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斋四存编

  丙午(一六六六)三十二岁
  正月定行见墓则式,式见灾异民变则式。式者,骑据鞍而起,在车凭箱而起。 思日记纤过不遗,始为不自欺,虽闇室有疚不可记者,亦必书“隐过”二字;至喜、怒、哀、乐验吾心者,尤不可遗。 二月,王法干谓曰:“李晦夫先生言吾子欠涵养,且偏僻,恐类王荆公。 
  ”先生曰:“某尝谓如有用我者,可谏议、参谋,而不可以宰政、总师,亦自知耳。” 朱媪耳聋,先生叹曰:“人子不早自尽,至此虽欲柔声下气,岂可得乎!” 定日记每时勘心:纯在则○,纯不在则×,在差胜则○中白多黑少,不在差多则黑多白少,相当则黑白均。 三月,看纪效新书。 四月,思学者自欺之患,在于以能言者为已得。 勘静坐心有所驰,目便劲闇,忽忘则又睁开;必是“主一无适”,睫毛间乃得不即不离之妙。塨按:以此为“主一无适 
  ”,乃外氏之垂帘内视矣,为先儒误乃尔,不谓一转而即悟也。五月,益日功以讱言为要。 七月,侍朱翁坐,交股,觉即开之。入京秋试,拜寻辽东人,求传寻父报帖。 八月,凡达友书,必下拜;接友书,必拜乃展。 十一月,思孔、孟之道,不以礼乐,不能化导万世。 十二月,思吾身不修,受病莫过于口;吾心不正,受病莫甚于欲。 除夕,写先儒主,称周濂溪为“先圣”。塨按:先生亦尝称朱子为圣人,即宗信之,亦何至是。盖先生性笃挚锐往,故早年见似而以为真也。 

  丁未(一六六七)三十三岁
  年仪:增过祖墓,经时四拜,月再拜,旬揖,望墓式。 先生以先君子不答拜,稍疏。二月朔日,曰“此非所以亲贤也”,复入城谒先子。先子言行古礼必以诚。先生约翌日再会,及次晨至,则以事出矣。见先子日记,有“易直立朝,必蹈矫激之僻”,先生悚然。观先子学规,又闻先子骨力劲特,为学惟日不足,及年高习射事,叹息而去。 曰:“王介祺春风和气,李晦夫闇然恂恂,吾羡之,不能之,即见贤不能齐,不善不能改,柔莫甚焉。虽有猛厉方强,是暴也,非刚也。” 二十日,新兴村延往设教,石鸑、石鸾、孙秉彝、齐观光、贺硕德、张澍、李仁美、王恭己、宋希廉、李全美、石继搏从游,立学规:每晨谒先圣孔子揖,出告、反面揖,揖师不答。朔望率拜先圣,揖师,师西面答揖。节令拜师,师答其半。朔望令诸生东西相向揖,节令相向拜。 思得仁则富,行礼则贵。言多言贱,言少言贵。 四月,先君子有书至云:“易直凡事皆有卓见,吐时事之务。”先生曰:“谓我有卓见者,是规我好任己见也;谓我吐时务者,是规我轻谈时事也。”王法干亦附书,规以默、以悠。先生书“ 
  李晦翁、王法干”六字于笔筒,每坐一拱,敬对之。 养一朱族子,名之曰讱言。 先生每外出,遇朔望,内子必望肃拜四,先生遥答之。 九月,先生辞新兴馆归。 十一月,旗人贾士珩从游。 辩性善、理气一致,宋儒之论,不及孟子。 

  戊申(一六六八)三十四岁
