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托里黄 汤 治附骨疽。初起肿痛。外贴太乙神应膏。(方见本门)黄 当归 柴胡 木瓜 连翘 羌活 肉桂 生地 黄柏(各等分)水酒各一钟。煎服。

  羌活防己汤 治附骨疽。初发于太阳太阴。厥阴分者。

  羌活 川芎 苍术 防己 木香(各一钱) 连翘 射干 甘草 赤芍 木通 归尾 苏木(各一钱二分) 水酒各一钟煎服。

  黄连消毒饮 治附骨疽。在腿外侧。坚硬漫肿作痛。不能行步。

  黄连 羌活 黄柏 黄芩(各一钱二分) 防己 生地 防风 归尾 知母 独活 陈皮黄 人参 苏木(各一钱) 水煎温服。

  十全大补汤 治附骨疽将愈时。服十余剂。永无他患。(方见发背门)

  卷之六

  乳痈门

  (附乳岩 肠痈 囊痈)夫乳病者。乳房阳明胃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乳子之母。不善调养。以致乳汁浊而壅滞。因恼怒所伤。气滞凝结。而成痈毒。又有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于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载。二载三载。不疼不痒。

  渐渐而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曰后肿如堆粟。或如覆粟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作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症。百无一生。宜清肝解郁。益气养荣。患者清心静养。无挂无碍。服药调理。苟延岁月而矣。

  卷之六 乳痈门

  脉云

  乳痈之脉。多于弦紧。弦数郁火。弦滑郁痰。

  卷之六 乳痈门

  立方

  牛蒡子汤 治乳痈结肿。疼痛之甚。服此立散。

  牛蒡子 陈皮 山栀 金银花 栝蒌仁 天花粉 黄芩 青皮(各一钱二分) 连翘 柴胡(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煎。临服加酒一钟。同服。

  消痈散毒饮 治乳痈。恶寒发热。 肿疼痛。服此立消。

  青皮 浙贝母 天花粉(各二钱) 蒲公英(开黄花即满地金钱一握捣汁) 连翘 鹿角屑当归(各一钱五分) 水酒各一钟煎服。

  飞龙夺命丹 治一切乳痈已成未成者。(方见痈疽门)散肿汤 治乳痈未成功。一服立消。外贴太乙神应膏。(方见痈疽门)青皮 石膏(各二钱) 甘草节 栝蒌子 没药 蒲公英(即满地金钱) 金银花 当归尾(各一钱五分) 青橘叶(二十片) 水酒各一钟。煎服。

  卷之六 乳痈门

  附乳岩

  青橘饮 治妇人百不如意。久积忧忿。乳内有核不痒不痛。将成乳岩。

  青皮(五钱醋炒) 橘叶(三十片) 水煎食远服。

  神功饮 治妇人乳内一核。初起如钱。不作疼痒。三五年成功红肿。溃时无脓。惟流清水形如岩穴之凹。

  忍冬藤 蒲公英 甘草节 金银花(各二钱) 栝蒌(一个连壳) 生酒煎服。

  十六味流气饮 治乳岩赤肿疼痛。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各一钱五分) 肉桂 白芷 浓朴 甘草 桔梗 防风 乌药槟榔(各一钱) 赤芍 枳壳 广木香 苏梗(各八分) 水煎食远服。

  卷之六 乳痈门

  附肠痈

  肠痈。因湿热流入小肠而成。小腹急胀。按之则痛。小便淋数时时出汗。恶寒发热。腹皮坚实高肿。绕脐生疮是也。

  卷之六 乳痈门

  附肠痈

  神通散 治肠痈不拘已成未成。服之脓血皆从大便中出。

  出过蚕蛾(烧灰) 大黄(各六钱) 穿山甲(炒) 牙皂(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化毒饮 治肠痈。腹痈。初起小腹肿痛。急胀。

