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洹 【巳集上】【水字部】 洹 【唐韻】羽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水名。【水經】洹水,出上黨泫民縣。【註】音桓。一音怛。今土俗音袁。 又縣名。【輿地廣記】相州臨漳縣本鄴縣,後周分東北界,置洹水縣。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官切,音桓。義同。 又【博雅】洹洹,流也。 又泥洹,卽涅槃也。
洺 【巳集上】【水字部】 洺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名。水名。在易陽。 又州名。【廣輿記】廣平府,漢曰廣平,唐曰洺州,洺河在府城北,源出遼州太行山。
浱 【巳集上】【水字部】 浱 【集韻】與漘同。
浵 【巳集上】【水字部】 浵 【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正韻】徒紅切,□音彤。汪浵,水深貌。一曰水名。
活 【巳集上】【水字部】 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戸括切,音佸。水名。【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又生也。【詩周頌】實函斯活。 又【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括。與□同。活活,水流聲。【詩衞風】北流活活。 又汨活,水流疾貌。【馬融長笛賦】汨活澎濞。 又【韻補】叶胡決切,音血。【魯褒錢神論】無位而尊,無勢而熱。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杔 【辰集中】【木字部】 杔 【集韻】【類篇】【韻會】□闥各切,音託。杔櫨,木名。 又【集韻】陟格切,音磔。杔櫨,□酒具。一曰柱上枅。 又【玉篇】丁格切。義同。
湅 【巳集上】【水字部】 湅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郎甸切,音練。【說文】□也。【玉篇】煑絲絹熟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氏湅絲。與練通。
汄 【巳集上】【水字部】 汄 【集韻】,或省作汄。詳字註。
湆 【巳集上】【水字部】 湆 【唐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泣。【說文】幽濕也。【徐曰】今人言浥湆也。 从日與从月別。【佩觿集】湆、湇□丘及翻。湆,幽濕。湇,大羹。
湉 【巳集上】【水字部】 湉 【廣韻】【集韻】□徒兼切,音甜。澶湉,安流貌。【左思吳都賦】澶湉漠而無涯。
湵 【巳集上】【水字部】 湵 【集韻】以久切,音酉。【玉篇】水也。一曰水名。○按《正字通》誤入八畫今改正。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鋤加切,音査。女名。 又七慮切,音覷。【博雅】妒也。 又將豫切,音怚。【說文】嬌也。又遵遇切,音□。義同。
湕 【巳集上】【水字部】 湕 【廣韻】居偃切【集韻】紀偃切,□音鍵。水名。出南郡。
熩 【巳集中】【火字部】 熩 【集韻】【類韻】□後五切,音戸。【玉篇】光也。 又【字彙】音虎。義同。
湊 【巳集上】【水字部】 湊 【唐韻】倉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切,□音輳。【說文】水上人所會也。一曰聚也。【汲冢周書】周公將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以爲天下之大湊。 又【玉篇】競進也。【戰國策】士爭湊燕。 又湊理也。與腠通。【文心雕龍養氣篇】湊理無滯。 又題湊,棺外累木也。【史記滑稽傳】楩楓橡樟爲題湊。 又【韻補】叶子與切,音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浮柱岹嵽以星懸,漂嶢□而枝柱。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 又叶遵遇切,疽去聲。【班固東都賦】僻界西戎,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侇洞達,萬方輻湊。 通作輳。古通奏。考證:〔【史記滑稽傳】梗楓橡樟爲題湊。〕 謹照原文梗楓改楩楓。
【丑集下】【女字部】 【字彙】雲俱切,音于。人以禮交也。一曰取義不當,譌字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乃浪切,音囊。儾或書作□。寬緩也。
湋 【巳集上】【水字部】 湋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韋。【說文】回也。一曰水名。【前漢溝洫志】關中靈軹,成國湋渠。【註】水出韋谷。
湍 【巳集上】【水字部】 湍 【唐韻】他耑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官切,□音煓。【說文】疾瀨也。【前漢溝洫志】水湍悍難以行平地。【註】急流曰湍。 又【集韻】朱遄切,音專。水名,在酈縣。【山海經】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 又【集韻】【類篇】□吐玩切,音彖。亦疾瀨也。
