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丹台玉案 明 孙文胤

  自叙

  予世居新都之休邑。弱不好狭。与群儿游。辄岸然自远。先君子异之诫曰。小时了了。

  大未称善。颇有宅相之目。于时苦攻下帷。日课经生业而已。久之二竖为祟。日与地之上池名哲砥摩。乃探 叩藏。则灵枢内景诸书。次第咸列。仆初翻览。苓术之味。与帖括之苦。略相当。徐乃渐入甘境。久而揣摩获中。病尽脱矣。因叹人能殚精。皆可证圣。安在农轩业。不足然而五运六气之征。五行六腑之变。温凉生克之数。标本奇正之方。亦庶几管窥蠡测。探其一班矣。或曰。子业已成。盍少试乎。乃行之京口。所投辄治。问膏肓者踵相接也。顾予性不耐纷。大江南北之冲。邮使星轺之过。日不暇给。心HT 苦之。于是又寓之古吴。古吴人士闲雅。林水潇散。读书谭道。地与性宜遂寄 庐焉。因以济物之暇。益肆力于仲景元素诸家之秘旨。精思剧解。汇辑成编。用公同志。昔陶弘景以神农本草。合杂家别录。铨释注名。

  尝言江南偏方。不周晓药石。往往纰缪四百余物予乃知东晋士大夫好服五石散。其时风气凉愚公善医。先饮食而后丸剂。故秦越人察气观变。名闻诸侯。而不如其长兄中兄。名不出闾里也。读予是编者。并以斯言赠之。使贵五谷而贱金石。宝真气而陋参 。则枚生七发。人自有之。亦无所用予书矣。

  崇祯丁丑孟夏上浣八日孙文胤对薇父书于仁寿堂

  序

  余尝谓经济莫论出处。活亿万生灵为大。而活亿万世生灵为弥大。是故良医贤良相。先王父暨名噪起。江以南。奇 沉瘵。非两大人末能下手。 民无告。则捐饵疗之。余从帙括暇。亦不忌箕裘。颇于中探采。以是与术家言。悉知其伎俩。良 毕照。不为庸流蒙。乙丑冬司铎当湖。士子争以文相质。读易诵诗。 不倦。顾欲访一二异人谋养生事。缺然无闻越岁遇孙君对薇。与语语辄奇。试技技辄效。察以九窍。参以五脏。处虚实之分。定顺逆之节。

  知临。医独冠海内。对薇卜筑在兹。应出寻常。地灵之验。信然乎。曰否。北固岂人:对薇。

  人不杰。地亦不灵。对薇少而颖敏。治经史。 举不凡。自谓取青紫如拾芥。竟以孱质罹 。

  于是弃坟典。乞灵素难。以是捷于国士者。移于国手。真不啻反掌间非仅仅恃北固灵耳。令伊芳道大行。转盼活亿万生灵不浅。而对薇犹未满志。乃所出手披一集。俱从灵枢黄庭内景叔和河间以讫东垣丹溪诸篇。细为删订。参以独解。生平伎俩。具在兹编。或诘余曰。人问许宗胤何不着书。宗曰。人病在心意之巧。而知变脉之深趣。不可言传。孙氏兹编。无宁糟粕。余答之曰。二十年苦心。九折臂而证之。不可言传者。能以言传。非孙氏不能有是书。昔葛洪抄金匮方百卷。肘后急要方四卷。亦宁好事。活亿万世生灵。对薇其有遐心耶。先王父暨先大人。颇称世德。余不敏。谫劳承乏。两作吏。未审活人几许。然一片婆心。宁柔克。

  无刚克。宁失出。无失入。以副。

  圣明如天之仁。养国家数百季元气。私心尔尔。闾 父老。窃为世德有根。余滋愧焉。

  忆孙胜于处。孙氏其昌于后。余言是券。

  时崇祯戊寅仲秋承德郎知江宁县事苕水通家侍教生杨 卿拜书于雨花之木末亭。

  凡例

  一集素难灵枢。仲景河间。丹溪东垣。诸家等书。合为采撰。删其繁杂雷同。摘其精核简要。一言可当千万言。以便流览。

  一质诸贤达。究心于此者。并海内同道诸名公。虚心辄访。不敢概恃臆见。

  一分卷为六。卷之内有类。类之中有论。论之次评脉。脉之后主方。苦心详析庶几开卷一先天脉镜。得之异人秘授。并自胗验。与轩岐叔和有所不同。故另列一帙。

  一试之考验所中。兼于朝夕展卷细玩。静悟研思。别有所得。亦不敢尽剿成说。

  一是集。经二十年参订考较。非敢草草饰阅。

  一自手录。付之誊真。续付剞劂。一一对明查改。当无讹谬。

  一外着螽斯秘宝录。专为育嗣种子。深究精微纂已成章。缘未遑续较。以俟它日再镌附

  卷之一

  先天脉镜叙

  夫测意在声气之微。幻矣。即究诘感因。亦臆揣耳。若以三指叩五脏。尤在意揣外。轩岐暨叔和已发玄妙。而戴氏尚有刊误之辨。盖慎之也余不敏。敢附赘疣。顾所得异人秘授。兼之胗候验证参考。更与先天有三昧焉。岂云超轶先圣贤。而实有阐先圣贤所未泄者。是亦一画之系。九畴之衍。奚忍私之。敬公同志。以参所未逮。

