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珍宝饮 治月信。一月两至。或数日一至者。

  当归 白芍 人参 白茯苓 生地(各一钱) 蒲黄(二钱炒黑) 香附 川芎 白术 甘草黄连(各八分) 大枣二枚。食前温服。

  保荣汤 治月信。每次数日不能止。或隔几日复见微红。

  当归 山栀(炒黑) 地榆 牡蛎(各一钱) 侧柏叶 川芎 赤芍 生地(各一钱二分)灯心三十茎。空心煎服。

  和荣艾附汤 治一切经水不调。或先或后。久不孕育。

  当归 川芎 条芩 香附 阿胶(各一钱五分) 黄连 知母 甘草 泽兰叶 白芍(各八分) 大枣五枚空心煎服。

  宝珍丸 调经种子。平和气血。滋补真元。温暖子宫。

  牡蛎( ) 桂心 当归 龙齿( ) 益智仁 乌药(各一两) 杜仲 石菖蒲 山茱萸茯神石英(各八钱)上为末。蜜丸。每服三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卷之五

  经闭

  经闭者。言新血滞而不流。旧血凝而日积。脐腹腰多痛。血瘕。血风。与热入血室之症。多自此始也。然要其闭之之由。或月事将临之时。适感暴怒。肝气一发。血随气升而不下。亦令经闭。或月事适至之时。因渴饮水。并食生冷之物。及坐水中洗浴。寒气入内。血则凝滞。亦能令人闭经也。或因堕胎多产。而伤其血。或因久患潮热。而消其血。或因久热盗汗。

  而耗其血。或因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而不能生血。或因思虑悲哀过极。致心脾亏损。而不能养血。凡此之类皆能令人经闭。其有肥白妇人。月事不通者。必是湿痰与脂膜壅滞之故也。若闺女经闭多因恣食盐酸煎炒。或逾年未嫁。或年未笄而思男。思伤心血也。寡妇经闭。

  因郁闷百端。心火无时不起。或加之饮食浓味。遂成痰火。其症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当随所因而治之。其可一例施乎。

  卷之五 经闭

  脉云

  脉左寸沉心病。右寸弦。关脉沉肝病。两寸弱小属虚。属实寸关调如故。尺绝不至者。

  月水不利。

  卷之五 经闭

  立方

  疏通饮 治因感暴怒。以至经闭者。

  青皮 官桂 木香(各一钱) 当归 香附 红花 山楂 桃仁(各二钱) 酒煎空心服。

  立行饮 治因食生冷。以至经闭者。

  官桂(三钱) 干姜 广木香 玄胡索(各一钱) 牛膝 蓬术 归尾 山楂(各一钱五分)酒煎空心热服。

  活血行经汤 治因坐冷水。而得寒气。以至经闭。

  大附子 官桂(各一钱五分) 浓朴 香附 桃仁 红花 山楂 当归(各二钱) 生姜五片煎服。

  逍遥散 治寡妇经闭。

  白茯苓 白术 甘草 白芍 柴胡(各一钱) 归尾(三钱) 薄荷(八分) 煨姜(二钱)酒水各一钟。空心服。

  大黄膏子 治闺女经闭。

  大黄(四两酒浸焙干)上为末。以醋一碗。熬成膏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空心酒调下。

  通经丸 一切经水不通。面黄肌瘦。

  桂心 当归 川乌(炒) 青皮(干漆炒) 大黄(酒蒸) 川椒 莪术 桃仁 干姜(各等分上为末。以米醋为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好酒送下。

  牛膝散 治月水不通。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致胸膈。

  牛膝 官桂 赤芍 玄胡索 桃仁(各一两) 归尾 丹皮 广木香(各一两五钱)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酒调下。

