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
文三 重一
革ɡép107上
注解:兽皮治去其毛曰革。各本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文义、句读皆不可通。今依召南、齐风、大雅、周礼掌皮四疏订正。革与鞹二字转注。皮与革二字对文则分别,如秋敛皮,冬敛革是也。散文则通用,如司裘之皮车卽革路,诗羔羊传革犹皮也是也。革,更也。二字双声。治去其毛,是更改之义,故引伸为凡更新之用。杂卦传曰:革,去故也。郑注易曰:革,改也。公羊传:革取清者。何曰:革,更也。管子轻重革筑室房注:革,更也。象古文革之形。凡字有依仿古文制为小篆,非许言之,猝不得其于六书居何等者,如革曰象古文革之形,弟曰从古文之象,民曰从古文之象,酉曰象古文酉之形是也。易□为口,葢省烦为□耳。而或云从卅,从囗,音韦。囗为国邑,卅年而法更,此葢杨承庆字统之肊说。古核切。一部。凡革之属皆从革。□,古文革从□上廿下十,是三十也。□为一世而道更也。据此则□之本训更。后以为皮去毛之字。臼声。□,居玉切,在三部。革在一部,合音冣近。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鞹kuò
注解:革也。各本作去毛皮也。今依载驱、韩奕正义正。大雅传云:鞹,革也。论语孔注云:皮去毛曰鞹。此恐人不省详言之。若说文革字下已注明,何庸辞费。《论语》曰:“虎豹之鞹。”颜渊篇文。从革□声。苦郭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靬jiān
注解:靬,此复举字□之未□者。干革也。干,古寒切。武威有丽靬县。地理志:张掖郡骊靬。李奇曰:音遟虔。如淳曰:靬音弓鞬。郡国志骊靬亦属张掖。许系之武威,未详。从革干声。苦旰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luò
注解:生革可□为缕束也。小雅:约之阁阁。毛曰:约,束也。阁阁,犹历历也。按阁读如络。秦风五楘传曰:五束历録。生革缕束曰□者,谓束之历録也。从革各声。卢各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鞄páo
注解:柔革工也。从革包声。蒲角切。古音在二部。读若朴。朴在三部,合音□近。刘昌宗音仆。《周礼》曰:“柔皮之工鲍氏。”鲍卽鞄也。鲍、鞄字旧互讹,今正。考工记:攻皮之工五,函鲍□韦裘。先郑云:鲍读如鲍鱼之鲍,书或为鞄。苍颉篇有鞄□。又鲍人之事。后郑云:鲍,故书或作鞄。许云鲍卽鞄者,谓周礼之鲍卽苍颉篇之鞄。鞄正字,鲍假借。□部云:易曰突如其来如。不孝子突出,不容于内也。□即易突字也。谓□正字,突假借。文意正相似。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yùnp107下
注解:攻皮治□工也。考工记注:先郑云:韗,书或为□。皋陶□木也。后郑云:□者以皋陶名官也。□则陶字从革。按先后郑□□两存。许从□不从□也。从革军声。读若运。先郑云:读如历运之运。王问切。十三部。韗,□或从韦。今周礼如此作。释文曰:韗或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鞣róu
注解:耎也。耎同偄,弱也。从革柔,柔亦声。耳由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靼dá
注解:柔革也。柔当作鞣。上文云柔皮之工,谓治之使柔。此云柔革,谓革之柔耎者也。从革旦声。旨热切。十五部。旦声在十四部,合音也。□,古文靼从亶。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鞼ɡuì
注解:革绣也。齐语:管子曰:轻罪赎以鞼盾一□。韦曰:鞼盾,缀革有文如缋也。后汉乌桓传曰:妇人能刺韦作文绣。从革贵声。求位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鞶pán
注解:大带也。《易》曰:“或锡之鞶带。”讼上九。男子带鞶,妇人带丝。鞶,革带也。故字从革。内则曰:男鞶革,女鞶丝。注云: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韦,女用缯。有饰缘之,则是鞶裂。与诗云垂带如厉、纪子帛名裂繻字虽今异,意实同。按小雅垂带而厉笺云:而亦如也。而厉,如鞶厉也。鞶必垂厉以为饰,厉字当作裂。说与礼记注同。而毛传云厉,带之垂者。左传鞶厉,服云:鞶,大带也。贾逵、杜预说同。虞翻注易亦云:鞶带,大带。皆与郑异。葢郑以大带用素,天子、诸侯、大夫同,士用练,皆不用革也。大带所以申束衣,革带以佩玉佩及事佩之等,故丧服以要绖象大带,又有绞带象革带也。内则云:男鞶革,女鞶丝。则鞶非大带明矣。周礼巾车疏引易注云:鞶带,佩鞶之带。此葢郑注与诗、礼注同。而内则施縏表注云:縏,小囊也。縏表言施,为箴管线纩有之,则縏亦与鞶同类。从革此郑知非大带也。般声。薄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巩ɡǒnɡ
