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涎 【巳集上】【水字部】 涎 【廣韻】夕連切【集韻】【韻會】徐連切【正韻】徐延切,□音唌。與同。【說文】慕欲口液也。【賈誼新書】垂涎相告。 又【廣韻】于線切【集韻】延面切,□音羨。湎涎,水流貌。 又迆涎,邐迆相連也。【木華海賦】迆涎八裔。
涐 【巳集上】【水字部】 涐 【唐韻】五何切【集韻】牛河切,□音莪。【說文】水出蜀汶江徼外,東南入江。 又【集韻】語可切,音我。義同。
涑 【巳集上】【水字部】 涑 【唐韻】速侯切【集韻】【韻會】先侯切,□音鎪。【說文】澣也。一說以手曰涑,以足曰澣。 又【玉篇】濯生練也。 又【集韻】所救切【正韻】先奏切,□音瘦。盪口也,與漱同。一曰水有所敗也。 又【廣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水名。【左傳成十三年】伐我涑川。【註】涑水,出河東聞喜縣。 又【集韻】【韻會】□須玉切,音粟。義同。
涒 【巳集上】【水字部】 涒 【唐韻】【集韻】□他昆切,音暾。【說文】食巳而復吐之。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註】涒,史作汭。 又【集韻】紆倫切,音奫。涒□,水流曲折貌。【郭璞江賦】涒□潾。 又俱倫切,音麋。又于云切,音熅。義□同。
淾 【巳集上】【水字部】 淾 【集韻】,古作淾。註詳欠部十一畫。
□ 【備考】【未集】【耳字部】 □ 【龍龕】音耶。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邊迷切,音椑。□,或作□。【博雅】幷也。
渂 【巳集上】【水字部】 渂 【字彙補】古文汶字。【說文先訓】古志,敘州驛名渂川。今省作汶。註詳四畫。 又與岷同。【異魚圖贊】洞庭之鮒,出於江渂。亦作□。
湤 【巳集上】【水字部】 湤 【集韻】商之切,音施。【玉篇】水也。一曰水名。本作施。【水經】施水,從九江廣陽鄕東南流,逕合肥縣,東注漅湖。 又【王周峽船記】峽水湍峻,激石忽發者謂之濆,沲洑而湤者謂之腦。
涓 【巳集上】【水字部】 涓 【唐韻】古懸切【集韻】【韻會】圭懸切【正韻】圭淵切,□音蠲。【說文】小流也。爾雅曰汝爲涓。【家語金人銘】涓涓不壅,終爲江河。 又水名。【水經注】涓水。出陸渾西山。 又【水經注】濰水逕諸縣故城,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馬耳山。 又擇也。【左思魏都賦】涓吉日,陟中壇。 又除也。【前漢郊祀歌】涓選休成。【註】除惡選取美成者也。 又潔也。【吳語】乃見其涓人。【註】涓人,今之中涓,居中而涓潔者也。 又姓。【列仙傳】有齊人涓子常。 又【集韻】縈絹切,音。涓澴,流貌。 又與泫通。【列子周□王篇】乃涓然而泣。【註】涓,讀爲泫。
涔 【巳集上】【水字部】 涔 【唐韻】鉏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岑。【說文】漬也。一曰涔陽渚,在郢中。【楚辭招魂】望涔陽兮極浦。 又水名。【水經注】涔水,出漢中南縣東南旱山,卽黃水也。 又潦水亦曰涔。【淮南子俶眞訓】牛蹄之涔。 又【爾雅釋器】槮謂之涔。【註】積柴養魚曰槮。 又【韓詩章句】涔,漁池也。【馬融長笛賦】渟涔障潰。 又涔涔,雨多貌。 又淚下貌。【江淹雜體詩】涔淚猶在目。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義同。 又慈鹽切,音潛。【博雅】瀀涔,栫也。或作槮。 又水名。【山海經】大時之山,涔水出焉。 又與潛同。【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集韻】仕濫切。窪也。 又仕懺切,音鑱。水涯。
涕 【巳集上】【水字部】 涕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說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詩邶風】泣涕如雨。 又竹名。【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又兆卦之名。【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又【集韻】待禮切,音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義□同。
涖 【巳集上】【水字部】 涖 【廣韻】【集韻】□郞計切,音麗。一曰涖涖,下瀨水聲。【司馬相如上林賦】涖涖下瀨。 又臨也。【詩小雅】方叔涖止。 又視也。【周禮春官大宗伯】眡滌濯涖玉鬯。 又【唐韻】力二切【集韻】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利。義同。 亦作莅。
涗 【巳集上】【水字部】 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音稅。【說文】財溫水也。一曰泲灰汁。【周禮冬官考工記】慌氏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 又泲和也,淸也。【周禮春官司尊彝】盎齊涗酌。【註】盎齊差淸,和以淸酒泲之而已。 又【集韻】須銳切,音歲。義同。 又相絕切,音雪。拭勺以酌酒。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慌人湅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 謹照原文慌人改慌氏。