  又方 治月信经年不来。久久不通。寻常药服之不效者。

  斑蝥 僵蚕 虻虫 水蛭(各十四个) 土牛膝(五钱) 当归 红花(各三钱) 滑石(二上为末。每服一钱五分。桃仁七枚研细。空心温酒送下。

  通经奇方 治一切经闭。

  玉簪花(并叶) 急性子 乳香 没药(各等分)上为末。以烧酒为丸。每服二钱。空心热酒下。

  卷之五

  疼痛潮热

  月水循环。纤 不作。而后有子。若疼痛等症。必先去病。而后滋血调经经将来而先腰者。血滞而气不顺也。经既止。而复腰腹痛者。血海空虚。而气不收也。经前有潮热者。血虚有滞也经后有潮者。血虚有热也。寻常潮热者。参看发热门用药。

  卷之五 疼痛潮热

  立方

  二香饮 治临经时。肚腹疼痛。

  广木香 当归 香附 川芎(各一钱) 青皮 牡丹 枳壳 生地 蓬术(各一钱二分)生姜三片。空心煎服。

  归芍饮 治临经并经后作痛。

  当归 白芍 川芎(各一钱) 白术 人参 生地 香附 陈皮(各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交加地黄丸 治经水不调。血块气块。肚腹疼痛。

  老生姜(捣出汁渣焙燥。为末。) 生地(各八两。姜汁浸晒尽汁为度) 玄胡索 当归川上为末醋为丸。每服二钱。空心好酒送下。

  济阴丸 治经不调。屡次过期。

  香附(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童便制。一分醋制。一分艾汤制。一分盐水制。) 川芎当归 白芍 熟地(各四两) 阿胶(二两蛤粉炒)上为末。以香附留末一半。打糊为丸。每服三钱。空心滚汤送下。

  加减逍遥散 治经前潮热。

  当归(二钱) 白芍 白茯苓 丹皮(各二钱) 甘草 山栀(各一钱) 灯心三十茎。食远奇效四物汤 治经后潮热。

  当归 白芍 川芎 生地(各一钱) 阿胶 艾叶 黄芩(各一钱五分) 大枣五枚。空心

  卷之五

  血鼓门

  (血瘕。血肿 血风 热入血室。)妇人鼓胀。虽有因于气食而成者。然成于血者。则居多焉。成于气食者。腹虽胀而经不闭。

  充满。其始发之时。小腹先膨久则上连中脘。胀紧如鼓。青筋绽露。而血鼓之症成矣。其有因产后恶血不下。逆而上升。渗入于皮肤。充积于中宫。上腾于面。而成紫色者。此必死之癖块。虽有因痰与气食而成者。然成于血者居多焉。痰与气食而成块。虽成而不碍于经水怒气。留滞于两腋小腹之间。故成血癖也。

  血肿。与水肿不同。先因月信不通。而后肿。名曰血肿。乃瘀血化水。闭塞胞门。流走四肢血风者。经水逆上。攻于脑间。头目闷迷。不省人事。甚至满面满头。皆成赤斑者。此水适临。感冒风邪所致。盖风之为气。善行而数变。其势易上而难下其经水为风所激。故致倒流而上行也。

