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子集上】【丨字部】 □ 【字彙補】與事同。【道藏洞靈經】人舍本而□末。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俗繑字。

湨 【巳集上】【水字部】 湨 【廣韻】【正韻】古闃切【集韻】【韻會】扃闐切,□音狊。水名。【春秋襄十六年】會于湨梁。【註】湨水出河內軹縣。

浭 【巳集上】【水字部】 浭 【廣韻】古行切【集韻】居行切,□音庚。水名。【前漢地理志】浭水,出右北平無終縣。

浮 【巳集上】【水字部】 浮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又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 又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 又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又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又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又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 又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 又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又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 又【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又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又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又【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又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又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又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又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又【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又【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又【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又【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考證:〔【詩大雅】烝之浮之。〕 謹照原書改烝之浮浮。

浯 【巳集上】【水字部】 浯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水名。【說文】水出琅邪靈門壷山,東北入濰。 又溪名。【廣輿記】浯溪,在永州府祁陽縣。 又江名。【陳懋仁泉南雜志】泉州有浯江。

浰 【巳集上】【水字部】 浰 【廣韻】【集韻】□卽甸切,音練。【玉篇】疾流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倏眒倩浰。 又【集韻】力至切,音利。又郞計切,音麗。義□同。

浴 【巳集上】【水字部】 浴 【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說文】洒身也。【周禮天官】宮人共王之沐浴。【註】浴用湯。 又借爲潔治意。【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夏小正】十月黑鳥浴。黑鳥,烏也。浴謂乍上乍下也。 又水名。【山海經】泰冒之山,浴水出焉。又隂山,濁浴水出焉。又幽都之山,浴水出焉。 又【韻補】叶欲屑切,音悅。【蘇軾月硯銘】其受水者哉生明,而運墨者旁死魄。忽□雲之霮,觀玉兔之沐浴。 【集韻】或作□。

浶 【巳集上】【水字部】 浶 【集韻】郞刀切,音勞。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海 【巳集上】【水字部】 海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

漈 【巳集上】【水字部】 漈 【玉篇】節例切【集韻】子例切,□音祭。水涯也。 又【吾學編】琉球國西有彭湖島,海水漸低,謂之落漈,舟行誤入者,百無一反。

【辰集上】【月字部】 【篇海】音皓。義闕。【字彙】同浩。字从月,同艁,古文造。□字从肉。

浸 【巳集上】【水字部】 浸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漬也。【詩曹風】浸彼苞稂。 又潤也。【詩小雅】浸彼稻田。 又漸也。【易臨卦】剛浸而長。 又沒也。【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 又涵也,沈也,澤之總名也。【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 又通作湛。【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浸淫,漸漬也。【王褒洞簫賦】浸淫叔子遠其類。 或作濅寖。

浹 【巳集上】【水字部】 浹 【唐韻】子協切【集韻】卽協切,□音□。【爾雅釋言】徹也。【疏】謂潤澤浹洽,相霑徹也。【前漢禮樂志】教化浹洽。 又周浹,猶周匝也。【荀子君道篇】先王審禮,以旁皇周浹于天下。 又【左傳宣九年】浹辰之閒,楚克三都。【註】浹辰,謂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楚語】近不過浹日。【註】浹日,謂從甲至癸也。 又通作挾。【周禮天官】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浹渫,水貌。【郭璞江賦】長波浹渫。【註】浹渫,水滂溏也。

浺 【巳集上】【水字部】 浺 【廣韻】【集韻】□敕中切,音忡。浺瀜,水深廣貌。一曰水平遠貌。【木華海賦】浺瀜沆瀁。 又【廣韻】直弓切,音蟲。義同。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乞及切,音泣。與同。曝也。

□ 【未集中】【羊字部】 □ 【集韻】越逼切,音域。□或作緎。亦作□。羔裘之縫也。

□ 【未集中】【网字部】 □ 【篇韻】古文邊字。註詳辵部十五畫。

浻 【巳集上】【水字部】 浻 【廣韻】【集韻】□烏猛切,音。浻澋,水回旋貌。【郭璞江賦】泓汯浻澋。 又【集韻】俱永切,音憬。義同。

浼 【巳集上】【水字部】 浼 【唐韻】武罪切【集韻】【韻會】母罪切,□音每。【揚子方言】洿也。東齊海岱之閒或曰浼。【孟子】爾焉能浼我哉。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又母伴切,音滿。又莫半切,音縵。義□同。 又美辨切,音免。浼浼,水貌。一曰水流平貌。【詩邶風】河水浼浼。 又通作娓,詳娓字註。 【類篇】或作潣。

浽 【巳集上】【水字部】 浽 【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音綏。浽微,小雨。 又水名。【山海經】騩山,淒水出焉。【註】淒,或作浽。【類篇】或作瀼□。 又【廣韻】奴罪切【集韻】弩罪切,□音餒。【博雅】濁也。或作涹。

浾 【巳集上】【水字部】 浾 【唐韻】敕貞切【集韻】癡貞切,□音檉。【說文】棠棗汁。 又【集韻】資辛切,音津。又【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樝。義□同。 【說文】本作。【集韻】或作赬。亦作泟。