注解:□韦束也。大雅:藐藐昊天,无不克巩。毛曰:巩,固也。此引伸之义也。《易》曰:“巩用黄牛之革。”革初九辞。王弼曰:巩,固也。按此与卦名之革相反而相成。从革□声。居竦切。古音在三部。见诗瞻卬。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鞔mánp108上
注解:履空也。小徐曰:履空犹履□也。按空、腔古今字,履腔如今人言鞵帮也。逋旁切。吕氏春秋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高曰:鞔,履也。作履之工也。高不云履空者,浑言之也。三苍:鞔,覆也。考工记注:饰车,谓革鞔舆也。此鞔引伸之义。凡鞔皆如缀帮于底。从革免声。母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靸sǎ
注解:小儿□也。急就篇有靸。释名曰:靸,韦履深头者之名也。从革及声。稣合切。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ánɡ
注解:□角,鞮属。方言:禅者谓之鞮,丝作之者谓之履,麻作之者谓之不借。麤者谓之屦,东北朝鲜洌水之闲谓之□角,南楚江沔之闲緫谓之麤,西南梁益之闲或谓之□,或谓之□。履,其通语也。徐土邳圻之闲,大麤谓之□角。按末句郭注今漆履有齿者。颜注急就篇曰:卬角,形若今之木履而下有齿。释名则曰: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当仰履角,举足乃行也。从革卬声。五刚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鞮dī
注解:革□也。周礼释文云:许愼曰:鞮,屦也。吕忱曰:鞮,革屦也。与今本异。徐坚、□应引与今本同。曲礼鞮屦注:无絇之菲也。周礼鞮鞻氏注:鞮鞻,四夷舞者所屝也。王制西方曰狄鞮注,鞮之为言知也。胡人□连胫,谓之络鞮。各本无此九字,韵会引有。释名曰:鞾本胡服,赵武灵王所服也。从革是声。都兮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jiá
注解:鞮□沙也。谓鞮之名□沙者也。□角、□沙皆汉人语。广雅之□□也。□,古匣切。□音沙。□□、□□,靸□也。集韵:□与鞾同。广韵:□□,索□、胡履也。释名:□□,鞾之缺前壅者,胡中所名也。从革夹声。古洽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xǐ
注解:鞮属。从革徙声。所绮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鞵xié
注解:生革鞮也。生革,各本作革生,今正。从革奚声。戸佳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靪dīnɡ
注解:补□下也。原思纳履则歱决,故履下可补也。今俗谓补缀曰打补靪,当作此字。从革丁声。当经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鞠jū
注解:蹋鞠也。刘向别录曰:蹵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汉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蹵□二十五篇。郭朴注三苍云:毛丸可蹋戏者曰鞠。按鞠,居六、求六二切。广韵曰:今通谓之球子。巨鸠切。古今字也。从革匊声。三部。□,鞠或从□。□或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鼗táop108下
注解:鼗,此复字□之未□者。辽也。此门闻也,戸护也,□郭也,琴禁也之例。以叠韵说其义也。辽者,谓辽远必闻其音也。周礼注曰:鼗如□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从革召声。徒刀切。二部。鼗,鼗或从兆声。□,鼗或从□兆。□,籒文鼗从殸召。周礼以为韶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yuān
注解:量物之□。一曰抒井□。小徐曰:抒井今言淘井。□,取泥之器。玉裁按:依说文浚,抒也。则小徐说是。依手部抒,挹也。则汲井亦可云抒井。缶部曰:瓮,汲缾也。春秋传言具绠缶,周易言羸其缾,是其物用缶久矣,而其始用革也。古□革。谓此二者古皆用革,故从革。从革冤声。于袁切。十四部。□,□或从宛。宛者,下也。宛亦声。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鞞bǐnɡ
