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濢 【巳集上】【水字部】 濢 【唐韻】遵誄切【集韻】祖誄切,□音嗺。【說文】小溼也。一曰汁漬也。 又【廣韻】【集韻】□七醉切,音翠。義同。一曰下溼也。
濤 【巳集上】【水字部】 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又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 又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 又【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濥 【巳集上】【水字部】 濥 【廣韻】羊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引。【說文】水脈行地中濥濥也。一曰水門。 又【廣韻】【集韻】□羊晉切,音酳。義同。
濦 【巳集上】【水字部】 濦 【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音隱。水名。【說文】水出潁川陽城少室山,東入潁。或作,亦作溵。 又汨濦,水聲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汨濦漂疾。 又【集韻】【韻會】□於斤切,音殷。又【集韻】於靳切,音。義□同。
焤 【巳集中】【火字部】 焤 【集韻】奉甫切,音輔。本作腐。爛也。
濧 【巳集上】【水字部】 濧 【廣韻】【集韻】□徒對切,音隊。【博雅】漬也。一曰濡也。 又澹濧,猶澹□也。【杜甫詩】倒影垂澹濧。一作瀩。 又【集韻】都內切,音對。義同。
濩 【巳集上】【水字部】 濩 【唐韻】胡郭切【集韻】【韻會】黃郭切,□音穫。【說文】雨流霤下貌。 又【玉篇】煑也。【詩周南】是刈是濩。 又潰濩。水勢相激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又蠖濩,宮室深邃貌。【揚雄甘泉賦】蜵蜎蠖濩之中。 又水名。【山海經】松果之山,濩水出焉。 又濩濩,水名。【山海經】泰戲山北三百里曰石山,濩濩之水出焉。【註】濩,音如尺蠖之蠖。 又鳥名。【山海經】靑丘之山有鳥,名灌灌。【註】灌灌,或作濩濩。 又【廣韻】一虢切【集韻】【韻會】屋郭切,□音擭。濩澤,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義同。 又【廣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布濩,流散也。【張衡東京賦】聲敎布濩。 又大濩,湯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濩,卽救護也。救護使天下得所也。一作頀,亦音獲。【左傳襄二十九年】見舞大濩者,徐邈讀。考證:〔【揚雄甘泉賦】婣娟蠖濩之中。〕 謹照原文婣娟改蜵蜎。
濪 【巳集上】【水字部】 濪 【集韻】千定切,音靘。【說文】冷寒也。
瀒 【巳集上】【水字部】 瀒 【集韻】同澀。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乃計切,泥去聲。糟濃者。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居希切,音機。竹名。
煾 【巳集中】【火字部】 煾 【廣韻】【集韻】□烏切,音恩。同□。詳□字註。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本作熅。詳熅字註。
濫 【巳集上】【水字部】 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纜。【說文】氾也。【增韻】水延漫也。【家語】其源可以濫觴。【註】濫,謂泛濫,小流貌。 又溢也。【水經注】其水陽焊不耗,隂霖不濫。 又□溢曰濫。【詩商頌】不僭不濫。 又竊也。【賈誼新書道術篇】反禮爲濫。 又漬也。【魯語】宣公濫于泗淵。【註】漬罟于泗水之淵,以取魚也。 又失實曰濫。【左傳昭八年】民聽濫也。 又浮辭也。【陸機文賦】每除煩而去濫。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滌濫。【禮樂記】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 又【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竹聲也。【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註】濫之意猶擥聚也。 又【廣韻】胡黯切【集韻】【韻會】戸黤切,□音檻。泉名。【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或作□。通作檻。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降狄道東有白石山濫水。 又【集韻】魯敢切,音覽。與灠同。漬果也。【禮內則】漿水醷濫。鄭註:濫以諸和水也。紀莒之閒,名諸爲濫。【釋文】乾桃乾梅皆曰諸。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濫來奔。 又胡暫切與鑑。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禮天官】春秋治鑑。或从水,亦作□。 又浴器也。【莊子則陽篇】同濫而浴。