  木通(四钱) 黄连 青皮 乳香 没药 大黄(各三钱九蒸九晒) 生姜三片。水二碗。煎服。

  牡丹皮汤 治肠痈。腹濡而痛。以手按之则止。或时时下脓。

  人参 丹皮 白芍 赤茯苓 黄 桃仁(去皮尖) 薏苡仁 白芷 当归 川芎(各一钱) 广木香 甘草 官桂(各五分) 水煎食前服。

  排脓汤 治肠痈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

  黄 穿山甲 白芷 当归(各一钱二分) 金银花 防风 川芎 栝蒌仁(各一钱) 水煎食前温服。

  十全大补汤 治肠痈。小腹胀痛。脓下无时(方见发背门)

  卷之六 乳痈门

  附囊痈

  囊痈者。乃阴虚湿热流注于囊。结而为肿。至溃之后。睾丸悬挂。犹不伤人。其毒从外发。治当补阴。清利湿热为主。

  卷之六 乳痈门

  附囊痈

  如意黄金散 敷囊痈初起。红赤肿痛。发热坠重者。

  天花粉 黄柏 大黄 姜黄(各五分) 白芷(三两) 浓朴 陈皮 甘草 苍术 南星(上为末。以葱汁同蜜。调敷患处。

  清肝渗湿汤 治囊痈。肝经湿热结肿。小水不利。发热 痛。

  川芎 当归 龙胆草 生地 白芍 柴胡(各一钱五分) 天花粉 山栀 黄芩 木通泽泻(各一钱) 灯心三十茎。食前服。

  滋阴内托散 治囊痈已成。肿痛发热。有脓服之即溃。

  当归 川芎 白芍 黄 (各一钱五分) 熟地 皂角刺 穿山甲(炒) 泽泻(各八分)

  卷之六

  悬痈门

  悬痈者。乃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此穴在谷道之前。阴器之下。又谓之海底穴也。

  初起如豆。少痒多痛。日久渐大。赤肿掀痛。溃脓后。轻则成漏。重则沥尽气血。变为痨瘵多

  卷之六 悬痈门

  立方

  内消沃雪汤 治悬痈初起。增寒疼痛。(方见痈疽门)琥珀蜡矾丸 治悬痈。并一切痈疽发背。已成未成之际。恐毒不能出。必致内攻。预服以护心膜。亦散毒止痛。

  明矾(一两五钱) 黄蜡(一两二钱) 琥珀 朱砂 雄黄(各二钱) 乳香(一钱) 蜂蜜(前药俱为细末。将蜡溶化。再末药并蜜搅匀众手急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白滚汤下。病重早晚日进二次。神效。

  神功内托散 治悬痈日久不溃。高硬肿痛不可当者。

  人参 白术(各二钱) 白芍 当归 附子 陈皮 穿山甲 木香(各一钱二分) 川芎枳壳 皂角刺 黄 (各一钱) 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透脓散 治悬痈。并一切疽毒已成。不肯穿破者服之即溃。

  穿山甲(炒) 当归(各二钱) 黄 川芎 皂角刺(各一钱五分) 水酒各一碗食前热服生肌丸 治悬痈。不能收口。每日早晚服之即愈。(方见发背门)

  卷之六

  疔疮门

  (附癣疮 疮)夫疔疮之初生也。人多不觉。生于头面手足。肚胁腰腿间。亦无定处。一二日必作寒热似疟。头疼体痛不可忍。其痛法异于寻常之症。须遍身觅之。有小疮头肿黑。根赤色。而其形壮者。即外疔也。又有内疔与外疔。同亦发寒热。但疮形不见。过数日一处肿起。即内疔也。

  卷之六 疔疮门

  立方

  追毒饮 治一切内外疔疮。神效。

  归尾 川芎(各八分) 荆芥 干葛 乌药 独活 赤芍(各六分) 白芷 升麻(各四分)羌活 甘草节 防风 枳壳 红花 苏木(各七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金蟾丸 治一切疔疮。

  草乌 雄黄 朱砂 海金沙 轻粉(各二钱) 蟾酥(三钱酒煮化)上为末。以蟾酥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一寸。夹药在内。灰火中煨。令香取起。带葱连药嚼下。白滚汤送之。被盖出汗。

