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靳jìnp109下
  注解:当(□下月)也。左传曰:吾从子如骖之有靳。杜曰:靳,车中马也。言己从书,如骖马之随靳也。正义曰:骖马之首当服马之胸,胸上有靳,故云我从子如骖当服之靳。按左传:晋车七百乗,韅靷鞅靽。杜曰:在胸曰靷。此正在匈曰靳之误。以秦风传靳环或作靷环证之,其误正同矣。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外辔贯之,以止骖之出,故谓之靳环。靳者,骖马止而不过之处。故引伸之义为靳固。左传:宋公靳之。吝其竉也。从革斤声。居近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chěnɡ
  注解:骖具也。上二文当是服马鞁具。此云骖具,互文见义也。从革□声。丑郢切。十一部。读若骋蜃。按虫部□读若骋。则此□声读骋宜矣。不知何以多蜃字。骋蜃连文不可通。疑当为又读若蜃也。广韵卄八狝有□、□、□三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靷yǐn
  注解:所□引轴者也。所以、者字,依杨倞注荀卿补。凡许书所以字,浅人往往□之。秦风毛传曰:靷所以引也。毛不言轴,许云轴以箸明之。辕载于轴,两靷亦系于轴。左传:两靷将绝,吾能止之。驾而乗材,两靷皆绝。此可见靷之任力几与辕等。靷在舆下而见于軓前,乃设环以续靷而系诸衡,故诗云:阴靷沃续。孔冲远云:靷系于阴版之上,令骖马引之。此非是骖在服外而后于服,与靷不正相当。且軓非能任力,不当系于軓也。许云所以引轴,说不可易。从革引声。余忍切。十二部。□,籒文靷。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ɡuǎn
  注解:车鞁具也。从革官声。古满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dòu
  注解:车鞁具也。从革豆声。田□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yú
  注解:輨内环靼也。□,各本讹輨,今依玉篇。环靼者,环之以靼。从革亏声。羽俱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bó
  注解:车下索也。释名:缚在车下,与舆相连缚也。当作□在车下。从革尃声。补各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è
  注解:车具也。从革奄声。乌合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zhuó
  注解:车具也。从革叕声。陟劣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鞌ān
  注解:马鞁具也。此为跨马设也。左传:赵旃以良马二,□其兄与叔父。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三代时非无跨马者矣。春秋经有鞌字。从革安声。乌寒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rónɡ
  注解:鞌毳饰也。毳,兽细毛也。从革茸声。而陇切。九部。□应曰:三苍而用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tié
  注解:鞌饰。篇、韵皆曰鞌□。从革占声。他叶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鞈ɡé
  注解:防汗也。此当作所以防捍也,转写夺误。巾部曰:幩,马缠镳扇汗也。与此无涉。篇、韵皆曰防捍,是相传古本捍亦作扞,故讹汗。荀卿曰:犀兕鲛革,鞈如金石。管子: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注曰:鞈革,重革。当心箸之,可以御矢。鼌错曰: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孟康曰:革笥,以皮作如铠者被之。木荐,以木版作如楯。一曰革笥若楯,木荐之以当人心也。此皆防捍之说。锴曰:今胡人扞□也。知锴本故作扞。从革合声。当云从革合,合亦声。古洽切。七部。按□部鞈*,古文□。而此作小篆,训防扞,与上文鞌、□、□,下文勒皆为马具者不相贯。锴本篆体作鞈*,独从古文革,则恐好事者增之。仍从□部偏旁耳。〖注〗鞈*字从□从合。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勒lè
  注解:马头落衔也。落、络古今字。纟部缳下云落也,知许之不作络矣。释名:勒,络也。络其头而引之。按网部□,马落头也。金部衔,马勒口中。此云落衔者,谓落其头而衔其口,可控制也。引伸之为抑勒之义,又为物勒工名之义。广韵云:石虎讳勒。呼马勒为辔。此名之不正也。尔雅:辔首谓之革。革卽勒之省。马络头者,辔所系也,故曰辔首。毛诗□革皆当依古金石作□勒、鋚勒。毛传曰:攸,辔首饰也。革,辔首也。自来上句夺首饰二字而莫得其解。从革力声。卢则切。一部。〖注〗□字中无灬。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鞙xuàn