  二月十四日,朱媪病卒,先生拟以为父出亡,宜代之承重,三年服也。三日不食,朝夕奠,午上食,必哭尽哀,余哭无时,不从俗用鼓吹,恸甚,鼻血与泪俱下,不令僧道来吊者焚疏。四日敛,入棺,易古礼“朝一溢米、夕一溢米”,为三日一溢米,荐新如朝奠。朱翁力命廿四日葬,乃具椁朝祖,祖奠,及墓,触棺号啕,闷绝。既窆,王法干叱曰:“宜奉主归室堂为孝,何得尔?”乃返,行三虞礼。废业,惟读丧祭礼,不废农、医,以非此则养祭俱无也。三月,行朔望奠。后以礼,士惟朔奠,乃望日会哭不奠。四月六日,修倚庐于殡宫外、大门内,寝苫,枕块。三月,昼夜不脱衰绖。思“齐衰不以边坐”,曰近过矣,自此疲甚,宁卧,坐勿偏。五月十五日,行卒哭礼,已后惟朝夕哭,其间哀至,不哭而泣。寝地伤湿,四肢生小疡,朱翁命造地炕。六月三日夜,始解衰绖、素冠,著常衣寝。七月病,八月十四日,闻妻病,遥问之。十月一日,责讱言,以其诈传祖不用辰膳,致误也。时朱翁日必六食:卯一、辰一、巳一、午一、申一、昏黑一。先生以祖母恩深,且恸父出亡,不能归与敛葬,故过哀病殆。朱氏一老翁怜之,间语曰:“嘻!尔哀毁,死徒死耳。汝祖母自幼不孕,安有尔父?尔父,乃异姓乞养者。”先生大诧!往问嫁母,信,乃减哀。时晃唆朱翁逐先生,先生乃请买居随东村,翁许之。 先生居丧,一遵朱子家礼,觉有违性情者,校以古礼,非是,著居丧别记。兹哀杀,思学,因悟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艺,孔子之四教,正学也;静坐读书,乃程、朱、陆、王为禅学、俗学所浸淫,非正务也。源按:先生自此,毅然以明行周、孔之道为己任,尽脱宋、明诸儒习袭,而从事于全体大用之学,非二千年学术气运一大关乎! 十一月十一日夜,梦纳一秀才主于文庙,讱言用火香点之,一老妇随后。寤而思曰:“子点主,非死兆乎?养子拈香,非终无后乎?然主妇已老,则死期尚远也。惟学程日退,焉得入孔庙乎?或后有妄传妄信者乎?愧矣。 因知所居丧不同;又王法干主古礼“父在为母期”,定十一月而练,期而除,仍心丧三年。 思厉言暴色,加于人者不仁,致人加者亦如之。 十二月十五日,盛奠,随朱翁致祭几筵,以练告,甚哀,去负版辟领,焚麻冠,仍悬衰、练衣前,乃复外寝,枕布枕,解衣带,止朝夕哭,惟朔望哭,若无时哭,则记。食菜果,仍非疾不御酒肉。(畿辅丛书本原阙十四字)曰:“衰,表心之哀痛也,去之,何以名斩衰、齐衰。”(畿辅丛书本原阙二行又十六字) 

  己酉(一六六九)三十五岁
  正月,著存性编,原孟子之言性善,排宋儒之言气质不善。画性图九,言气质清浊、厚薄,万有不同,总归一善;至于恶则后起之引、蔽、习、染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塨后并为七图。 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更思古斋曰习斋。 戒讲著多言,服膺王法干语曰:“口边才发出,内力便已少。”二月,思宋儒不特斥气质之性是染禅,见人辄言性天,即为禅染。 十四日,行忌祭,大哭;思父,益恸哭。十五日除服。祔主于朱氏祠。 朱参两赠联曰:“谭天下事何得容易,做身上功还要安详。”二十一日,迁居随东。春祭,倩晃办而佐之。时先生虽知身非朱氏,而念翁、媪抚养恩,又以翁性厉,未敢质言也。 与王法干言书、数功,即治心功,精粗一贯。 自移居,每出无所告,反无所面,即怅然;晨盥后,无所谒,辄悲楚。乃议立父生主。 始知齐礼,饮酒不至醉,食肉不茹荤;向之不御酒肉,为异端乱也。 时往刘村问朱翁安,朔望往行礼,米面逾月一送,酒钱、日需物,无时。 三月入祁州,以只鸡清酒,哭奠刁文孝! 十一日,以初度望拜父,妻拜答之。往刘村拜朱翁,奠朱媪。 嫁母贫,时周问。 曰:“天下小过,圣人必为提撕,恐陷于恶也;天下大坏,圣人必为包荒,恐绝于善也。故陶诗云:‘亟亟鲁中叟,弥缝使其醇。’” 