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菐部
  □bān
  注解:赋事也。赋者,布也。鲁语曰:社而赋事,蒸而献功。从菐八。以烦辱之事分责之人也。八,分之也。释从八之意。八亦声。读若颁。按八古音如必,平声如宾,在十二部,音转乃入十三部。读如颁者,如颁首之颁也。再转入十四部,读布还切矣。一曰读若非。周礼:匪颁之式。先郑云:匪,分也。凡从非之字皆有分背之意。读颁又读非者,十三、十四部与十五部合韵之理。玉篇敷尾切。文三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菐部
  □ɡǒnɡ
  注解:竦手也。竦,敬也。从□又。按此字谓竦其□手以有所奉也。故下云奉,承也。手部曰:承,奉也,受也。五经文字其恭反。九经字□音邛。广韵引说文居竦切,以菐从□声求之。古音在三部。凡廾之属皆从廾。□,杨雄说:廾从两手。葢训纂篇如此作。古文□从二手,此以古文□为□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奉fènɡ
  注解:承也。手部曰:承,奉也,受也。从手廾,从手又双引也。丰声。扶陇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丞chénɡp104上
  注解:翊也。翊当作翼。俗书以翊为翼,翼犹辅也。哀十八年左传曰:使帅师而行,请承。杜曰:承,佐也。承者丞之假借。文王世子引记曰:虞夏商周用师保,有疑丞。百官公卿表丞相,应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按汉凡官多有丞者皆以辅之。从廾,从卪,从山。四字当作从□二字。山部曰:□,高山之节。山高,山高谓□也。奉承之义。义当作意,字之误也。凡高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丞、承叠韵。署陵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奂huàn
  注解:取奂也。未闻。一曰大也。大雅:伴奂尔游矣。毛曰:伴奂,广大有文章也。檀弓: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从廾,夐省声。铉本去声字而为之说,不知古音故也。呼贯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弇yǎn
  注解:葢也。释言曰:弇,同也。弇,葢也。此与奄,覆也音义同。释器曰:圜弇上谓之鼒。谓敛其上不全葢也。周礼说钟弇声郁,弇谓中央宽也。从廾合声。廾合锴误倒。古南切。又一俭切。七部。皿部有盦字,葢弇之别体,后人所增也。□,依玉篇、类篇作。毛刻初印本同。古文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yì
  注解:引缯也。篇、韵此字皆作睪,非也。睪与□不得合为一字。各本引给也,不可通。惟广韵作引缯皃,似是随唐相传说文古本。引缯而长之,葢作伪之事。与斁解也,殬败也,音义相通。或曰:当作引绐。绐,丝劳也。从廾睪声。羊益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qí
  注解:举也。从廾□声。各本作由声,误。或从鬼头之甶,亦非也。此从东楚名缶之□。故左传作□,今左作惎。纟部□从□声,或字作綦。□声、其声皆在一部也。《春秋传》曰:“晋人或以广队,楚人□之。”左传宣十二年文。今传□作惎。黄颢说:广车陷,楚人为举之。此许偁古本古说。杜本作惎,云惎,敎也。杜林□为骐麟字。谓杜伯山谓□为麒字也。广韵七志曰:□,说文音其是也。葢苍颉训纂、苍颉故二篇中语。□可作綦,则麒可作□,其理一也。麟当作麐。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异yì
  注解:举也。从廾□声。羊吏切。一部。按篆从□,隶作异,不合。疑篆隶皆从己而误也。《虞书》曰:虞书当作唐书。“岳曰:异哉!”尧典文。释文曰:郑音异。于其音求其义,谓四岳闻尧言,惊愕而曰异哉也。谓异为异之假借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弄lònɡ
  注解:玩也。玉部曰:玩,弄也。小雅:载弄之璋。左传曰:弱不好弄。又曰:君以弄马之故。国语曰:还弄吴国于股掌之上。从廾玉。卢贡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yùp104下
  注解:□手盛也。从廾圥声。余六切。三部。广韵曰:说文音匊。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juàn
  注解:抟饭也。□、抟叠韵。曲礼:毋抟饭。从廾釆声。釆,古文辨字。釆下云:辨别也。此云釆,古文辨,互相足。读若书卷。俱劵切。十四部。〖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kuí
