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语录
- 读书录
读书录
易大象皆以义理言
天何言哉吾无隐乎尔与曽防言志之意皆天理流行之妙
言要缓行要徐手要恭立要端以至作事有节皆不暴其气之事
约其情使合扵中亦养气之事也
怒至扵过喜至扵流皆暴其气也
资始资生固乾元之气而其理则太极也
风霆露之气所以成物者皆太极之所为也
大气发生一切有形之物而太极为之主
以鼻息观之呼感得吸来吸感得呼来
暑为感感得寒来则寒为应寒复为感感得暑来则暑为应应又为感感又为应于是见感应之无端
感应之理于太极图隂阳互根见之
大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莫之能御即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
感自外来应由中出
天地寒暑人生盛衰其宻移之机无毫髪之间断谋利计功乃人欲之私学者之通患也
大而人伦小而言动皆理之当然才有有为之心虽所行合理亦是人欲
王伯之分正在不谋利计功与谋利计功之分
学者自防便为谋利计功而学宜其不足以入尧舜之道
絶谋利计功之念其心超然无系
万化交则通不交则隔碍而不能成化功
太极图如水一源流而为千支万却都只是源中水也
六十四卦只是一竒一偶但因所遇之时所居之位不同故有无穷之事变如人只是一动一静但因时位不同故有无穷之道理此所以为易也
因小生对句便知有隂阳
太极只是性
太极是性之表徳
宋文帝子劭巫蛊事觉不能断以大义诛之卒有合殿之变正所谓为人君父不通春秋之义者必防首恶之名
圣贤著书立言句句明理非欲言词之富丽也
易横图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太极图则一理二气五行男女遂至扵化生万物虽所推有详畧之不同其为理气则一而已矣
太极图上一圏纯以理言而其下余圏则兼以气言然上一圏即在下余圏之中所谓精粗本末无彼此也人熟寐而有知觉正如纯坤卦下一爻中有阳动之几也其理妙矣
如王莾之徒窃人之国皆引先王之事以文其奸即庄子所谓儒以诗礼发冢者欤
鸢飞鱼跃即取之左右逢其原之意言道无所不在也鸢而必戾于天鱼而必跃于渊父必慈子必孝君必仁臣必敬兄必爱弟必恭夫必义妇必从以至四体百骸之有其则昆虫草木之若其性隂阳日月风霆雨露之各以其时皆鸢飞鱼跃之意所谓活泼泼地也
物之触目触耳者皆活泼泼地之理
风动林木即鸢飞鱼跃之意
屈以感伸伸为应伸又感屈屈为应屈又感伸伸又感屈屈伸感应如循环之无端
二程之名言朱子采入四书集注或问中者多矣求二夫子之心者当于此观之
身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故有知言之明乃可以折群言不然去取必失其当
读书讲明道义求日用之实理也若读书而不讲明道义则溺心扵文字之间终不能知实理之所在
明徳新民止扵至善下文即继之以知止而后定静安虑得以见明徳新民之止扵至善皆由知止定静安虑而后得止扵至善也
男女气化之太极与万物形化之太极一也
气化言男女而万物在其中形化言万物而男女在其中互文也
但是血气之物灵扵他物
飞潜动之物灵扵植物而人又动物中之尤灵者也摇扇有风见天地间无处无气
人虽各是一体其实与天地万物浑融相合无一毫之间
荡涤胸中无一毫之私累可以言大矣
应事才应即休不可湏防留滞为心累
和从中上流出来中是和之源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庸即中和之理平常而不可易者非中和之外别有所谓庸也
养本源是尊徳性之事思索义理是道问学之事中和不可湏防离盖静而不存则有不中动而不察则有不和此中和所以不可湏臾离也
人之学道由经而入穷经有得则道不在经者可黙识矣
学湏有觉方得总防处
朱子论造化之精约莫过扵太极图解
水能鉴物故智属之金能断物故义属之木有生意故仁属之火则文明故礼属之土则质实故信属之屋极北极为有形之极太极乃无形之极也故曰太极本无极皇极之极以物之在中而言如屋极北极之义若即训极为中则非矣
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程子所谓形容道体之言此类是也
人日用求太极只中正仁义便是此理然仁义中正是各具之太极五性未发乃统体之太极也
五经四书小注不胜其繁读者诚有文灭质博溺心之患
非有过人之识而欲纂集群言以折衷圣贤之经防多见其不知量也
鐡中生火阳生扵隂也
就天地万物中各具一理者各具之太极也合天地万物为一理者统体之太极也
天地间理无空缺处人终日在太极中而不知也忠信积久可孚扵人不然则言出而人弗信矣
轻言戯谑最害事盖言不忘发则言出而人信之茍轻言戱谑后虽有诚实之言人亦弗之信矣
一失人则人皆莫之与孤立而无助矣
轻诺则寡信
易曰修辞立其诚故慎言乃进脩之要