  拔毒丹 治一切疔疮。

  蜣螂(一个去翅足) 砂(五分) 白砒(三分)上为末。以葱汁为丸。如绿豆大。先以三棱针刺破疮。将此丸以颓簪脚捺入。须臾大痛。变作黄水而出。

  解急饮 治一切疔疮。

  野菊花捣汁一盏。滚酒送下。一日连进三服又方 马齿苋捣烂。加醋少许。敷在疔上立刻拔出。

  又方 酱板草捣烂。加醋少许。盐三分。敷患处神效。

  红玉散 治疔疮不收口。

  轻粉 血竭(各三钱) 珍珠 甘草 黄连 铅粉(各二钱)上为细末。掺上即愈。

  代针膏 治疔疮。坚硬作痛。并诸毒难治者。点上实时出脓。

  咸水二碗。入 砂五分。煎至一碗。加入□灰一两。待化过。再熬至干。入白砒末三钱。银销末三钱。仍入好醋研和。收贮器中。

  神验方 治一切疔疮。初起一敷即散。

  烂鸡粪 蜗牛(七个) 荔枝肉(一个) 杏仁(七粒) 银朱(三分)上四味同烂鸡粪捣匀。贴在患处。

  卷之六 疔疮门

  附癣疮

  柳光散 治一切顽癣。

  斑蝥(去翅足) 大枫子(各二钱) 川槿皮 枯矾 轻粉(各三钱) 白砒(五分)上为细末。醋调擦患处。

  又方 治阴癣。

  川槿皮(二钱) 槟榔 粪木鳖子(各五个) 以上三味用阴阳水三碗煎至一碗入后药 全蝎巴豆 大枫子(肉) 斑蝥(各十五个) 麝香(四分) 轻粉(三钱)上为末。以前药水调和。将穿山甲刮微破。用笔蘸涂之。六日全愈。

  浮萍丸 治一切阴阳顽癣。

  紫背浮萍 苍耳草 苍术(各二两) 苦参(三两) 黄芩 僵蚕 钩藤 草 防风(各一两五钱)上为末。酒法为丸。每服二钱。白滚汤送下。

  效妙散 治一切顽癣。并杨梅癣亦效。

  蜜陀僧 雄黄(各三钱) 白砒(二钱) 枯矾(五钱) 硫黄(火 。入烧酒煮过。埋土中一宿。一两。)上为细末。抓破患处。以煨熟姜切开。蘸药擦上。七日全无。

  卷之六 疔疮门

  附疮

  万金膏 治 疮久不收口。

  黄连 粉霜(各三钱) 轻粉 铅粉(各二钱) 樟脑 银朱(各五分) 冰片(三分)上为细末。以猪脂溶化。入前末。留冰片。候冷加入。和匀。摊贴神效。

  赤玉膏 治内外 疮。

  血竭 黄丹 血余( 灰) 寒水石( 过各一两) 珍珠(一钱五分) 黄蜡(六两)猪脂(一两)上为极细末。先以黄蜡猪脂溶化。再入前末搅匀。摊贴疮上。

  洗方黄柏 花椒 杏仁 防风 苦参 荆芥(各等分)上药水煎去渣洗疮。以绢拭干再贴赤玉膏。

  卷之六

  瘰门

  (附汤火 金疮)瘰 。皆犹于痰毒风热所致先起之于少阳一经。因不守禁忌。延及阳明经。缘是食味之浓。郁气之积。故发此症也。

  卷之六 瘰门

  立方

  真人活命饮 治瘰 未溃。连服五剂立消。(方见痈疽门)紫金锭 治瘰 初起。磨五钱。滚酒下。外以井水磨敷。(方见痰症门)飞龙夺金丹 治瘰 已溃未溃。每服三丸。葱酒送下。(方见痈疽门)蜡矾丸 治瘰 未溃时。滚汤送下三钱渐消止痛。