涘 【巳集上】【水字部】 涘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俟。【說文】水厓也。【爾雅釋丘】涘爲厓。【詩王風】在河之涘。
涛 【巳集上】【水字部】 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又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 又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 又【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涝 【巳集上】【水字部】 澇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刀切,□音勞。水名。【說文】水出扶風鄠北。亦作潦。【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潦,卽澇水。 又灘名。【水經注】漢水,又東謂之澇灘。 又大波也。【木華海賦】飛澇相磢。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晧切,□音老。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到切,勞去聲。義同。一曰淹也。
涞 【巳集上】【水字部】 淶 【唐韻】洛哀切【集韻】【韻會】郞才切,□音來。水名。【說文】水起北地廣昌,東入河。【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浸淶易。
涠 【巳集上】【水字部】 潿 【唐韻】羽非切【集韻】于非切,□音韋。【說文】不流濁也。與湋通。
涡 【巳集上】【水字部】 渦 【廣韻】【集韻】□古禾切,音戈。水名。與濄同。【前漢地理志扶溝註】渦水首受狼湯渠,東至向入海。 又【集韻】姑華切,音瓜。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倭。水也。【爾雅釋水】渦辨回川。【註】旋流也。 又姓。【三輔決錄】有扶風太守渦尚。
涣 【巳集上】【水字部】 渙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水名。【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散難釋險,故謂之渙。【詩周頌】繼猶判渙。 又渙渙,水盛貌。【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又【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義同。
涤 【巳集上】【水字部】 滌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說文】洒也。【詩豳風】十月滌場。【正義】洗器謂之滌。 又旱氣也。【詩大雅】滌滌山川。 又煗風也。【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 又浩酒也。【周禮春官】司尊彝凡酒脩酌。【註】脩讀如滌。滌酌,以水和而泲之。今齊人名浩酒曰滌。 又養牲室也。【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亦養牲室也。 又【韻補】叶毒藥切,音鐸。【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润 【巳集上】【水字部】 潤 【唐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儒順切,□音閏。澤也,滋也,益也。【易說卦】雨以潤之。 又水名。【水經】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 又水名,出金城。【水經注】潤水,出令居縣西。 又州名。【韻會】漢丹陽郡,隋置潤州。 又黃潤,蜀布名。
涹 【巳集上】【水字部】 涹 【廣韻】【集韻】□烏禾切,音倭。濁也。【博雅】溾涹。汙濊也。 又漚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漚其絲。【註】楚人曰漚,齊人曰涹。 又山名。【山海經】蔥聾山東十五里曰涹山。 又【集韻】弩罪切,音餒。與浽同。亦濁也。 又於僞切,音萎。水所聚也。一曰漚也。
涨 【巳集上】【水字部】 漲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亮切,音帳。水大貌。【焦氏易林】水漲無船。 又溢也。【杜甫詩】春日漲雲岑。 又南海名。【謝承後漢書】交趾七郡土獻,皆從漲海出入。 又【集韻】展兩切,長上聲。義同。或从長作涱。 又【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音張。義同。【郭璞江賦】趨漲截洄。