  注解:持弩拊。凡弓刀把处皆曰拊。今考工记弓人作柎,从木。从廾肉声。按肉声故读如逵。逵古音同仇。足部□,页部頯皆读如仇也。小徐云:肉非声。大徐径□声字,误矣。古音在三部。今渠追切。读若逵。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戒jiè
  注解:警也。言部曰:警,戒也。从廾戈,会意。居拜切。十五部。持戈以戒不虞。说从戈之意。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兵bīnɡ
  注解:械也。械者器之緫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下文云从廾持斤,则制字兵与戒同意也。从廾持斤,幷力之皃。补明切。古音在十部。□,古文兵,从人廾干。干与斤皆兵器。□,籒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龏ɡōnɡ
  注解:悫也。心部曰:悫,谨也。此与心部恭音义同。从廾龙声。纪庸切。九部。按纪庸似从廾得声。未详。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弈yì
  注解:围棊也。从廾亦声。羊益切。古音在五部。《论语》曰:“不有博弈者乎!”阳货篇文。博,说文作簙。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具jù
  注解:共置也。共、供古今字。当从人部作供。从廾贝省。会意。其遇切。古音在四部。古□贝为货。说从贝之意。0406文十七 重四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癶pān
  注解:引也。上林赋:仰癶橑而扪天。晋灼曰:癶,古攀字。按今字皆用攀,则癶为古字。癶亦小篆也。从反廾。象引物于外。普班切。十四部。凡癶之属皆从癶。□,癶或从手从樊。樊声也。今作攀。公羊传作扳。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癶部
  樊fán
  注解:驇不行也。驇,各本讹鸷。马部曰:驇,马重皃。驇不行,沈滞不行也。毛诗:折桺樊圃。借为棥字。庄子:泽雉畜乎樊中。樊,笼也,亦是不行意。从癶棥,会意。棥亦声。附袁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癶部
  奱luánp105上
  注解:樊也。此与手部挛音义皆同。玉篇云:攀,□也。从癶□声。吕贠切。十四部。文三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癶部
  共ɡònɡ
  注解:同也。从廿廾。廿,二十幷也。二十人皆竦手是为同也。渠用切。九部。周礼、尚书供给、供奉字皆借共字为之。卫包□改尚书之共为恭,非也。释诂:供、歭、共,具也。郭云:皆谓备具。此古以共为供之理也。尚书、毛诗、史记恭敬字皆作恭,不作共。汉石经之存者无逸一篇中徽柔懿共、惟正之共皆作共,严恭寅畏作恭。此可以知古之字例矣。毛诗温温恭人、敬恭明祀、温恭朝夕皆不作共。靖共尔位笺云:共,具也。则非恭字也。□共尔位笺云:古之恭字或作共。云或,则仅见之事也。史记恭敬字亦无作共者。凡共之属皆从共。□,古文共。体从小徐本。按□有顺从之象,癸*有睽异之象。古文四声韵引说文误以癸为共。@@癸*字篆体。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共部
  龚ɡōnɡ
  注解:给也。纟部曰:给,相足也。此与人部供音义同。今供行而龚废矣。尚书甘誓:牧誓龚行天之罚。谓奉行也。汉魏晋唐引此无不作龚,与供给义相近。卫包作恭,非也。秦和钟铭:龚夤天命。言奉敬天命也。从共龙声。俱容切。九部。按俱容于共得声。未详。0417文二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共部
  
  异yì
  注解:分也。分之则有彼此之异。从廾畀。畀,予也。竦手而予人则离异矣。羊吏切。一部。凡异之属皆从异。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异部
  戴dài
  注解:分物得增益曰戴。释训曰:蓁蓁、孽孽,戴也。毛传云:蓁蓁,至盛皃。孽孽,盛饰。是皆谓加多也。引伸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如土山戴石曰崔嵬,石山戴土曰□是也。又与载通用,言其上曰戴,言其下曰载也。释山或本:石载土谓之崔嵬,土载石为砠。谓石载于土,土载于石则与毛传不异也。周颂载弁俅俅,月令载靑旗皆同戴。从异□声。都代切。一部。□,籀文戴。弋声、□声同在一部。葢非从戈也。文二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异部
  舁yúp105下