东平宋瑜从游。 五月,入府哭奠张石卿,遂入山吊王介祺父丧。会坎下田沛然及子经埏、界埏,游雷溪而还。 六月,二十九日戌时书曰:“两时之收心,不敌一时之肆口。”大自恨。 七月,学习数,自九九以及因、乘、归、除,渐学九章。 闻太仓陆桴亭自治教人,以六艺为主。 八月,为王法干书农政要务:耕耘、收获、辨土、酿粪以及区田、水利,皆有谟画。 思心如天之清,毫无遮蔽;如地之宁,一无震摇,岂不善乎!思五福惟“攸好德”可自主,此一福不自享,真无福人矣。六极惟“忧、恶”可尽去,此二极不自远,真极祸人矣。 甲雇耕,欲少直,平留之,不悦。思不获利而怒人,与不与人利而致人怒,一也;既出钱与之,仍立一可受名,甲悦。 十月,学习冠礼。冠礼: 告祠堂,朔日。主人拜告家祠,卜上旬日。若庶子、庶孙则以月之中旬。 戒宾,宾择亲友贤而有礼者一人为之。前期三日,主人使子弟冠服奉庄启诣其堂,再拜致辞曰:“某之子某,年渐长成,将以某日加冠于其首,敬烦吾子教之。”宾辞曰:“某不娴于礼,恐不堪供事,以玷大礼,敢辞。”使者再恳,宾再辞,使者固恳,宾曰:“某辞不获命,敢不敬戒以俟。”使者再拜而退,宾俱答拜。 宿宾,前期一日,使子弟奉主人帖宿宾,揖致辞曰:“某将以某日加冠于其子某,承吾子许以辱临,敢宿宾。”曰:“承再命,敢不齐宿趋事。” 陈设,用时制冠服,三加各异,以次加,盛设房中,桌上皆有覆。鞾、带、杂佩皆具。梳、栉、紒盛匣中,酒肴、果品,盏、箸、盘、席,盥盘、巾架,毡八条,大门挂红彩。 厥明夙兴,安置内外,洒扫房外,近东向西布席加毡,置兀其后,移梳栉匣于此房西。置筵南向,筵南北各一毡,筵上列肴果,筵西有酒尊所,置壶、盏、盘其上。堂中东布一毡为主位,西向;西布一毡为宾位,东向;稍后,在宾左,布一毡为赞位;东之对赞者,傧立位也。西阶下西壁置一桌,移安三冠,各盘仍覆之。阶下之东,安盥盆、巾架,西向。西阶之南,少东,布一毡,南向,为冠者字位。稍南近西布一毡,东向,为宾答拜位。其衣、带、鞾、佩等存房中,各用司执一人,非嫡长子孙,仍冠位而醮。 宾至,宾自择习礼者为赞,至入更衣所,其门亦挂小红彩。子弟迎候,一茶,洗尘更衣,或路远,略用酒饭。执事者告备,子弟延宾立大门西,东向,赞在宾左。傧入揖告宾至,请迎宾。主人出立大门东,西向,傧立主人右。傧赞唱“揖让,再揖再让,三揖三让”。宾入门先左足,主人先右足,每门一揖,一让,及阶三揖三让,唱同前。升堂,傧赞唱“就位”,宾主各就位。傧唱“拜宾,鞠躬,俯伏兴,再拜,平身”。赞唱“答拜”,同。傧唱“执事者各司其事”。将冠者出房,南面立。赞降西阶,盥洗,升,唱“宾揖,将冠者即席”,将冠者就冠位,西向。傧唱 
  “将冠者跪”。赞跪其后,为之梳栉合紒。赞复位,唱“行始加冠礼”:诣盥洗所,引宾降,酌水净巾。傧亦引主人降阶下,对宾立,盥毕,赞傧唱“复位”。宾立一揖让升,复位。傧唱“执事者进冠”,赞唱“降阶受冠”。宾降阶一等,受冠执之。赞唱“诣冠者前”,宾正容,徐诣冠者前。赞唱“祝冠”,宾祝曰:“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景福!”赞唱“跪加冠”。赞者佐整冠缨毕,起唱“兴,复位”。傧唱“ 
  冠者兴”。赞唱“宾揖冠者,适房,易礼服、鞾带”。傧唱“冠者出房”,南面立。赞唱“ 
  宾揖冠者,即席”。傧唱“冠者跪”。赞唱“行再加礼”。傧唱“执事者进再加冠”。赞唱 