涪 【巳集上】【水字部】 涪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水名。【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 又涪陵,漢縣名,今爲州屬重慶府。 又【集韻】馮無切,音扶義同。 又蒲侯切,音捊。涪漚,水泡也。考證:〔【水經注】涪水,出廣漢屬國刪氐游徼外。〕 謹照原文刪改剛。游改道。
渼 【巳集上】【水字部】 渼 【唐韻】無鄙切【集韻】【韻會】毋鄙切,□音美。水名。【長安志】渼陂,在鄠縣西四五里。 又【類篇】一曰水波文。
涫 【巳集上】【水字部】 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說文】□也。【荀子解蔽篇】涫涫紛紛,孰知其形。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丸切【韻會】【正韻】沽歡切,□音官。樂涫,縣名,屬酒泉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溹涫,水名,卽桑乾水,見【水經注】。
涬 【巳集上】【水字部】 涬 【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婞。瀴涬,大水貌。一曰混茫貌。 又溟涬,自然氣也。【莊子在宥篇】大同乎溟涬,物故自生。又引也。【張衡思□賦】無緜攣以涬已兮。【註】言勿牽制于俗,引憂于已。 又姓。五代有涬寅遜。 亦作□。
涮 【巳集上】【水字部】 涮 【廣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灤。涮,洗也。 又【集韻】數眷切,音□。義同。 又所劣切,音刷。水名。灤字原从氵从孿作。孿,數患切。
涯 【巳集上】【水字部】 涯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正韻】□佳切,□音崖。【玉篇】水際也。【書微子】若涉大水,其無津涯。 又借作窮盡意。【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又朱涯,水名。【前漢地理志】在鬱陵郡臨塵縣。 又【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義同。 又【韻補】叶牛何切,音俄。【柳宗元道州孔子廟□銘】欽惟聖王,厥道無涯。世有頌辭,益疾其多。
□ 【未集中】【糸字部】 □ 【篇海】郞何切,音騾。綾紋。
【寅集中】【工字部】 【字彙】普蒙切,撲平聲。虛脹也。〇按諸書無此字。□蒼,胮肛,脹也。當是肛字之譌。
涰 【巳集上】【水字部】 涰 【集韻】株劣切,音輟。【玉篇】泣也。通作啜。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龍珠切,音蔞。【埤蒼】山巔也。 【正字通】同嶁。分嶁爲二,誤。
涱 【巳集上】【水字部】 涱 【集韻】與漲同。
液 【巳集上】【水字部】 液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繹。【說文】□也,□氣液也。【字林】液,汁也。 又淫液,謂音連延不絕之意。【禮樂記】咏嘆之,淫液之。 又姓。【急就篇】有液容調。 又與掖通。【前漢王莽傳】液庭尉媵未充。 又【集韻】施隻切。音釋。漬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爲弓,冬析幹而春液角。【註】液讀爲醳。【疏】醳酒之醳,亦漬液之義。 又解散也。【文子上仁篇】渙乎其若水之液。 又【韻補】叶弋灼切,音龠。【左思蜀都賦】黍稷油油,稉稻漠漠。指渠口以爲雲門,灑彪池而爲陸澤。雖星畢之滂沱,曾未齊其膏液。澤音託。考證:〔【說文】盡也,盡氣液也。〕 謹照二盡字皆□字之譌□氣液也見說文血部兩盡字□改□。
涳 【巳集上】【水字部】 涳 【廣韻】苦紅切【集韻】枯公切,□音空。【說文】直流也。一曰空濛,細雨。 又【廣韻】口江切【集韻】枯江切,□音腔。又【廣韻】女江切【集韻】農江切,□音□。義□同。 又【集韻】苦貢切,音控亦直流也。
涴 【巳集上】【水字部】 涴 【廣韻】【正韻】於阮切【集韻】【韻會】委遠切,□音宛。涴演,水迴曲貌。【郭璞江賦】洪瀾涴演而雲迴。 又【集韻】紆願切,音怨。水名。【山海經】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註】涴或作□,音寃。 又於袁切,音鴛。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臥切,惡去聲。泥著物也。與汙同。【韓愈詩】勿使泥塵涴。
淿 【巳集上】【水字部】 淿 【字彙補】古文汨字。【石鼓文註】从帛从水,爲古汨字。註詳四畫。
涵 【巳集上】【水字部】 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南切,音含。【說文】水澤多也。【揚子方言】涵,沉也。楚郢以南曰涵,或曰潛。 又容也。【詩小雅】僭始旣涵。 又【集韻】胡纔切,音咸。詩小雅鄭康成讀。 又【廣韻】胡感切,音頷。【玉篇】沒也。一曰水入船。 【集韻】或从圅作□,从岑作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