  生肌神秘散 治瘰 溃烂不得收口掺之。(二方俱见发背门)

  卷之六 瘰门

  附汤火

  玄妙饮 治汤火所伤。先服恐火毒攻心。

  川黄连 天花粉 玄参(各二钱) 陈皮 桔梗 山栀(各一钱五分) 淡竹叶廿片。煎服。

  黑龙散 治一切汤火伤。以此敷之。

  山木炭 黄连 大黄(各等分)上为末。以生桐油敷患处。

  卷之六 瘰门

  附金疮

  秘验桃花散 治刀刃所伤。出血不止。

  锻石(一升) 大黄(五两切片同炒红色筛去大黄)上炒过锻石。以水牛胆汁拌匀。复装入胆内。阴干为末。搽患处。

  卷之六

  广疮门

  (附结毒 便毒 疳疮 蛀疳)夫广疮者。即杨梅疮也。总犹湿热邪火所化。气之传染者。轻精化欲染者重。

  卷之六 广疮门

  立方

  托毒饮 治广疮初起。

  当归尾 金银花 天花粉 连翘(各一钱) 赤芍 皂角刺 僵蚕 蝉蜕(各六分) 芒硝穿山甲 大黄(各二钱) 蜈蚣(一条) 水煎空心服。

  灵奇饮 治广疮一服神效。

  麻黄(去节春夏六钱秋冬八钱) 大黄 蝉蜕 威灵仙 白芷(各一两)以羊肉一斤。水五碗。煮去肉。留汤煎药。热服出汗。

  化毒汤 治一切广疮。

  川黄连 木瓜 金银花 苡仁米(各二钱) 肥皂子(七个) 皂夹子(七个) 土茯苓(半斤) 猪胰子(一个)水七碗。先煎胰子。取汁煎前药。空心服点药。杏仁(取霜二钱) 胆矾 轻粉(各八分) 冰片麝香 银朱(各三分)上为末。醋调点上。

  十全大补汤 治广疮将愈。多服以补元气。日后无患。(方见发背门)

  卷之六 广疮门

  附结毒

  结毒神效方 治一切结毒。并筋骨痛。

  当归 川芎(各三钱) 肥皂子(七个) 防风 生地 白藓皮 赤芍 金银花 牛膝 人参防己 威灵仙(各二钱) 土茯苓(四两)水四碗。煎二碗温服。服后饮酒。以助药力。

  八宝奇秘散 治一切结毒。

  钟乳石 牛黄(各三钱) 麝香 冰片(各六分) 蟾酥 鸦片(各分半) 珍珠 朱砂(各上为细末收贮。临用时。取药一钱。加飞面三钱。同拌匀。分作十服。每一服。加土茯苓一斤。水四碗。煎汤调服。

  生肌散 治结毒流脓水。不得收口。掺患处。(方见发背门)

  卷之六 广疮门

  附便毒

  祛毒饮 治便毒初起。一服即消。

  金银花 穿山甲(各二钱) 栝蒌仁(带壳一个) 全蝎(五个) 大黄(五钱) 牛膝 甘草(各一钱) 水酒各半煎服。

  飞龙夺命丹 消肿定疼。(方见痈疽门)吸毒竹筒 治便毒已溃脓出不尽。用此。

  生肌散 治出脓。难于收口掺患处。(二方见发背门)

  卷之六 广疮门

  附疳疮蛀疳

  龙胆泻毒汤 治一切下疳。

  柴胡 龙胆草 山栀(各一钱) 大黄 黄连 滑石 木通(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加灯心三十茎。食前服。

  长肌散珍珠(一两) 乳香 血竭(各三钱) 头发( 灰) 丝绵( 灰) 冰片(各一钱)。上为末碧云散 治蛀筋疳。先以杏仁煎汤洗。

  象牙(泥裹 存性) 雄黄( ) 凤凰衣( 各一钱) 鸡肫皮(五个 ) 南枣( ) 面粉珍珠 茶叶( 灰各二钱) 上为末。搽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