  注解:大车缚轭靼。大车,牛车也。缚轭者,苞注论语云:輗者,辕端横木以缚枙者也。皇曰:古作牛车,先取一横木缚着两辕头,又别取曲木为枙缚着横木,以驾牛脰也。然则轭缚于横木,横木缚于辕,缚于辕者輗也。轭缚于輗用靼。鞙亦作□。释名:□,县也。所以县缚轭也。从革肙声。狂沇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miǎn
  注解:勒靼也。谓马勒之靼也。勒在马面,故从面。从革面声。此以形声包会意。弥沇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靲qín
  注解:鞮也。鞮,革履也。玉篇靲下云:靲,鞻也。周礼鞮鞻氏音义,吕忱云:鞮者,革屦也。鞻者,靲鞻。按鞮鞻,走部作趧娄,故革部无鞻。字林有鞻,释之曰靲鞻。则靲字亦字林始有之。说文靲字殆后人所增,不与□、鞮、□等为伍。从革今声。巨今切。七部。士丧礼系用靲注:靲,竹□也。陆云其闇反。按郑以为紟字,紟者系也。鬲与重但当以竹□系之,因谓□为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鞬jiān
  注解:所□戢弓矢。左传:左执鞭弭,右属櫜鞬。杜曰:櫜以受箭,鞬以受弓。方言:弓谓之鞬。释名:受矢之器。马上曰鞬。鞬,建也。言弓矢并建立其中也。广韵曰:马上藏弓矢器。从革建声。居言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韇dú
  注解:弓矢韇也。方言:弓谓之鞬,或谓之□丸。左传服注云:冰,椟丸葢也。后书南匈奴传引方言:藏弓为鞬,藏箭为韇丸。广雅:鞬,弓藏也。皾□,矢藏也。皆与今方言异。按絫呼之曰韇丸,单呼之曰韇。士冠礼:筮人执策抽上韇。注:韇,藏策之器。今时藏弓矢者谓之韇丸也。亦疑说文本有丸,浅人□之。从革卖声。徒谷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suī
  注解:緌也。叠韵。纟部曰:緌,系冠缨也。引伸凡垂者谓之緌。广雅:□谓之鞘。鞘音梢。玉篇云:鞌边带。是也。从革巂声。山垂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jí
  注解:急也。双声。此亦□郭、琴禁之例。广韵:□,皮鞭皃。按□、鞭二字相属,疑本作鞭急也,转写夺鞭。从革亟声。纪力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鞭biān
  注解:殴也。殴,各本作驱,浅人改也,今正。殴上仍当有所以二字。尚书:鞭作官□。周礼条狼氏:掌执鞭而趋辟。凡誓,执鞭以趋于前,且命之。司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左传: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又公怒,鞭师曹三百。皆谓鞭所以殴人之物。以之殴人亦曰鞭。经典之鞭皆施于人,不谓施于马。曲礼:乗路马,载鞭策。左传:左执鞭弭。马不出者,助之鞭之。皆是假借施人之用为施马之偁,非若今人竟谓以杖马之物杖人也。葢马□曰策,所以击马曰□,以□击马曰敇,本皆有正名,不曰鞭也。击马之□用竹,殴人之鞭用革,故其字亦从竹、从革不同。自唐以下殴变为□,与驱同音。谓鞭为捶马之物,因改此殴为驱,不知绝非字义。殴,捶击物也。驱,马驰也。从革□声。卑连切。十四部。□,古文鞭。从亼攴。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鞅yǎnɡ
  注解:颈靼也。释名:鞅,婴也。喉下称婴,言婴络之也。按刘与许合。杜云在腹曰鞅,恐未然也。小雅鞅掌,毛曰:失容也。从革央声。于两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韄hù
  注解:佩刀系也。系,各本作丝,今正。此葢纟部所谓缑也。广韵云:佩刀饰。庄子音义引三苍云:韄,佩刀靶韦也。庄子外韄内韄,引伸之义也。李云:缚也。从革蒦声。乙白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tuóp111上
  注解:马尾□也。方言:车纣,自关而东,周雒汝颍而东谓之□,或谓之曲绹,或谓之曲纶。自关而西谓之纣。纟部曰:緧,马纣也。纣,马緧也。考工记:必緧其牛。后郑云:关东谓纣为緧。按□、□语相似,□葢□之转语。从革它声。徒何切。十七部。今之般緧。四字疑后人沾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xié
  注解:系牛胫也。系当作系。从革见声。按篇、韵皆呼结切,于见声为近。古音在十四部。铉本作己彳切。文五十九宋本九作七。 重十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鬲lì