  “降阶冠”,宾降阶二等受冠。赞唱“诣冠者前”,执行如初加仪。赞唱“祝冠”。宾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永年,享受遐福!”赞脱前冠,唱“ 
  跪加冠”,佐整如初,唱“兴,复位”。傧唱“冠者兴”,赞唱“宾揖冠者,适房易职服,具杂佩”,职服如其祖父。冠者出房如初。赞唱“行三加礼”: 傧唱“执事者进职服冠”,宾降没阶受冠,余同再加。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余同再加,赞唱“行醮礼”,宾揖冠者即醮位,诣醮席右,南向。傧唱“执事者酌酒”,赞受之,授宾,唱“祝醮”。宾北面祝曰:“旨酒既清,嘉荐芬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冠者受爵置于席。傧唱“鞠躬,俯伏兴” 
  者再,赞唱“复位”,东向答拜亦再。傧唱“冠者席前祭酒”,冠者升,取酒进席前南向。宾唱“跪祭酒”。兴,退就席末跪啐酒,授执事者盏,兴。席前谢宾,鞠躬,俯伏兴者再。赞唱“宾答拜”,同。傧唱“拜赞者,鞠躬,俯伏兴”者再,赞答拜同,平身,唱“宾字冠者”。 诣字位,引宾,降自西阶,冠者从之。傧引主人降自阼阶下,西向对宾,宾东向立,冠者在阶东南面立。赞唱“祝字”。宾祝曰:“礼仪既备,吉月令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某甫。”冠者对曰:“某虽不敏,敢不夙夜只奉。 
  ”傧唱“谢字”,“鞠躬,俯伏兴”再,赞唱“答拜”,如之,平身,唱“礼毕”。 主人延宾赞就次,使子弟陪之而退。 率冠者见于祠堂,冠者从拜。 拜父母四拜,见家诸父兄各如常仪,见宗亲乡尊长,皆使年长子弟引之。 主人出醴宾,向宾曰:“某子加冠,赖吾子教之,敢谢。”鞠躬,俯伏兴者再。宾答如之。谢赞者礼同。如傧非子弟,亦谢之。凡亲友预者皆为礼。升坐,主人献酒,进馔。筵终,主人奉币,以盘进宾,宾受之,授从者。宾谢,主人答拜,如前仪。力能酬赞傧,皆奉币,谢答礼同。送大门外,揖,俟上马,归宾俎。 十一月,著存学编,共四卷。大要谓学者,士之事也,学为明德、亲民者也。周官取士、以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渊、任、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门教人,以礼、乐、兵、农,心意身世,一致加功,是为正学,不当徒讲;讲亦学习道艺,有疑乃讲之,不专讲书。盖读书乃致知中一事,专为之则浮学,静坐则禅学。 定自力常功:日习数、存理、去欲。日记时心在则○,不在则□,以黑白多少,别在否分数。多一言则□,过五则□,忿一分则□,过五则□,中有×,邪妄也。 十二月,邑士民以先生居丧尽礼,将举贤孝,先生自引不德,且曰:“以亲亡得名,良所深悼!”力止之。 与邑诸生为游孔林会。 自验无事时种种杂念,皆属生平闻见,言事境物,可见有生后皆因习作主。圣人无他治法,惟就其性情所自至,制为礼乐,使之习乎善,以不失其性,不惟恶念不参,俗情亦不入,此尧、舜、三王所以尽人之性,而参赞化育者也。 朱肖文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