湎 【巳集上】【水字部】 湎 【唐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緬。【說文】沈於酒也。【詩大雅】天不湎爾以酒。【箋】飮酒齊色曰湎。【韓詩外傳】飮酒閉門不出客曰湎。 又溺而不反,皆謂之湎。【禮樂記】流湎而忘本。 又湎湎,流移也。【前漢敘傳】風流民化,湎湎紛紛。 又通作沔。【前漢禮樂志】湛沔自若。 【集韻】或作□。
湏 【巳集上】【水字部】 湏 【說文】古文沫字。註詳五畫。 又【集韻】虎猥切,音賄。與潣同。水貌。考證:〔【說文】古文沫字。〕 謹按沫字當改沫。互詳本部五晝沫字註。
湑 【巳集上】【水字部】 湑 【唐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音諝。【說文】莤酒也。與醑同。【詩小雅】有酒湑我。【箋】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 又露貌。【詩小雅】零露湑兮。【正義】湑湑,露在物之狀。 又盛貌。【詩小雅】裳裳者華,其葉湑兮。 又【說文】一曰浚也。 又【廣韻】相於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義同。
湒 【巳集上】【水字部】 湒 【廣韻】子入切【集韻】【韻會】卽入切【正韻】賷入切,□音。【說文】雨下也。一曰沸湧貌。 又丘名。【鄒陽酒賦】麴湒丘之麥。 又【集韻】七入切,音緝。與潗同。湁潗,水沸貌。 又側立切,音戢。與濈同。和也。
岓 【寅集中】【山字部】 岓 【廣韻】【集韻】□渠希切,音祈。山旁石也。
湓 【巳集上】【水字部】 湓 【廣韻】【韻會】【正韻】蒲奔切【集韻】步奔切,□音盆。水名。【地理通釋】潯陽縣,本湓城。【唐志】江州有湓城戍。【何晏九江志】靑湓山有井,形如盆,因號湓水,城曰湓城,浦曰湓浦,江州故有湓江。一曰水涌也。【前漢溝洫志】河水湓溢。 又【廣韻】【集韻】【正韻】□普悶切,音噴。【蒼頡篇】湓,水聲也。【郭璞江賦】湓流雷煦而電激。 又【廣韻】【集韻】【韻會】□蒲悶切,音坌。義同。 又【博雅】漬也。亦作盆。【通雅】湓溢,滿起也。 又【集韻】芳問切,音瀵。義同。或作。
湔 【巳集上】【水字部】 湔 【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先切,□音煎。水名。【前漢地理志】蜀郡綿虒縣玉壘山,湔水所出。 又手瀚也,灑也,傍沾也。【戰國策】汙明見春申君曰:君獨無意湔袚僕也。 又【廣韻】【正韻】□側前切,音箋。又【廣韻】【集韻】□子賤切,音箭。義□同。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汗灑也。 又【廣韻】昨先切,音前。湔胡,藥名。考證:〔【戰國策】汙明見春申君曰,君獨無意湔袚。〕 謹照原文湔袚下增僕也二字。
烬 【巳集中】【火字部】 燼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刃切,音賮。【玉篇】同。詳字註。【左傳襄四年】收二國之燼。【註】燼遺民。【吳語】安受其燼。【註】燼餘也。 又叶咨辛切,音津。【詩大雅】民靡有黎,具禍以燼。於乎有哀,國步斯頻。【傳】災餘曰燼。
湖 【巳集上】【水字部】 湖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又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又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湗 【巳集上】【水字部】 湗 【集韻】芳用切,音葑。深泥也。【篇海】本作葑。
□ 【備考】【未集】【羊字部】 □ 【五音篇海】音羔。
湘 【巳集上】【水字部】 湘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又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又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又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又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又【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