  注解:鼎属也。释器曰:鼎款足者谓之鬲。实五觳。考工记:陶人为鬲,实五□,厚半寸,唇寸。□二升曰觳。大郑云:□受三豆。后郑云:□受□二升。按瓬人职云:豆实三而成□。大郑本之。今俗本讹为□受三□,误甚。许必言□所受者,角部□下无此义也。魏三体石经以鬲为大诘嗣无疆大历服之历,同在十六部也。象腹交文,三足。上象其口,乂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记图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脚,汉郊祀志则云鼎空足曰鬲,释款为空。郞激切。十六部。凡鬲之属皆从鬲。□,鬲或从瓦。楚世家:楚武公曰:居三代之传器,登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小司马曰:翮亦作□,同音历。三翮六翼谓九鼎,空足曰翮,翼卽耳,事见尔雅。按翮者□之假借字,翼者釴之假借。九鼎,款足者三,附耳于外者六也。尔雅曰:鼎,款足谓之鬲,附耳外谓之釴。□,汉令鬲,从瓦历声。谓载于令甲令乙之鬲字也。乐浪挈令织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yǐ
  注解:三足鍑也。鍑如□而大口。广雅:□,鬴也。一曰滫米器也。滫米犹浙米,浙之以得其泔也。从鬲支声。鱼绮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鬹ɡuī
  注解:三足鬴也。广雅:鬹,鬴也。有柄喙。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此其别于□者也。读若妫。妫,汉人巳读如规矣。从鬲规声。居随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鬷zōnɡ
  注解:鬴属。广雅:鐈鬲鬷也。陈风:越以鬷迈。商颂:鬷假无言。毛曰:鬷,数也。又曰:鬷,緫也。数读如数罟之数。数罟,豳风作緵罟,鱼丽作緫罟。然则二传皆谓鬷者,緫之假借字也。从鬲□声。子红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ɡuō
  注解:秦名土鬴曰□。今俗作锅。土□者,出于匋也。从鬲□声。夂部□,夸步也。读若过。古禾切。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鬵qín
  注解:大鬴也。桧风:谁能亨鱼,摡之□鬵。毛曰:鬵,□属。按下文别一义。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释器:鼎绝大谓之鼐,圜弇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釴,款足者谓之鬲,□谓之鬵。鬵,鉹也。按此六句皆说鼎,故许以鼎大上小下若甑,发明甑谓之鬵。金部云:鉹,鬵鼎。亦所以发明鬵,鉹也。释尔雅者尟通此矣。从鬲兓声。读若岑。才林切。七部。□,籒文鬵。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zènɡ
  注解:鬵属。从鬲曾声。按此篆浅人□增也。瓦部:甑,甗也。甗,甑也。一穿。□者,甑之或体耳。尔雅音义云:□本或作甑。篇、韵皆云甑、□同字。可知古本说文不分入鬲、瓦二部,至集韵乃据徐铉之书截然为二字矣。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鬴fǔ
  注解:鍑属也。□四曰豆,豆四曰区,区四曰鬴。从鬲甫声。扶雨切。五部。釜,鬴或从金父声。今经典多作□,惟周礼作鬴。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鬳yàn
  注解:鬲属。鬲,鼎属也。从鬲虍声。牛建切。十四部。按戴氏侗引唐本□省声,似是。然献尊卽牺尊,车轙亦作钀。歌元古通,鱼歌古又通,虍声卽鱼歌之合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融rónɡ
  注解:炊气上出也。释诂、毛传、方言皆曰:融,长也。此其引伸之义也。通作□。思□赋:展泄泄以□。广成颂:丰□薱蔚。从鬲,虫省声。以戎切。九部。□,籒文融不省。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xiāo
  注解:炊气皃。□部曰:嚣,声也。气出头上,从□页。炊气亦上出,故从嚣。从鬲嚣声。举形声包会意。许娇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shānɡ
  注解:□也。□亦作鬺,亦作□。韩诗:于以鬺之,惟锜及□。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亨鬺,郊祀志作鬺亨。亨,许两切,谓煑而献之上帝鬼神也。毛诗假湘为之。毛曰:湘,烹也。从鬲羊声。式羊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鬲部
  □fèi
  注解:涫也。水部曰:涫,□也。今俗字涫作滚,□作沸,非也。上林赋曰:湁潗鼎□。严夫子哀时命曰:气涫□其若波。从鬲沸声。芳未切。十五部。按此当云从水鬲,弗声,非毕沸字也。文十三 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