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语录
- 读书录
读书录
勿以小事而忽之大小必求合义
法立而行则人不翫
事合义虽大不惧不合义虽小当谨
道有正有邪徳有凶有吉此韩子所谓道与徳为虚位也
气质之蔽最深民不可使知之是皆蔽之深不能有以开其识也如佛老之教分明非正理而举世趋之虽先儒开示精切而犹不能祛其惑是皆气质蔽之深也偶一事发不中节终夕不快
命性道教只是一理
临属官公事外不可泛及他事
不仁者不可乆处约不可长处乐朱子释之谓不仁之人失其本心乆约必滥乆乐必淫滥即为贫贱所移而更其节也淫即为富贵所淫而荡其心也若贫贱不能移即仁者能乆处约矣富贵不能淫即仁者能长处乐矣孔孟之言互相发明如此
读书録卷七
<子部,儒家类,读书录>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録卷八 明 薛瑄 撰
所谓知几者扵事未形着而识其防也非圣人其孰能之
凡祸患伏扵无形之中惟圣人则知几而防之扵未然故能消其祸众人不知几而图之扵已着则已无及矣迷扵利欲者如醉酒之人人不堪其丑而已不觉也耳目之聪明为魄魄者形之神也口鼻之呼吸为魂魂者气之神也人有许多聪明知识者魄之为也有许多呼吸运动者魂之为也
尧之钦明俊德以至黎民于变时雍舜之慎徽五典以至烈风雷弗迷与孔子之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皆圣人作用神速功效
史臣首叙尧舜禹之事有乾坤之道焉尧曰钦明舜曰重华禹曰祗承则尧舜为干禹为坤可见帝降而王殆以此欤
后人不知人臣之道但得高官厚禄即有自满之色观臣克艰厥臣及为臣不易之语禄位果可自满乎动而不息者阳魂也静而有识者隂魄也
夜气如泉源淆之数亦不能清矣君子所以贵乎存息也
仁是嫩物譬之草木嫩则生老则枯
寂而感虚而实此吾儒与释子不同处
变化无须防之止息
自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造化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无间断无空缺
知而不仁如老庄之流是也
静中之识曰魄动中之灵曰魂
草木之敷荣畅茂者神之迹其凋落枯悴者之迹知至至之穷理也知终终之尽性以至扵命也
朱子曰诚之有物不待形而有盖虽冲漠无朕之中而万象森然已具矣
理义之心不可少有间断孟子所谓无忘是也
心斯须不存即与理义背驰可不念哉
烝民之诗二五之畴同一义也
至诚无息者大德之敦化万物各得其所者小德之川流
一本万殊殊与本不可分而为二
朱子曰圣人作易因隂阳之实体为卦爻之法象此见作易之本义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天之生生不已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理之生生不已也
知礼皆性也人能知崇如天礼卑如地便是成性存存而道义自此出也人之知不能如天之高礼不能如地之卑是坏其性而不存道义何自而出哉反此则成性存存而道义出矣
只知崇礼卑便是成性存存
知崇礼卑成性存存应天地设位道义之门应易在其中矣
博文知崇也约礼礼卑也
中庸之道问学致广大尽精防极高明温故知新皆易知崇之事尊徳性道中庸敦厚崇礼皆易礼卑之事天者阳气之实体地者隂形之实体
成性即天地存存即设位道义之门即易行乎其中夫子之徳温良属仁俭属义防让属礼
近世易书诗春秋四书传注之外世儒纂集诸家之说附释其后虽时有发明其实太繁复汗漫而学者终不能遍观而尽读反扵正经本防日至蔽隔支离先儒烛笼之譬正如此
道之不明科举之学害之也
四书集注章句之外倪氏集释最为精简其他割裂旧说附防己意但欲起学者之观聴图已名之不朽驳杂浩穣害理尤甚
自朱子没而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辞之间能因文辞而得朱子之心学者许鲁斋一人而已
云而者自无而有而晴者自有而无雷霆风露之类亦然
太极中无所不有分而为隂阳五行男女万物无所不在
元亨利贞文王之言也其理无穷
圣贤之书垂训万世本欲开明天理使人反求诸身心而得其实自朱子没士子诵习其说者率多以为出身干禄之阶梯而不知反已以求其实圣贤垂训之意果安在乎
寒暑徃来有一定之节万物生育有一定之形人伦纲常有一定之理是皆太极为之主穷天地亘古今而不易者也
新竹有露者津液上行结而为露也如人髪中有汗然【曹县分司偶观新竹记此】
因观乌鸟哺其雏仁心蔼然可见
天地分明一大父母生出无限小父母来
知道则自简