浿 【巳集上】【水字部】 浿 【唐韻】【集韻】【韻會】□普蓋切,音霈。水名。【說文】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前漢地理志】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 又縣名。【十三州志】浿水縣,在樂浪東北。 又丘名。【括地志】浿丘,在靑州臨湽縣西北。【史記楚世家】朝發浿丘。 又【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佈拜切,□音湃。又【集韻】博蓋切,音貝。又薄邁切,音敗。義□同。

涀 【巳集上】【水字部】 涀 【廣韻】胡甸切【集韻】形甸切,□音現。水名。【山海經】澧水,東流注于涀水。 又【集韻】輕甸切【韻會】經甸切【正韻】詰戰切,□音俔。義同。 又【集韻】吉典切,音繭。小溝也。 又【廣韻】胡禮切【集韻】戸禮切,□音。水名。在高陵。

渔 【巳集上】【水字部】 漁 【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音魚。【說文】捕魚也。【易繫辭】以佃以漁。 又侵取無擇曰漁。【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註】漁色,取象捕魚,然中網取之,是無所擇。 又或作。【周禮天官】人掌以時。 又水名,在漁陽。【水經注】漁水,出縣東南。 又姓,宋漁仲脩。 又【集韻】【正韻】□牛據切,音御。義同。 【韻會】本作□。【徐曰】从二魚,魚多也。篆文从省。

涂 【巳集上】【水字部】 涂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水名。【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又水名。【水經注】涂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又溝涂也。【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註】涂容乗車一軌。 又同塗。【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註】五涂徑畛。涂,道路也。 又堂涂也。【爾雅釋宮】堂涂謂之陳。【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註】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又【玉篇】涂涂,露厚貌。 又【爾雅釋天】十二月爲涂月。 又石名。【山海經】箕尾之山多涂石。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音除。水名。與滁同。【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又【集韻】【韻會】□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又【集韻】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又與余同。涂吾,水名。【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涂吾水中。

涄 【巳集上】【水字部】 涄 【類篇】滂丁切,聘平聲。水貌。

【備考】【子集】【亠字部】 【字彙補】余從切,音容。常也,功也。〇按卽□字之譌。

涅 【巳集上】【水字部】 涅 【唐韻】奴結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結切,□音捏。水名。【水經注】涅水,東逕涅氏縣。 又縣名。【水經注】涅水,出涅陽縣西北岐棘山。 又水名。【馬融廣成頌】丹水涅池。【註】丹水,涅水,在今鄧州。 又【說文】黑土在水中也。【淮南子俶眞訓】以涅染緇,則黑於涅。 又【揚子方言】涅,化也。燕朝鮮洌水之閒曰涅,或曰譁,雞伏卵而未孚始化之時謂之涅。 又涅石,藥名。【山海經】孟門之山,其下多黃堊涅石。 又【集韻】其兼切。【鬼谷子】有飛鉆涅闇。劉昌宗讀。

涆 【巳集上】【水字部】 涆 【集韻】侯旰切,音翰。【玉篇】乾也。 又涆涆,水迅流貌。【左思吳都賦】滮滮涆涆。 又與汗通。【郭璞江賦】汗汗沺沺。 又【集韻】【韻會】□居案切,音旰。義同。

笡 【未集上】【竹字部】 笡 【廣韻】遷謝切【集韻】七夜切,□音。【廣韻】斜逆也。【博雅】□謂之笡,樘距也。

□ 【補遺】【子集】【人字部】 □ 【五音集韻】同癶。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龍龕】音頂。

涇 【巳集上】【水字部】 涇 【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音經。水名。【說文】水出安定涇陽开頭山。【書禹貢】涇屬渭汭。【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 又丹陽有涇水。【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 又交趾有涇水。【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 又通也。【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註】涇,通也。謂通流也。 又州名。【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 又縣名。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涇縣,屬寧國府。本唐猷州。□見【廣輿記】。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泉也。 又古定切,音徑。涇涏,直流也。

消 【巳集上】【水字部】 消 〔古文〕【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盡也。又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消。【傳】消,河上地。 又疾名,與痟通。【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註】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藥名。 又通逍。【禮檀弓】消搖于門。【註】消搖,又作逍遙。 又【韻補】叶新於切,音須。【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 又叶思留切,音脩。【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涉 【巳集上】【水字部】 涉 〔古文〕□【唐韻】時攝切【集韻】【韻會】實攝切,□音□。【說文】徒行厲水也。【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又經也。【枚乗七發】於是背秋涉冬。 又【前漢賈山傳】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註】言若涉水獵獸,不專精也。 又大涉,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涉水。 又縣名。【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涉侯國地,漢涉縣。 又姓。【左傳】有涉佗。 又【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音跕。與喋同。血流貌。

涊 【巳集上】【水字部】 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乃殄切,音撚。【博雅】淟涊,垢濁也。【陸機文賦】謬□黃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鮮。 又【玉篇】淟涊,惡醉貌。 又汗出貌。【枚乗七發】涊然汗出。 又【唐韻】而軫切【集韻】爾軫切,□音忍。水名,在上黨。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陟略切,音著。姓也。

涌 【巳集上】【水字部】 涌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尹竦切,□音勇。【說文】騰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澎湃。 又水名。【水經】江水至華容縣,又東涌水注之。 【集韻】或作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