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儒藏
- 小学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未集中】【耳字部】 □ 【集韻】胡孔切,音澒。□□,耳中鳴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廣韻】胡黤切【集韻】戸黤切,□音檻。饘也。 本作糮。
粳 【未集上】【米字部】 粳 【集韻】居行切,音庚。【玉篇】稻不黏者。【爾雅釋草疏】秔糯甚相類,黏不黏爲異。【周禮天官食醬註】稌稉也。【梁庾肩吾集】有《謝賚粳米啓》。 【韻會補】粳,俗秔字。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溶,水貌。【宋玉高唐賦】洪波淫淫之溶。
粷 【未集上】【米字部】 粷 【玉篇】居六切,音菊。粷粉也。
粸 【未集上】【米字部】 粸 【集韻】渠之切,音其。餠屬。亦作□。
粹 【未集上】【米字部】 粹 【廣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隧。【說文】不雜也。【易乾卦】剛健中正,純粹精也。【疏】純粹,不雜也。 又純也。【前漢賈誼傳】所託財器職業,粹于羣下。【註】粹,純也。 又同也。【屈原離騷】昔三后之純粹兮。【註】齊同曰粹。 又專一也。【荀子非相篇】粹而能容雜。【註】粹,專一也。 又全也。【荀子王霸篇】粹而王,駁而霸。【註】粹,全也。 又【集韻】【韻會】□同碎。【荀子儒效篇】力少而任重,舍粹折無適也。【註】粹與碎同。考證:〔【前漢賈誼傳】所托財器職業,粹于羣下。〕 謹照原文托改託。
粺 【未集上】【米字部】 粺 【廣韻】【集韻】【韻會】旁卦切【正韻】薄邁切,□音稗。精米也。【詩大雅】彼疏斯粺。【正義】米之率,糲十,粺九,□八,侍御七。《九章》粟米法: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二十七,□二十四,御二十一。言粟五升爲糲米三升,以下則米漸細,故數益少。四種之米,皆以三約之得此數也。 又【集韻】步化切,音鮊。毇也。 【集韻】或作□。
粻 【未集上】【米字部】 粻 【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音張。【說文】食米也。【詩大雅】以峙其粻。【禮王制】五十異粻。【爾雅釋言】粻,糧也。【註】今江東通言粻。 又【博雅】餳也。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又除庚切,音棖。又知亮切,音帳。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集韻】□旬爲切,音隨。籠也。
□ 【備考】【丑集】【囗字部】 □ 【字彙補】同囦。
粼 【未集上】【米字部】 粼 【海篇】離珍切,音璘。水在石閒粼粼也。【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粼粼。【傳】粼粼,淸激貌。亦作磷。 又【韻會補】良忍切,音嶙。隱粼川□。 【篇海】同□。
粽 【未集上】【米字部】 粽 【廣韻】【集韻】【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角黍也。同糉。 又草名。【廣東新語】五月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繫黍,卷以柊葉,以象隂陽包裹,浴女蘭湯,飮菖蒲雄黃醴,以辟不祥。
纹 【未集中】【糸字部】 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文。【玉篇】綾紋也。【類篇】織紋。【篇海】凡錦綺黼繡之文皆曰紋。
精 【未集上】【米字部】 精 【廣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晶。【說文】擇也。【廣韻】熟也,細也,專一也。【書大禹謨】惟精惟一。【易繫辭】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又密也。【公羊傳莊十年】觕者曰侵,精者曰伐。【註】精,猶精密也。侵,責之不服,推兵入竟,伐,擊之益深,用意稍精密。 又靈也,眞氣也。【易繫辭】精氣爲物。【疏】隂陽精靈之氣,氤氳積聚而爲萬物也。【左傳昭七年】子產曰:用物精多,則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又【莊二十五年日有食之疏】日者陽精,月者隂精。又【襄二十八年春無水疏】五星者五行之精:木精曰歲星,火精曰熒惑,土精曰鎭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老子道德經】其中有精,其精甚眞。【莊子德充符】勞乎子之精。 又【廣韻】正也,善也,好也。【禮經解】潔靜精微易敎也。 又明也。【前漢京房傳】隂霧不精。【註】精,謂日光淸明也。 又鑿也。【論語】食不厭精。【屈原離騷】精瓊爢以爲粻。【註】精,鑿也。 又【韻會小補】巧也。 又【增韻】凡物之純至者皆曰精。 又古者以玉爲精。【楚語】一純二精。 又地精,黃精,草名。【博雅】地精,人葠也。黃精,一名仙人餘糧。 又精衞,鳥名。【山海經】發鳩之山有鳥,名精衞。 又□米曰精。【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註】□米曰精。 