注解:刀室也。刀部曰:削,鞞也。削、鞘古今字。音肖。小雅、大雅毛传不同。说详玉部。从革卑声。井顶切。古音当在十六部。支清多合韵,故今音入迥韵。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鞎hén
注解:车革前曰鞎。释器曰:舆革前谓之鞎。郭曰:以韦鞔车轼。按李巡云:舆革前,谓舆前以革为车饰曰鞎。不言轼。依毛传韦鞔轼,自名鞃,不名鞎。疑李注是。从革□声。戸恩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鞃hónɡ
注解:车轼中把也。各本无中把二字,韵会作中靶,靶字误,今补正。大雅传曰:鞹,革也。鞃,轼中也。此谓以去毛之皮鞔轼中人所凭处。篇、韵皆云:轼中靶。靶,辔革,不当以名轼。葢许本作把,而俗讹从革。轼中把者,人把持之处也。较毛多一字。从革弘声。丘弘切。六部。《诗》曰:“鞹鞃浅幭。”读若穹。穹,从穴弓声。弓古音读如肱,故鞃亦作□。又作□。〖注〗《大雅□韩奕》。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鞪mù
注解:车轴束也。此与森部楘音同义近。楘谓辀束,鞪谓轴束,分析易明也。而小戎音义曰:楘本又作鞪。玉篇亦曰:鞪亦作楘,曲辕束也。疑本一字,许书有楘无鞪,后人补之,又改辀为轴。从革敄声。莫卜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bì
注解:车束也。考工记天子圭中必注:必,读如鹿车縪之縪,谓以组约其中央,为执之以备失队。方言曰:车下铁,陈宋淮楚之闲谓之毕。大者谓之綦。郭注云:鹿车也。按郑、郭云鹿车者,非小车财容一鹿之谓。方言曰:繀车,赵魏之闲谓之轣辘车,东齐海岱之闲谓之道轨。广雅:繀车谓之历鹿,道轨谓之鹿车。本方言。葢历鹿卽毛诗传之历录,鹿车卽周礼注之鹿车。鹿车与历鹿义同,皆于其围绕命名也。纟部縪,止也。古毕、必通用,故必□、縪同,约圭与约车相类也。从革必声。毗必切。十二部。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zuānp109上
注解:车衡三束也。当作车句衡五束也。秦风:五楘梁辀。毛曰:小戎,兵车也。五,五束也。楘,历录也。梁辀,辀上句衡也。一辀五束,束曰历录。句衡谓辕也。故下文言辕不言衡。曲辕□缚,直辕□缚。曲辕谓兵车、乗车、田车,皆小车也。直辕谓牛车,所谓大车也。小车人所乗,欲其安,故畅毂梁辀。大车任载而已,故箴毂直辕。曲辕车□饰,□之言攒也,以革缚之凡五,历历录录然。大郑云:驷车之辕率尺所一缚是也。直辕车无饰,以革缚,不必五也。□之言□也。□,约也。从革爨声。借官反。十四部。读若《论语》“钻燧”之钻。见阳货篇。按火部无燧。□,□或从革赞。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zhì
注解:葢杠系也。葢杠,考工记谓之桯。桯读如楹。系,各本作丝,今正。系,系也。系,絜束也。絜束者,围而束之。□用革,故字从革。从革旨声。脂利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鞁bèi
注解:车驾具也。晋语:吾两鞁将绝,吾能止之。韦曰:鞁,靷也。按韦以左传作靷,故以靷释之。其实鞁所包者多,靷其大者。封禅书言雍五畤,路车各一乗,驾被具;西畤,畦畤,禺车各一乗,禺马四匹,驾被具。被卽鞁字也。鞁与纟部絥□各物。从革皮声。平秘切。按当依广韵平义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鞥ēnɡ
注解:辔鞥。辔鞥,葢古语。辔亦名鞥也。从革弇声。乌合切。七部。读若□。此蒸登与侵覃合韵之理。一曰龓头绕者。龓,各本作龙。玉篇作笼。而玉篇有部龓下曰:马龓头。吴都赋云馽龓。则龓头为长,笼近之,龙非也。龓头卽羁也。绕,缠也。者当作也。鞥之言罨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靶bà
注解:辔革也。王褒传:王良执靶。音义或曰:靶音霸,谓辔也。吴都赋:回靶乎行邪睨。刘曰:靶,辔革也。按云辔革者,毛传云革辔首也。从革巴声。必驾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革部
□xiǎn
注解:箸亦鞥也。亦,铉本作掖,非其物也。锴作腋,俗字也。今正。亦,人之臂亦也。箸亦鞥,谓箸于马两亦之革也。箸亦,谓直者。当膺,谓横者。鞥当作靼。左传、释文正义引皆作皮。作鞥非也。史记礼书鲛韅,徐曰:韅者,当马腋之革。若释名云横经腹下,杜注左云在背曰韅,皆异说也。从革显声。呼典切。十四部。按古假显为之。檀弓子显,公子絷也。卢氏植云:古者名字相配。显当作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