  热入血室者。何以致之。必其经水临行时。或犯热症。因而经止。经随热而入于血室。

  则往

  卷之五 血鼓门

  立方

  破血散聚汤 治血鼓肿胀。坚硬如石。朝宽暮急。脐凸发喘。

  桃仁 红花 归尾 牛膝(各一钱) 三棱 蓬术(各二钱) 苏木 木通 官桂 青皮穿山甲(各八分) 酒煎空心服。

  神仙蒸脐法 治血鼓血瘕。血疯等症。(方见噎膈门)桂红丸 治血瘕血痞。神效。

  官桂 红花 桃仁 当归梢 阿魏(各一两) 广木香(一两五钱) 白豆蔻 蓬术 血见愁穿山甲(一两二钱)上为末。醋打米糊为丸。每服三钱。早晚一服。酒下。

  消肿丸 治血肿等症。

  人参 当归 大黄(九蒸过各一两) 桂心 瞿麦 苏木 白茯苓 葶苈子 广木香(各一两四钱) 木通(五两)上为末。以木通煎汤法为丸每服二钱。空心米饮送下。

  消肿饮 治症同前。

  五灵脂 肉桂 川芎 当归(各一钱五分) 牛膝 青皮(各一钱) 玄胡索 黑牵牛(各二钱) 生姜五片。空心煎服。

  紫金锭 治血鼓。并血瘕血肿。酒磨三钱服。(方见痰门)祛风治血汤 治一切血风等症。

  防风 当归 川芎(各一钱五分) 荆芥 红花 生地 桃仁 青皮 香附 天麻(各一钱二分) 水酒各一钟煎服。

  又方 治症同前。

  苍耳草(阴干) 小蓟(阴干)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清热凉血饮 治热入血室。

  麦门冬 丹皮 赤茯苓(各一钱二分) 连翘 秦艽 生地 当归 川芎(各一钱五分)黄芩 赤芍(各一钱) 灯心三十茎。不拘时服。

  卷之五

  崩淋门

  崩淋者。其病相似。而实不同。崩者如土之崩。源泉逆流而不禁。乃血热而兼气虚。不能收摄也。淋者。如水之淋病。艰涩而不通快乃内有郁热。而气亦滞也。然崩则皆血。而淋则有赤白砂石之异。赤者属血。白者属气。砂石者气血之犹浊者也。治此病者。惟调其气血。清其内热而已。

  卷之五 崩淋门

  脉云

  脉数小为顺。洪大为逆。

  卷之五 崩淋门

  立方

  如神饮 治血崩。来如涌泉。面黄肌瘦。

  蒲黄 艾叶 升麻 黄芩 地榆(各八分) 归身 柴胡 血见愁 黄连 山栀(各一钱)紫荆皮(一钱二分) 灯心三十茎空心煎服。

  断泉神秘丸 治一切远年近日血崩等症。并治妇天癸当住。行之不止。

  牡蛎 山栀 黄连(各一两) 陈棕( 灰存性) 槐花(各四钱) 侧柏叶 人参 黄 (各八钱) 苍耳草( 灰三钱)上为末。捣小蓟汁。藕汁。以二汁为丸每服一钱五分空心盐汤送下。

  秘方 治血崩初起。一服立效。

  当归 蕲艾(各一两) 升麻(四钱) 荆芥穗(三两炒黑)上为末。每三钱。空心童便调下。即止。

  又方 治崩淋经年不住。手足俱有血丝露。去血如流者。

  白芷(一两) 百草霜 五灵脂 荆芥穗(各八钱) 赤石脂(四两) 黄连(四两熬汁)上为末。以黄连汁为丸。如绿豆大。每一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胶连饮 治一切崩淋神效。

  黄连 当归身 阿胶(各二钱) 赤芍 芡实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山药(各七分) 川芎熟地(各一钱) 水煎临服加入童便一小钟

  卷之五

  带下门

  奇经八脉之中。带脉在腰。如带之状。妇人患带下者。病在带脉也。虽有赤白。总属肾虚。

  之气。以此为辨耳。

  卷之五 带下门

  脉云

  脉涩而弱者。洪数而促者。皆为便浊白带。虚迟者生。急疾者死。

  卷之五 带下门

  立方

  清气养荣汤 治妇人气血不调。赤白带下。四肢倦怠。五心烦热。

  当归 生地 香附 地榆(各一钱五分) 白茯苓 泽泻 丹皮 黄连 山茱萸肉(各八分) 灯心三十茎。空心煎服。

  补元汤 治妇人久因经水不调。气血虚弱。赤白带下。神思倦怠。

  人参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川芎(各一钱) 白芍 生地 泽泻 黄柏(各八分) 伏龙肝(一钱即灶心土) 甘草(三分) 大枣二枚。空心煎服。