又精絕,國名。【水經注】南河又東經精絕國。【前漢西域傳】精絕國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餘里。 又精廬,精舍。【前漢儒林傳論】精廬暫建。【註】精廬,講讀之舍。【後漢李充傳】充立精舍講授。 又【廣東新語】猺之渠帥,號曰精夫。 又【韻會】同睛。 又鳥名。與鶄通。【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註】交精,似鳧而脚高,有毛冠,辟火災。 又與菁同。【爾雅釋草茢薽註】一名天蔓精。 又叶咨良切,音將。【左思吳都賦】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註】精,咨良切,叶上疆。 又【廣韻】子姓切【集韻】子正切,□音婧。强也。
粿 【未集上】【米字部】 粿 【廣韻】【集韻】□古火切,音果。淨米也。 又米食也。【博雅】粿,糏也。 又【集韻】戸瓦切,跨上聲。【說文】穀之善者。一曰無皮穀。
糁 【未集上】【米字部】 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桑感切,音□。【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也,相黏□也。 又【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又【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同。
糂 【未集上】【米字部】 糂 〔古文〕糝【廣韻】【集韻】□桑感切,音。【說文】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荀子宥坐篇】藜羹不糂。 又【篇海】糂,雜也。 又糂,滓也。
糃 【未集上】【米字部】 糃 【集韻】徒郞切,音糖。精米。
糄 【未集上】【米字部】 糄 【集韻】□眠切,音邊。米也。 又【廣韻】方典切【集韻】補典切,□音匾。燒稻取米曰糄。
糅 【未集上】【米字部】 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女救切,音猱。【博雅】猱,雜也。或作粈。【儀禮鄕射禮】白羽與赤羽猱。【戰國策】下宮糅羅紈。【史記屈原傳】同糅玉石兮,一槩而相量。 又【集韻】【韻會】【正韻】□忍九切,蹂上聲。義同。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食也。
糆 【未集上】【米字部】 糆 【海篇】音面。屑米。【正字通】俗麫字。
糇 【未集上】【米字部】 糇 【廣韻】戸鉤切【集韻】胡溝切,□音侯。【廣韻】糇糧也。【博雅】糇,糒也。【詩大雅】廼裹糇糧。【註】餱或作糇。
□ 【未集中】【羽字部】 □ 【廣韻】古文翼字。註見十二畫。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韻】苦禾切,音科。本作犐。【廣雅】□,牛屬。 又【類篇】居尤切,音鳩。大牡謂之。○按《集韻》》書作,从丩爲正。□或作郭犐。
糈 【未集上】【米字部】 糈 【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糧也。 又祭神米。【山海經】糈用稌米。【註】糈,祀神之米。【屈原離騷】懷椒糈而要之。【註】糈,精米,所以享神也。俗作□。 又【廣韻】私呂切【集韻】寫與切,□胥上聲。義同。 又【廣韻】疏舉切【集韻】【韻會】□阻切,□音所。饊也。 又【集韻】山於切,音疏。義同。
涋 【巳集上】【水字部】 涋 【篇海】他骨切,音禿。滑涋也。
糉 【未集上】【米字部】 糉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蘆葉裹米角黍也。【風土記】以菰裹黏米。【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區曲白日見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見祭,可以楝葉塞筒上,以綵絲纏之,二物蛟龍所憚也。今人作粽,幷戴楝葉五色絲,皆汨羅遺俗。 【集韻】或作粽。
糊 【未集上】【米字部】 糊 【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黏也。 又【篇海】煑米及麫爲粥。【宋正考父鼎銘】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又模糊,漫貌。【杜甫詩】駞背錦模糊。 又【字彙補】許骨切,音忽。【金壷字考】糊塗,音忽突。 【說文】本作□。或作。【集韻】或作□。亦作□、□。又作、□。
糋 【未集上】【米字部】 糋 【集韻】子賤切,音箭。煎餌。
糐 【未集上】【米字部】 糐 【集韻】芳無切,音敷。粉餌。
絤 【未集中】【糸字部】 絤 【集韻】線,亦作絤。【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線。【註】線讀爲絤,謂縫革之縷。
糏 【未集上】【米字部】 糏 【廣韻】【集韻】□先結切,音屑。米麥破也,舂餘也。 又【集韻】蘇骨切,音窣。米粉。
糑 【未集上】【米字部】 糑 【集韻】昵格切,音搦。粉餌。 又乃歷切,音惄。粉餌熟曰搦。