考證:〔【禮樂記】竹聲濫以立會。〕 謹照原文以上增濫字。〔【禮內則】醷濫。【註】以諸和水也。【揚子方言】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謹按紀莒之閒二句出內則註,不出方言。謹照原文改禮內則漿水醷濫。鄭註濫以諸和水也。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濬 【巳集上】【水字部】 濬 〔古文〕□【唐韻】私閏切【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浚。【說文】深通川也。【書舜典】封十有二山濬川。 又凡深皆曰濬。【爾雅釋言】濬,幽深也。【詩商頌】濬哲惟商。 又州名。【廣輿記】大名府濬縣,古衞邑,漢黎陽,五代濬州。 【玉篇】同浚。考證:〔【書堯典】封十有二山濬川。〕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濭 【巳集上】【水字部】 濭 【集韻】【韻會】□於蓋切,音藹。晻濭,鬱隂也。一曰雲氣之貌。【前漢郊祀歌】露夜零,晝晻濭。 又【集韻】丘蓋切,音磕。船著沙。
濮 【巳集上】【水字部】 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木切,音卜。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水經】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 又州名。【廣輿記】屬東昌府,春秋衞成公都此,漢鄄城,隋濮州。 又竹名。【前漢哀牢夷傳】其竹節相去一尺,名濮竹。 又【孫□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鼓曰濮。
濯 【巳集上】【水字部】 濯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濁。【說文】□也。【詩大雅】可以濯罍。【傳】濯,滌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反告濯具。【註】濯,漑也。 又洗心亦曰洒濯。【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 又【爾雅釋詁】濯,大也。【詩大雅】王公伊濯。 又光明也。【詩大雅】鉤膺濯濯。 又【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娛遊也。【詩大雅】麀鹿濯濯。 又山無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 又飮也。【禮少儀疏】將飮之,而跪之,曰賜濯。濯,猶飮也。 又湖名。【廣輿記】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縣。 又【集韻】式灼切,音爍。水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 又同櫂。【前漢元后傳】輯濯越歌。【註】濯,與櫂同。 又【韻補】叶玉切,音逐。【陶潛詩】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濰 【巳集上】【水字部】 濰 【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水名。【書禹貢】濰湽其道。【前漢地理志】水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縣,入海。 又縣名。【廣輿記】濰縣,屬萊州府,本漢膠東地,隋北海,唐濰州。
濱 【巳集上】【水字部】 濱 〔古文〕□□□【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 又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 又【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箋】頻作濱,厓也。 又【韻補】叶□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 【集韻】或作瀕。考證:〔古文□〕 謹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濱下引古文□字,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
濲 【巳集上】【水字部】 濲 【廣韻】【集韻】□古祿切,音榖。水名。在河內。【顏延之詩】伊濲絕津濟。或作榖。
濳 【巳集上】【水字部】 濳 【正字通】潛,字書作濳。◎按說文,从水朁聲。朁字上从二兂,自應以潛字爲正。今依說文,將音義俱移入潛字下,此不備載。
【寅集下】【广字部】 【唐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音還。【說文】屋牝瓦下。 又【說文】一曰綱維也。
濴 【巳集上】【水字部】 濴 【廣韻】余傾切,音營。【玉篇】水泉貌。一曰波勢回貌。【集韻】同濚。