  保元汤 治赤白带下。久久不愈。气血亏损。

  石斛 巴戟天 人参 白茯苓(各一钱) 黄柏 柴胡 甘草 地骨皮(各七分) 黄连(一钱二分) 荆芥 知母 升麻(各六分) 大枣二枚。空心煎服。

  大灵丹 治妇人一切赤白带下。因此久不孕育。诸虚百损。神效。

  当归身 人参(各四两) 阿胶(三两) 川芎 牡蛎 天麻(各一两八钱) 生地 丹皮续断 何首乌(九蒸九晒) 山栀(各二两炒黑) 甘草(八钱)上为末蜜丸。每服三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又秘方 治赤白带下。

  赤石脂(一两) 川芎(一两五钱) 紫荆皮 赤茯苓(各二两)上为末。醋打米粉糊为丸每服二钱。空心酒下。

  卷之五

  怀孕药忌

  水蛭地胆虫。乌头附子配天雄踯躅野葛蝼蝈类。乌喙侧子及虻虫。牛黄水银并巴豆大戟赭波流 草中。瞿麦 茹蟹爪甲。 皮赤箭赤头红。马刀石蚕衣鱼等。半夏南星通草同。干姜蒜鸡及鸡子。驴肉兔肉不须供。切要妇人胎前忌。此歌须记在心胸。

  卷之五

  怀孕食忌

  凡受孕之后。切宜忌不可食之物。非惟有感动胎气之戒。然于物理亦有厌忌者。设或不能禁鱼及鸡子。令儿成疳多疮。 食犬肉。令儿无音声。 鸭子桑椹同食。令儿倒生心寒。 食螃蟹。令儿横生。 食鳖。令儿项短。及损胎。 食兔肉。令儿唇缺。 雀肉同豆酱食。令儿面生 黯黑子。 豆酱同藿香食。令之堕胎。 食雀肉。令儿不耻多淫。 食山羊肉。令儿多病。 食椒蒜。令儿损目。 食生姜。令儿多指生疮。 食虾蟆HT 鱼。令儿喑哑。 食驴骡马肉。令儿延月难产。

  卷之五

  胎前门

  凡有胎孕者。当随症调理。如一月二月经水不通。无病似病。呵欠倦怠。神思昏昏。手足软弱。按其脉。滑大而俱匀。或尺脉不绝者。此孕脉也。脉诀云。肝为血兮。肺为气。血为荣兮。气为卫。阴阳配偶不参差。两脏通和皆类例。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体。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并雀喙。小儿之脉已见形。数月怀胎犹未觉。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近也。阴脉逼近于下。阳脉别出于上。阴中见阳。即滑脉是也。脉滑而动。是谓阴施阳化。法当有子。足少阴脉动甚者。孕子也。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主精。精血交会。投识于其间。则有娠。又三部脉沉正等无病。而经不至者。妊也。脉经云。左手尺部脉浮洪者。男胎也。右手尺部浮洪者。女胎也。两手尺部俱洪者。为两男。俱沉实者。为两女。又云。中指一跳一止者。一月胎。二止者。二月胎也。此娠妊脉之旧例如此。然迩来运气变迁。其脉有异于前法者。往往不同。

  一月始露珠。名曰胎 。足厥阴肝脉养之。夫十二经皆养胎者也。而肝经独养于初妊之时。

  何也。盖胎者。血之始。成而肝。则血之所藏。造化之相为合也。然受气之始。则何经以主之。曰足少阴肾经也。天一生水。得气最先。故男子先生左肾。女子先生右肾。而妇人右肾亦以系胞。为胎之根抵。先天真一之气。发此以为之朕兆耳。足厥阴养胎。多有恶心呕逆。谓之恶阻。盖肝常有余。本不能容物。而今乃有妊。则肝气为胎所碍。不得发泄。故恶心呕逆也。过此则别经养胎。而恶阻之病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