糒 【未集上】【米字部】 糒 【廣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贔。乾飯也。【書費誓疏】糗糒是行軍之粮。【史記大宛傳】載糒給貳師。【後漢明帝紀】杅水脯糒。 又【四民月令】四月,可以作棗糒以待賔客。 又【正韻】毗意切,音避。義同。又【集韻】【韻會】步拜切【正韻】薄邁切,□音憊。義同。
糓 【未集上】【米字部】 糓 【唐韻】【集韻】【韻會】□古祿切,音谷。百糓之總名。實也,善也,續也,生也。 又祿也。 一曰水名。 【廣韻】俗穀字。
糔 【未集上】【米字部】 糔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有切,修上聲。汁也。一曰溲也。或作滫。【禮內則】爲稻粉,糔溲之以爲酏。 又【集韻】思留切,音修。【說文】久泔也。 又蘇老切,音嫂。息救切,音秀。義□同。《說文》滫,久泔也。
糕 【未集上】【米字部】 糕 【集韻】居勞切,音羔。與餻同。糜也。【野客叢書】劉夢得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思六經中無此字,遂止。故宋景文《九日》詩曰:劉郞不肯題糕字,虛負人生一世豪。【周禮天官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註餅之曰餈。疏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松漠紀聞】金國重陽有寶階糕。考證:〔【野客叢書】【周禮天官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鄭箋】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也。〕 謹照原文改:周禮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註餅之曰餈。疏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同腆。
【午集上】【瓦字部】 【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岡。【玉篇】甖也。【集韻】大瓮爲。【博雅】,甁也。【揚子方言】甖,靈桂之郊謂之。 又【集韻】舉朗切,音。甖屬。 【集韻】或作□罁。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胡計切,音系。或作□。帶也。
糖 【未集上】【米字部】 糖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說文】飴也。【揚子方言】餳謂之糖。 又沙糖。【易林】南箕無舌飯多沙糖。 又糖霜。【王灼糖霜譜】唐大曆閒,有僧號鄒和尙者,不知從來。跨白驢,登繖山,結茅以居。須鹽米薪菜之屬,卽書付紙,繫錢,遣驢負至市,人知爲鄒也,取平直挂物於鞍,縱驢歸。一日驢犯山下黃氏蔗田,黃請償于鄒。鄒曰:汝未知窨蔗爲糖霜,利當十倍。試之,果信。鄒末年走通泉縣靈鷲山龕中,其徒追躡及之,但見一文殊石像。衆始知大士化身,而白驢者師子也。 【篇海】亦作糛、餹。【六書音義】糛、□同。
糗 【未集上】【米字部】 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去九切,音□。【說文】熬米麥也。又乾飯屑也。又粮也。【博雅】糗,糒也。【書費誓】峙乃糗粮。【疏】糗,擣熬穀也。謂熬米麥使熟,又擣之以爲粉。【禮內則】糗餌。【註】擣熬穀以爲糗餌。【周禮天官】羞籩之實,糗餌粉餈。【註】糗,熬大豆與米也。【左傳哀十一年】□轅頗出奔鄭,其族轅咺進稻醴、梁糗、腵脯焉。【註】糗,乾飯。【釋名】糗,齲也。飯而磨之使齲碎也。 又姓。【風俗通】漢有糗宗,爲嬴長。 又【玉篇】尺沼切。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丘救切,音□。義同。【六書音義】與□同。考證:〔【周禮天官】羞邊之實,糗餌粉餈。〕 謹照原文邊改籩。
糙 【未集上】【米字部】 糙 【廣韻】【集韻】【正韻】□七到切,音慥。粗米未舂。 或作,亦作□。
糚 【未集上】【米字部】 糚 【廣韻】側霜切【集韻】側羊切,□音莊。粉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糚刻飾。【註】靚糚,粉白黛黑也。【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爲妖態,作愁眉、嗁糚、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又【集韻】側亮切,音壯。義同。 【篇海】亦作、粧。
糛 【未集上】【米字部】 糛 【集韻】與糖同。
糜 【未集上】【米字部】 糜 【廣韻】靡爲切【集韻】【韻會】【正韻】忙皮切,□音靡。【說文】黃帝初敎作糜。【釋名】糜,煑米使糜爛也。【博雅】糜,糏也,饘也。【禮月令】行糜粥飲食。【史記封禪書】施糜之屬。【註】施糜粥之神。【風土記】俗尙以赤豆爲糜,所以象色也。 又爛也。【孟子】糜爛其民。【前漢賈山傳】無不糜滅。 又與靡通。【禮少儀】國家靡敝。【疏】靡爲糜,謂財物糜散凋敝。古字通用。 又與眉同。【前漢王莽傳】赤糜聞之,不敢入界。【註】糜,眉也。古字通用。 【集韻】或作□、□。考證:〔【禮月令】行糜粥飯食。〕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