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灱 【巳集中】【火字部】 灱 【廣韻】【集韻】□虛交切,音熇。【玉篇】乾也,暴也,熱也。【集韻】同熇。 又【集韻】丑交切,音。熱也。

瀌 【巳集上】【水字部】 瀌 【唐韻】甫嬌切【集韻】【韻會】悲嬌切,□音鑣。瀌瀌,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瀌瀌。 又【集韻】蒲嬌切,音藨。又【廣韻】皮彪切【集韻】皮虬切【正韻】皮休切,□音淲。又【集韻】毗召切,音驃又□妙切,標去聲。義□同。

瀍 【巳集上】【水字部】 瀍 【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纏。水名。【書禹貢】東北會于瀍。

瀎 【巳集上】【水字部】 瀎 【廣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音末。【說文】拭滅貌。一曰塗也。【揚子方言】淨巾謂之瀎布。 又【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瀎潏,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沒滑瀎潏。

瀏 【巳集上】【水字部】 瀏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水淸貌。【詩鄭風】瀏其淸矣。【傳】瀏,深貌。 又風疾貌。【楚辭九歎】秋風瀏以蕭蕭。 又瀏莅,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 又瀏亮,淸明之稱。【陸機文賦】賦體物而瀏亮。 又水名。【水經注】瀏水,出江州豫章縣首裨山。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音柳。義同。 又瀏,風聲也。【左思吳都賦】瀏颼飀。

瀐 【巳集上】【水字部】 瀐 【正字通】俗瀸字。

瀑 【巳集上】【水字部】 瀑 【廣韻】平報切【韻會】薄報切,□音暴。【說文】疾雨也。 又沫也。【郭璞江賦】拊拂瀑沫。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音僕。飛泉懸水也。【孫綽遊天台山賦】瀑布飛流以界道。 又【集韻】弼角切,音雹。□瀑,水沸聲。【左思蜀都賦】龍池□瀑。 又濆瀑,波浪涌起之貌。【郭璞江賦】渨濆瀑。 本作□。

瀓 【巳集上】【水字部】 瀓 【玉篇】直陵切【集韻】持陵切,□音懲。與澂同。淸也。【張衡西京賦】集重陽之淸瀓。

瀕 【巳集上】【水字部】 瀕 【集韻】【正韻】□□民切,音賓。水厓也。【前漢成帝紀】瀕河之郡。 又同濱。【書禹貢】海濱廣斥。【前漢地理志】引作瀕。 又【玉篇】浦民切【正韻】毗賓切,□音頻。義同。 【說文】本作□。

瀖 【巳集上】【水字部】 瀖 【廣韻】虛郭切【集韻】忽郭切,□音霍。瀖泋,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 又瀖濩,采色眩曜不定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瀖濩燐亂。

瀗 【巳集上】【水字部】 瀗 【唐韻】【集韻】□許建切,音獻。水名。

瀘 【巳集上】【水字部】 瀘 【廣韻】洛乎切【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水名,出牂牁。一名苦水。【水經注】禁水,北注瀘津水。【益州記】瀘水,源出曲羅,又下合諸水,而總其目,故有瀘江之名。 又州名。【廣輿記】本巴國地,梁曰瀘州。

瀙 【巳集上】【水字部】 瀙 【唐韻】七吝切【集韻】七刃切,□親去聲。水名。【說文】水出南陽舞陽中陽山入潁。 又【廣韻】【集韻】□初覲切,音襯。又【廣韻】側詵切【集韻】咨詵切,□音臻。又【集韻】雌人切,音親。義□同。

瀚 【巳集上】【水字部】 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侯旰切,音翰。北海名。【史記】作翰海。【霍驃騎傳】登臨翰海。【集韻】亦作澣。 又混瀚,水貌。 又浩瀚,廣大貌。【文心雕龍事類篇】載籍浩瀚。

瀛 【巳集上】【水字部】 瀛 【唐韻】以成切【集韻】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盈。海也。【史記孟子荀卿傳】乃有大瀛海環其外。 又【楚辭招魂】倚沼畦瀛兮遙望博。【註】楚人名澤中曰瀛。 又山名。【廣輿記】瀛山,在重慶府城南。 又瀛洲,神山名。【史記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又州名。【韻會】漢河閒王國。後魏立瀛州,以瀛海名。宋河閒府。

瀜 【巳集上】【水字部】 瀜 【廣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音融。浺瀜,水深廣貌。【木華海賦】浺瀜沆瀁。亦作沖融。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韻】祖叢切,音騣。行也。或作□。 又【玉篇】敎也。引《詩》:越以邁。〇按《詩□風》今本作鬷。