读书録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録卷九 明 薛瑄 撰
举天地万物皆物也天地万物之理其则也
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此言宜时时深体之
无极而太极天地本然之性也隂阳太极气质之性也天地本然之性就气质中指出不杂者言之气质之性即本然之性堕在气质中者初非二性也
雷电风雨参错交动于下而太虚之本体自若万事万变纷纭胶扰于外而吾心之本体自如
孟子曰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道者进为之方如学问思辨博文约礼之类是也循此而进潜翫积乆则有自得之妙不循此而进徒事于记诵辞章之末欲求自得之妙难矣
书载尧舜之行事皆先德行而后事功事功之大者莫大于用人之一事观诸二典可见矣
有物有则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见之
陈仲子亡亲戚君臣上下其廉为小节释氏灭天理人伦以洁其身果何道哉
敬之诗曰学有缉熈于光明则成王之学日进于髙明矣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元亨诚之通寂然不动者利贞诚之复元亨利贞亦于人心见之
观敬之诗成王眞得传心之学者也
视箴曰蔽交于前其中则迁所谓蔽者非止谓非礼之色凡见一切可好之物目逐之而动者皆是也
读西铭如见天之大
为学第一在变化成质不然只是讲说耳
西铭自干父坤母至兄弟颠连而无告者一节皆状仁之体自于时保之至没吾寜也皆求仁之方
余病头风乆不敢读书因念克伐怨欲不行可以为难之语原宪之学尚未至于仁况未至于宪之学者可不勉乎
聴人之言便识其学之浅深
圣人之博博而约以其有此理也众人之博但务闻见之广而不察其理之有无此所以异于圣人之博也好为怪异不经之谈者不明理也
朱子小学一书理与事而已内篇之立教明伦敬身通论言其理也稽古之立教明伦敬身通论实之以事也外篇嘉言之广立教明伦敬身又以理言也善行实立教明伦敬身又实之以事也然理精也本也事粗也末也本末精粗一以贯之其小学之书乎
先儒月映万川之喻最好喻太极盖万川总是一月光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川川各具一月光物物各具一太极也其统体之太极即各具之一本其各具之太极即全体之万殊非有二太极也
推之于前不见其始引之于后不见其终此所谓动静无端隂阳无始也
仁义礼智信五字括尽小学一书亦括尽五经四书人才动即有差故君子慎动
见理明则处事熟如庖丁解牛矣
太极中涵隂阳五行男女万物之理体用一原也隂阳五行男女万物具太极之理显微无间也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见道器合一之妙
周子太极圗画出理气示人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动静无端隂阳无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非知道者孰能知之
周子太极圗说字字贴在圗上朱子解亦然
圣人言性与天道惟于賛易极言之耳平日与门人言者极少
道以浑沦言之义以条理言之
孔门弟子知孔子者不过顔曾二子其次惟子贡庶几焉
张子曰富有者大无外日新者乆无穷其防深矣自矜自伐者皆不能克有已之私也
大而无外天道之于穆也乆而无穷天道之不已也动静者隂阳也所以动静者太极也盖太极有动之理故动而生阳太极有静之理故静而生隂
天地公共之理人得之为性人能尽其性是亦公共之理耳无可矜伐者故程子曰达理则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
在在处处时时刻刻事事物物皆道也须要识得圣人之言如蓍曰吉则吉曰凶则凶
礼乐只在进反之间盖进而盈溢乐也以反为文退而收敛礼也以进为文
惟正足以服人
孔子微辞奥义多在繋辞伊川微辞奥义多在易传徳是得于心行是徳之见于事者如仁义礼智徳也仁形于孝亲义形于事君礼形于长防智形于夫妇之类皆行也
治夷狄之法只当谨守疆场勿使侵轶而已穷治不已必为中国患如秦皇汉武是也
二十三四夜深时月初出东方其终魄于东之光比未望载魄之光尤光明者盖初升之日光尤甚西下之日色故其光明如此
舍五经四书与周程张朱之书不读而读他书者是犹恶覩泰山而喜丘垤也
圣人不怨天不尤人心地多少洒落自在常人才与人不合即尤人才不得于天即怨天其心忿忮劳扰无一时之宁泰与圣人之心何啻霄壤
必上达乃有知天之妙
中庸言知天地之化育是圣人之心与天为一论语言知我者其天乎是天与圣人之心为一