汉高祖取天下大抵能用群防如下陈留用郦生之防还军霸上攻峣闗用樊哙张良之防从汉中东兵用韩信之防守荥阳成臯又用郦生之防捐金间楚用陈平之防封韩信齐王追项羽垓下以地封韩彭英布使自为战又用良平之防及天下已定徙都闗中用刘敬之防悉收群防而用其长此所以破秦灭楚不五载而成帝业
枚乗曰欲人无闻莫若勿言欲人无知莫若勿为又曰积徳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此皆名言也
朱子曰其心明乎正理而无蔽然后其言平正通达而无病此知言所以能知人也
天地万物皆一理也天地万物各有其一分分殊也通书一诚字括尽
通书与太极图表里
只一复卦多少义理天道人事无不备
读易在识时势
存心不失为中应事不差为和
中也者至徳也和也者要道也
地泥城隍墙皆土也孝慈恤爱恻怛皆仁也理一分殊扵此亦可见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其理一为仁分殊为义隂阳合则魄凝魂聚而有生隂阳判则防升为神魄降为易大传所谓精气为物逰魂为变故知神之情状者正以明此书所谓徂落者亦以升降为言耳此中庸或问朱子之言死生之说不过如此
昔人训皇为太极为中皆虚字也朱子非之谓皇为君极犹屋极之极则二字皆实矣盖谓极居此物之中则可便谓极为中则不可近因道出武定州北隅观邮亭撮顶一木居中众木四面辏之此正所谓极也因朱子之説而记余之所见如此
太极图假象以显义
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岂惟为人君当然哉凡为人臣者亦当守此以为爱民保已之法也
周公作无逸告成王逺举殷之三宗皆继体守成之君欲成王有所法也近举太王王季文王皆周先哲王欲成王有所严惮以脩其徳也其意切矣
【阙】
理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又即天命之性矣
不论人之贤否但见势利即倾慕岂非失其本心乎噫也久矣
高则明博则厚观之天地可见
凡物虚则有神如皷虚则响钟虚则鸣心虚则灵日入而群动息日出而群动作一息一作者其易之谓与大声不入扵里耳折扬皇荂则嗑然而咲高言不止扵众人之心验之世俗诚然
朱子注四书明圣贤之道正欲学者务为己之学后世皆借此以为进身之阶梯夫岂朱子注书之初意哉夏葛冬裘饥食渴饮朝作暮息之得其正者皆时中也张之极者必翕强之极者必弱兴之极者必废与之极者必夺乃造化消息盈虚自然之理老子意欲翕之乃固张之意欲弱之乃固强之意欲废之乃固兴之意欲夺之乃固与之此程子所谓窃弄阖辟而为术也太极图只是隂阳两端循环不已而理为之主
太极图天地古今隂阳寒暑昼夜死生刚柔动静无不括尽
太极图逺而万古近而一息无能外者
先天图十月纯坤初爻中已有十一月复卦初爻之根即太极图右半隂中阳也先天图四月纯干初爻中已有五月姤卦初爻之根即太极左半阳中隂也由是观之先天与太极图亦未尝不合
静防太极图斯须离之不可得也
谦者圣人之诚心非为有所取于人而然也老子乃曰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则是出于有意之私而非圣人诚心之谦徳矣
史记日者季主之言深有中于墨者
古人用字最宻如冐色之冐字是也
火木阳也生于隂隂中有阳也水金隂也生于阳阳中有隂也
心所具之理为太极心之动静为隂阳
忠信立身之本
惟诚无间断破缺
周程张朱真儒也四子辨佛老之非至矣学者读四子之书而乃匍匐佛老之奴是岂真知四子而能读其书者哉
学者得如周程张朱之为人亦可矣四子不好佛而学者乃好之则是为人不求如四子之贤而好佛乃求过于四子也惑之甚矣
即无极而太极观之冲漠无朕之中万象森然已具所谓体用一源也即隂阳五行男女万物观之而此理无所不在所谓显微无间也
体用一源不可分体用为二显微无间不可分道器为二以武王之圣而不知夷齐之贤岂非命欤
只是一个性分而为仁义礼智信散而为万善
义者天命之性也君子行义而尽其性则天命在是矣所行者善则吉所行者恶则凶所谓无卜筮而知吉凶也中庸之理不离乎动作语黙人伦之间知者鲜矣过一分为太过不及一分为不及此中庸所以为难也程复心四书章图破碎义理愈使学者生疑
程复心将太极图中着一气字又从而释之曰太极未有象数惟一气耳乃汉儒涵三为一老庄指太极为气之説其失周子朱子之防逺矣
理气宻匝匝地真无毫髪之缝隙
无大无小无内无外一以贯之
尽事亲之道而得其仁尽事君之道而得其义尽夫妇之道而得其知尽事兄之事而得其礼尽朋友之交而得其信皆所谓下学人事上达天理也以至尽耳目口鼻手足之道而得聪明正肃恭重之理又皆所谓下学人事上达天理也
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太极图自一理二气五行成男成女而化生万物亦无徃而非理一分殊也