瀝 【巳集上】【水字部】 瀝 【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說文】浚也。一曰水下滴。【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 又飮酒將盡餘滴曰瀝。【史記滑稽傳】時賜餘瀝。 又瀝液,微流也。【張衡思□賦】漱飛泉之瀝液。 又淅瀝,雨雪聲。【謝惠連雪賦】霰淅瀝而先集。 【集韻】或作□。

瀞 【巳集上】【水字部】 瀞 【正字通】俗瀞字。瀞字从靜作。【唐韻】【集韻】□疾正切,音淨。【說文】無垢薉也。與淨通。

瀟 【巳集上】【水字部】 瀟 【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蕭。瀟瀟,風雨暴疾貌。【詩鄭風】風雨瀟瀟。 又水名。【廣輿記】瀟江,在永州府城外,原出九疑山。【水經注】瀟者,水淸深也。 【集韻】或作潚。

瀠 【巳集上】【水字部】 瀠 【玉篇】【類篇】□烏迥切,音瑩。與濙同。小水。 又【集韻】維傾切,音營。與瀯同。

瀡 【巳集上】【水字部】 瀡 【廣韻】【集韻】思累切【韻會】【正韻】息委切,□音髓。【玉篇】滑也。【禮內則】滫瀡以滑之。【註】齊人滑曰瀡。 又【集韻】髓隨切。義同。

瀢 【巳集上】【水字部】 瀢 【廣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音唯瀢瀢,魚行相隨貌。一曰魚盛謂之瀢。一曰水流貌。通作唯。亦作遺。 又【集韻】一曰膏液。 又【唐韻】徒對切【集韻】杜罪切,□音鐓。瀢□,水泛沙動貌。【郭璞江賦】碧沙瀢□而往來。或從隤作濻。 又【集韻】都外切,音□。義同。

瀣 【巳集上】【水字部】 瀣 【唐韻】胡介切【集韻】【韻會】【正韻】下介切,□音械。沆瀣,海氣。一曰露氣。一曰北方夜半之氣。【東方朔七諫】含沆瀣以長生。 又【集韻】胡對切,音潰。義同。 又【廣韻】胡代切【集韻】【韻會】戸代切,□音。義同。一曰水貌。或作漑。

瀤 【巳集上】【水字部】 瀤 【唐韻】戸乖切,音懷。【說文】北方水也。【山海經】獄法之山,瀤澤之水出焉。 又【集韻】烏乖切,音崴。溛瀤,水不平貌。【郭璞江賦】峾淪溛瀤。

庍 【寅集下】【广字部】 庍 【廣韻】方卦切,音拜。【玉篇】到別也。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韻】測革切,音策。扶也。或省作拺。

瀥 【巳集上】【水字部】 瀥 【集韻】同滈。

瀦 【巳集上】【水字部】 瀦 【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音豬。【說文】水所停也。【周禮地官】稻人以瀦畜水。 又【集韻】本作豬。【書禹貢】大野旣豬。 又東徒切,音都。義同。 【集韻】或作潴。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音怨。冤屈也。

瀧 【巳集上】【水字部】 瀧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說文】雨瀧瀧貌。 又瀧涷,沾漬也。【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又水名,在梁鄒縣。【水經注】瀧水,卽古袁水也。 又【集韻】力鍾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義同。 又【廣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雙。水名。【水經注】桂陽藍豪山,廣圓五百里,悉曲江縣界,巖嶺干天,交柯雲蔚,霾天晦景,謂之瀧中。 又州名。【廣輿記】廣東羅定州,梁曰瀧州,隋曰瀧水,今州有瀧水縣。 又【廣韻】呂江切【集韻】【韻會】閭江切,□音。奔湍也。南人名湍曰瀧。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瀧涷,溼也。義同。

瀨 【巳集上】【水字部】 瀨 【唐韻】洛帶切【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說文】水流沙上也。【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 又湍也。【前漢武帝紀】遣甲爲下瀨將軍。【註】瀨,湍也。吳越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水名。【水經注】瀨水,出蒼梧荔浦縣西北魯山之東。 又【韻補】叶力制切,音利。【劉楨魯都賦】龜螭潛滑于黃泥,文魚游踊于淸瀨。浚迅波以遠騰,正泌瀄于湄。

瀩 【巳集上】【水字部】 瀩 【正字通】杜貴切,音隊。水帶沙往來之貌。【夏侯湛詩】水溏瀩于井幹。【廣韻】作濧。【集韻】作□。

炴 【巳集中】【火字部】 炴 【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玉篇】火光也。 又【集韻】於郢切,音癭。又於境切,音影。義□同。 又倚朗切,音坱。氣貌。