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显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盖能得其所以言则于圣人之言仁便知圣人身上何者是仁言义便知圣人身上何者是义以至圣人凡所言之理皆于圣人身上求其实则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可黙识矣
宋儒亦有流于禅者不可不察
偶见一伶人于三层卓上头顶一小童可谓危矣因笑自喻曰此伶此际俱无邪心何也以恐惧之心胜也贱技且然君子学道必常存戒惧之心如处至危之地斯无邪心矣茍安于怠惰放肆则无限之邪心窃从而生矣
处事识为先断次之
当大任有一毫私心人必见之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
作官常知不能尽其职则过人逺矣
处大事不宜大厉声色付之当然可也
以己之欲知人之欲亦由是以己之劳知人之劳亦由是当推以同之
省察存养不可毫发间断
作官一事不可茍
朱子曰观其始合之不正知其终之有敝盖人之相交始合不以正欲其无隙于终者难矣故交在谨始人以説而动未有不失其正者
础润而天雨霜降而钟鸣气类相感也
心无妄思言无妄言身无妄动安得有差故有差者皆妄也无妄之义大矣
道无待于言而着
无非道也识者鲜矣
人誉之使无可誉之实不可为之加喜人毁之使无可毁之实不可为之加戚惟笃于自信而已
人之自立当断于心若实见得是当决意为之不可因人言以前却而易其守
才呼即吸才吸即呼无纎毫之间隂阳消息亦然天人之理一也
察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庄生之言亦可取
轻言则人厌故谨言为自修之要
静可以制动
大者弗察掇拾小者以为之不知类甚矣
人真实有命不可以侥幸易其守
心有开时开时见是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塞时则不见矣故为学要时时提醒此心勿令昏塞
孔子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皆一定之理君子知之故行义以俟命小人不知故行险以侥幸
为治逺者大者不务而近小是急众人之见也
为政须通经有学术者不学无术虽有小能不达大体所为不过胥吏法律之事尔
识量大则毁誉欣戚不足以动其中
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人不知而不愠最为难事今人少被人侮慢即有不平之意是诚徳之未至也
一念之善景星庆云一念之恶烈风疾
恒人不可与言上正犹徐无武侯之对也
许鲁斋曰世间巧拙俱相伴不许区区智力争此言宜念
刘靖修髙士也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莫不为之兴起诚足以廉顽立懦
侧媚小人惟得是务不自知其可贱也
刘靖修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气象
未同而与言古人所深耻
要当浑厚中有分辨者在乃可
真是天理民彛不可冺灭
立得脚定却须寛和以处之
但当自求所未至者知不知在人我何与焉
法者辅治之具当以教化为先
习于见闻之乆则事之虽非者亦莫觉其非矣
所贵于智者为能别贤否分是非也是非贤否不能辨乌足以言智
举万物莫能尚其过人逺矣
昔周子惟程珦知之宜其生二程为道学之宗也千万人一人宜其识非常人所及
止末作禁游民所以敦财利之源省妄费去冗食所以裕财利之用
圣贤恶异端为其陷人心耗财用贻害之大
财出于民费用广则财不足财不足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穷民穷则力竭力竭则本摇矣
伍举曰私欲侈则徳义鲜少徳义不行则近者骚离逺者违距亦名言也
无深逺之虑乐浅近之事者恒人也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诗之意深逺矣非孟子孰能知之无妄语入诚之门深宜体此
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
民至愚而神不可欺也惟至诚足以动之
刘立之谓从明道年乆未尝见其有暴厉之容宜观明道之气象
徳冠古今功满天下皆分内事与人一毫殊不相干何矜伐之有
进将有为退必自修君子出处惟此二事
记曾防之言志独详其本末亦见道之大意者与宋鉴取予是非未当者多读者宜自谨择
顔子为仁之效天下归仁仲弓为仁之效邦家无怨其大小可见
汉初君臣大抵尚诈如蹑足封信萧何贱市民田汉祖诈游云梦之类此其为杂霸之治
人有以自乐则穷通为一
太史公作屈平传有感而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