濼 【巳集上】【水字部】 濼 【唐韻】【集韻】□盧谷切,音祿。【說文】齊魯閒水也。【玉篇】水在濟南。【水經注】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 又【集韻】【韻會】□盧督切,音磟。又【廣韻】【集韻】□普木切,音朴。又【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匹各切,音粕。【玉篇】陂濼也。一曰大池,山東名濼,幽州名淀,俗作泊。 又【廣韻】郞擊切【集韻】郞狄切,□音歷。藥草名。【爾雅釋草】濼,貫衆。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又式灼切,音爍。義□同。或从艸作□。 【集韻】或作□。亦省作。
濽 【巳集上】【水字部】 濽 【正字通】俗灒字。
濾 【巳集上】【水字部】 濾 【集韻】【正韻】良據切【韻會】良豫切,□音慮。【玉篇】濾水也。一曰洗也,澄也。唐白行□有濾水羅賦。【註】羅者,濾水具,用輕紗粗葛爲之。滓在上,水在下,則水潔淨。
濿 【巳集上】【水字部】 濿 【正字通】與砅同。【說文】力制切,音例。履石渡水也。【集韻】通作厲。
瀀 【巳集上】【水字部】 瀀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求切,音優。【說文】澤多也。【玉篇】渥也,寬也,漬也。今作優。【金石錄】楚相孫叔敖□,優游作瀀嗂。
瀁 【巳集上】【水字部】 瀁 【說文】古文漾字。【書禹貢】嶓冢導漾。【史記夏本紀】作嶓冢導瀁。餘詳十一畫。 又【廣韻】余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養。瀇瀁,水貌。一曰瀁瀁,無涯際也。 又沆瀁,亦廣大之貌。【左思吳都賦】澒溶沆瀁。【集韻】或作潒。
瀂 【巳集上】【水字部】 瀂 【集韻】鹵,或从水作滷。亦作瀂。
□ 【備考】【辰集】【日字部】 □ 【五音篇海】同昆。
□ 【未集上】【竹字部】 □ 【字彙補】何瞎切,音轄。拾□也。
瀄 【巳集上】【水字部】 瀄 【廣韻】阻瑟切【集韻】【韻會】【正韻】側瑟切,□音櫛。瀄汨,水聲。一曰水流貌。【嵆康琴賦】瀄汨澎湃。 又【增韻】水相揳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偪側泌瀄。
瀅 【巳集上】【水字部】 瀅 【廣韻】烏定切【集韻】【韻會】【正韻】縈定切,□音瑩。汀瑩,小水。一曰水澄也。【韓愈詩】曲江汀瀅水平盃。 又【玉篇】【集韻】□烏迥切。音熒。與濙同。 又【集韻】涓熒切,扃上聲。水名,在襄陽。 又吉成切,音頸。絕小水也。
瀆 【巳集上】【水字部】 瀆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牘。【說文】溝也。【爾雅釋水】注澮曰瀆。 又江河淮濟爲四瀆。【釋名】瀆,獨也。各獨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風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 又小渠也。【賈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又慁也,重複也。【易蒙卦】再三瀆,瀆則不告。 又慢也。【易繫辭】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又易也。【左傳成十六年】瀆齊盟而食話言。 又山名。【史記封禪書】瀆山,蜀之汶山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瀆,地名。【左傳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 又與竇同。【左傳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門之瀆入。瀆,徐邈音豆。考證:〔【爾雅釋水】江湖淮濟爲四瀆。〕 謹照原文江湖改江河。
瀇 【巳集上】【水字部】 瀇 【廣韻】烏晃切【集韻】鄔晃切,□音枉。瀇瀁,水深廣貌。【淮南子覽冥訓】瀇瀁極望。 又【集韻】戸廣切,音幌。與滉同。 又烏曠切,音。與汪同。停水臭也。一曰水貌。
瀈 【巳集上】【水字部】 瀈 【唐韻】許歸切【集韻】吁韋切,□音揮。竭也。一曰振去水也。通作揮。
瀉 【巳集上】【水字部】 瀉 【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又【類篇】一曰鑑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考證:〔瀉水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澮瀉水【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 謹按周禮原文作寫,無水旁。且以澮瀉水係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記。謹改爲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丑集中】【土字部】 【集韻】彼五切,音補,人名。衞有石。 與塼別。
瀊 【巳集上】【水字部】 瀊 【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洄也。 又【韻會】通作盤。【韓愈詩】流水盤迴三百轉。 亦作潘。【列子黃帝篇】鯢旋之潘爲淵。【註】潘音盤。水之盤迴。
瀋 【巳集上】【水字部】 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枕切,音沈。【說文】汁也。【元結詩】煮鱖爲作瀋。 又【集韻】禁切,審去聲。置水于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