湛 【巳集上】【水字部】 湛 〔古文〕【唐韻】宅減切【集韻】【韻會】【正韻】丈減切,□音偡。【說文】沒也。一曰湛水,豫章浸。【周禮夏官職方氏】荆州,其浸潁湛。【水經注】湛水,出犨縣魚齒山西北。 又水名。【水經】湛水,出河南軹縣。 又露盛貌。【詩小雅】湛湛露斯。 又重厚貌。【楚辭九章】忠湛湛而願進兮。 又深貌。【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 又【增韻】澄也,澹也。【謝混詩】水木湛淸華。 又【揚子方言】湛,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丈陷切,偡去聲。姓也。晉湛方生。 又【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都含切。□與耽同。【說文】作媅,樂也。【詩小雅】子孫其湛。【傳】湛樂之久也。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音霃。與沈同。【史記司馬相如傳】湛恩汪濊。 又【集韻】夷針切,音淫。與霪同。久雨也。【王充論衡】變復之象,以久雨爲湛。 又【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與浸同。漬也。【字林】投物水中也。【禮內則】湛諸美酒。 又【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亦漬也。與漸瀸同。 又【集韻】丑甚切,音踸。湛潭,水貌。 又以荏切,與□同,水動也。 又【集韻】【正韻】□直禁切,音鴆。沒也。 又【韻補】叶羊戎切,音容。【楚辭九辯】乗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驂白霓之習習兮,歷郡靈之豐豐。
溵 【巳集上】【水字部】 溵 【廣韻】【集韻】□於斤切,音殷。與濦同。水名,在潁川。詳濦字註。
湜 【巳集上】【水字部】 湜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說文】水淸底見也。一曰持正貌。【詩邶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箋】言持正守初,如沚然不動搖也。【類篇】或作。
湝 【巳集上】【水字部】 湝 【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皆。【說文】水流湝湝也。从水,皆聲。【徐曰】衆流之貌。【詩小雅】淮水湝湝。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音諧。寒也。一曰風雨不止也。
湞 【巳集上】【水字部】 湞 【唐韻】陟盈切【集韻】知盈切,□音貞。水名。【說文】水出南海龍川,西入溱。【前漢地理志】桂陽郡有湞陽縣。 又【廣韻】宅耕切【集韻】除耕切,□音橙。又【集韻】虛庚切,音亨。又癡貞切,音檉。義□同。 又【集韻】抽庚切,音瞠。水貌。
湟 【巳集上】【水字部】 湟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水名。【說文】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又州名。【韻會】漢西平郡,唐置鄯州,宋改湟州,又改樂州。 又【水經注】桂陽含洭縣洭水。【山海經】謂之湟水。 又潏湟,水波漂疾之貌。【郭璞江賦】潏湟淴泱。 又神名。【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陸離而後潏湟。 又汨湟,音相切磨貌。【馬融長笛賦】絞槩汨湟,五音代轉。 又【揚子方言】湟也。 又【集韻】許放切,音貺。與況同。寒水也。
湡 【巳集上】【水字部】 湡 【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音虞。水名。【說文】水出趙國襄國之西山。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又吾翁切,上聲。義□同。
湢 【巳集上】【水字部】 湢 【廣韻】彼側切【集韻】筆力切,□音逼。【玉篇】湢,水驚涌貌。 又浴室謂之湢。【禮內則】外內不共湢浴。【註】本又作偪。 又整肅貌。【賈誼新書容經篇】軍旅之容,湢然肅然,固以猛。
湣 【巳集上】【水字部】 湣 【集韻】美隕切【正韻】弭盡切,□音閔。諡也。與閔通。春秋宋閔公,魯閔公。史記宋魯世家作湣公。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義同。 又眠見切,音麪。元湣,混合也。或作惽。亦省作泯。【司馬相如大人賦】紅杳眇以元湣。【註】言光彩相耀。幽藹炫亂也。 又呼昆切,音昏。滑湣,未定之謂。【莊子齊物論】置其滑湣,以隸相尊。湣,徐邈音昬。
湦 【巳集上】【水字部】 湦 【集韻】師庚切,音生。人名。曹桓公終生。【史記註】一作終湦。
灾 【巳集中】【火字部】 灾 【說文】同災。(災)〔古文〕□□【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音哉。【說文】天火也。【春秋桓十四年】御廩災。 又【玉篇】害也。【書舜典】眚災肆赦。【傳】過而有害當緩赦之。【左傳僖十三年】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 又作菑。【詩大雅】無菑無害。 亦作甾。【史記秦始皇紀】甾害絕息。 又叶子之切。【史記龜筴傳】十有二月日至爲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 又叶將侯切。【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帀三正而滅周。巽羽化于宣宮兮,彌五辟而成災。 【說文】本作烖。或作灾。籀文作災。(災)考證:〔【書堯典】眚災肆赦。〕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湧 【巳集上】【水字部】 湧 【集韻】涌,或作湧。詳涌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