瀪 【巳集上】【水字部】 瀪 【集韻】符袁切,音煩。泉名,在魏郡。

瀫 【巳集上】【水字部】 瀫 【集韻】胡谷切,音縠。水聲。 又水名。【廣輿記】瀫水,在金華府城南,西至蘭谿界。 【集韻】或作□。

瀯 【巳集上】【水字部】 瀯 【集韻】【韻會】□維傾切,音營。澴瀯,水迴旋貌。 又渟瀯,小水也。【杜篤論都賦】去洛邑之渟瀯。亦作汀瀯。 又瀯瀯,水聲也。【白居易冷泉亭記】瀯瀯之聲與耳謀。 【集韻】或作濴。亦作濚。

瀰 【巳集上】【水字部】 瀰 【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音彌。渺瀰,水曠遠之貌。【木華海賦】渺瀰湠漫。 又【廣韻】綿婢切【韻會】母婢切,□音弭。瀰瀰,水流貌。【詩邶風】河水瀰瀰。 又水滿也。【詩邶風】有瀰濟盈。 又【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禮切,□音禰。又【集韻】母禮切【正韻】莫禮切,□音米。義□同。

瀱 【巳集上】【水字部】 瀱 【廣韻】【集韻】□居例切,音罽。【玉篇】井水也。一曰泉出貌。【爾雅釋水】井一有水一無水曰瀱汋。 又【集韻】許罽切,音憇。義同。

瀲 【巳集上】【水字部】 瀲 【廣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音斂。瀲灩,水溢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灩。 又波際也。【潘岳西征賦】靑蕃蔚乎翠瀲。 又泛也。【郭璞江賦】或泛瀲于潮波。 又【廣韻】【集韻】【韻會】□力驗切,音殮。義同。 【集韻】或省作澰。

【寅集中】【巾字部】 【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正韻】馮貢切,□音俸。【玉篇】巾也。 又【廣韻】款書。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良刃切,音吝。竹名,其中堅。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初尤切,音搊。酒篘也。

【卯集上】【心字部】 同怗。

瀳 【巳集上】【水字部】 瀳 【唐韻】在甸切【集韻】才甸切,□音荐。【說文】水至也。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 又【集韻】租昆切,音尊。義同。 又【唐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一曰水名。 又【集韻】才先切,音前。義同。 又徂悶切,存去聲。水出貌。考證:〔【說文】水至也。【易坎卦】水瀳至。【石經】作洊。〕 謹按說文瀳字註未引易文作瀳不得徑稱易坎卦水瀳集韻云瀳或作洊謹改爲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

瀴 【巳集上】【水字部】 瀴 【廣韻】烟涬切【集韻】烟頂切,□音巊。瀴涬,大水貌。 又伊盈切,音嬰。瀴溟,水絕遠貌。【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又【廣韻】莫迥切,音茗。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孟切,音。瀴,冷也。

瀵 【巳集上】【水字部】 瀵 【唐韻】【集韻】【韻會】□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考證:〔【列子殷湯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瀶 【巳集上】【水字部】 瀶 【唐韻】力尋切【集韻】犁針切,□音林。【說文】谷也。一曰寒也。一曰瀶瀶,雨也。【集韻】或省作□。又从兼作溓。又或書作□。

瀷 【巳集上】【水字部】 瀷 【廣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與潩同。水名。【說文】水出河南密縣,東入潁。 又湊漏之流曰瀷。【郭璞江賦】磴之以瀿瀷。 又【廣韻】昌力切,音□。義同。 又【集韻】蓄力切,音敕。水貌也。【淮南子本經訓】淌游瀷淢。□字原从米从翼。

瀸 【巳集上】【水字部】 瀸 【唐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爾雅釋水】泉一見一否爲瀸。【註】瀸,纔有貌。【疏】言泉水有時出見,有時不出而乾涸也。 又漬也,洽也。【淮南子要略】瀸濇肌膚。 又滅也,通殲。【公羊傳莊十七年】夏齊人瀸于遂。【傳】瀸者何,瀸漬也,衆殺戍者也。二傳作殲。 又通漸。【史記天官書】瀸臺星,近天漢。一作漸臺。 又【集韻】思廉切,音纖。義同。

熆 【巳集中】【火字部】 熆 【廣韻】胡臘切【集韻】轄臘切,□音盍。【廣韻】吹火也。

瀹 【巳集上】【水字部】 瀹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漬也。【儀禮士喪禮】菅筲三,其實皆瀹。【註】皆湛之湯,不用食道,所以爲敬。 又【玉篇】煮也。【齊民要術】有瀹雞子法。 又【篇韻】同鬻。謂內肉及菜湯中薄熟出之。 又疏瀹,開滌也。【莊子知北遊】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又潭瀹,動搖之貌。 又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瀹。 又【集韻】弋笑切,音燿。水淸也。 【集韻】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