  尊生主人孙文胤谨识

  卷之一

  先天脉镜论云

  夫脉之胃气者何气也一阳之气升于土中者是也。为先天之气物之所赖以生者此也。而人不自知和缓拟之。吾以口中吹出重气拟之。又以软而滑者拟之此亦无可拟之中。而强拟其略相似者以示人也。

  夫诊脉下指之时。须观胃气为主。若此部得其中和。则此部无病。或云独大者病。独小者病也。今若以小者配大者。不去凉二部之热。而反来温一部之寒。吾恐如抱薪救火。而反伤其一部中和之体。可不损人之天年者矣。故当以胃气为主者是也。

  夫诊脉法。固以胃气为主。而胃气之取法。前言备之矣。乃指下浑浑缓缓。无形之可碍者是也。但觉有形。便是六淫阻滞。就可认之为病脉也。须大小缓急不同。乃六淫之体性有不同耳。自与中和胃气大相悬隔。苟若以邪为无形。则气血以自通畅流行。乃正气而非邪气。何病之有哉。既言为邪必有形也。但在人察识之力体认之真以何经用何药而不眩。而或二或三之真见真知。而在阳分者。而用阳分之药。血分者而用血分之药。浮沉不失升降无瘥。轩岐之旨斯得矣。又云一阳一阴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病。信哉言乎(此论当与后篇病在中不实不坚夫诊脉之时须要澄心静虑。一毫事务不可杂扰然。又调停息气。初下指必须轻手于皮毛之间。消息其所以然也。次以按至血脉。消息其所以然。三按至肌肉之分。消息其所以然。四又按至筋之分。消息其所以然。五又按至骨之分。消息其所以然。此五等消息之方。得其详也。盖皮毛肺之分。阳中之阳也。其形如此。血脉之分。阳中之阴也。其形如此。肌肉脾之分。胃气分也。筋乃肝之分。阴中之阳是也。其形如此。骨乃肾之分。阴中之阴是也。其形如此。

  夫一部之中五行具焉。五行之中阴阳分焉。阴阳之间胃气存焉。其胃气若桃李木夹中之仁。分之两片。两片之中有穿一线。其线即胃气也。所赖以生生之机者此也。所赖以为化化之妙者此也。

  夫六部须各具五行之性。莫不由阴阳分来。若火邪乃五行之一也。总以一而言之。施运兼备。即为太极也。有表有里。即为阴阳两仪也。表中有里。里中有表。即为四象也。其土气于四象无不在。何也。如河图之土五数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得五而成六也。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得五而成七也。至于三四皆由得五而方成八九也。此土之数。所以于四时无不在也。其阴阳五行之定位如此。

  其脉之有病者何也。惟欲其无太过无不及。各得其性而已。假如部之属木者。于时为春。万物于此畅茂条达。萌芽甲拆。此部必得软滑而长。如万物之在春者。方得木之体也。外此或短而涩。燥淫伤也。或平而渗。湿淫伤也。或微而滞。寒淫伤也。或浮而弦。风淫伤也。或洪而盛。热淫伤也。或尖而数。火淫伤也。至于六淫合伤。五运害制。斯又在人察识之力耳。木须如此。火土金水何也。如火也于时为夏。万物莫不盛茂。张布施发。此部必得微洪而大。如万物之在夏也。方得火之体也。外此皆为病矣。金也于时为秋。万物莫不完聚收敛而实部必得清肃而浮。如万物之在秋也。方得金之体也。外此则皆为病。水也于时为冬。万物莫不归藏安静潜伏。此部必得沉细而实。如万物之在冬也。方得水之体也。外此太过不及。

  皆为病矣。至于土者。惟以和缓安静。且三焦包络之火。非心火之比。游行于天地之间。惟以滑数流利。前体若此者。乃本来自然之性。以知消息处治之道。但恐智者过之。愚者不及。难以造斯道之精耳。

  前云五行之性如此。亦惟以在经者言耳。而络脉之分布。此又不可不知也。络者与经之何异有之。既以察其经矣。又当察其络。察络之方又不易也。又云大干者走经。旁枝者走络。

  甚经。傍发者为络。是以生疮疖于手足。或积块于身旁。必察络而后知其病之所在也。此图略载以示大端。后当详论。前论备而未详。尚有输孙两手络图。两手须左右不同络脉为病大同右手经络图形 前头至腹下 后背至足左手经络图形 外背 内胸五脏外发见之图 如病患面青。或好呼。或喜酸。或泣。或怒。数内有一见于外者。知其肝经受病也。余脏仿此而推之。

