰钱)肉桂(壹钱)茯苓荜薢(各壹两)杜仲(叁钱)薏仁(贰两)
水煎,日日服之,不必改方,久之自奏大功。
两臂肩膊痛
此手经之病,肝气之郁也,方用
当归白芍(各参两)柴胡陈皮(各伍钱)羌活秦艽白芥子半夏(各叁钱)附子(壹钱)
水六碗,煎三沸,取汁一碗,入黄酒服之,一醉而愈。
此方妙在用白芍为君,以平肝木不来侮胃,而羌活柴胡又去风,直走手经之上,秦艽亦是风药,而兼附子攻邪,邪自退出,半夏、陈皮、白芥子,祛痰圣药,风邪去而痰不留,更得附子无经不达,而其痛如失也。
手足痛
手足肝之分野,而人乃为脾经之热,不知散肝木之郁结,而手足之痛自去,方用逍遥散,加栀子(叁钱)半夏(贰钱)白芥子(贰钱)
水煎服,二剂,其痛如失,盖肝木作祟,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今平其肝气,则脾气自舒矣。
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
筋骨牵引,坐卧不得,时时走易不定,此是涎伏在心膈上下,或令人头痛,夜间喉中如锯声,口流涎唾,手足重,腿冷,治法用控涎丹,不足十剂,其病如失矣。
[控涎丹方药未见此条,仍照原本存之。]
背骨痛
此症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作痛也,方用
黄耆熟地(各壹两)山萸(肆钱)白朮防风(各伍钱)五味子(壹钱)茯苓(叁钱)附子(壹分)麦冬(贰钱)
水煎服。
此方补气补水,去湿去风,润筋滋骨,何痛之不愈哉。
腰痛兼头痛
上下相殊也,如何治之乎,治腰乎,治头乎,谁知是肾气不通乎,盖肾气上通于脑,而脑气下达于肾,上下虽殊,而气实相通,法当用温补之药,以大益其肾中之阴,则上下之气通矣,方用
熟地(壹两)杜仲麦冬(各伍钱)五味子(贰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方内熟地,杜仲,肾中药也,腰痛是其专功,今并头而亦愈者何也,盖此头痛,是肾气不上达之故,用补肾之味,则肾气旺而上通于脑,故腰不痛而头亦不痛矣。
8、心腹痛门
心痛辨
心痛之症有二,一则寒气侵心而痛,一则火气焚心而痛,寒气侵心者,手足反温,火气焚心者,手足反冷,以此辨之最得。
寒痛方用
良姜白朮草乌贯仲(各叁钱)肉桂甘草(各壹钱)
水煎服。
热痛方用
黑栀(叁钱)白朮(伍钱)甘草半夏柴胡(各壹钱)
水煎服。
心不可使痛,或寒或火,皆冲心包耳。
久病心痛
心乃神明之君,一毫邪气不可干犯,犯则立死,经年累月而痛者,邪气犯心包络也,但邪有寒热之辨,如恶寒见水如仇,火熨之则快,此寒邪也,方用
苍朮(贰钱)白朮(伍钱)当归(壹两)肉桂良姜(各壹钱)
水煎服。
如见水喜悦,手按之而转痛者,热气犯心包络也,方用
白芍(壹两)黑栀当归生地(各叁钱)甘草(壹钱)陈皮(捌分)
水煎服。
寒热二症,皆责之于肝也,肝属木,心属火,木衰不能生火,则包络寒,补肝而邪自退,若包络之热,由于肝经之热,泻肝而火自消也。
[心腹之痛共有九种,其實皆心包絡、胃脘、膻中及腹痛,無真心痛也,蟲痛、注痛、氣痛、血痛、悸痛、食痛、飲痛、冷痛、熱痛、證各有辨,其用藥亦大有不同,如蟲痛則唇上有瘡,痛時作時止,可與烏梅圓,注痛則兼頭痛,或抽慉或妄語,可與蘇合丸,氣痛則或上或下,或前或後,有肝、有胃、有肺,可與左金丸、平胃散之屬,血痛則有痞塊,可與桃仁湯、失笑散,悸痛則按之不拒,可與理中湯、妙香散,食痛則拒按發熱,可與承氣湯、檳榔丸,飲痛則吐清水,?下有水聲,可與二陳湯,甚者十棗湯,冷痛熱痛則此二方可用,先生此書因窮鄉僻壤而設,執此可以應急,且免誤於庸醫,故去煩就簡也。]
腹痛
痛不可忍,按之愈痛,口渴饮以凉水,则痛少止,少顷依然大痛,此火结在大小肠也,若不急治,一时气绝,方用定痛如神汤。
黑栀苍朮(各叁钱)甘草厚朴(各壹钱)茯苓(壹两)白芍(伍钱)
水煎服。
此方舒肝经之气,利膀胱之水,泻水逐瘀,再加大黄壹钱,水煎服勿迟。
腹中有痞块,一时发作,而痛不可手按者,方用
白朮(贰两)枳实(壹两)马粪(炒焦伍钱)
好酒煎服。
冷气心腹痛,方用火龙丹。
硫磺(醋制壹两)胡椒(壹钱)白矾(肆钱)
醋打荞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米下湯。
胃气痛
人病不能饮食,或食而不化,作痛作满,或兼吐泻,此肝木克脾土也,方用
白芍当归柴胡茯苓(各贰钱)白朮(叁钱)甘草白芥子(各壹钱)
水煎服。
有火加栀子贰钱,无火加肉桂壹钱,有食加山查叁钱,伤面食加枳壳壹钱,麦芽壹钱,有痰加半夏壹钱,有火能散,有寒能驱,此右病而左治之也。
9、麻木门
手麻木
此乃气虚而寒湿中之,如其不治,三年后必中大风,方用
白朮黄耆(各伍钱)陈皮桂枝(各伍分)甘草(壹两)
水煎服。
手麻
十指皆麻,面目失色,此亦气虚也,治当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麦冬香附羌活乌药防风,三剂可愈。
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为中风之候,左右偏枯皆先由手足大指不用起,盖手太阴肺经行于手大指,肺藏气而右降,气分虚则病偏于右,足厥阴肝经行于足大指,肝藏血而左升,血分虚则病偏于左,故手足麻木必补气血,且验中风之候于未来也]
四物汤加人参、白朮、茯苓、陈皮、半夏、桂枝、柴胡、羌活、防风、秦艽、牛膝炙草,姜、枣引煎服,四剂愈。
木
凡木是湿痰死血也,用四物汤加陈皮、半夏、茯苓、桃仁、红花、白芥子、甘草、竹沥、姜汁,
水煎服。
腿麻木
方用导气散
黄耆(贰钱)甘草(壹钱伍分)青皮(壹钱)升麻柴胡归尾泽泻(各伍分)五味子(参拾粒)陈皮(捌分)红花(少许)
水煎,温服甚效。
两手麻困倦嗜卧
此乃热伤元气也,方用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