  注解:共举也。从□廾。谓有叉手者,有竦手者,皆共举之人也。共举则或休息更畨,故有叉手者。凡舁之属皆从舁。读若余。以诸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舁部
  □qiān
  注解:□高也。□之言登也。此与辵部迁□音义同。从舁囟声。囱音信,□音迁,合音也。七然切。十四部。□,□或从卪。卪谓所登之阶级也。郊祀志:汤伐桀,欲□夏社,不可。地理志:春秋经曰:卫□于帝丘。□,古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舁部
  与yǔ
  注解:党与也。党当作挡。挡,朋群也。与当作与。与,赐予也。从舁与。会意。共举而与之也。舁、与皆亦声。余吕切。五部。□,古文与。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舁部
  兴xīnɡ
  注解:起也。广韵曰:盛也,举也,善也。周礼六诗:曰比,曰兴。兴者托事于物。按古无平去之别也。从舁同。会意。同,此字补。同力也。说从同之意。虚陵切。六部。文四 重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舁部
  □jū
  注解:叉手也。又部曰:叉手,指相错也。此云叉手者,谓手指正相向也。从□彐。此亦从又而变之也。居玉切。三部。凡□之属皆从□。〖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要)yāo
  注解:身中也。象人□自□之形。从□。按各本篆作□。从□下有交省声三字,浅人所妄改也。今依玉篇、九经字□订。顾氏、唐氏所据说文未误也。汉地理志:北地大□县。注:一遥反。上党沾县大□谷,清漳水所出。说文、水经注作大要谷,今志误为黾字矣。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而自□持之故从□。必从□者,象形犹未显,人多护惜其□故也。于消切。二部。□,古文□。按今人变为要,以为要约、□要字。于消、于□切。〖注〗□。文二 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chén
  注解:早昧爽也。日部曰:早,□也。昧□,旦明也。文王世子注曰:早昧□,击□以召众。亦三字絫言之。左传僖五年正义解说文谓夜将旦鸡鸣时也。从□辰。会意。辰,时也。辰亦声。食邻切。十二部。□夕为□,臼辰为□,皆同意。圣人以文字敎天下之勤。凡□之属皆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nónɡp106上
  注解:耕人也。各本无人字,今依□应书卷十一补。食货志:四民有业,辟土植谷曰农。洪范:次三曰,农用八政。郑云:农读为醲。易其字也。某氏因训农为厚矣。从□庶人明而动,晦而休,故从□。囟声。锴曰:当从凶,乃得声。玉裁按:此囱声之误。囱者,明也。□,籒文农。从林。□,古文农。农,亦古文农。小徐从艹,大徐从林。夏竦曰:□见古尚书。〖注〗□、□、□、□、莀,古文农。文二 重三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爨cuàn
  注解:齐谓炊爨。各本谓下衍之字,今正。火部曰:炊,爨也。然则二字互相训。孟子赵注曰:爨,炊也。齐谓炊爨者,齐人谓炊曰爨。古言谓则不言曰,如毛传妇人谓嫁归是也。特牲、少牢礼注皆曰:爨,灶也。此因爨必于灶,故谓灶为爨。礼器燔柴于爨同。楚茨传曰:爨,饔爨廪爨也。此谓灶。又曰:踖踖,爨灶有容也。此谓炊。□*象持甑,中似甑,□持之。今本□*讹臼。冖为灶口,廾推林内火。林,柴也。内同纳。凡爨之属皆从爨。七乱切。十四部。□,籒文爨省。然则爨本古文也。〖注〗□*字作□下无廾。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爨部
  □qiónɡ
  注解:所□枝鬲者。从爨省鬲省。渠容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爨部
  衅xìn
  注解:血祭也。周礼大祝注云:隋衅谓荐血也。凡血祭曰衅。孟子梁惠王赵注曰:新铸钟,杀牲以血涂其衅郄,因以祭之曰衅。汉书高帝纪衅□,应劭曰:衅,祭也,杀牲以血涂□衅呼为衅。呼同罅。按凡言衅庙、衅钟、衅□、衅宝鎭宝器、衅龟策、衅宗庙,名器皆同,以血涂之因荐而祭之也。凡坼罅谓之衅。方言作璺。音问。以血血其坼罅亦曰衅。乐记作衅。象祭灶也。从爨省,祭灶亦血涂之,故从爨省。爨者灶也。从酉。酉,所□祭也。酉者酒之省。从分,取血布散之意。分亦声。分声故衅,或为熏。如齐语三衅三浴,或为三熏。吕览:汤得伊尹,衅以牺豭。风俗通作熏以萑苇。汉书豫让衅面吞炭。颜云:衅,熏也。皆是也。衅又读为徽,如周礼女巫鬯人注先郑说是也。分声读徽,此卽辉旗入微韵之比。古音十三部,在问韵。今韵虚振切,非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