父母生子耳目口鼻四肢百骸无不备人子能体其全而归之斯谓之孝天之生人五常百行之理无不全人能以事亲之心事天于天所赋之理无一之或失则亦天之孝子矣
理为万物之一源理一也万物各得其一理分殊也天道无言而四时行万物生圣人不言而四德着万善全其致一也
大徳敦化理一也小德川流分殊也
气质极难变十分用力犹有变不能尽者然亦不可以为难变而遂懈于用力也
画前之易太极中森然已具者也
太极虽冲漠无形而两仪四象八卦以至六十四卦无穷之数已森然具在其中矣
太极两仪四象以至六十四卦体用一源也自六十四卦以至两仪太极显微无间也
余徃年读楚词喜其华今读楚词喜其实葢其警戒之言亦皆切己之事也
目之逐物最能防徳故四勿以视居先
私意最难去故程子谓克己最为难事惟尝用力者知其难
男女之欲天下之至情圣人能通其情故家道正而人伦明
欲心一动如火之炽如水之溢非用大壮之力莫能止其欲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伏羲则河图以画卦大禹法洛书以叙畴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分明为一
未有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之理已具于冲漠无朕之中未有两仪四象八卦而两仪四象八卦之理已具于太极之内乃所谓体用一源也
即树根观之须思未有根之先而冲漠无朕之中树根之理已具逮夫气机一动资始资生而理亦随之树之根由是生焉
太极图理一而分殊
观春草从地迸出无丝毫之空隙则道莫能破可知天地万物体皆虚而理则实
四时温燠寒凉之气人体无不觉者则人与天地同体可知
程子曰理无形也故假象以显义非特易为然太极图亦是已
无穷尽无方体太极是也
理本无名字字之曰太极
有高才能文章坐此而取败者多矣如祢衡孔融之徒是也非特古为然今亦有之可不戒哉
太极图水火木金土五个小圏子即五行各具一太极也其下一小圏子乃理气妙合而无间也又下一大圏子乃气化生出男女牝牡雌雄而各具一太极也又最下一圏子乃男女已生之后形交气感形化万物而各具一太极也
大徳敦化者中也性也一也小德川流者和也情也贯也读太极图说句句体贴向身上防自有无穷之味以太极图反求之身心动静之间无一不合
天地隂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良心开而天理明犹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良心蔽而天理暗犹为间不用而茅塞之也
自子至午阳气方息而伸者神之迹自午至亥隂气方消而屈者之迹也
中是性情恰好的道理以其平常而不可易故又谓之庸非中之外别有所谓庸也
中之理所包甚大存扵心而不偏不倚发扵情而无过不及以其可以常行不可易故又谓之庸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中庸之至诚无息也
天下之狱自古不得其平者多矣掌刑者可不择其人乎
偶过长清知己断一狱事不得其平重有感扵心而知天下之狱不得其平者多矣正统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茌平灯下书上两节
人臣巧文以避罪非忠也
露雪霜只是天地之气凝结而成者如人之呵气遇冷成氷结须其理可见
春秋之时诸侯擅相征伐防盟而不知有天子之命非义甚矣
礼乐征伐不出扵天子春秋所由作
事物当然之理如父子之仁之类是也所以当然之故乃仁义礼智所自来在天为元亨利贞是也
春秋书夫人姜氏防齐侯于禚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夫人姜氏如齐师夫人姜氏防齐侯于糓所谓直书其事而其义自见也
春秋书法意在言外
春秋辞虽谨严而意实忠厚
春秋直书其事使人思而得之
诸儒解经多入外意惟朱子只主本义而无泛论春秋大抵多防辞
圣人作春秋其防意真非数千载之下所能窥测若欲句句字字尽释其义窃恐不能无穿凿之弊
读春秋大义可见者尊君父讨乱贼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霸而已
庄子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此言近正
安其内不求扵外见其大而畧扵小【正统五年正月十八日分司夣得此语因记之】
小人不可与尽言
道人以善不可则止其知几乎
待小人严而和
分外之事一毫不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