  五脏外应之图 内经曰。上境上者。喉咙及头间事也。下境下者。后腰及足胫间事也。前以候前。后以。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膀胱。右寸外以候肺喉。内以候膈。右关内胃外脾。右尺内以命门。外以候三焦。

  前图所载。部位络脉若此部此络有病。脉则主此处有病。毫发不差。但审六气。知其作何夫六淫之邪。皆阴阳二气推迁。相代太过不及而成。此六邪也。阳中之阴则为风。阳中之阳父母。土乃脾胃之分。无所不谈。故难定位。但脉中有外寒而内热。有外热而内寒。彼此相制而不得其自然。以致病相隐伏于其中。

  实不外乎阴阳升降之性也。故用药者。当知升降阴阳为主。

  夫治六邪之药佐之。而六淫之邪非外来物也然人之一身。本乎六气而成。十二经络之中不可外此六气。相代以为造化之机也。

  论六淫之邪浮越起于上。而得按入里便不相似者风也。百病不离乎风。迟滞微虚者寒也。尖。如地理之辨星辰。头同而脚异者。

  阳邪在表。自得发散之体。如甑上热气。烘烘上升。四图无约束之状也。乃阳气自旺。

  本部如此者。当伏以降之。

  阴邪在表。自得涩滞之体。如煎银将化。面上有HT 。盖覆不开也。乃阴乘阳也如此当发之。散之。升之。举之。阴有形而阳无质者此也。

  一论人身之中。惟阴阳二气而已。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须在内而根于外阳之下。阳须在外而根内阴之上。故曰。阴根阳。阳根阴也。是以脉中。表须属阳。以活动为其体性。而犹有静顺之阴在内。里须属阴。以静顺为其体性。而犹有活动之阳在中。如此乃两得相根据倚也。或表脉惟散尖洪大。里脉惟蹇迟细小。乃阴阳相拒而不相和。各盛于本位。当以药之气味轻清者收敛表阳。使根于内。又以气味俱浓者。温和里阴使根于外。又或有表涩下而里冲上者。在外在阳气不升。在内为阴火冲发。此常情多有也。当升表之阳气。降里之阴火。亦有表蹇涩而里洪数者。亦有阴乘阳。阳乘阴也。

  当升发之。当升降之其治法脉法之纲。不过如此。其中或兼五运六气之邪。或有积聚成痰。此又在人所择药味治之而已。而阴阳之理不能离也。

  一论人身中。惟阴血阳气而已。贵乎不可有偏胜也。一有偏胜。皆为病矣。胜轻则病轻。胜重则病重。至日久则病愈胜。微者愈微。渐至孤阴孤阳。是皆死也。脉若孤阳。死在春夏之日中脉若在孤阴。死在秋冬之夜半。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成。何也。盖阳无阴。则散漫不能收敛。阳之所倚者阴也。阴无阳则翕聚不能发散。阴之所倚者阳也。观之天傍地。地傍天。

  天地自相倚杖。而人则可见矣。

  一论阴阳之性。阴之性静。阳之性动。阴之性收。阳之性散。阴之性降。阳之性升。阴之性沉。阳之性浮。阴之性迟。阳之性数。阴之体平。阳之体尖。阴之性横。阳之性直。阴之性成。阳之性生。阴之性杀。阳之性长。阴之性内。阳之性外。阴之体弱。阳之体强。阴之体浊。阳之体清。阴之味咸。阳之味辛。阴之味苦。阳之味甘。阴之气凉。阳之气温。阴之气寒。阳之气热。阴之体润。阳之体燥。阴之体扁。阳之体圆。阴之体短。阳之体长。阴之体有形。阳之体有质。此阴阳形质之大道也。

  一论阴阳升降之道。其阳上升非在阳分而复上升。乃阴极阳生之道。阳自阴分上升至阳分耳。

  而降地。天晴自下而上升。正此意也。又曰。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

  一论阳性无不发散。阴性无不收敛。阳性发散。散何物。不过发散乎阴耳。非外有物与阳发散也。阴性收敛。敛何物。不过收敛乎阳耳。非外又有物与阴收敛也。

  或有阳收敛阴发散者。乃阳中之阴收敛。阴中之阳发散耳。而阴阳之性。未尝先也。

  一论六淫之邪。性有浮起升散者。有沉平降敛者。所风热火者。其性属阳。本乎天者亲上其。来必浮起升散。寒湿燥者。其性属阴。本乎地者亲下其来必沉下降敛。但各得其位。受胃气之所养。升降浮沉得遂其性。则为天地推迁运化之气耳。何病之有哉。一不如此则阳去乘阴。阴去乘阳。则阴阳不和。各先其职。故性相倚仗者。而变为相形者矣。渐必至于阳微阴胜。阴微阳胜。感则阴去阳杂独守。阳去阴杂独存。常道值此。大变可立待矣。

  一论升降浮沉。在脉中贵在平和。但浮沉若夏冬二时。寒热至此极矣。极则改常。然或有生者惟以此。若前寒热浮沉之极。则阴孤阳寡。固不必治。而亦不能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